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延禧攻略》|把仇恨留给耶稣,你去爱吧!

作者:云曦,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黑莲花”这个词,火了一整个夏天。即便没有追剧,有不少人也还是听说了《延禧攻略》。更有人天天在朋友圈里直播剧情走向,入戏之深恨不能屏穿进去。

不同于以往的大女主戏,这部剧的女主并未以不谙世事的傻白甜形象出现,而是一登场就伶俐过人,机智地帮助他人化险为夷。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更是有如神助,开了挂一样送一个个仇人“领盒饭”。“黑莲花”女主加上畅快淋漓的复仇剧情,没有“尴尬癌”溢出屏幕的不适感,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剪辑,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女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魏姐”,善良懂自保,足智又多谋,且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魄力,这样的人设让人着迷。而她口中一次次提及的“报仇”,也因着反派们让人无法原谅的恶,渐渐地被合理化,以至于出现了“敌女主者敌天下”的局面。随着精彩的剧情铺展开来,网友们对“魏姐”愈发喜爱,连剧中温婉善良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也表示,女主是她内心深处的自己,护她周全就像是守护真实的自己。大家对女主心生向往,“魏璎珞”成为平凡人生的终极梦想——主角光环加身,一路打怪升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走向辉煌的人生巅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圣经中竟然也曾4次提及“魏姐”的人生信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且有3次都是上帝直接给以色列人——祂的子民颁布的法令。第一次说到的是如果有人伤害了孕妇,以色列人该如何处理,“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别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埃及记21章22-25节)。第二次讲到的是如果有人使其他人身体致残,应该怎么处理,“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利未记24章19-20节)。第三次则是讲到如果有人做假见证陷害他人,应该怎么处理,“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做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做见证才可定案。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申命记 19章15-21节)这样的法令,是不是让人好不解气?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却似乎不能得到或不能及时得到这样的公义。学业、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都难免有各种摩擦,生活中更是有可能遇到诸多不公——背叛、凌霸、性骚扰、强奸、害命、欺诈、作假等。面对强者的欺侮,我们常会觉得毫无还手之力,亦很多时候没人撑腰。因此,当“黑莲花”出现的时候,人们眼前一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这不就是我们深藏内心却又无力达成的愿望吗?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强大,手刃仇敌,抵挡这个世界的不公,甚至进而保护他人,替天行道。

这样对公义的诉求和有能力抵挡恶的愿望或许并没有错,可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公义,真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复仇所达到的吗?人心乃万恶之根,谁又能保证复仇的快意不会逐渐蒙蔽人的眼睛,让被欺压者终有一天成为欺压者?如娴妃,如太监袁春望?即便不会如此下场,复仇的代价又是否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呢?

女主的复仇之路一开始就被人提醒,要复仇就得抛弃善,里外一致心狠手辣,才能成功。靠着内心强大的复仇意志,最终女主报了仇,让所有曾恶待她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可当她真的如愿以偿时,内心却并未真正快乐——至亲至爱一个个的离去,哪一个都是痛苦的打击。被恨支撑一生的“魏姐”,每一次痛失所爱都让观众跟着唏嘘。因为除了手刃仇家的能力,爱也是人们穷尽一生所追逐的。如果没有了恨和复仇,女主在宫外原可以过简单幸福的生活,可以和至亲至爱相守一生。可从恨的种子深种的那一刻起,这样的人生就和她渐行渐远,成了“如果”。当人们失去了爱,失去了善良,最终只剩下恨时,生命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如此看来,恨和复仇确实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毁灭了敌人,也吞噬了自己。

还好,圣经中还有一次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这一次,耶稣告诉人类,恨解决不了问题,爱有加倍的力量。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马太福音 5章38-42节)

这看似与常理格格不入的思维,却是耶稣给我们带来的解药。因为我们所有需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才能被满足的恨都被耶稣在两千多年前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所背负。现实所无法满足的公义,耶稣都用祂所经历的鞭伤,以及生命的代价赔付。别人欠我们的,祂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命偿命。

别人所无法偿还的,祂来还,就连我们自己需要还别人的眼、牙、命,祂也一并还掉。不仅如此,祂还把爱留给了我们,让我们可以用爱的力量去建造他人、去恢复关系,去将一个个迷失的人带回上帝的身边。

