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灵命日粮:胜过罪恶

读经:约翰一书1章 

不久前,有人问我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能够坚持多久不犯罪?一星期?一天?一小时?」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呢?如果我们诚实以对,或许会说:「我们无法一天不犯罪。」又或许我们回顾过去的一周,可能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向上帝认罪。如果我们说,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无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没有犯罪,那真的是自欺欺人了。

上帝鉴察人心,也知道我们是否感受到圣灵的责备。如果我们真瞭解自己,我们应当时时谨记约翰一书1章8节的经文:「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然而,第10节说:「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必定不希望这成为我们的写照。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当我们认罪并需要得到赦免时,上帝会如何回应呢?」答案是:「我们若认自己的罪 [....]

灵命日粮:视野

读经:诗篇34篇1-10节 

在阿拉斯加度假的时候,我坐在行驶的车中,透过玻璃窗观看许多美丽的景色。在玻璃窗的保护下,使我能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安然欣赏山川美景,为此让我很感恩。但是玻璃窗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下雨的时候,玻璃外侧的水滴会模糊了视线;气温改变时,玻璃内侧就会起雾。

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我们无法用上帝的目光来看待生命的原因,乃是罪模糊了生命原有的美丽,而那原是上帝预备让我们享受的。有时候,是我们心中的罪:我们的自私制造了雾气,使我们过于看重自己,而看不见他人的需要。有时候,罪是外来的:他人的不义使我们泪如雨下,使我们看不见上帝的美好。各样的罪使我们远离生命的荣美,而生命的荣美却是上帝最初创造的心意。

虽然,我们现在「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哥林多前书13章12节),然而我们 [....]

灵命日粮:丢弃法则

读经:创世记50章15-21节 约翰福音8章31-36节 

在盖儿‧布兰克(Gail Blanke)所写的《丢掉五十样东西》一书中,她拟出了四条「丢弃法则」,帮助人们清除生活中充塞的杂物。第一条法则说到:「只要会让你心情沉重、妨碍你,或让你自我感觉不好的东西,就丢掉、给掉、卖掉、放掉,继续前进。」

我觉得这个「丢弃法则」也可以运用在属灵的事上:我们无须为已被宽恕的过往而耿耿于怀。约瑟的哥哥们就尝到如此苦头;在他们把约瑟卖为奴隶的多年后,他们想起自己残酷的行为,也害怕遭到报复(创世记50章15节),所以他们打发人去见约瑟,恳求他的饶恕(16-17节),即便约瑟早已向他们保证过,也以仁慈的行动对待他们(45章4-15节),他们仍然这样做。

我们许多人仍因过去的错误行为感到愧疚,即便那些我们可能伤害过的人已仁慈地宽恕了我们 [....]

灵命日粮:警告牌

读经:希伯来书3章1-13节 

在乌拉圭的沙滩上,伫立着巨大的泥石手指,部分埋藏入沙堆里,指尖朝向天空。它被称为「溺亡者之碑」,当地人则直接称之为「手」(La Mano),它是智利艺术家马里奥·伊拉勒撒宝(Mario Irarrázabal)的创作,目的在于警示游泳的人遇溺的危险。现在「手」俨然成为吸引游客的观光景点,但其真正的用意仍然是为了提醒泳客注意大海暗藏的危险。

上帝的话语也带着其警戒的作用。希伯来书提醒着我们有关心灵的危机:「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上帝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希伯来书3章12-13节)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回顾以色列人于旷野中的不信与悖逆。虽然事件发生在撰写希伯来书之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