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腓立比书

腓立比书灵修 | 你在思想些什么?(有声中文)

作者:Nelle Lim, 新加坡

翻译:悦,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8-9节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
 
每次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的。我看着本周自己各种兼职工作的安排,感到心累。然后无数次的希望可以像朋友那样,有个稳定的全职工作。接着我开始因为自己收入不稳定而担心——如果这些兼职突然中断,我从哪儿可以赚到房租和买东西的钱呢?我对自己没在努力工作而焦虑不已,并开始找办法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接着我就开始嫉妒我的朋友们,他们有不断攀升的职业发展路径,曾经的努力都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自己的影响力也能逐渐提升。
 
在我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负面的思维模式便使我陷入了笃信必须靠自己自力更生的想法中无法自拔。最后我会怨上帝不给我更多帮助,最终影响了我如何回应祂。
 
其实一切只源于一个想法,但当我消极地沉溺其中时,就会转变成一种态度,最终便会决定我的行为。如果持续处于这种状态,就像我20多岁那样,它甚至有能力改变我的性格,并破坏我与上帝的关系。
 
保罗知道保守我们心思意念的重要性。他知道,其根本是在于我们是否迫切地“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章14节)。我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在腓立比书最后一章中,保罗给了我们关于如何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活出基督里丰盛生命的思维模式的建议。保罗鼓励我们不要去反复回想恐惧和挫折,转而要去思想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让人称赞的事物。所有这些都源自于上帝完全的美善。
 
换言之,当我们的思维模式根植于上帝的属性时,我们就可以分辨出哪些事符合上帝的旨意,哪些不是。我们会知道哪些是通向生命的道路,并选择行在其中。
 
即便是很微小的事情,当它是真实、可敬、公义的时,就是上帝恩典的流露。有人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更好吗?我们做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情吗?当我们在经历这样的时刻,就是上帝在动工。
 
接着保罗劝勉我们,要实践这些我们在别人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的”可敬的、有基督样式的行为(第9节)。我们不是简单地去思想上帝所做美好的事,而是要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行出来。当我们活出这样的生命,我们会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上帝的同在。这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合祂心意,并使我们坚定地相信祂在做工。
 
默想上帝给我的恩典开始改变我的人生观。也使我在感到焦虑或怀疑时,能够定睛在永不改变的真理上:我没有被遗忘。我可以安息下来。
 
带着这样的信心和确信,我们可以活出一个与上帝美善相称的生命,并将这样的美善向周边的人彰显出来。
 
问题反思:
1.你常常沉溺于哪些不符合上帝真理的想法呢?请写下来并为之祷告。
 
2. 你的这些想法让你看到你生命的哪些方面还没有经历到从上帝而来的平安?求祂帮助你全然交托。
 
3. 有没有哪些真实、公义、可爱的想法你可以思想,用来替代这些消极的想法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腓立比书灵修 | 安息在上帝所赐的平安里(有声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7节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最近在教会里,一位女士分享了上帝在她家中做工的见证。她告诉我们,她丈夫在前一天失业了。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1年,这个消息完全出乎意料。
 
然后,她分享了申命记2章1-3节,这是他们收到失业通知那天早晨她的灵修经文。在这段经文中,以色列人曾在旷野徘徊,但上帝此刻却吩咐他们“转向北去”(3节)。虽然这节经文是特别针对当时的以色列人说的,但它使她的家人可以确信,上帝会像当初指引以色列人一样指引他们。她丈夫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后,是时候“转向北去”走一条新的道路了。在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和烦乱的情况里,他们分享说自己感到无比平安。
 
这家人的见证特别感动我。我们很多人都相信上帝在掌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但在这家人身上,我实实在在看到了有人活出了相信上帝掌权的样子。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完全有可能让他们的信心动摇并使他们焦虑不安,但相反,这却让他们看到了上帝会引领他们的应许。看到他们没有去担心和怀疑,而是安息在上帝会供应的应许中,我备受鼓励。
 
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就提到了这种平安。他说上帝所赐的平安是出人意外的(腓立比书4章7节)。在看似不可能有平安的时候,我们却仍可以拥有平安。
 
