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电影

影评:从里到外爱着我-《头脑特工队》观影有感

作者:林佳慧,新加坡;翻译:白承成,北京

自从学了心理学,大家最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能看穿我的心思吗?”(答案估计你也知道,所以猜出来并没有奖励)。因此我常想:“要是真能读有这样的想法的肯定不只我一个,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迪士尼和皮克斯发行的新片-《头脑特工队》?

就影片核心内容而言,《头脑特工队》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直达人内里的旅程,将情绪,想象,行为和思想所构筑的复杂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令人耳目一新,充满乐趣。故事情节则主要围绕11岁的小姑娘莱利脑中(或者说控制中心里)几位情绪小人的冒险展开,他们分别是代表愤怒,厌恶,恐惧,快乐和悲伤的怒怒,厌倦,怕怕,乐乐和忧忧。

她全心全意守护着莱利的快乐与记忆,却不知不觉将忧忧挤兑到二线。但是一场危机引发了一次疯狂的冒险,让莱利又重新做回“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乐乐学会了去欣赏忧忧。

这是惊人准确的现实写照!的确,我们大部分行为都是在保护快乐,避免悲伤。我们常常把悲伤后果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悲观者,避免避之若浼。然而,悲伤也是人类箴言14章13节告诉我们:“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悲伤可以使人们彼此连接,也让我们有同一个理心。最重要的是,它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只是暂时的。

我们可能会由某些经历,事情,关系和生活本身找到快乐,但在这个世界上,它永远是不完美的。只有在天堂我们才会有真实的,完全的快乐,没有眼泪,哭号,或疼痛(启示录21章4节)。那是耶稣将与我们在天堂分享的快乐。

《头脑特工队》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当人被恐惧,愤怒,厌恶所控制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这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很多的智慧去操练节制,而不是为情绪所逮捕的梗,“因为上帝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章7节)。所以,尽管人们常常说要随心而行,或许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大脑被情绪控制之前,三思而后行。

做人就意味着不会简单,而是繁复而细密,这本身就是一种美。

我们无法说出我们经历到的每一种情绪,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大脑或身体的其中一部分冒出来的。甚至不是完全的不可能,要完全了解我们自己真的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诗篇139篇告诉我们上帝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内里,并说我们“受造奇妙可畏” (14节)。上帝完全知道并且认识我们。当耶稣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也经历了与我们同样的情绪-快乐,愤怒,悲伤,忧愁,惊奇等等。甚至我们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上帝也从里到外了解我们,并且会一直爱着我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图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杂志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www.ya-mi.org/tc/”

《寄生虫》——都是坏人才是悲剧

 

作者:Feifei,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最近,韩国电影《寄生虫》横扫奥斯卡四项大奖,亚洲电影又迎来新的曙光。这让我心里也不由默默发痒,想看看究竟。夜晚十一点,一片寂静无声中,我全程无漏点地刷完了这部片长2小时的电影。

 
影片想传达的中心信息是阶级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影片下半场中同样一场雨,让身处上流社会的人欢喜不已,雾霾没有了,天气放晴,空气清新,是快乐聚会的好时光;然而向下看,他们看不到的是,身处社会底层住在半地下室的下流社会的人,在这场雨中因为房屋积水无家可归,拼命想保全家中的一点财产,最终只能在运动场度过艰难的一夜。
 
看到我上面写的,或许大家会同情社会底层的穷人们。然而上述的情节只是影片高潮爆炸的导火索,整部影片看下来,我心里浮现出一句经文:“下流人真是虚空,上流人也是虚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诗篇 62篇9节)。
 
金家一家四口挤在窄小而破烂的半地下室,四人手机同时停机,家里没有无线网,只能偷偷连接周围邻居的信号来保持与外界的通信。
 

一位朋友的到来,竟意想不到地给这贫困潦倒的一家人带来了转机。金家的儿子通过这位朋友介绍,获得了辅导富人家女儿的机会。考不上大学、贫困潦倒、却擅长伪造文件、蛊惑人心的一家人,通过各种手段,一一成为了有钱人家朴家女儿的英语辅导老师、儿子的艺术心理治疗师、丈夫的专用司机和妻子的家务阿姨。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一家人的人生开了挂,四个无业游民瞬间变成高收入人群。然而人性就是如此的贪婪、不知满足,四人本可以借着这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平凡但总好过过去赤贫的日子,他们所做的却让人嗤之以鼻。
 
