标签存档: 浓情蜜意

情人节图文特辑| “圣洁”过时了吗?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让我们借着情人节这天,来思考一下“圣洁”这个话题。

当今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过去人们认为是禁忌或者神圣的,现在可能成了司空见惯。

但是上帝的话语永远不改变,上帝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这就意味着圣洁是祂对我们一直的旨意。圣洁意味着“分别出来成为洁净”。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你站在自私的哪一边?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如果你一直在密切关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那么你一定对李文亮医生这个名字不陌生。

上周五(2月6日),这位34岁的中国医生因感染了冠状病毒而去世。他是去年12月最先就发出疫情警告的医生之一。

他的去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极大悲痛,也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当局的愤怒。大家回想起他最初如何因传播“非法和虚假”信息而被警察谴责并强迫认错。

迄今,该病毒已感染了28个国家的4万4千多人,而李医生是一千多名丧生者之一。在过去的几天里,李医生被人们誉为“烈士”,并因之前对人们的预警而被称为“说真话的英雄”。

整个中国乃至香港都在为这位眼科医生举行守夜活动,一张中国某地河岸边雪地上写着“送别李文亮”的照片被疯狂转发。

即使在我的国家——距疫情中心3400公里之外的新加坡,有关他的奉献精神和死亡的信息也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占屏了整个周末。

我也听到很多人都在谈话中提到他,并表达了对他离世的哀悼。也许我一个朋友对中国当下情况的讽刺评论,最好地体现了人们的态度:“太可悲了!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也不再了。”

但是在关于李医生的所有新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一周前(1月31日和2月1日)接受《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那时,他仍然希望自己会康复。李医生说,他将“与医务工作者们一起抗击这一疫情。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他仍愿意为他人服务的勇气和决心,与本周末的另一则广为人知的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政府将对疾病爆发的回应预警提高到第二级别橙色(这意味着该疾病严重且容易传播,但不会广泛传播并仍在控制之中)后,我的祖国新加坡爆发了疯狂抢购物品的情况。

读到我的同胞们因为担心政府会封锁整个国家(就像武汉被封城了一样)而抢空了超市货架上诸如米、面条和卫生纸之类的必需品的新闻时,我觉得又好笑又尴尬。

当然,我也对这个病毒已经开始在新加坡传播的消息感到不安,并开始采取诸如定期洗手、取消和朋友的会面、避免去拥挤的地方等措施,但是疯狂的囤积物品似乎有点不必要。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因为自己真的需要买婴儿纸尿裤和厕纸却无法在超市买到而沮丧。还有新闻说,一些购物者因为看到绵延的结账长队而放弃购物,并把装满商品的购物车扔在了一旁。

话虽如此,其实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批评他人的行为。但是也许更有用的做法是想一想面对危机时我们自己的反应,我们是将别人放在第一位(例如那位中国医生)还是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购物者们)。

尽管这次冠状病毒的爆发是不幸又不合时宜的,但像这样的危机却给了作为信徒的我们一次走出去展现基督之爱和恩典的绝佳机会(即使我们自己会有损失)。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1.与其去批评那些囤积物资的人,让我们把自己的物资贡献给有需要的人吧。

我听说当我们的一个共同朋友在脸书上看到了那个朋友缺少婴儿纸尿裤的消息时,就把自己的存货分享给了他。

 

2.与其去批评前线那些在竭力应对和控制局势的人,让我们为他们祷告并求上帝赐给他们智慧和恩典吧。

我的另一个朋友上周日给我发了一张她在教会做礼拜的照片,上面显示了会众们在为她教会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按手祈祷。

 

3.与其去散布可能引起仇外情绪和论断的信息,让我们谨慎自己的言辞,确保我们分享的内容真实可靠、能够建造和鼓励身边的人。

过去几天让我感到很受鼓励的是看到许多朋友在分享鼓舞人心的信息,在疫情当下敦促彼此要对身边的人感恩、友善和体贴。

当然,我们要祷告求上帝的恩慈临到使疫情被控制,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在当下混乱的氛围中,让我们祷告可以有机会用我们的行为来吸引世人,以便最终荣耀基督(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为什么我没有离开自己的教会?(有声中文)

作者:Annie Caldwell,美国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有声中文:馨宁,中国

我还记得当初认真考虑离开我们那间只有30名成员的小教会的情形。已经一连几周,很有针对性的主日信息让人觉得像是在被训斥。咄咄逼人的问题让人应接不暇:为什么来教会?我们有带着真心与人相处吗?我们是否还有未化解的怨恨?上帝在呼召我们做出什么改变呢?
 
这些本身都是值得深思的好问题,可当牧师讲到父母该挺身而出,以身作责时,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离开时心情沉重,充满愧疚。
 
我没有孩子,并非家长,然而,这种主日信息的表达方式太激进,让我都莫明奇妙地有种负罪感。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和丈夫左右为难,非常煎熬,我们的确对教会和牧师感到失望,觉得身心疲惫,希望能有所改变。想要离开的理由似乎越来越多,言辞激烈的讲道只是其中之一。
 
教会的安排杂乱无章,令人难以置信。活动总是突然被取消,发出的通告总是没下文。
 
布道也是晦涩难懂,大不同于我们在以前的教会听到的脉络清晰、解释详尽、信息详实的讲道。更别提一位会友第一次谋面,就因为误会而不喜欢我丈夫。尽管我们尝试化解,但关系仍然紧张。教会人不多……我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更是屈指可数。
 
在我们认真考虑未来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似乎只剩下合情合理的原因,告诉我们应该避免更大的损失,离开这里,去找别的教会。
 
