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耶稣

原来这么多年,我都只是在“庆祝圣诞节”(有声中文)

作者:静瑜,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小的时候,每到圣诞节,我最期待平安夜的那个晚上。因为那一天晚上,我许愿让圣诞老公公送我最喜欢的彩色铅笔,然后圣诞节的那个早上,当我醒来的时候,我要的礼物就会出现在床头。爸爸妈妈就会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姐姐拿着各自想要的礼物,在房间里转圈圈跳舞。

 

除此之外,我还会期待圣诞节的时候,参加教会里的圣诞节表演。因为到时候,我能穿着特别的表演服在台上表演,享受大家的掌声。所以,即使是扮演牧羊人看守的一只小绵羊,我都会非常高兴,兴奋得整个晚上都睡不着。

 

再长大一点儿,我不再扮演小绵羊了,而是成为策划圣诞节目的筹备人员之一。我和其他教会里的弟兄姐妹一起布置教会,一起想节目,准备道具、排练、筹划。圣诞节当天更是忙进忙出,一会儿吩咐灯光准备,一会儿催着下一个节目上场。每次忙完之后,我最期待的就是和大家一起合照,纪念演出成功。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从小在教会长大的我,仿佛比谁都更了解圣诞节,也比谁都更期待圣诞节。然而后来,当我不再忙碌,才发现自己面对圣诞节竟无所适从。只是出席教会圣诞节,没有表演后的掌声、没有幕后筹备的责任,我不知道圣诞节该期待什么。我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我都只是在“庆祝圣诞节”,而不是庆祝主耶稣基督的降生。

 

原来,我只是在享受圣诞节带给我的感觉:礼物、和家人团聚的美好、与亲友互赠圣诞卡、在教会里庆祝圣诞节的热闹气氛。我期待的,是我的快乐得到满足;我的荣耀被称赞;我的功劳被纪念。然而我却忘了,这一天真正的主角——主耶稣基督,祂舍弃天上的荣华来到人间;祂的善行被污蔑;甚至因为我的罪,祂承受天父的愤怒。我期待的那些,都是祂心甘情愿舍弃的。为了将我从骄傲、自我荣耀、自我取悦、自以为义中救赎出来。

 

主耶稣基督降世的意义,不是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宗教创立者诞生,好似“黄袍加身”,不可违逆的、被动的、被命运选择成为那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以前,当我还是一只“牧羊人看守的小羊”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不会说话,无言无语的婴孩。好像祂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认为祂特别,所以祂才特别。这个婴孩本身,普普通通,和别人无异。后来我才知道,圣子乃是主动地,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有肉身的人,为了要将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我确实是一只迷路的羊,正如以赛亚书所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以赛亚书 53章6节)

 

圣诞节是一个普天欢庆的日子,它固然会带给我们一些欢乐、温馨的气氛,比如全家享用圣诞大餐的美好团聚;亲友之间互赠圣诞礼物、圣诞卡寄语;也包括我一直以来期待的在教会庆祝圣诞的热闹。然而,这些温馨、感动的爱意流淌,抑或节日欢庆的气氛,都是圣诞节的“副产品”,我们当然可以享受它们。然而我们更应该享受和期待的,是这一天,我们唯一的盼望、宇宙的君王和救主,凝聚了几千年的预言和世人的盼望,终于来到人间,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救赎出来。从此,无论环境多么糟糕,生活多么灰暗,在最深的低谷中,都因祂而有了盼望。正如经上说:“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 9章2节)

 

2020年让人失去了很多,疫情也令人沮丧失望。在两千年之前,正是在最漆黑的暗夜,主耶稣降生,给在黑暗中的百姓带来了盼望。正如今日的我们一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最棒的礼物

我敢爱耶稣了!(有声中文)

作者:黄筱珊,台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几乎所有女人都对恋爱剧本买单,从公主系列童话到浪漫韩剧,大部分女人一直都是向往爱情,渴望有人爱慕的。回想一下妳在被追求时,那份喜悦的感受,是否源自于“我是讨人喜欢,是值得被爱的”呢?若要说有什么能让人朝气蓬勃的,那就是“被爱”了!

