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给予

腓立比书灵修 | 你愿意付出多少?(有声中文)

作者:Kezia Lewis,菲律宾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依含,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18-19节

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上帝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我的上帝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当我正申请美国永久居留权时,我有感动上帝想带我去中国进行短期宣教。我不确定我是否应该留心它,但通过一系列事件和一些经文,我越来越清楚,我要去。
 
这对我来说是有风险的,因为我正在申请移民。去中国还需要我额外去加拿大一次才能拿到签证。我不想为我的中国之行筹款,因为我发现很难要求其他人放弃他们辛苦赚来的钱来与我同工。我想自己付差旅费,但我只够去加拿大的了。我当时心力交困,但我知道,毫无疑问,我得走。
 
于是我去了加拿大,用光了大部分积蓄。回到美国的那一刻,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告诉我上帝是如何引导她,让她把20年来第一份全额工资给我。 
 
听到这个,我热泪盈眶。上帝的爱通过我朋友的顺服和慷慨的行为把我洗干净了。上帝的旨意与安排让我谦卑。不久之后,我朋友的丈夫接受了耶稣(她已经为此祷告多年)——上帝给她的供给,超出了金钱所能提供的。
 
在中国宣教两年后,我全职随我丈夫前往泰国服侍,确信祂的供给。差不多八年过去了,我们还在泰国。我们从来都不缺什么。
 
在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我们看到,当保罗离开马其顿,后来因信仰而被囚禁(腓立比书1章13节),上帝通过腓立比教会来供给他的需用,腓立比教会是唯一一个一直这样做的教会(4章14-18节)。
 
虽然圣经没有记载腓立比人的经济状况,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要分担保罗的重担,一定不容易。但对腓立比人来说,能为福音与保罗团契是一种殊荣,以致他们愿意这样做。保罗为此称赞他们,并写到他们的慷慨是极美的香气,为上帝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18节)。
 
因此,在第19节,保罗鼓励他们说,“…..我的上帝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作为上帝的子民,腓立比人(和我的朋友)会倚靠祂,祂会供应他们一切所需用的——使他们连一点所有的都能给出来。
 
所以,正如保罗向腓立比人保证上帝在第19节所应许的,我鼓励你们坚持同样的应许。祂必“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19节)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已经使我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了。这意味着上帝知道你和我真正需要的东西,无论是在混乱中的和平,在不确定中的保证,还是我们要过敬虔生活所需要的任何东西,都有无限的存量(彼得后书1章3节)。祂的财富永远不会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下一次上帝引导你迈出顺服的一步时——无论是给予他人,还是离开你的舒适区——我鼓励你抓住它,因为我知道你的顺服令祂高兴,祂会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
 
问题反思:
1.是什么让你不相信上帝的应许“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求上帝帮助你在这方面相信祂。
 
2.你很难付出吗?如果不是,为那份勇气感谢上帝。如果是,反思一下为什么?然后请祂给你勇气,让你敞开心扉,让你的双手变得慷慨大方。
 
3.你如何能与传道人/事工部门合作来传扬福音?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崭新的开始

只付出不接受的做法真的是上帝喜悦的么?

