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腓立比书

腓立比书灵修 | 仆人式的领袖(有声中文)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译:悦,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2章19-24节

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虽然我不太喜欢大米粥,但是那天我却细细品味了入嘴的每一口。因为知道我生病了,我老板居然亲自来我家给我送一碗他煮的粥。
 
不夸张的说,那碗粥非常美味(里面有大量的瑶柱),然而那天食物的味道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老板对员工特别的关心和照顾。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亲自煮粥并亲手送给生病的员工了。
 
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形。我老板会绕路去送我同事和我回家,即使我们住在跟他家相反的方向。他还会花时间和精力来构思冗长而周到的信息,来表达对我们所做工作的认可和关心,甚至还会经常询问我们家里是否一切都好。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次他来参加我祖父的葬礼。他一直陪伴我和堂兄们,跟我们聊天到凌晨,我们给他讲述了祖父年轻时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接受基督的。
 
真正地关心员工,超越职责范围的去照顾员工的老板并不多,即使是主内的也很少见,在保罗的时代也不例外。那时候,罗马教会(保罗是在罗马写的信)充满了自我为中心的领袖和毫不关心基督和腓立比教会的人。(腓立比书1章14-18节; 2章21节 )。
 
相比之下,有位领袖真正深深地关心腓立比人和基督的事工 (20-21节 ),他就是提摩太。他对腓立比人的关心,表现在他的热情和实际行动上——这也是保罗说自己若是亲自去探望腓立比人时会做的。和其他人不同,提摩太成为了基督一般谦卑和无私的典范,这是保罗在这章前面部分呼召腓利比人去效法的(1-8节)。
 
除了他的关怀精神以外,提摩太的品格也非常卓越。他信实地帮助保罗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建立教会(使徒行传 16章1-14节),作马其顿、哥林多、以弗所教会的使者,又坚固信徒的信心(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1-2节)。因为提摩太在保罗的带领下服侍,他与保罗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增长,并在艰难中得到坚固。实际上,保罗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称呼提摩太“我儿”(提摩太前书1章18节;提摩太后书2章1节;腓立比书2章22节)
 
提摩太清楚地证实了他的能力。在监狱里无法陪伴腓立比教会的保罗相信提摩太会照顾好腓立比人的需要并给自己带来他们平安稳妥的好消息。
 
和提摩太、保罗以及我老板一样,作为信徒的我们,也被呼召与世界分别为圣——我们要去无私地,真诚地关心我们周围的人。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这真的非常难做到,因为我们的文化倡导我们“爱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当我们身心俱疲的时候尤其如此。
 
但是在了解了上帝如何爱我们和服侍我们,甚至为我们舍去了生命之后,我们是否愿意去逆着环境,不断努力(不管可能会失败多少次)去先求别人的益处而不是自己的益处呢?
 
问题思考:
 

1.什么时候你会更容易只关注自己需求,而不关心他人的需要?

2.你可以想到一位如提摩太般“先求别人益处”的仆人式领袖吗?他或她的事迹是如何鼓励你去效仿的?

3.有哪些实际的做法可以让你向主内的弟兄姊妹去表达真挚的关心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腓立比书灵修 | 不抱怨的秘诀(有声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Jovial,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2章14-18节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要想起我最后一次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抱怨并不难——确切地说,就是在昨天。最近我在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难,当我向别人抱怨我所面临的困境时,我的不愉快就显现出来。我抱怨得越多,就越不快乐;而我越不快乐,就越发牢骚。
 
但这并不是上帝希望我们有的生活和行事的方式,不管我们是在家里、在教会、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上帝通过使徒保罗鼓励我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腓立比书1章27节)。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忠于基督,努力以敬畏的态度来顺服祂。而活出顺服的一个方法就是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2章14节)。
 
没错,当保罗说到“凡所行的”时,他确实指的是在“所有的事”上:即使当我们被吩咐去做我们无法理解或不喜欢的事时,在我们的祷告没有得到回应时,以及当我们经历艰难和迫害时。在这一切的事上都要不发怨言。
 
当我读到这几节经文时,我想起了以色列人在旷野怎样向他们的首领发怨言和质疑他们(出埃及记15章24节,16章8节)。以色列人对他们处境的抱怨和对上帝的质疑和显示了他们对上帝的悖逆。这说明他们不相信上帝。同样的,我们今天的抱怨并非只是针对某件事或某个人,而是针对上帝。
 
我们的抱怨不仅是对上帝的悖逆,也给我们身边的人做了一个糟糕的见证。作为基督徒,我们住在这个世界上,却又与这个世界分别为圣。我们本应该要效法基督,做这个世界上的光(约翰福音8章12节 )。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这样活出来。当我回想起自己向同事们抱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活在我里面的基督,还是和他们一样的人?
 