然而在现实中,你我的男主角总是不像剧本写的那样,时刻满足我们想被爱的需求,甚至对方也会向我们索取爱。缺乏爱的双方,却在彼此身上寻求爱,这段感情就可能会如同干枯的泉源般,无法再涌出任何爱情满足对方。

现实中无法被满足的爱,可以来到上帝面前“被祂所爱”,但如何才能真实感受到祂的爱?

一直以来,我都努力地在追求爱,无论是在爱情、亲情、友情上,都认为要尽最大的努力才可能被爱。一路跌跌撞撞的我,当听到“上帝在我不认识祂以前,就已经先爱我,我被祂爱着很久很久了”这个真理时,我好开心终于找到爱了,几乎马上就受洗!然而讽刺的是,上帝的爱虽然是吸引我的关键,但我也只在理性上了解这个真理,而无法真实地感受到。

回想从前,我无论是在哪个团体,幼稚园、小学,到每个社交圈、每间公司,甚至是亲友,都觉得自己不被喜爱。每一次换新班级、新工作,都会对周围朋友或同事有“他们应该觉得我是不讨喜的人、我的存在感应该很低、我没什么用处⋯⋯”的念头,以至于我很害怕看到以前朋友圈的任何消息,到最后,还会删除他们的联络方式。在认识上帝后,我仍然处于这样的状态,然而可怕的是,我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竟是如此的自我否定,只知道自己时常战战兢兢,无法放松,灵命也浮浮沉沉。直到某次在一篇讲道影片中,我被主讲的牧者点醒了。

 

 

从“努力才被爱”经历到“祂无条件爱我”

那位牧者引用了这段经文:“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加拉太书5章16-17节 )

他解释着:“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不单指无力行善,也是指不去行恶,若你够爱耶稣,就不会去行恶。

我回想起自己仍会犯的恶行(例如:跟他人比较、口舌之罪……等),发觉自己“原来不够爱耶稣”,一种歉疚且对自己失望的心情便油然而生。然而我开始向上帝祷告忏悔,突然地,内心深处有一个意念冒出:“我不是不够爱,而是不敢爱耶稣”。我思考着为什么,才察觉到原来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跟主说我爱祂,因为我有罪、我不够好,所以不配得爱祂,也不配被祂所爱。

像是什么被揭穿了一样,才发现原来这是撒但的谎言!它跟了我好久好久,也阻挡了我领受上帝的爱!在发现了谎言后,我向上帝寻求能拆毁这谎言的真理,上帝回答我:祂在我有罪不认识祂时,就已经先爱我,在我自以为无罪但却有罪时,祂仍然爱我;无论是否有犯罪,祂都爱我,祂爱我很久了,也爱我到永远!

我再次降伏在上帝大能的爱面前,坦承自己是个罪人,也感谢祂爱我不是因我无罪,我也不需要完美无瑕才可以爱耶稣,而是现在就可以爱祂了。因为我敢爱祂了,才能完全感受被祂所爱,我也因此感到无比的释放及被爱!

感谢上帝,再次破碎我的生命,让我更多感受祂的爱!如果你也与曾经的我一样,内心接收不到上帝对你的爱,我鼓励你,让自己持续处在“有上帝同在”的环境里,持守去教会、参加小组、读经、祷告,继续等候上帝,相信祂会在对的时机、以适合你的方式,让你全然领受上帝对你的爱。

最后分享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但却能充分表达上帝对你我的爱,期待你细细品味之后能有所感动:

“我未成形的体质,祢的眼早已看见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写在祢的册上了”,“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 唯有在耶稣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模样(有声中文)

 

作者:钟林君,中国

有声播读:钟林君,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1章1-18节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有一个人,是从祂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祂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为祂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来在我以前。’”从祂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

 