我很好奇,如果魏璎珞浇灌的不是仇恨的种子,而是爱的种子,后宫的生活会有如何的不同。而当我们去撒播爱,而不是仇恨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要不,黑莲花,把仇恨留给耶稣,我们去爱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为什么我喜欢“被爱”的感觉?(有声中文

作者: 思恩,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对我而言,“爱”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当中,有上帝的爱,家人的爱,朋友的爱和情侣之间的爱。

我从小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长大。父母对我的爱从来都不欠缺,他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所以,对于家人,我比较不会追求他们的“爱”。

在朋友圈中,我却是一个很容易对我身边较好的朋友吃醋的人。每当我发现我的好朋友对别的朋友更好,更关心时,我心中会有莫名的失望感。当朋友们在一些聚会中不小心忘了约我时,我也会感到难过,觉得他们不爱我,觉得好像被抛下。我发现在无形中,我渴望能够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第一位,也很希望自己能够被珍惜,被爱。而每当对于某些朋友有一些期望时,就肯定要等待着以失望收场。也许是自己的期许比较高,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我觉得我的生命偶尔都在为了寻找朋友的“爱”而变得不喜乐。

对于单身的我,我也渴望能够有一个爱我的另一半。难过时,总会希望自己拥有一个伴侣可以鼓励,安慰,扶持我。虽然,我不会很努力地寻找这样一个人,但是心中会希望有这样一个人能够花时间与我相处。

我的心向往着有人能够爱我,能够在乎我的感受。但我却从来没有对自己有同样的期许。我没有发现当自己拥有那种渴望时,我更应该了解身边的人是否也需要这种照顾和爱,并去对身边的人付出爱,怜悯别人的软弱和难过。

于是,当我再渴望“被爱”时,我给自己提出了几个挑战和问题:

 

1.上帝的爱难道不够吗?不能满足我想要“被爱”的感觉?

 “上帝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章9-10 节)对于耶稣基督这样的一个大祭司所给的爱,我真的忘了吗?祂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做了挽回祭,我才能够得以被称义。上帝的爱难道填不满我的心,还是我完全没有真正地思考与接收这个事实呢?追求另一半的爱,追求朋友的爱肯定填不满我心中的空虚感,因为他们也是人,也是需要被爱,被关心的。只有上帝的爱是完全的。我已经被爱了,而且也被一个完全的爱爱着,所以,我不需要有气没力只想着被爱,而应该学习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当想到这里时,我的心也瞬间感到满满的感谢。

 

2.当我在追求朋友对我的爱时,我是否是在寻找一个错误的身份?

朋友一时不小心的忽略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当我不是朋友心中的第一位时,我真的需要那么的在乎和介意吗?我给了自己思考的时间。我的身份是上帝的孩子,而不是“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那个人”。罗马书8章16-17节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做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 当我的身份有所不同时,我的追求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不应该追求朋友的“爱”,而应该渴望上帝的爱。所以,每当我忘了自己的身份时,我应该提醒自己,让自己学习适应和习惯自己的身份。

 

3.我渴望“被爱”的感觉,是不是因为我想要被肯定?是不是我的不安全感又作祟了?

也许从小我的安全感就不够多,因为我常常认为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不讨别人的喜欢。所以,我想要拥有被爱的肯定。当朋友爱我时,当有另一半的爱戴时,我觉得我就得到了肯定。罗马书8章38-39节说:“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因此,我的自卑感,我的不安全感,我的害怕都是不能叫我与上帝的爱隔绝的!而这无法隔绝的上帝的爱是从主基督耶稣里来的,而不是从朋友,家人,伴侣身上换来的。

当我专心回答我自己心里所问的问题时,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因为我知道我不再需要这么向往“被爱”的感觉,我已拥有了最美的爱。虽然,我可能未来还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和想法,但是我要学着提醒自己和改变自己的想法!上帝的话我们也许都已经知道和明白,接下来就只在于我们是否把祂的话活出来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异恩典

物质名利的欲望让我几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 Pixabay

我很喜欢散步,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更是需要出外散步。上周我因为某些事一直责怪自己,情绪也十分低落。我躺在床上,什么事都不想做。平日的读书、写作也被我搁置在一旁。正当我不耐烦地抓头,拼命想要打起精神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叫我起床去散散步吧,外面天气可晴朗呢。

