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灵修|超越时空的医治者(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4章43–54节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祂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祂,求祂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祂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因为冠状疫情,墨尔本几乎不间断地封城六个多月,这回不是以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上榜,而是封城的时间了。自三月起,主日就开始以线上视讯进行。

 

上周日敬拜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何阿姨忧郁的面容。她来自澳门,说话时带着浓浓的当地口音,是一位温文尔雅,荣辱不惊的老太太。分组祷告时,我禁不住问道,“何阿姨,您还好吗”?

 

她这才回过神来,贴着屏幕问道,“Cindy啊,我想问一下,我们可以为不信主的朋友祷告吗”?

 

“可以的,阿姨”。

 

她抑制着自己的情绪,理了理头发说道,“我有一个上海的好朋友叫阿船,她得癌了,她很优秀的,照顾一大家人,可是她得癌了,我听了后,晚上睡不着觉。”

大家静静地听着。

 

何阿姨终于掩不住泪水,声音有些发颤,“最近啊,她不想大家担心,所以她不和任何人联系了。”

 

那一刻,大家似乎都感受到阿船的绝望和阿姨的焦虑。是的,有一些间隔,我们无法跨越。新冠病毒将每个人困在了家里;墨尔本与上海,海一般的距离;癌症,生与死的面对;失联、绝望让人选择封闭。

 

曾有一位身为权贵的大臣,有着万贯家财,却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他听说耶稣所行的神迹,所以不远长途跋涉,来求这位施神迹者。他不是来找救主,而是寻求神迹,一个医治他儿子的神迹。

 

主责备大家,“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约翰福音4章48节)。

 

他满心焦虑,听不进任何话语,只是再求:“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4章49节)。

 

然而耶稣没有排斥这个希律王的大臣,没有计较他只是来求神迹而非救主的动机,没有不满他求主亲自下去,而不是完全相信。主耶稣满怀怜悯地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4章50节)

 

听了这带着权柄、能力的命令,大臣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耶稣说话的那一刻,医治穿越时空,临到他儿子的身上。(4章52节)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常常带着有限的信心,也会焦急只求神迹,忘了仰望救主,也可能只看到时间、空间、疾病的拦阻,而落在绝望里。但主祂满有怜悯、恩典,和能力。祂不仅医治身体,更医治灵魂。信靠耶稣需要信心,而这份信心,也需要耶稣格外的怜悯。祂知道我们的软弱,因此祂也给予人信心信靠祂。从祂过去的神迹,现在话语的教导,以及未来的应许,听见并听进去的人,就得着了信心!因此大臣去时虽焦虑、忧愁;返回,却有了平安和盼望。因为他做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未看到神迹就相信,然后回去了。最后他的信心因得知儿子康复的结果而得到坚定。求神迹时的信心之苗,此时已长成信心之树。最后他自己和全家都信了主(4章53节)。

 

所以,无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可以来到祂面前向祂祈求祷告,这是信心的第一步。

“何阿姨,让我们一起来为阿船祷告!”

 

问题反思:

 

1.你也常常为了寻求神迹而向主祷告吗?今天的经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你可以如何增加对上帝的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约翰福音灵修|洁净圣殿(有声中文)

作者:懋筠,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2章13-25节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祂看见圣殿里有卖牛羊和鸽子的,还有兑换银钱的人坐着,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赶出圣殿,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走!不要把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祂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因此犹太人问祂:“你能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表明你可以做这些事呢?”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把它重建。”犹太人说:“这殿造了四十六年,你三日内就能重建吗?”但耶稣所说的殿是指祂的身体。所以祂从死人中复活以后,门徒想起祂曾说过这事,就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祂所行的神迹,就信了祂的名。耶稣自己却不信任他们,因为祂认识所有的人,也用不着谁来证明人是怎样的,因为祂自己认识人的内心。

在今天的约翰福音灵修中,“耶稣洁净圣殿”在四福音中都有记载,这说明此事件非常重要。

义怒

耶稣洁净圣殿是一件疯狂的事情。主这次对犹太传统信仰的反对,不单停留在言语的批判上,是在行动中表达不满。主为何如此生气?第十六节说,“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贼窝,参可十一17节)”。在旧约中,圣殿是犹太人的敬拜中心,他们本应带着虔诚的心,来到圣殿里献祭赎罪敬拜上帝。而真实的景象被主看破,那里到处弥漫着祭司系统腐败的味道,被金钱交易玷污的人心哪里有对上帝的敬拜与渴慕呢?