有一次,在我家的查经小组里,来了一位穆斯林信仰背景的年轻人。当时,我们正好查阅约翰福音第一章。才刚刚开始,冲突就出现了,年轻人开始问我们,如果上帝只有一位,为什么父上帝也是上帝,耶稣也是上帝,圣灵也是上帝。当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应对这位年轻人升温的讨论时,我突然好像被提醒,我们其实都不知道这位上帝是怎样的,甚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不听听圣经怎么说呢?于是,我跟这位年轻人说:“我想我们谁都没有亲眼见过圣经中的这位上帝,而对这位上帝的认知也是超出我们日常经验范围,刚好在约翰福音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他所认知的上帝,不妨我们先来听听圣经怎样解释上帝,然后再提出疑问?”年轻人没有再继续提问,我们也终于有机会一起来读圣经怎样描述上帝。

 

那圣经是怎样描述上帝的呢?在约翰福音1章1-18节,约翰向我们介绍到,一位他称之为“道”的从起初就存在了(1节),祂与上帝同在(1节),而祂自己就是上帝(1节)。虽然这里“与上帝同在”同时又“就是上帝”的概念超出我的认知范围,我还是选择接受,因为我不理解的概念并不代表是不存在的,而我愿意继续听作者讲他认识的上帝。接着,约翰继续讲,这位“道”在太初就与上帝同在(2节),“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 (3节)。这个描述让我感受到这位约翰口中的“道”的权柄和能力以及祂的岁数。祂在创世之初就与上帝同在,而万物,包括我们都是借着祂创造的。同时,约翰又在4-5节说,祂不但创造了万物,祂里面还有生命,而这生命是人的光(4节),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5节)。不得不说,约翰所说的这生命之光是我听到后内心会自然渴望的,而“黑暗却不接受光”不正是现实吗?

 

紧接着,约翰为大家提供了一位见证人,另外一位施洗约翰。这位施洗约翰不是光(8节),而他为之做见证的这位比他晚出生却比他先存在(15节)。约翰又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节),“祂在世界”(10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4节),“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14节),“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4节),“从祂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节)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7节),最后,“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18节)。

 

从约翰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约翰亲眼见过这位他所介绍的“道”(14节),并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太初祂就与上帝同在了,并且祂就是上帝。万物都是借着祂造的,祂里面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来到了我们中间,住在我们中间,祂创造的这个世界却不接受祂。而祂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唯有在祂身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模样。

 

这不就是整本圣经在讲述的故事吗?虽然可能我这辈子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唯一的上帝是三位一体,但我知道圣经所讲的都是真的,而约翰在这里所说的每一句都不矛盾,因为无数亲眼见过耶稣,亲身经历过耶稣恩典的见证人为此做见证。当我感觉上帝的模样模糊时,我可以去看耶稣,去从祂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当中去寻找上帝的痕迹,因为祂从一开始就与上帝同在,祂就是上帝,而祂曾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我也可以放心,因为这位创造宇宙的上帝,向我们展示的祂自己不是一位可怕的上帝,而是充充满满有恩典与真理。最最最好的意外惊喜则是,约翰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

 

问题反思:

 

1. 上帝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形象呢?可怕吗?遥远吗?还是充满恩典和真理的?你可以从何了解到你对上帝的理解是否正确?

 

2. 当光照进你的生命时,你选择拒绝祂,还是接待祂?你愿意(或满足)做上帝的儿女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原来我不是圣人,而是罪人(有声中文)

作者:Ashley Ashcraft,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你是否想过,如果耶稣今天活在我们中间,祂会经常和谁来往?我们会惊讶地看到祂常常与哪些 “圈外人” 在一起?谁会是现代版的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哪些会是耶稣会以怜悯之心注意到的时运不济、被遗忘、生病和被抛弃的人?