我踱步到住家附近的公园。因为是傍晚的关系,公园里的游乐场有很多小孩在奔跑嬉戏。他们的父母坐在石凳上,等孩子们玩累了就替他们擦汗,从背包里拿出水壶递给他们喝。走着走着,不远处的亭子有一对情侣正开心地自拍,想要在那黄昏的景色里留下甜蜜的纪念。我又往前走,看见几个白衣蓝裙的少女背着书包一边舔着手里的甜筒,一边开心地聊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她们的一笑一颦张扬灿烂,仿若盛夏骄阳。

我退到一旁,用眼睛细细捕捉眼前美好的小世界,耳边听着人群间的欢声笑语。

每天早晨,我们一睁开眼睛,翻开报章,映入眼帘的标题不外是杀人放火、强奸屠杀的案件,亦或是时尚潮流和八卦新闻。曾几何时,我们起初的惊骇愤怒,慢慢地变为冷漠的习以为常。残酷嗜血几乎成为这世界的代名词。身为基督徒,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本是上帝的儿女,应该用属乎祂活泼的爱和盼望去照亮这混沌黑暗的世界,只可惜我们的心常被世界给欺骗去了。我们不再在乎如何成为这世界的光和盐,只因我们无能为力于这个世界的糟糕。反之,我们却让物质名利的欲望悄悄把我们带离上帝要我们做的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困扰于别人对我自身的评价。我拼命追逐美丽的衣裳和靓丽的外表。一旦别人给我不合我心意的评价,我的心情就会无比低落,内心又慌又自卑。身体的欲望让我几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

直到我从家跑出来,到公园散步时看到这幅景象。游乐场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爱、亭子里情侣间缱绻深情的爱,少女间朋友的爱。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上帝对我的爱。爱伴随而来的就是笑声。上帝喜欢笑声,因此祂也要我们学会如何爱人。

我常说,“我爱祢,上帝。”可是我却发觉我对其他东西的爱高过我对上帝的爱。这个发现让我又惊恐又惭愧。我任凭自己的欲望发酵,常常一股脑儿热地追求更好的物质,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我的眼光。我将情绪的钥匙交在别人的手里,任别人操纵我的心情,却不愿停下来听听上帝想要对我说什么。

直到祂问我,“你说你爱我,可你真的把我放在第一位吗?”

如果我们真的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我们该怎么做呢?“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章7节)上帝注重我们的内心多过我们的外在。可我们常常把心思都放在外表的追求,忘了时常自省本身的内心光景。其实,祂最想我们做的事是爱祂和爱人。

先爱祂,才能爱人。只有把目光对焦在祂身上,才会明白如何爱人。

我记得我去过一个咖啡店买咖啡。当那个年轻的女服务员递给我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时,她还不忘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天,不但咖啡温暖了我,她的笑容亦是。我也记得我曾经手拿着一袋袋东西,在巴士上因没位置坐而被迫站着时,一个坐在我对面的女孩亲切地帮我拿起东西,好让我安心地站着。简单的举动就可以温暖人的心,只要背后的用意是出乎爱。

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先让自己回转到上帝的爱里,让祂的话语先充满我们的心。之后再祈求祂打开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别人的需要。我们也许可以问问上帝,到底该怎么做才可以用从耶稣基督得来的爱安慰和鼓励人心。祂总会给你一个最好的答案。

无力时,就走出去,看看这位充满慈爱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有一次,我身心极其疲累。当我出门散步时,在途中不经意地瞥见一颗毛茸茸粉红色的心形吊饰挂在某个车窗上,仿佛上帝在提醒我祂的爱一直都在。

既然上帝把爱送了给我们,那我们也应该把爱分享出去。即便这世界还是有好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但总不可以冷淡我们的爱心。

在过去的日子,我的好友发生了一些难过的事。我很爱她,可是我却帮不了她。在那段难熬的日子,我只能陪伴和聆听她的所有,且为她祷告。直到后来,她终于从沮丧中站起来。在她口中,我才得知那段时间我的聆听和陪伴带给她很大的安慰与鼓励。那时我才懂得原来陪伴和聆听也是一种爱。