富人朴家一家外出为小儿子庆生,金家一家的真面目彰显出来。他们明目张胆地霸占了富人家,开始了一场反转式的狂欢。深夜降临,穷人们围在客厅沙发上,面前满是各式各样的酒瓶,各人开始发表自己的“人生感言”,儿子竟然妄想能够娶到富人家的小女儿,彻底霸占富人家的财产。
 
门铃忽然响起,打破穷人一家的妄想,他们看着面前的杯盘狼藉,因着生怕被发现而一个个恐惧不已。可视对讲屏幕上出现了朴家前任保姆的形象,她出现在这个疯狂的夜晚是为什么?原来比穷人一家更疯狂的是,保姆丈夫一直寄居在富人家房子下面无人知晓的逃生地洞里。
 

穷人一家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两个穷人家庭彼此知道了对方的秘密,故事情节变得激烈起来,他们开始为自己掌握的对方情报斗争,纠缠在了一起。
 
这次,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两户穷人一同陷入恐慌,最最让他们害怕的事发生了,因为暴雨的缘故富人取消了原本的计划,马上就要回家。
 
人最丑陋的那一面出现了,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两户穷人对对方都采用了极端手段。最终金家一家四口逃出了富人家,另外那对穷人夫妻被锁在了地下室里。
 

多么令人讽刺,金家一家不断想向上爬,却不给在他们下一层生活的前保姆夫妇任何向上爬的机会。

影片的最后,出现了故事的大反转,富人家的前任保姆被金家的妻子意外杀害,在富人家小儿子的生日派对上,前任保姆的丈夫为了给妻子报仇,打伤了预谋杀人灭口的金家儿子,并从地下室逃离了出来,对金家展开报复,最终杀害了金家的二女儿。而就在此时,金家爸爸竟一时受刺激,因为富人家丈夫对穷人身上味道的厌恶、对受伤金家女儿的无视,拿起杀死女儿的刀,捅向了富人家的丈夫……最后躲进了地下逃生地道……
 
导演奉俊昊说到这部影片时,说这是“一出没有小丑的喜剧,一出没有坏人的悲剧” ,“电影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即使大家都没有恶意却可能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对彼此的尊重”。导演想让大家看到社会阶级分化带来的隐患和可能带来的冲突,但消除了阶级分化就消除了矛盾吗?多一点“尊重”就真的会减少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上的恶吗?互相尊重,谈何容易?好在圣经有更直白的解答:“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罗马书 3章23节)如果我们不解决内心对他人财产的觊觎,不明白自己与他人的价值在于上帝将自己的形象放在我们里面,不管我们拥有多少,我们都会想要得到更多,即便打破了现有的阶层,我们还是会重新人为地建立起各式各样的阶层与鄙视链吧。

 
金家太太说他们就像蟑螂一样,一开灯,就得躲起来。如何才能不像蟑螂一样生活在黑暗当中呢?好像有钱是答案,但那只不过是假象。对于我来说,真正的答案在于“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罪,就是欺骗自己,真理就不在我们里面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章9节)
 
所以,因为都是坏人,才是悲剧,如果我们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坏人,才能变成喜剧。金家的爸爸,或许去自首,才是最从容走出地下室的方式吧。愿我们都有勇气,走出黑暗,走进光明。
 
“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正午。”(箴言 4章18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无问西东》——生命到底应该献给什么?