当世人谈论平安时,他们是在根据情况而论。如果没有冲突和暴力,那么世人就会说是平安的。
 
但是上帝的平安在任何情况下都保守我们。在腓立比书4章7节中,希腊语中的“平安”一词是“eirene”,可以理解为与上帝和好所带来的心灵的平安。这使我想到,作为上帝的孩子,我是如何与我的天父和好的。因着与祂和好,我可以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将我所要的告诉祂。当我以感恩的心祈求的时候,祂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保守我的心怀意念(4章6-7节)。这种接近上帝的感觉让我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体验到一种真正、深刻的平安。
 
而这也是我紧握住的真理。当数十年来紧张的家庭关系令我精疲力尽,我的教会朝向以基督为中心的合一而努力,我所在国家的政治气氛变得越来越糟糕时,我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定睛在上帝和祂的信实上,而不是看我周围令人气馁的环境。
 
因为我知道,我们任何一个人可以面对和战胜生活中难关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上帝赐给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平安,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7节)。上帝所赐的平安,使我们不致因生命中遇到的挑战而寸步难行。上帝的平安并不会使我们的问题消失,但它会帮助我们一直定睛于上帝,由此带来可以让我们坚忍到底的盼望。
 
上帝知道我们将要在生命中面对的困难,而祂会装备我们,供应我们所需要的,并会保护我们和爱我们。即使当我们有时会怀疑上帝是否真的这么好,我们也能在圣经中读到祂对祂的子民是多么信实,并且我们知道祂一直在背后动工。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和平安地等候祂,因为祂的时机总是最完美的。
 
问题反思:
1.想想最近一段时间,你因为某个事情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回头去看,你能看到上帝是如何引领你度过难关的吗?当你面对未来的考验时,这次的经历可以如何鼓励到你呢?
 
2.“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3.想想你认识的某个正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你如何把上帝所赐完全的平安介绍给他们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腓立比书灵修 | 如何战胜焦虑(有声中文)

作者:Constance Goh,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佳佩,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6节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我一直很难得到平安。我理解这个词的概念,但从未真正感到过平安——直到我开始申请大学。

我从理工学院毕业,成绩平平,所以我担心可能不会有大学收我。我在大学申请书上每写一句话,心中都很忐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越来越害怕。当我意识到自己与那些成绩优秀且有出色课外加分项的朋友相比多么相形见绌时,我泪如雨下。
 
我知道上帝是良善而信实的。然而,我的处境看起来仍然如此绝望。我甚至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祷告,更别提交托给上帝了。
 
当我坐在那个冰凉的黑色沙发上等待着接受其中一所大学的面试时,我害怕极了。我感到自己都快无法呼吸了。这时,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我小时候学过的一节经文——腓立比书 4章6-7节。慢慢地,我的呼吸稳定了,我开始祷告。当我把自己所有的情绪都交托给祂时,祂的平安覆庇了我。那一刻,是我从开始申请大学以来的五个月里,最最平安的时候。
 
使徒保罗在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是用绝对的口吻说的:“应当一无挂虑。”没有但是和例外。尽管保罗当时被囚禁(腓立比书1章13节),腓立比教会面对着假教师(3章2节),但保罗仍然鼓励他们不要让这些事情搅扰他们或者夺去了他们在基督里永恒的喜乐。
 
是什么给了保罗勇气可以如此坚定和有信心地这么说?耶稣在马太福音6章中亲自三次命令我们不要忧虑和焦虑(第25、31和34节)。我们不必忧虑,单单因着一个简单的事实:上帝关心我们,并会供应我们的所需。
 
战胜焦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保罗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建议:祷告。如果我们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相信上帝在掌权,我们就可以将一切的困境都交托给祂,并相信祂会“叫爱祂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章28节)。
 
保罗鼓励我们要以“感恩”祷告,不是仅仅在我们需要上帝帮助的时候,而是在“凡事”上。感恩的态度如此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们上帝已经给了我们能够满足我们的最棒礼物——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我们真的不需要也不应该再从祂那里求得任何其他什么了。感恩来自于认识到我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一切完全是恩典。明白上帝没有义务给我们任何什么,却仍供应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能够使我们谦卑下来。而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真正地喜乐(第4节)。
 