你现在是否也在为眼看着所爱之人面临苦难,却不知该如何帮助他而感到困惑和迷茫吗?那你可以试试聆听他的心情,接受他的好与不好,并且陪伴他。过程中,也别忘记为自己和他祷告。学会爱别人前,也不要忘记先爱上帝和爱自己。

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天地间,之前灰濛濛的心情也因着沿途的风景而被一扫而空。一阵清风吹过脸颊,我深吸一口气,踩着细碎的脚步慢慢走回家,继续完成上帝要我做的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我以为婚姻能改变我的生命(有声中文)

作者:Agnes Lee, 新加坡翻译:秋晨,中国

语音播读:依含,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别再挠了,只要你不挠,你就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样漂亮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会反复地这样对我说。

我患有湿疹。这是一种皮肤病,会让我的皮肤发红、开裂、发痒、且布满水泡。我妈妈很担心我,她认为除非有一天我的湿疹痊愈了,否则我结婚的希望将很渺茫。

尽管随着我慢慢长大,我的皮肤状况在逐渐变好,可是和其他女孩们比起来,我的皮肤仍然显得既干燥又有暗疮,于是我妈妈的恐惧成了我的恐惧。我开始变得很在意我的外貌。我的不安全感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结婚能解决我的问题。

我对婚姻有过很多幻想,并且相信它会彻底改变我。毕竟,真爱不是能战胜一切吗?我想,结了婚,我就能变得更自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脾气暴躁,我会按我本身的样子被爱和被接纳。

20多岁时,我遇到了我的他。他接受了我干燥而坑洼的皮肤,很快他就成了我的丈夫。我好骄傲我终于结婚了。对于我的新情感状态我很满意,我也很有安全感,因为我知道我不再是剩女了。

然而,好景不长,婚姻仅仅给了我虚幻的安全感。

结婚不久,我开始看到我和丈夫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共同点。在我们约会时,我很努力地想保持这段关系,因此我总是屈服于他,从不会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们两个简直是不同世界的人。他喜欢看电影,而我却常常在电影院睡着。他喜欢西餐,而我更喜欢亚洲食物。我们每次出去约会总会在做决定时陷入争吵。在家里,他会看电视直到深夜,而我喜欢在晚上10点睡觉。他貌似不太在意保持环境整洁,而整洁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我们俩都很固执,都不愿意妥协,因此我们总在无休止地争吵。随着孩子的出生,我们吵得更厉害了,而我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即使是很小的事都会使我大发雷霆。在家摔门成了我的习惯,有一回,我甚至将iPad摔到了地上。我们之间的频繁争吵使我心力交瘁。

此前,我以为婚姻会完全地改变我,并且给我带来安全感。我以为我将在婚后变得更有耐心更有爱心。然而,我彻底错了。婚姻让我感觉不被爱,我甚至后悔结婚。尽管我很受伤也很担忧未来,尤其是当我有了一个需要我尽责的孩子后,但是离婚的想法还是挥之不去,我在想我是否可以担当去做一个单亲妈妈。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数月,直到我的属灵导师很关爱地找到我,并将我指向福音。我从圣经中读到这样的经文:“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真正的爱首先来自于上帝,我们两个都迫切需要上帝来到我们的生命里。在我们把爱给予他人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上帝对我们的爱之长阔高深,并且接受这份爱。

只有上帝的爱能医治我们并带我们走出婚姻中所面对的张力。

随着我继续学习圣经,另一段经文也打动了我:“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雅各书4章1节)我意识到我们争吵的根源是我太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我把我的渴望和利益放在了我丈夫的之上。我没有把上帝摆在我们婚姻的中心,而是把我自己放在了中心,这也让我不能够把上帝给我的爱带给我的丈夫。

学习圣经和对上帝的渴慕是我的转折点。我转向了上帝,并且寻求圣灵帮助我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我自己的价值,同时,我求圣灵给我力量,在争吵时学习自控。慢慢地,我的脾气变好了,我和丈夫之间的争吵也越来越少。

因为上帝的出现和介入,现在我和我丈夫的关系有了好转。我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以上帝为中心的婚姻永远无法给谁的生命带来转变。婚姻若是基于人自己的力量,不管如何努力都不会如我们希冀的那般顺利和幸福,因为我们都是堕落在自己罪性中的罪人。

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来翻转一切。我们需要上帝。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