adventure-1807524_640
作者:奇奇,中国
前几天吃饭时听爸爸讲他小时候的世风跟现在有多么的不同。他说,当年爷爷在建筑公司工作,每逢过年的时候爷爷公司的领导都会特地来家里看望他,给家里一些补贴并询问是否需要其他帮助。有次家里需要盖房子领导还派了公司的工人来帮忙。然而当时的人大都不会接受帮助。这是因为他们一方面觉得还有人比他们困难,另一方面觉得被帮助会没有面子。这让我不禁陷入思考,现在的我们不也是一样么?很多人只愿意去帮助别人却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成为无私奉献的人。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是最崇高的品质。回想起来我曾经就是这样。上学的时候我总是很乐意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同学,但是却很难去向别人求助。毕业之后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明明自己很需要帮助,却总是不愿意去开口。甚至当别人主动提出要给予帮助时,也无法顺利而自然地接受。
然而这样的行为真的应该被鼓励么?只付出不接受的做法真的是上帝喜悦的么?
上帝怎么说?
让我们回到圣经看看上帝怎么说。上帝教导我们要互相帮助,担当彼此的重担(加拉太书6章2节),而且也要我们互为肢体,在软弱中成长(哥林多前书12章12-27节)。我们都明白“互相”一词必须有两个个体的互动。若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那我们要去帮助谁呢?又怎么可能互为肢体呢?
tumblr_inline_n2k74piwiq1qi2zoy
只给予不接受的背后是骄傲
上帝要我们乐于付出也要乐于接受。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有“接受障碍”呢?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思维模式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骄傲。是的!你没有看错,确实是骄傲!
我们害怕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软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软弱。所以拒不接受帮助,以保全我们那脆弱的虚荣心。
这个领悟绝对一针见血刺到我的痛处。想来真的是这样,我不愿意去求助,也不愿意接受帮助全都是因为我那个骄傲要强的心。
只给予不接受的人无法信靠上帝
只给予而不接受的人实际上是很难真正地去信靠上帝的。因为上帝要我们把最真实破碎的一面表现出来,好让我们能完全卸下自己的重担,全然地信靠祂。因此保罗才会说“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9-10节)。然而不曾接受别人帮助,也不愿信靠他人的人如何能够全然交托来信靠上帝呢?我们若不破碎,就不能真正认识主。
记得有一次我背负着挣扎很久的情绪来到教会的小组聚会。那时,我的内心明明已经疲惫到无法承受,却仍然佯装自己很坚强。彼此分享的时候我本来打算说些无关痛痒的事,但是内心却有个声音说我要真实地来到祂面前。就这样我所有的防备体系瞬间崩溃了,我在兄弟姐妹面前哭了个痛快。我承认我需要帮助,我承认我一点都不坚强。
survival-group-ss2015-661x441
我很感谢上帝破碎了我,让我看到骄傲的危险,并且让我在祂的真理里面被一点一点地重新建造起来!现在的我,经常会在无助时来到祂面前,呼求祂的帮助。我知道我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也做不成任何事情,若不是藉着主的力量我是寸步难行!我也会经常向弟兄姊妹寻求帮助。当我对生活有困惑时除了祷告之外我也会向他们寻求意见。弟兄姊妹给我的帮助和爱也让我感受到了上帝的信实,也深刻体会到了互为肢体的那种亲密的联结。
欣然接受让我们自由
当我放下骄傲时,就再也不用拧巴和纠结着那个可怜的虚荣心了。当我欣然接受帮助时,我也体会到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我承认我的软弱和不足,全然让基督来掌权我的生命!我也顺服在祂的旨意里,要让祂的能力在我的软弱中得以彰显!上帝要我们真实地来寻求祂,祂要我们软弱,是因为我们认为的终点正是祂的起点。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耶稣也要你得到这样的自由。你愿意放下你的骄傲让祂来掌权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每日旅程:乐于给予

20151202-770-425

作者:Jeff Olson

翻译:湘颖

读经:箴言11章23-25节

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言11章25节)。

在我生活的地方,有个最流行的圣诞活动就是从里到外地装饰房屋。许多人会在家里放置一颗松树(有真的也有人造的),然后用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装饰品来点缀,并在顶部放一个天使或者一颗星星。有些人会在他们的房子外面挂上许多的彩灯,去照亮所在的小城镇。而另一些人则直接在门窗上挂上一些常青树枝。

我的一个朋友用一副假的驯鹿角和一个鲜艳的红鼻子来装饰她的车头。而有些人会制造一些有趣的圣诞节情景摆设 ——例如,我朋友的院子里有个骑着摩托车的充气圣诞老人,旁边还放了一个按真实大小比例制造的耶稣降生场景造型。好吧….

无论何种形式的装饰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过节的气氛。但是,没有什么比给予更能使我们体会圣诞节的精髓了。我们赠予他人礼物,为的是要庆祝我们的造物主祂美善与爱的大礼 ——耶稣基督!是祂给我们带来了“大喜乐,是关乎万民的”(路加福音2章10-11节)。

一个最打动我的关于给予的例子,是我在《圣诞罐》这本书中找到的。这本书提倡一整年 将零钱放进一个玻璃罐中。这样,当圣诞节到来时,你就会有一笔不错的财富来送给有需要的人了。这样慷慨的行为恰好反映了所罗门在箴言中所写的:“好施舍的…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言11章24-25节)。

这个圣诞节,当你庆祝耶稣的诞生时,想想你可以如何帮助有需要的人吧!在你慷慨地给予时,你就活出了基督的荣耀。

思考:
你最喜欢的圣诞节传统是哪些?上帝如何向你展现了祂慷慨的爱?有哪些要你学习的?

 

“施比受更有福”?你确定?

what-really-happens-when-you-give-more-than-you-receive

作者:Raphael Zhang,新加坡

翻译:陈琳,中国

我们都很熟悉这句话:“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章35节)

但是为什么呢?这不是有悖于常理吗?毕竟,当你给予的时候,就要耗用自己的资源,它可能是身体方面的,金钱方面的,或者是情感方面的。难道不是接受会更好吗?谁不喜欢收到礼物,受到关注和得到赞赏呢?