但是,上帝有祂的计划。
 
我知道自己过于自我防备的态度可能也是导致我不喜欢牧师讲道的原因之一。并且我们大多挫折感来自于我们对沟通方式及教会的组织形式所有的个人偏好。虽然主日信息确实激进、缺乏条理,但仍然基于圣经真理,出于对教会成长的关心。
 
即便有这么多令人沮丧的方方面面,牧师的布道也没有违背过圣经,或犯过什么根本性错误。所以,我们决定按兵不动,听从上帝的带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帝都是沉默的,我们不情不愿地去教会,期待着改变,希望上帝给我们确信并带领我们换教会。
 
转眼,将近一年了,回顾那几个月的进退两难,我们看到上帝在我们中间的作为,感谢祂恢复、建立的工作,提醒我们教会的合一是多么的重要和美好。
 

出乎意料的合一

  
在保罗写给教会的书信中,多次强调合一。加拉太书3章28节提醒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我们都成为一了。以弗所书4章2-3节告诉我们,信徒之间合而为一源于谦虚、温柔和忍耐。在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中,保罗看到教会分党,敦促信徒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1章10节)。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对合一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因为我们刚刚与另一个地方教会合并两个月了。只有上帝的安排才能如此美妙,我们的牧师与城西侧的一座老教会取得了联系——他们一直在恒切祷告,寻找牧师。
 
恰巧,我们与聚会场所的业主有分歧,也在寻找一个新场地。
 
当两个教会诚心地寻求上帝的指引和带领时,上帝把我们联合在一起。因着合并,教会建立起了清晰明了的章程,明确了会员、结构和愿景等重要内容,这是我一直希望的。来自两个教会的人一起组建起新的领导团队,各尽其责地安排小组、接待、后勤、计划等。我们甚至有了简报,概括每周布道内容,每次拿到手时,我这个秩序控,都禁不住微笑。
 
有些时候,牧师的话还是让我不舒服,希望他能完善自己的表达。但我试着谦卑地接受他的信息,请上帝带领我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抵触。我相信牧师也在上帝的手中,上帝会按祂的时间引导造就他。
 
我的教会并非完美。老实说,我和丈夫依然在祷告寻求上帝是否让我们长期扎根在这个教会。有时候,离开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看到领袖们行为不当,我们会咨询值得信赖的基督徒,尽我们所能与教会领袖处理异议,然后谦卑安然地离开。但情形并非如此。
 
实话说,即使很棒的教会也有他们的无序和问题。但上帝从来没有应许合一会容易。
 
所以,如果你也对自己的教会感到不满,我会鼓励你尝试留下来,不要被无休止的抱怨情绪淹没,而是与我一起祷告,求上帝帮助我们在爱中彼此忍耐宽容,直到祂清楚地带领我们迈向下一个篇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患难中的默想:上帝是拯救我们的磐石

作者:懋筠,中国

 

诗篇89篇26~29节  

他要称呼我说:‘你是我的父,是我的上帝,是拯救我的磐石。’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我也要使他的后裔存到永远,使他的宝座如天之久。

 
诗人写下的第一句,竟是喜乐美妙赞美的话儿,“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1节)”。89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训悔诗,该篇“约”字(和合本)共出现4次,诗人仰望上帝的应许,坚信大卫的王位永存。
 
第一次“约”的出现在第3节,诗人转换为耶和华的口吻,重述了上帝与祂拣选的人立了约。第二次“约”字出现在28节,诗人在困难中追忆着,耶和华曾晓谕祂的圣民说:“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28节)。”如果看诗篇下半部分(38~51节),丁道尔圣经注释总结为“失色的约”,该部分像诗人的哀歌(38~45节),也有诗人的呼求(46~52节)。而28节这里告诉我们,耶和华要为祂的仆人存留慈爱,坚定所立的约。诗篇中上帝对仆人大卫的应许,实质指向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他才是长子,才是最高的君王,他的宝座才如天之久。
 
父神不会丢弃在患难中的子民,因为祂的信实与慈爱要与我们同在(24节)。而这“约”就明证着上帝是信实与慈爱的,这“约”就代表着上帝的信实与祂的慈爱。因着这“约”,上帝将祂的律法放在我们里面,写在我们心上。祂要作我们的上帝,我们要作祂的子民(参耶利米书31章33节)。如此,当我们落在患难的无能与无助里,我们可以向上帝祈求:“你是我的父,是我的上帝,是拯救我的磐石(26节)”。 
 

今天的世代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知道2020年的一开始,就会发生那么多未知的事情,我们明天将遭遇什么样的危机,我们无从知晓。从澳洲大火,到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再到今天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造成七百余名感染者死亡。没有一个世代的灾难比这个世代的多,也没有一个世代像这个世代有太多的癌症绝症、疑难杂症等。人们把很多的精力分散到意义不大的事情上,没有一个世代的知识比今天多,我们能从“网络世界”中获取相关信息,但这种知识能让我们生命丰富长久吗?人们是可以藉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帮助病人有更多存活的机会,但没有一人可以凭这个世界中的能力长生不老。但诗篇89篇这里告诉我们,耶和华要使大卫的后裔存到永远,就是我们今天可以靠着耶稣基督在新约里承受那永远的福分。   
 
我们要感谢父神,歌唱耶和华的慈爱与信实。诗人怎样抓住上帝的应许,我们也要怎样坚信上帝所应许的约,仰望天上的宝座,投靠掌权大能的上帝。父神啊,求祢拯救今日仍在患难中的儿女,因祢是拯救我们的磐石,祢必不丢弃我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