当我以感恩的态度来到上帝面前并向祂祈求时,我发现焦虑更容易放下了。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用祷告来代替忧虑。祷告会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恢复上帝赐给我们的唯独祂才有的宝贵的平安。
 
最后,我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课程,但我却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收获——知道当我将恐惧交托给上帝时,祂将会用一种无法形容的、绝对的平安来覆庇我的心思意念。上帝真的在掌管一切。祂将我们紧紧地握在祂手掌心中,并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我也衷心希望对你来说也是这样。
 
问题反思:
 
1.你焦虑时会怎么做?你是否“通过祷告、祈求和感谢”将忧虑交给上帝呢?为什么不呢?
 
2.拥有“感恩的态度”如何能改变我们对自己处境的看法?
 
3.列出最近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使用今天经文中保罗所给的方法,写下你发自内心的祷告词。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腓立比书灵修 | 温柔待人(有声中文)

作者: Karen Pimpo,美国

翻译:Penny Lau,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美君,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5节

要让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前几年的夏天,我还在一家托儿所中心工作。我总觉得每一天在教室里发生的一切就如人生的小剧场。一两岁的小孩子们在教室里玩着五彩缤纷的蔬果玩具。他们会将迷你的“购物车”放满食物,再推到他们的玩具厨房里,把小微波炉、烤箱以及水槽塞满。我很享受看着他们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又是“煮菜”又是“清理”,有模有样地模仿着真实做家务的样子。

但是,总会有一个孩子去抢别人的蔬果玩具。那个被抢的孩子就会很生气地大叫,也会试图去打或者去抓那个欺负他的孩子。这个时候我就会去阻止情况恶化下去。“不可以哦!Sarah。要温柔点。Connor,请你把水果还给她好不好?我们跟朋友一起玩要温柔,对不对啊?要温柔。””

当我们和孩子讲时,我们会用“要温柔点”来代替“不可以打人”。这么说会显得比较正面,也是一种温柔的劝说,而不是一昧地谴责孩子的暴力行为。但是说真的,一个两岁的孩子很难理解为什么她在被人欺负的情况下不该打对方。这个概念其实对任何年龄的人都一样难以接受。当你面对不公义的事,却还要温柔善良的应对,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的。

在腓立比书4章5节里,保罗对腓立比教会的信徒们说:“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这就好像是保罗今天会和我们说:“要温柔!不需要生气!我们不应该粗鲁地对待我们的弟兄姐妹。”一样。或许,当我们看到那些天真的孩童们在托儿所里为着玩具争抢时会觉得很可笑,然而即使我们长大了,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们的反应却和那些小孩子无异。

如果看加拉太书5章22到23节,我们会明白温柔是圣灵的果子。当我们与上帝亲近并且住在祂里面的时候,我们里面就会生长并结出温柔的果子。我想我们常常把“温柔”这个果子看得比其它的果子轻。与节制以及喜乐相比,它显得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讨喜。但是,当你拥有温柔的果子时,人们会会很容易看出你身上基督的样式。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马太福音11章29),我们也应该和祂一样。

那么,温柔待人与保罗所说的“主已经近了”有什么关系呢?当我们结出温柔的果子时,我们会让人看到上帝国度的样式。这样一来我们就在向大家宣告,救赎的日子近在眼前——那一天,所有的错误都会被更正,我们也要为自己所做的付上责任。当我们选择以温柔对待他人时,就表示我们完全相信掌权的上帝。当我们以温柔对待那些不值得的人时,就是在显明耶稣基督对这个不值得的世界的怜悯和牺牲的大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思考耶稣温柔的爱。愿我们能一起忍耐不发怒,也能控制不说不好的言语和不做暴力行为。愿我们都能为别人的好处着想,宽容对待他人,而不是只想着自己。愿上帝帮助我们都能温柔待人。

 

问题反思:

1.为什么我们对待陌生人可以温柔,对待熟悉的人却很难做到?

2.“主已经近了”怎么鼓励和提醒你要温柔?

3.今天,我们可以如何实际地把温柔的礼物送给他人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