耶稣所做的事情与我们预期的完全不同。我永远不会忘记某一个下午,祂看似不同寻常的做事方式让我停下来思考。

我在读路加福音第7章,其中讲到耶稣与法利赛人西门和“有罪的女人”的故事。在西门家中用餐时,那个女人来到耶稣面前,用眼泪湿了祂的脚,用头发擦干,并用香膏抹上。西门非常震惊,心里想:“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路加福音7章39节)。耶稣指出了西门心中暗自的论断,并为女人的行为正了名。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故事。我之前就读过。但是这次我被一个不可否认的认识触动了:如果我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人,那无疑会是西门。我很羞愧,我知道我也会很骄傲地瞧不起那个女人,并惊讶于耶稣竟然允许她那的些举动。我会背靠我的优越感和我所谓的“义”来论断这个女人,即便只是在我的脑海里。

我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个“好人”。我遵守规则。

我说着正确的话,做着对的事情。我从在母腹以来,就开始去教会聚会了。我相信我像西门一样是“圈内人”。我以为这些使我成为了义人。但是在我阅读路加福音7章的那天下午,圣灵让我明白我作为“教会人”的身份其实一文不值。相反,我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却巩固了我在罪人中的地位。真是当头一棒!

至少可以说,这令人沮丧。我非常确定自己是一个“圈内人”,我做着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公义和圣洁的。然而,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离基督的思维方式有多远——祂谦卑服侍人并注意到那些被忽视之人。而我,却像我们在新约中读到的许多法利赛人一样,不知道自己错得多厉害。我完全不像耶稣。我甚至还不如那个有罪的女人,她被宽恕并深爱着(路加福音7章47节)。而我看起来像西门。

 

耶稣激进的待人方式没有消失

在过去的七年中,我负责教授的一本书是《使徒行传》。毫无疑问,它已然成为我最爱的一本书。我在使徒行传中看到的是耶稣与世界截然相反的国度的延续。令人震惊的是,祂的福音在继续传讲给“圈外人”,而非那些看似神圣的大英雄们,也不是富人和皇室们。例如,腓利与一个在犹太传统中被认为是不洁的太监说话。彼得住在制革工人那里,而制革工人是处理动物死尸和血的。他肯定会被认为是“不洁的”。如果我们从公关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会认为耶稣的门徒们把一切都搞砸了。但是,我们真是大错特错了!

这让我觉得很扎心。我必须承认,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走进过“教会圈”之外的圈子。

我的朋友,同事,家人——似乎都存在于这个“教会泡泡”之中。我思考得越多,就越意识到,如果耶稣活在当今的世界中,祂会与“罪人”在一起——妓女、毒贩、撒谎者、盗贼和谋杀犯们。祂说医生不是为了健康的人来的,而是为了病人而来(马可福音2章17节)。而我是如何在头脑中对这些人进行论断的?我真是大错特错了!我想耶稣会说这些人的罪都被赦免了,因此他们也可以有很多的爱。

 

保持正确的姿态

我也因此变得谦卑下来,因为如果我想开始与这些人交往并认识他们,我会不自觉开始想我能为他们做什么、能给他们什么或者教他们什么。即使在我作为老师去教课时,我也能看到这一点。我想帮他们解决问题,并以最好的方式启发他们。但是,如果我把自己优越的态度代入任何的人际关系,就好像别人应该为我给他们的帮助而感谢我一样,那么我就又如那晚在餐桌旁坐着的西门一样可恶了。

相反,当我来到与我不同的人中时,我非常有信心,我应该做的是看、听、问一些问题和做他们的朋友。

我觉得我可能会发现,这些“圈外人”比起我要教给他们的东西反而有更多的可以教我。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们学习: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意愿,好奇心,对公义的渴慕等等。噢,在走出自我和我的泡泡以及所谓的“更加公义”的自我设定之后,我将有多大的收获呀!主啊,请原谅我曾经因着自己的宗教血统,而以为自己更优等。

感恩的是,通过《路加福音》7章中的这个故事,圣灵让我看到我内心的刚硬和缺乏同情心。但也因着恩典,祂并没有离弃我,让我独自羞愧。

在路加福音7章40-47节中,我看到耶稣对西门的怜悯。因着西门的举止和想法,以及他如何论断了他人,他理应受到羞辱。然而,耶稣并没有羞辱他,而是通过讲故事来教导他。西门,这个和他所论断的女人一样的罪人,并没有被耶稣遗忘。对于耶稣来说,他的灵魂同样重要。为此,作为西门的同类,我感到又愧疚又感恩。

 

耶稣,你真好!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