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祈祷

灵命日粮:小帐棚

读经:歌罗西书1章1-12节, 

在1949年,布道家葛理翰到洛杉矶举行布道大会,这个具历史意义的布道会每晚都爆满。可容纳六千多人的大帐棚,连续八周每晚都挤满了人。大帐棚附近架设了一个较小的帐棚,供人进行陪谈和祷告。葛理翰的长期音乐总监、密友兼同工奇利夫•巴罗斯(Cliff Barrows)经常表示,真正的福音工作其实是在那顶「小帐棚」里进行,大家聚在一起,为每场布道会跪下祷告。洛杉矶当地一名姊妹佩儿•古德(Pearl Goode)正是这些祷告会的核心人物。

使徒保罗写信给歌罗西的信徒,强调他和同工不住地为他们祷告祈求(歌罗西书1章3、9节)。信末,他提到歌罗西教会创办人以巴弗,说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歌罗西书4章12节)。

[....]

灵命日粮:地上如此天上亦然

读经:路加福音24章44-53节 

在耶稣时代,罗马异教的教导认为,天上神祇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地上的人们。若是宙斯发怒,地上随即雷电闪动。「天上如此,地上亦然」就成了古时候的定律。

耶稣却颠倒这个定律。祂教导我们:地上如此,天上亦然。一位信徒祷告,天上就有了回响。一个罪人悔改,天使就鼓舞欢欣。一项使命达成,上帝就得荣耀。若是信徒悖逆,圣灵就忧伤。

这些是我所确信的,却也是频频遗忘的。我经常忘记上帝看重我的祷告;忘记我当下做的决定,影响创造主的喜悦与悲伤;忘记我能够带领邻人认识基督,得着永生。

别忘了,耶稣降世带来上帝奇妙的救恩,这是我们能向他人传扬的佳音。这也是基督升天之前,所托付给门徒的使命(马太福音28章18-20节)。作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必须延续祂在地上的事工,效法祂的行为 [....]

灵命日粮:奇妙圣诞

读经:历代志上16章7-13节 

记得当年我在神学院修读,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有人为我和家人提供了机票,使我们可以返回家乡过圣诞。启程的前一晚,我们发现口袋里的钱不足20元,绝对不够支付停车费、交通费和其他开销。我们为此苦恼不已,决定为这件事祷告。虽然我们的孩子当时还很年幼,大的六岁,小的才两岁,我们仍带着他们一起祷告。

正当我们祷告时,公寓的走廊传来了脚步声,接着「咻」一声,有个信封从门缝底下滑进来。信封里有50美元,那是一份没有署名的捐助。

六岁女儿脸上惊奇的神情正好表达了我们内心的惊叹。伟大的上帝在同一瞬间垂听和回应我们的祷告,将祂的名字铭刻在小女孩的心版上。所以,就像诗篇作者大卫一样,我们也可以「谈论祂一切奇妙的作为」(历代志上16章9节)。

在耶稣降临的第一个圣诞夜,这 [....]

灵命日粮:侧耳倾听

读经:诗篇66篇10-20节 

鲁益师(C. S. Lewis)于1963年安息主怀。一周后,他的朋友和同事在英国牛津莫德林学院教堂,为他举行追思礼拜,向这位着作甚多的巨擘致敬。他的着作,无论在孩童和学者的心中,都燃起信心的火焰与丰富的想像。 在追思礼拜中,鲁益师的好友范瑞亭(Austin Farrer)指出,鲁益师总是亲笔回复来自全球的读者来函。范瑞亭说:「他对待人总是那么体贴与尊重,他看重别人写来的信,并加以回复。」

鲁益师的态度正是上帝侧耳倾听我们祷告的写照。在艰难困苦时,诗篇66篇的作者向上帝呼求(10-14节)。稍后,他感谢上帝的帮助而称颂:「但上帝实在听见了,祂侧耳听了我祷告的声音。」(19节)

当我们祈求时,耶和华必听我们话语,也深知我们的心意。我们确实能与诗人一同颂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