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约翰福音灵修

约翰福音灵修|主耶稣是好牧人 (有声中文)

 

作者:叶玲君,台湾

有声播读:Joya,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10章1-21节

 

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2 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 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4 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5 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 6 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7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8 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9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10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15 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它们来,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19 犹太人为这些话又起了纷争。20 内中有好些人说:“他是被鬼附着,而且疯了!为什么听他呢?” 21 又有人说:“这不是鬼附之人所说的话。鬼岂能叫瞎子的眼睛开了呢?”

 

相信大家在刚刚认识基督信仰的时候,应该都看过耶稣牧养一群羊的图画。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稣是好牧人这一观念一直都是牧师和宣教士们宣扬的重点,耶稣是好牧人的形象也深深植入我们心中。但是,你真的把耶稣当做你唯一的牧羊人,并且选择紧紧跟随祂了吗?还是平日的你在世间随波逐流,只有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才想到和上帝祈求祷告,等急难时期过了之后,自己继续做自己呢?你知道怎么辨别出耶稣的声音和负面搅扰声音的区别吗?你平时容易相信哪一种声音呢?

约翰福音十章1到21节清楚记录了耶稣生前对当时犹太人的教导。耶稣说只有一名牧羊人会从“门”进入羊圈里,其他的小偷盗贼都是从其他的地方偷偷的爬进去的(1节)。只有真的牧羊人在羊圈外呼喊自己的羊时,羊圈的守门人才会开门让真的牧羊人进去。不止牧羊人认识自己的羊,凡是属于牧羊人的羊也认得上帝的声音(2-5节)。耶稣也是实实在在地告诉当时的犹太人们,祂就是那“门”,就是那位犹太人等待已久的“弥赛亚”。但是,当时大部分的犹太人却不懂耶稣在说什么,也不懂耶稣就是牧人的比喻(6-7节)。凡在耶稣来之前的都是盗贼,都是强盗,来了的目的要杀害和毁坏这个世界。唯有耶稣是“门”,来了是为要实行拯救、赦免和饶恕的工作,并且使人得着更丰盛的生命(8-10节)。耶稣非常严肃地说了祂自己就是那位旧约圣经所应允的弥赛亚,祂来是为了舍己,为自己所拣选的羊舍命。耶稣不是雇工,因为雇工只是被聘请过来看羊的。若是雇工和羊遇到危险,雇工会想办法自己先脱逃,他是不会顾念羊群正在遭遇危险,或是否遇到紧急情况的(11-13节)。耶稣是好牧人,同时属于祂的羊也认识祂,这就代表好牧人和羊有非常紧密的连接,他们彼此能认出彼此,就同等于耶稣和上帝的关系亲密一样(14-15节)。耶稣在16节还提到另外上帝还有其他的羊(外邦信徒)不在羊群里,祂会亲自去把他们领回来,并且和现在有的羊群合而为一(16节)。耶稣主动舍去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天父爱祂,耶稣也爱自己的羊,所以为羊群舍弃自己的生命。同时耶稣也在此处预言自己将来的复活(好再取回来)。若是主耶稣没有舍弃自己的宝贵生命,那也没有死而复活的大能彰显在这个世界上了。耶稣的复活也意味着耶稣已战胜魔鬼辖制,并且赐予羊群(信上帝之儿女)永生的大能(17-18节)。犹太人们为耶稣说的话纷争不已,有些人说祂是被鬼附的,有些人因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转而相信祂(19-21节)。

在约翰福音10章1-21节,我们可以看到耶稣自述自己的牧羊人形象,并且也预表了祂的舍命和复活。耶稣是好牧人,而我们则是祂所拣选的小羊。也希望我们能愿意自动自发地时时刻刻亲近祂,凡事依靠祂,选择住在羊圈里,不随着世界的名利等物而跑。如此一来,当魔鬼带着负面声音出现意图干扰我们时,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识破那来自恶者的攻击和辖制的声音,并且懂得依靠我们的好牧人耶稣,靠着上帝赐下的属上帝儿女的权柄,一同抵挡恶者的攻击。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并且战胜了死亡的攻击和辖制,带着羊群一起进入爱上帝的国度。

 

问题反思:

 

1. 对你来说,耶稣是你唯一依靠的牧羊人吗?在发生突发状况或者是负面声音发生之时,你真能全心全意依靠祂并且抵挡负面声音吗?

2. 当小偷强盗来的时候,过去的你是否和耶稣一起在羊圈里同心合意抵抗盗贼的入侵?还是任由自己在羊圈外徘徊,任凭盗贼抢劫自己,随着世界随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呢?你是否愿意改变,全然接受耶稣,而成为羊群的一份子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 瞎子的心眼(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9章1-38节

 