圣殿

与人手所造的殿比起来,真正的圣殿乃是主三日内建立起来的,那正是耶稣基督已复活荣耀的身体(约翰福音2章19-22节)。我们今日的敬拜不需到旧约的圣殿里,真正敬拜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藉着十字架上的中保,我们就能与上帝和好。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专心寻求祂,就必会寻见,我们信靠仰望祂,就必蒙看顾。而在新约里,教会正是基督的身体,也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以弗所书2章21节),主看重我们作为身体的每一部分,我们身子也是圣灵的殿(哥林多前书6章19节),愿我们心灵不再污秽,透过耶稣基督,能向上帝献上圣洁的敬拜。

渴慕

在今天这个“疫情时代”,也是“抖音(短视频)时代”,我们很容易体贴肉体的情欲与眼目的情欲,可以躺在家里参与网络聚会,也会不自觉地被丰富有趣的视频吸引。可是,约翰福音第二章里,我们的主为圣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翰福音2章17节)。而今天我们知道,教会就是上帝的殿,我们是否对上帝的殿焦急呢?教会不是做生意的场所,也不是博人眼球的活动中心,那里应该是“万国祷告的殿”(马可福音11章17)。主渴慕满足父上帝的心意,盼望众人诚心来敬拜。

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对上帝也有渴慕的心,以致于这种渴慕使我们将生命的重点,从赚钱转向聚会,从手机转向耶稣基督祂自己。

问题反思:

1.每周礼拜时,你的心是否专心,还是被其他事情吸引?今天的经文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2. 在你生命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你是和其他人一样关注世上的娱乐还是被主的话语和生命吸引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约翰福音灵修| 唯有在耶稣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模样(有声中文)

 

作者:钟林君,中国

有声播读:钟林君,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1章1-18节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有一个人,是从祂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祂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为祂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来在我以前。’”从祂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

 

有一次,在我家的查经小组里,来了一位穆斯林信仰背景的年轻人。当时,我们正好查阅约翰福音第一章。才刚刚开始,冲突就出现了,年轻人开始问我们,如果上帝只有一位,为什么父上帝也是上帝,耶稣也是上帝,圣灵也是上帝。当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应对这位年轻人升温的讨论时,我突然好像被提醒,我们其实都不知道这位上帝是怎样的,甚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不听听圣经怎么说呢?于是,我跟这位年轻人说:“我想我们谁都没有亲眼见过圣经中的这位上帝,而对这位上帝的认知也是超出我们日常经验范围,刚好在约翰福音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他所认知的上帝,不妨我们先来听听圣经怎样解释上帝,然后再提出疑问?”年轻人没有再继续提问,我们也终于有机会一起来读圣经怎样描述上帝。

 

那圣经是怎样描述上帝的呢?在约翰福音1章1-18节,约翰向我们介绍到,一位他称之为“道”的从起初就存在了(1节),祂与上帝同在(1节),而祂自己就是上帝(1节)。虽然这里“与上帝同在”同时又“就是上帝”的概念超出我的认知范围,我还是选择接受,因为我不理解的概念并不代表是不存在的,而我愿意继续听作者讲他认识的上帝。接着,约翰继续讲,这位“道”在太初就与上帝同在(2节),“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 (3节)。这个描述让我感受到这位约翰口中的“道”的权柄和能力以及祂的岁数。祂在创世之初就与上帝同在,而万物,包括我们都是借着祂创造的。同时,约翰又在4-5节说,祂不但创造了万物,祂里面还有生命,而这生命是人的光(4节),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5节)。不得不说,约翰所说的这生命之光是我听到后内心会自然渴望的,而“黑暗却不接受光”不正是现实吗?

 

紧接着,约翰为大家提供了一位见证人,另外一位施洗约翰。这位施洗约翰不是光(8节),而他为之做见证的这位比他晚出生却比他先存在(15节)。约翰又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节),“祂在世界”(10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4节),“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14节),“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4节),“从祂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节)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7节),最后,“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18节)。

 

从约翰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约翰亲眼见过这位他所介绍的“道”(14节),并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太初祂就与上帝同在了,并且祂就是上帝。万物都是借着祂造的,祂里面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来到了我们中间,住在我们中间,祂创造的这个世界却不接受祂。而祂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唯有在祂身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模样。

 

这不就是整本圣经在讲述的故事吗?虽然可能我这辈子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唯一的上帝是三位一体,但我知道圣经所讲的都是真的,而约翰在这里所说的每一句都不矛盾,因为无数亲眼见过耶稣,亲身经历过耶稣恩典的见证人为此做见证。当我感觉上帝的模样模糊时,我可以去看耶稣,去从祂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当中去寻找上帝的痕迹,因为祂从一开始就与上帝同在,祂就是上帝,而祂曾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我也可以放心,因为这位创造宇宙的上帝,向我们展示的祂自己不是一位可怕的上帝,而是充充满满有恩典与真理。最最最好的意外惊喜则是,约翰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

 

问题反思:

 

1. 上帝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形象呢?可怕吗?遥远吗?还是充满恩典和真理的?你可以从何了解到你对上帝的理解是否正确?

 

2. 当光照进你的生命时,你选择拒绝祂,还是接待祂?你愿意(或满足)做上帝的儿女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