作者:依含,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前任3》的热度还没褪去,电影《无问西东》就立刻转入了人们的视线。电影片名来自清华大学校歌第三段歌词中的一句:“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原意是人的德行要放在学问之前,义之所在自然能够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美好的德行与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英文名则译为Forever Young,意思是永远年轻。说的是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保持年轻时的勇敢与纯粹。电影从七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在2012年早已杀青,如今终于在网友的千呼万唤中始出来,呈现在了我们眼前。除了高颜值的大咖云集外,影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导演李芳芳纯熟的讲故事手段。影片讲述的不是那些清华伟人的故事,相反,它讲述的是平凡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它以倒攀时间线叙述,展现了21世纪的张果果、1962年李想、陈鹏、王敏佳三人的清华校园、1937年西南联大叙述沈光耀,最后到1923年吴岭澜的故事。片中的几个青年人,在四个非凡且不同的时空中,一路勇敢思索、追随内心前行,寻找生命意义。影片就在此有条不紊的时空中穿梭,看似没有逻辑,实则深思熟虑的巧妙连接并互相互动与影响着,最后都在同一生命线上回合,传承清华人对生命的执着精神。

第一段故事发生在二十年代,清华学生吴岭澜在他的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困惑是“自己是否该坚持读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校长梅贻琦开导他:“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第二段故事发生在西南联大,抗日战争开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了躲避日军轰炸,一路西迁至昆明,并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富家子弟沈光耀也在这里读书。他是学校里拔尖的人物,出身不凡、世家公子、书香门第,家中不乏功名利禄。这让米雪饰演的母亲对儿子要求不要追求功名利禄,只要做平凡的人,追寻心中的快乐平庸一生即可。但当沈光耀看到炮火中的中国,他做出了选择,去当兵参战!他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只为盛放对生命特别的热爱。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医院护士王敏佳因为写信举报师母欺辱自己的老师以及谎称和毛泽东合影而遭到了批斗,在众人的侮辱与虐打中近乎崩溃死亡。这时一直爱恋她的陈鹏始终坚定地保护她、爱惜她,在敏佳绝望之时托住了她。但因为严酷的时代,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在理工男陈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非常认真、执着和纯粹的爱,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最后一段张震所饰演的张果果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他为了救助来自农村的早产四胞胎家庭,费尽全力争取奶粉的案子,来拿到款项救助。其中讲述了现代社会的尔虞我诈,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诚信的缺失。在他听了父母支边的故事之后,决心选择跟从内心的声音,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影片中的四个故事包含着许多的元素:诚信、初心、勇敢、爱情、迷惘与方向……。但是最终的主题却都巧妙地融在一个点上,即“追随真理,不被世界的声音影响,无问西东。”

反观现今的速食文化社会中,比起追求真理、生命的意义,我们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小天地。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这个社会灌输着“你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比别人强。” “将来要挣很多的钱,开豪车、住名房等……”,以至我们变得将精神世界的基础建立在了物质主义的基础上。而物质的来源就是必须顺应世界设下的框架活才能得着。

就像故事中的吴岭澜,在那时代的清华校园,其文科全部满分,物理却挂科。在“人人都是第一名”的学校里,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教务长梅贻琦找他谈话,问:“你文科这么好,当初为什么非要学实(理工)科呢?”他回答却是:“因为成绩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在人云亦云的时代中,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好像那个大家认为最好的,就是我也应该去做的,把自己置身于盲目的忙碌中,用虚假的真实来度日。记得曾问过一个朋友:“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我哪有时间想这些事情?我的人生还没有经历太多,现在人都那么现实,都看重物质,那些关乎意义的事情等我老了再说吧。”

所以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才会那么触动大多数人的心——“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那么,除去这些世界加给我们的物质框架,人生什么是真正值得,且需要我们去追求的呢?就好比片中的主角后来那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也要去追求的事?我的答案是那真理、光、永恒的生命——主基督耶稣。(约翰福音1章1-4节“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如果我们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且追求的是这永恒的生命,那么当我们如影片中主角们那般正在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在十字路口徘徊,恐惧战兢不知道方向,每天马不停蹄地跟随世界的节奏,让自己变得更好,却在打击中迷失自己时,我们会知道上帝一直在掌管一切。因为这是祂在诗篇18篇1-3节给我们的应许,“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篇10节)“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 90篇12节)圣经也早已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既然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为何,那么就不该再浪费生命去追求那些物质上短暂的满足。而是有鉴于在世时光的短促及永恒的无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乃是来到上帝的面前,认识祂,以国度的眼光正确地看待周遭的一切,而不是在世界的霓虹灯中随波逐流。