1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4 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 9 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10 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样开的呢?” 11 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2 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上帝来的,因为祂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17 他们又对瞎子说:“祂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祂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19 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 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上帝,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25 他说:“祂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了!” 26 他们就问他说:“祂向你做什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什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做祂的门徒吗?” 28 他们就骂他,说:“你是祂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29 上帝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祂从哪里来!” 30 那人回答说:“祂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祂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31 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听他。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33 这人若不是从上帝来的,什么也不能做。” 34 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于是把他赶出去了。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上帝的儿子吗?” 36 他回答说:“主啊,谁是上帝的儿子,叫我信祂呢?” 37 耶稣说:“你已经看见祂,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祂。” 38 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39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40 同祂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约翰福音第九章描述一位瞎子和耶稣邂逅的经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位瞎子从肉体到心灵上的改变。从这一章中,有三点值得我们细细讨论一番。

 

 

1.耶稣的眼光 VS 众人的眼光

耶稣看见一位瞎眼的人。当时的犹太人认为人天生的缺陷是自己或是父母犯了罪。于是他们纷纷问耶稣是不是罪造成了这个人的瞎眼。可是耶稣的观点总是刷新当时人的思想。耶稣回答门徒说,那个人的瞎眼不是任何人的罪,而是上帝要在他身上显出荣耀。

 

常常我读到这里,心里总是莫名感动。也许在那个时代,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论断那位瞎子或瞎子的父母犯罪。可是,只要是亚当与夏娃的后代,我们的生命必然会有残缺。不是外面有残缺,就是里面有残缺。可我们总是喜欢论断他人。耶稣来不是来定我们的罪,而是借由我们生命的缺口显出上帝的作为。所以我们不需要为我们的缺陷感到羞耻,因为上帝总能使用我们的软弱,完成祂对我们生命美好的计划。

 

我们可以看出耶稣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眼光。祂的眼光是积极的。在祂眼中,那位讨饭的瞎眼人是宝贵的,祂残缺的身体是带着意义的。

 

我们眼光是局限在表面呢,还是像耶稣一样,以更有智慧的眼光看待自己或其他人呢?我不知道那位眼瞎的男子是怎么想。可如果我是他,我会因为别人的论断而感到绝望,也会认为是自己的罪而造成的结果,因而自暴自弃。可耶稣对门徒的那番话却能为那位瞎子带来生命的转折点,只因耶稣知道在人遭遇难处和不幸时,正是一个让人经历上帝的良机。唯有如此,人才能遇见那位化诅咒为祝福的上帝。

 

 

2.上帝的作为 VS 我们的想法

我们可以猜到,耶稣一定是要医治他了。可是他这次的医治方法不同。只要读过四福音书卷,我们都可以看到只要耶稣一开口、一触摸,病人就会好了。可这次耶稣却施展了不同的医治方法,让这个记载更添几分趣味。耶稣用唾液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并叫瞎子用西罗亚的池水洗净他的双眼。他的眼睛就看得见了。

 

后时代的圣经学者很详细地分析耶稣为何用这个方法医治那位瞎子。可我认为我们不一定需要完全明白上帝的方法,因为祂是上帝。祂总有着我们一辈子都想不出的法子帮助我们。我们能做的是甘心顺服。正如那位瞎子,他甘愿让耶稣使用脏兮兮的泥和唾液抹他的眼睛,再乖乖地到一个特定的池子边用池水洗眼睛。有时我们心里相信上帝的能力,可是我们却也常常指定上帝用某一种方法来解救自己。总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上帝没有照着我们计划来,我们会发愁忧虑甚至埋怨上帝。可是我们要仔细想想,到底上帝是主还是我们是上帝的主人。上帝不是阿拉丁神灯。祂所作的每件事是让我们进入到祂的旨意中,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开心舒服。正如圣经中的那位瞎子,他得到医治的同时最后也进入了上帝在他生命的旨意——认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3.瞎子的心眼 VS 法律赛人的心眼

从瞎子得医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属灵的生命随着眼睛的痊愈也有所成长。他从只知道耶稣的名字(11节)到认为耶稣是位先知(17节),最后真正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就拜了耶稣(38节)。原本他生来瞎子是一种不幸,可是耶稣却透过他的不幸,让瞎子真正明白上帝的爱,脱离了律法的捆绑。

 

反观法利赛人,他们是被当时的社会公认为最虔诚的人。可惜,他们永远不能真正认识耶稣。他们被一圈圈的道德和律法给捆绑。他们不认识上帝的爱,自然不能明白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人的作为,反而找机会要定罪耶稣。他们有着一双健康的肉眼,可是他们的心眼却是瞎的。正因如此,看起来社会地位卑贱的瞎子却可以给法利赛人说上一番如此有智慧的话,提醒他们耶稣的身份。“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听他。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这人若不是从上帝来的,什么也不能做”(31-33节)令人惋惜的是,法利赛人的心灵仍然盲目,把那位瞎子赶出去了。后来瞎子第二次遇见耶稣,也真正认识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

 

看完整篇故事,我一开始觉得瞎子有一个不幸的人生,后来发现他是非常幸运的。在他活在世上的时候,有机会品尝主恩的滋味。相比起来,法利赛人又是如此不幸。他们被自以为是的道德给束缚,终不能明白上帝的恩典。

 

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该要充满感恩,因为我们不再被律法给绑架,而是被上帝的爱包围。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上帝给的恩典。也许身体是软弱缺乏的,可我们却是有福的。上帝拣选世上卑贱的和软弱的,好让我们有机会享受上帝的同在,享有上好的福分。

 

问题反思:

 

1. 你觉得你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残缺吗?你要如何相信你的残缺是上帝的美意,好让你成为祂手中美好的工作?