单单读耶稣的话可能会让我们误以为给予很好而接受不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耶稣的意思是说接受是祝福,但是给予是更大的祝福。

 

那些接受多的人,给予的也多

我的内心却并不太认同耶稣所说的。有好几次,我觉得我很难把金钱、精力或时间奉献给上帝或其他人,尤其是在我觉得自己都不够用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说无论自身的处境怎样,我们都要放弃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当然需要关心自己,和储备自己的资源。 “堆聚有时”,“保守有时”(传道书3章5-6节),未雨绸缪一点错都没有。

然而我发现自己对于给予的挣扎源于一个更深的问题: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得到了多少,对于我所拥有的一切我也并不满足。

当一个有罪的女人进到耶稣吃饭的屋子,用香膏抹祂的脚(路加福音7章36-50节)时,耶稣说因着她许多的罪都被赦免了,她就能给予许多爱。祂接着说,“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加福音7章47节)

当我觉得很难给予爱的时候,是因为我忘记了从上帝那里得到了多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必须找出并解决是什么让我忘记了上帝给我的极大的恩典、慈爱和宽恕。

我意识到,当我明白上帝给了我如此之多时,我就更愿意把爱给祂和其他人。只有当我真正明白,上帝已经厚赐百物给我享受(提摩太前书 6章17节),我才能成为一个“捐得乐意”的合神心意的人。(哥林多后书9章7节)

 

以下几点是我在选择给予时所学到的。

1、有施,才有得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逻辑。如果每个人都坚持不付出,要从哪里接受呢?但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互相给予,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这难道不是一个双赢的状态吗?

2、给予有助于我们学习知足

“我真的需要这个吗?”每当我犹豫要不要给予的时候,我都会这样问自己。几年前,我向上帝保证不再买任何新衬衫,裤子和鞋子,除非是我真的很需要。看一眼衣柜,我就告诉自己已经足够了;我要治死在地上的欲望,那些想要看起来很好,想要赢得别人赞美的欲望(歌罗西书3章5节)。因为如果我想学习为了上帝的国度,明智地管理钱财,学习“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书6章6节),那么我就不能屈服于这样的欲望。

这样做,我可以把我的钱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有一个跟我交好的老妇人,在街上卖纸巾维持生计。从金钱角度衡量,她比我穷。然而,尽管她自己没有很多,我却看到她慷慨喜乐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这个方面,她是富有的,她的做法激励着我要更多地给予。

有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她一些钱。但是有时,我发现自己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我自己也没有足够的钱。在那些时候,我就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这些钱吗?”然后我意识到不管我是否需要,她对金钱的需求肯定比我大。毕竟,我能有多少损失呢?不过就是在那个月的餐食上少花费一些罢了。于是我就大胆地给予,并且每一次我给她钱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给予的喜悦。

3、给予有助于我们相信上帝的供应

每当我担心给予后可能会遭受缺乏,上帝就用祂美妙的方式给我及时的供应。它可能不总以我期望的方式,在我预期时间发生,但我总能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上帝的信实。

这让我真实地体验到了上帝在玛拉基书3章10节中的应许:“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我在天上的父是耶和华以勒(“耶和华必供应”的意思);祂知道我所需用的,祂信实地供应我。因此,我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要相信“这些东西都要加给我了。”(马太福音6章8节,32节,33节)

4、给予让我们更了解上帝

我相信上帝呼召我们去给予,是因为给予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祂。天父赐下祂的独生子给我们(约翰福音3章16节);又让我们到耶稣那里(约翰福音6章37节);祂还把圣灵赐给我们(路加福音11章13节;约翰福音14章26节)。圣子给我们圣父的启示(约翰福音14章6-9节;马太福音11章27节),让我们传和平的福音,叫我们合一,才得以进到父的面前(以弗所书2章13-18节)。圣灵叫我们想起耶稣的教导(约翰福音14章26节),将受于耶稣的告诉我们(约翰福音16章14节);祂也给我们在各样的服侍上不同的属灵的恩赐。(哥林多前书12章4-11节)

在给予时,我们能更多地明白上帝的心意。就好像是参与我们所爱之人喜欢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们一样。事实上,上帝的话告诉我们,生活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和认识主(耶利米书9章23-24节)并通过在团契里学习祂的生平经历,来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耶稣。(腓立比书3章10节)

5、给予是来自上帝的礼物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热情地在歌曲中敬拜时,你确信无疑地知道,这就是你被造的理由——为的是要赞美上帝。我有过。那时,我会觉得我好像已经实现了我人生的目标,我心中充满感恩,感谢上帝创造我并让我能够享受对祂的欣然敬拜,我相信这也是祂所赐的美好礼物。

想象一下被某个人深深地爱着却不能用任何方式去回报这个人,那该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啊!爱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能够回应给你爱,并为你付出如此多的那个人。我非常感谢上帝在创造之初就给了我回应祂的能力——无论是用赞美的歌声,还是献上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因此,我明白了给予不仅是在荣耀上帝,它本身就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上帝不需要我们给祂什么,但是当我们回应祂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喜乐。祂也悦纳我们回应给祂的爱。这就如同虽然父母不需要,我们仍然很乐意报答他们的恩情一样。

于是,我明白了耶稣为什么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当然,给予和服侍有时,接受和休息亦有时。我们要学会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智慧好好管理资源。

好好思考一番,给予根本就是上帝给我们的一种快乐和特权。所以不是我们必须给予,而是我们乐于给予。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