但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抱怨的力量呢?
 
保罗告诉我们,秘诀就是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16节)。不仅如此,因着圣灵的帮助,上帝还应许给我们能力“成就祂的美意”( 腓立比书2章13节 )。
 
经文也让我们看到,不抱怨可以让我们的属灵导师和教会领袖为我们自豪并因此而喜乐。保罗劝腓立比人要顺服基督,好使他有理由在基督再来的时候夸口。腓立比人所结的果子给保罗带来极大的喜乐(腓立比书2章17节),也证明了他为他们所作的牺牲不是徒然的。
 
想要停止抱怨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情并不容易。对我来说,在度过了糟糕的一天后,我仍然很难勒住自己的舌头,尤其是当我周围的人都在随意发泄他们的情绪时。但当我记得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时,我就有力量活出不一样的生命——我每一天都在学习克制,一个字一个字地克制。每一次当我用沉默代替尖刻的话语;用来到上帝面前倾诉代替向他人抱怨,我都能体验到顺服祂、在祂的主权中安息而带来的喜乐和平安。
 
这不容易。但当我们祷告和默想自己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到不抱怨时,我们会发现,与活出一个配得上福音的生命以及它能带给我们的领袖、我们自己和基督的喜乐相比,我们能从怨言中得到的满足是微不足道的。
 
问题反思:
 
1.你有想要抱怨和争论的时候吗?你这么做了之后,状况往往如何?
 
2.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什么特定的领域是你很难不去抱怨或争论的?把它们一一列出,带到主面前祷告。
 
3.在这充满弯曲乖谬之民的世界上,我们是否像明亮的星一样在发光?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到这一点?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腓立比书灵修 | 我们需要自己赚取救恩吗?(有声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国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依含,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2章12-13节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中,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给主管留下好印象。我立即买了新衣服(当时我的衣柜里只有T恤和牛仔裤),尽心完成分配给我的一切任务,哪怕只是帮忙拿咖啡这种小事。因为我一直担心自己的工作达不到标准。             
 
我的直属领导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热情的女士。她对我一点也不严厉,每每都以最温和的态度纠正我的错误。然而,每当她叫我去她办公室时,我都是踮着脚尖轻声走进去,生怕自己让她失望(尽管我知道她不会因为我缺乏经验而批评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年夏天,我是在“恐惧战兢”中赚得了那一小笔报酬。            
 
保罗曾写信给腓立比教会的基督徒,劝他们就算自己不在那里,也“当恐惧战兢做成他们得救的功夫”(腓立比书2章12节),正如他们常作的那样。这句经文让我很不解。难道我们不是单靠信心得救的吗(以弗所书2章8节)?怎么保罗在这里说我们应该努力赚得救恩呢?         
 
在之前的经文中,保罗描述了耶稣如何谦卑自己,成为众人的仆人,因而被升为至高。保罗提醒我们,终有一天,一切被造之物都会承认耶稣是主(腓立比书2章5-11节)。保罗在对腓立比人说,看哪,这是我们所事奉的尊贵荣耀的君王!”
 
“这样看来”保罗继续说道,“我们要战战兢兢地服事祂!”就像我当实习生时敬重主管的经验和智慧一样。尽管我很开心自己能得到这次实习机会,但我知道自己是个实习生,在面对主管时我充满了敬意。那么,面对这位宇宙伟大的创造者,难道我们不更应该带着恐惧战兢的敬畏之心吗?             
 