常听有人说,青春,就应该用在美好的事物上。同样的,我的青春就该用在追求那永恒的生命,在当中建立自己,因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了。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影片中经典台词: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请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可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愿你在被击打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观《银翼杀手2049》有感:基督徒的人生意义何在?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亚
翻译:詹启圣,台湾

电影评分:5星好评

身为人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大导演雷利史考特的新黑色科幻电影《银翼杀手》(1982年出品)所探讨的主题。在今年上映的续集《银翼杀手2049》中,虽然更换为加拿大籍法国导演丹尼维勒纳夫执片,仍持续在探讨这个问题。

在首集的《银翼杀手》中,哈里逊福特饰演的主角瑞克戴克被指派去追捕试图延长他们内建仅四年寿命的仿生人造人。这个任务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性,并因为爱上人造人瑞秋而陷入内心的挣扎(由女演员西恩杨饰演)。

而在续集里,由莱恩葛斯林饰演的银翼杀手K带我们进入整个故事情节。他是新一代的人造人,寿命更长同时也被设计得比前几代更顺命。K的任务同样是去追捕叛变的人造人,但他后来发现了一些内幕,让他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导演维勒纳夫所呈现的2049年的美国带给大家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整个影片充满了让人惊骇的视觉及景观特效,高耸的金字塔及巨大的建筑结构占据萤幕,让人物显得更渺小。荡气回肠且贯穿始终的音乐带你进入男主角K纷乱的世界,但却不会让你失去对故事主线的专注。电影聚焦于K个人的纠结,因为整个电影的情节就是因着K寻找他存在的意义及目的而被推动着的。

这部电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透过两种不同的人展开——通过母腹被生出来的人类和被制造出来的人造人。如同在第一集中一样,这两种人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续集从人造人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处境也越来越与人类相近。对K来说,从母腹而生会带来非凡的意义,这意义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出生能带来K渴望寻求的意义和目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在寻求意义。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人类是特别的,生命绝对不仅是平凡的存在而已。媒体带给我们体验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机会,整个社会也都在鼓励我们去梦想一个充满意义和激情的人生。

但是身为基督徒,我们明白我们人生的目的与主流文化企图灌输给我们的很不一样。如同《银翼杀手2049》电影里面最一针见血的一段对话所说,目的和意义来源于一个值得为它牺牲生命的事,而不在于我们的人生因此可以获得什么。

基督徒的意义在于福音。我们的人生与福音紧紧相连,无时无刻不是为了彰显福音。如同以弗所书2章4-5节所描述的,我们原本死在过犯中,是因着福音才得以活过来的。而且也是为了福音,我们蒙召受苦,甚至最后可能失去生命。对基督徒来说,福音是值得我们为其舍命的。

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目的舍命是《银翼杀手2049》中的重要主题。电影一开始的场景是人造人农夫谢波摩顿(由戴夫巴蒂斯塔饰演)在告诉K说,K之所以愿意过着平凡的生活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目睹过奇迹。然而摩顿自己已经找到他存在的意义,也找到了值得为其牺牲生命的事,一切全都因为在电影中间发生的一个奇迹。

同样的,耶稣的死和复活的神迹应该完全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及我们看待生命的态度。因着在我们里面的新生命,物质对于我们理应失去吸引力。福音理应改变我们面对每日生活事务的态度以及我们时间安排的优先顺序。

如果要说《银翼杀手2049》中哪一点让人不太舒服,可能就在于里面提及的大计划其实并不是聚焦在人类身上的。我们总喜欢让自己感觉到很特别和受到关注,总希望将自己置身于宇宙的中心。因此福音中不一样的说法让我们觉得难受。

福音的缘由及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雄心和梦想。这是上帝提供给我们的机会,让我们能成为祂伟大救赎计划的一部分。这远远超过我们凭借自己在此生所能成就的一切。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借由传福音和活出福音来扮演好我们的角色,但到最后,主耶稣才是真正的主角。如同歌罗西书1章28节所说的:“我们传扬祂,是用诸般的智慧劝诫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耶稣是值得我们为其生为其死的。

《银翼杀手2049》论及作为人类的意义何在。但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议题:作为基督徒的意义何在?当我们思想我们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时,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从福音当中寻求解答,看看福音是如何从根本及内在改变我们的存在的。

此文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官方宣传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细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