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祷告

从节食到祷告

作者:Edna,马来西亚

diet

年末,我制定了全新的新年愿望单。我记得其中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被上帝改变,变成一个单单从上帝那里支取信心和安全感的女人,并且希望自己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希望和生命的活力。那晚,我写下了这些决心后就像往常一样继续生活。

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快偏离了目标。我被卷入节食的风潮,并开始减肥。我沉迷于所谓的“完美外表”,天真地认为只要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使用更多的美容和保健产品,就能拥有完美身材。况且,我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变得更健康也没害处。的确,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但是当我一天24小时全都在思考这件事时,就成了痴迷。

当时,我脑中只想着锻炼和节食计划。我意识到自己离上帝越来越远,常常挣扎要不要来到上帝面前。是时候喊停了!所以我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拿出一段时间来祷告。无论多么心烦意乱,我都确保拿出一段时间给上帝,安静在祂面前——祷告或唱赞美诗。

我向上帝说,当我再次担忧体重问题时,我就求告主耶稣的名。奇妙的是上帝不会像喂孩子吃饭一般牧养我们,因为祂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成长。祂需要我们与祂配合。也就是说,祂要我们操练“积极的等候”。这意味着我们要尽上本分——寻求祂、读经、阅读属灵文章等。所以我读了很多关于如何从上帝那里得到信心和安全感的文章。最初几天我仍旧很挣扎,但是很快,挣扎越来越少。渐渐地,我感到对体形过度的关注渐渐已不能再辖制我。

当一股不可遏制的想法再次涌入你的大脑时,当你感觉快要被击败时,向上帝呼求祂的搭救吧。然后,在耐心等候的同时,再逐步改善所处的状况。因为,在诗篇50章15节中,上帝说:“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上帝垂听我们迫切的呼求。当祂搭救我们时,我们要向世人宣讲祂的信实和大能。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治死老我)

投稿

为什么是我?

作者:陈佳正,台湾

signs-416441_640

卢俊义牧师所写《为什么是我》一书的书名相当有意思,也勾起我许多回忆。

这本书的书名是一个质问:上帝为什么要让人经历这些难以接受的苦痛?曾经,我也问过上帝这个问题,当我同时面临挚亲离世、家庭纷争、课业压力、情感困难、人际问题、信仰偏差、身体不适以及心理疾病(恐慌症、惧旷症)带来的痛苦时,我整个人几乎完全崩溃,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漩涡,无法自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白天,我变得畏避人群,因为在人群中时,我会感觉自己快要窒息,害怕众人的目光注视着我,甚至食不下咽;夜里,我感到寂寞、空虚且恐慌,在睡梦中时常惊醒,因而失眠。我发现没有人能够明白我的心声、体会我的感受,连我都不认识自己。

当时,有人对我说,“当把一切烦恼交托给上帝”。但我不明白,什么是“交托”?我又该如何“交托”?又有人说“凡事都要祷告、赞美”,谁说我没有祷告呢?我只觉得自己走进生命的绝望谷,我流泪、跪在床边,仰望着救恩的十字架祈求,只盼望上帝救赎我脱离淤泥与祸坑;但祷告完后,我感觉到一切毫无改变,心中依然毫无平安,我不断颤抖并在心底呼求:“主啊,救我!我已经快要崩溃,我精神已经开始混乱,我觉得自己就快要发疯,好像正在从高处坠落,好像即将面临死亡……主啊,求祢向我显明,并且尽快回应我的祷告,究竟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我一再地质问上帝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巧是这本书的书名。

然而,时至今日再回首,我发现自己竟得到了最为宝贵的一课──等候上帝。

在我呼求却没有回应时,祂教导我等待;在我失去了自己的力量时,祂教导我完全交托;在我看不见未来和希望时,祂教会我安然信靠祂。原来救主看似没有即刻回应我的呼求,却为我预备最好的,让我得到最宝贵的滋养,身、心、灵都变得更加茁壮。

“你们当先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章33节)上帝的应许未曾落空,当我在逆境中学习顺服上帝,并努力追求祂的国和义的时候,祂悄悄地带领我认识真理。祂帮助我学习面对亲人离世、家庭纷争、课业压力等等问题,也医治我的心病,又使我皮包骨的身躯长出肉来(目前已经从55公斤增加到67公斤),让我的信心变得更加坚定,并且将基督的爱分享给我的家人,让我原本充满纷争的家庭,竟多了几分包容及欢笑,甚至有机会邀请家人一起到教会聚会。

回想这个过程,我都忍不住赞叹上帝的奥妙和伟大。或许我们都曾问过上帝,但换个角度想想,祂让我们在逆境中学习顺服,在无力时学习交托,在软弱中学习信靠;说不定哪一日,我们在回顾过往经历时,会不禁赞美上帝,对祂说:“主啊,谢谢祢,是祢拣选了我。”

(此文章繁体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面对生命中的巨人)


投稿

为什么祢不听我的祷告?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当我听到我朋友的阿姨所怀的宝宝最终被证实胎死腹中时,为她难过的当儿,心中充满了不解。当我们知道怀孕七个月的她随时会失去她的宝贝时,我们以传送简讯的方式告诉身边的基督徒,为这件事情一起来同心祷告,恳求在天上的父救活这个孩子,亲自安慰那位妇人。难道我们的祷告不够迫切吗?

身为人类的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不晓得为何我们的祷告不蒙怜悯与垂听。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质疑上帝的能力,不再选择相信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章6节)当我们在祷告的时候,是否会一直想着这样的疑问:如果上帝不救活这孩子,那位妈妈会怎么办?假设上帝不肯听我的祷告, 我还有什么方法去完成那个任务呢?“如果”、“假如”、“假设”……一个充满这样忧虑的祷告,并不是信心的彰显。你当完全信靠祂,就像一个弱小的小孩,却有完全信赖父母并愿意依靠他们的心。就如圣经上所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章22节)我们通常遇到困难时都会做出及时的祷告,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真的相信上帝会来帮助我们吗?我们有否怀疑上帝的大能?还是,祷告只是你的暂时镇定剂,其实并不渴望上帝真正来解救你?

如果你没有以上的疑惑,那就献上感恩。因为你真知道满有怜悯和慈爱的上帝不会离弃你。即使你现在的祷告未蒙应允,并不表示上帝不垂听你的祷告,而是上帝必有祂美妙的安排。或许,现在并不是最适当的时机给你所祈求的;又或者,祂觉得你所求的不是最适合你的。在主里要永远有盼望。上帝已把祂最珍贵的儿子—主耶稣基督赐给我们,难道不会给你最棒的吗?我们当学习如何在祷告中,完全信靠上帝,并且顺服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祂给你所要的,不理会祂对你温柔的呼召。祂是我们的 神,我们不该把祂当作我们的仆人。

在地上,一位妈妈失去了肚子里的宝宝;在天上,那个宝贝或许已安然地躺在基督的怀里,等待自己的妈妈也被接回天家的那一天,与她一同在基督里团聚。

祢知道
[天韵/祢的手永远比我大]
祢没有在我需要安静的时候 给我独处的房间
祢没有在我需要同伴的时候 给我一张乐意倾听的脸
祢没有等我准备好的时候 才交给我该学的功课
祢没有让我太早知道 下一分钟会面对什么样的烦恼
但是(因为)祢却真知道 我生命中最深的需要
每个挑战的临到 只教我明白自己的渺小
因此我渐渐知道 祢在我身边引导
最想不到的情境 祢让我随时随地 有祢可以依靠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