保罗劝我们尽力“做成得救的功夫”,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得救。在其他信件中,保罗清楚地教导我们,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书10章9节)。但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还不是上帝起初创造的样子。还不是荣耀、无可指摘,纯洁无瑕并将在新天新地与基督一同作王的圣徒(启示录20章4节)。             
 
所以保罗劝我们,每一天都要为那荣耀的终点而努力。这不仅指我们应该在教会或侍奉中尽力做到最好,也是指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尽心竭力。无论我们是在为准备考试而学习,亦或是在为一个不讲理的老板跑腿,还是在为家人做饭洗碗,让我们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已经救赎了我们,所以每一天,我们都应更努力地让自己与祂亲近,变得更像祂。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并非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是靠着在我们里面做工的圣灵。无论何时,圣灵都在激励我们,使我们能够渴望去做上帝喜悦的美善之事(腓立比书2章13节)。让我们努力去过一种与上帝儿女身份相称的生活吧,相信上帝会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不断带领我们,去实现祂的美好计划。           
 
问题反思:            
 
1.你做好事的动机是出于对上帝的敬畏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2.你觉得活出救恩是件难事吗?今天的经文有鼓励到你吗?             
 
3.你在生命中哪些方面难以做到让上帝喜悦?一一列出来,交托给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

腓立比书灵修 | 当下的辛苦,明日的荣耀(有声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亚

翻译:Lomo,中国

有声播读:Luke,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2章9-11节

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你是否曾在某件事上非常努力,并希望你的努力付出能得到回报?
 
几年以前,我在踢足球的时候撕裂了膝盖上的部分韧带。在手术后第一次复查时,我只问了医生一个问题——我要怎样做才能像我受伤前一样踢球?
 
医生告知我这需要我进行一个高强度的康复训练项目,需要我花时间健身和理疗,以加强对我受伤膝盖周围肌肉的锻炼。于是,我把花时间逐步重建我膝盖的强度及灵活性设为了我明年的目标。这个过程漫长且辛苦,但我知道我只有拼命努力才能回到足球场上,回到我的队友中间。
 
我们看到,在腓立比书2章9-11节中有着类似的原则。在之前的5-8节,保罗鼓励腓立比教会效法基督的谦卑——那种即便面对死亡也完全顺服的谦卑。
 
在9-11节中,我们看到了谦卑以及顺服所带来的荣耀。第9节的第一个单词“因此”是一个关键词,它表达出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
 
基督的谦卑和顺服使得祂得到了保罗在2章9-11节中详述的奖赏。这奖赏究竟是什么呢?是超越我们的想象的荣耀——耶稣被升为至高,高过万物,且受全宇宙的敬拜。
 
这里,保罗告诉腓立比教会他们的牺牲将会带来什么。早些时候,保罗敦促腓立比人继续“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腓立比书 1章27节),通过这样的努力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可以为信仰而受苦。
 
腓立比书2章3-4节让我们看到为信仰受苦意味着什么,它会使人们的生活不如以前舒适。对于腓立比教会的人而言,将别人摆在第一位并且求别人的益处超过自己的不是容易的事(2章3-4节)。但在第5节,保罗敦促他们要“和基督耶稣一样谦卑”,即像耶稣一样在上帝面前谦卑与顺服,这会带来上帝在永恒中所赐的奖赏。
 
腓立比人可以对这个应许有着十足的把握,因为他们在耶稣的生平、死亡和升天的过程中见证了这个应许。他们可以确信,当下不懈的努力可以带给他们未来与基督在一起的荣耀永生。而且,他们可以确信在当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等待他们的荣耀远远超过他们现在所做的牺牲。
 
就像可以再次踢足球的期望帮助我渡过了康复阶段的艰难时刻一样,保罗提醒我们要对祂在永恒中的荣耀应许有盼望。当我们感觉自己不再想像上帝教导我们的那样去爱和服事别人时,铭记最终的奖赏可以帮助我们继续顺服。
 
虽然,现在我们或许正在经历苦难,但看耶稣的经历我们就知道,在我们最终站在上帝面前的那一天,我可以确定我们不会再想起我们曾经付出和忍受了多少。
 
那一刻,我们会全然被永恒的荣耀和祂永远同在的美好所震惊——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问题反思:
 
1.知道基督被升为至高,超越万有如何影响我们敬拜祂和我们生活的方式?
 
2.什么可以激励你变谦卑和先求他人的益处?
 
3.对永恒的期盼能够如何鼓励今天的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