 

2.在上帝不按照我们的祈求回应我们时,我们要如何安静自己的心和预备自己,好让我们继续有信心走在祂安排的道路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 祂来不是定罪(有声中文)

作者:懋筠,中国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8章1-11节

 

1 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2 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3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 4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7 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8 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9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10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11 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今天的灵修经文中所记录的这一事件是约翰福音独家记载的。每当读到这段经文,我都在想耶稣弯着腰到底用指头在地上画什么字。当然,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答案,但我们可以在这段经文中看到以下三点。

 

1.先拿石头打(7节)——律法

第三节告诉我们,文士和法利赛人抓到一个行淫的妇人,当着众人的面,叫她站在当中,然后喊话耶稣。这件事非常奇怪,为什么他们刚好能在耶稣在圣殿的时候抓到一个行淫的妇人?更奇怪的是怎么没有把行淫的男子一起抓来?其实,他们是为了试探耶稣,抓祂的把柄(6节)。因为按照旧约的律法,不只是要对行淫的妇人进行惩罚,也应当找到奸夫,由见证人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把他们一并处死(申命记17章7节,利未记20章10节,申命记22章22节)

没想到,耶稣却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7节)”。这样一来,耶稣并没有与摩西的律法相矛盾,也让妇人免于被石头打死(因为大家清楚自己有罪),让文士和法利赛人无把柄可抓。最重要的是,这给了现场每一个人去反思,自己的状态是怎样的,我有罪吗?不管是他们现在心中的动怒(马太福音5章22),还是他们也曾有过淫念(马太福音5章28节),或者其中就有犯过奸淫的罪,但没有被发现的人。他们不敢承认自己完全圣洁,活出了律法的要求,因此,从老到少全都离开了。

 

2.人在哪里呢(10节)?——罪中

耶稣直起腰来,转向了这位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10节)”妇人说:“主啊,没有(11节)”。起先想要定这位妇人罪的人都一一离开了,只剩下唯一能定她罪,可以拿石头打她的人(因为耶稣没有犯过罪)。那这位唯一没有犯过罪,可以用石头打她的人会怎么对待这位有罪的妇人呢?让人惊讶的是,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 耶稣怜悯这位妇人,祂来正是要拯救罪人。“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b],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翰福音3章17节)

 

3.不定你的罪(11节)——福音

最后,主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继续对妇女说;:“从此不要再犯罪了(11节)。”

福音是什么?福音就是在主耶稣在万千人海中,找到了如此污秽不堪的我们,定罪的主竟然给我们赦罪的恩典,叫我们因信基督,有崭新的胜过罪恶的生命。“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当我们仰望主耶稣时,这句话带有绝对的能力,我们相信藉着主在十字架上的宝血,我们将成为圣洁。

 

问题反思:

1.通过约翰福音8章1-11节,你认识了怎样的一位耶稣?

 

2.你是否经历过耶稣的赦免?根据11节的经文,耶稣让我们过一个怎样的新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今生和永生的粮(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6章22-40节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祂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24 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25 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祂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26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28 众人问祂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们又说:“你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32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33 因为上帝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34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36 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38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3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40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有一位作家谈到,当我们走在人生的荒漠时,要记住上帝和我们的关系——“祂关心,且背负;祂承诺,就履行;祂开始,必成就;祂原谅了,便遗忘了”。而这些都包含在耶稣的一句话里,“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章35节)。

 

也就是说,耶稣是我们生命中每一个阶段唯一需要的吗哪。不管我们所处的状况如何,是否面临危机、难处,我们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稣眼中,没有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关系到我们,就关系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顾我们,又将我们铭刻在祂掌上(以赛亚书49章16节)。

 

以色列民靠着吗哪,在旷野存活40年,摩西告诉他们,上帝赐下吗哪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祂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

 

耶稣再次告诉以色列人,“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翰福音6章49-51节)。耶稣知道我们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灵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稣自己,祂是属灵生命的源头,祂赋予生命,并让我们这走天路的人靠祂这天上的灵粮活着。

有时,我们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在世上是寄居的,是过客。我们高度集中于即刻的需要, 应付眼前的状况,以至于忽视大局, 就是我们已得的福音。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复活。”(约翰福音6章54节)。祂来,献出身体,为我们死, 洒净宝血,宽恕我们的罪, 并将永生赐给我们。那赐永生的主,也是我们在危机中,需要搭救时,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应许永恒,怎么会不看顾我们眼前的需要呢?

无需煞费苦心地找寻吗哪,我们无法预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举一动。因此我们只管将所求告诉祂,然后专心于该做的事情,祂会照顾我们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粮,吃这粮,必不饿;信靠祂,必永远不渴。

让我们把眼光放远,来面对当下,并“信上帝所差来的”(约翰福音6章29节)。在每个决定上,选择信靠耶稣,因祂亲自承诺,“……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翰福音6章37节)。

 

问题反思:

 

1. 你会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关系?

 

2.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你对这节经文的理解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