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苦毒

我不要被争竞、苦毒、愤怒、和自怜所缠绕(有声中文)

作者:Sherrill Wesley,印度
翻译:秋雨,加拿大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你是否曾经落入过攀比的陷阱中?我有过,而且不止一次。
从小到大,虽然我和我的孪生妹妹无论从长相、性格、天分、还是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来讲都迥然不同,但我却时常被人拿来与她比较。大家问我的任何一个问题通常都会紧跟着一句“你妹妹在做什么?”

我想比较孪生姐妹是人之常情很难避免,不是吗?幸好那些言论都是来自心怀好意的亲戚和朋友们,因此没有对我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藉着上帝的恩典,加上我与妹妹之间良好的关系,我在这些比较中学会发现妹妹的优点与才能,并为她喝彩。

但是几年前,我陷入到另外一种毫无益处的攀比之中。从学校毕业后我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离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相去甚远。当我对茫茫的未来越来越感到焦躁不安时,我开始将自己的景况与那些似乎看起来一帆风顺的同伴们相比较。上帝啊你何时才能回应我对工作的祷告?何时才能挪去我对自己的灰心与失望?

当祷告寻求上帝帮助的时候,圣灵引导我默想约翰福音21章15-25节的经文。在耶稣对彼得预言他日后的殉道情形(19节)并要求彼得跟从祂之后,彼得注意到另外一个门徒约翰正走在他们身后,便问耶稣:主啊,这人将来如何?”(21节)。耶稣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惊,“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22节)。

与你何干?

呜呼哀哉!

我感到这正是主耶稣针对我陷入负面攀比问的问题。我无言以对。似乎一时难以接受慈爱的天父对我爱的管教,但主耶稣知道此时我应该及时刹车,不要再沉迷于自艾自怜了。

“与你何干”这话虽然听起来刺耳,但主耶稣是想让彼得明白在约翰身上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彼得自己的呼召没有丝毫关系。我感到上帝在问我:“Sherrill,其他人如何完成他们的人生目标与你何干?你只有定睛在我身上才能专心完成我交给你的使命。”

上帝不偏待人

我仔细琢磨上帝的话语,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源于错误地认为上帝更偏爱我的同伴们。好像上帝的爱与祝福是有限的。祂如果去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那么祂用在我身上帮助我的时间就会减少。这简直荒谬可笑,我不仅没能正确理解自身的境况而且竟然相信如此毫无根据的错误的观念。

但真相是上帝对祂儿女的爱是无穷无尽的。正如罗马书2章11节所说,上帝不偏待人。祂的慈爱充充满满地浇灌在祂的儿女身上。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测不透耶稣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以弗所书3章18节)

可当我将眼光停留在别人拥有的,放大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上时,我就无法看到上帝在我生命中爱的浇灌;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等同与上帝对我的呼召,我就把上帝赋予我生命的目的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中;因而对耶稣基督塑造我生命的独特方式视而不见。

于是,我学会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有时是专心为教会的主日学备课,有时是去给父母帮帮忙,或者静静地靠在耶稣的脚前聆听祂的话语,从祂的话语中得着力量去应对下一次应聘工作的失败。

只要我兢兢业业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我所做的与同伴们的不同也没有关系。自己定下的计划无法实现的确让人伤心。但我知道不管怎样我仍然在上帝慈爱的手中,我愿意全心全意信靠祂。

放下“如果那样该多好”的想法

当情况变得异常艰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重新审视当初所做的决定,如果当时那么做……如果当时没那么做……该多好。

只要有一点儿空间,担心和怀疑就会趁虚而入变得越来越严重。当我的视线开始偏离,聚焦在那些“我没有的”,以及“当初如果……”上时,我便迅速落入痛苦的漩涡。但是《当转眼仰望耶稣》这首诗歌的歌词及时正确地提醒我要“时刻定睛在上帝身上,而不是世上虚空的事上。”

当转眼仰望耶稣

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荣耀恩典大光中

世上事必然显为虚空

当我越来越多地注目耶稣寻求上帝的智慧与引导,我就越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的信心并非来自我们自身拥有的一切——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而是在于知道谁在掌管一切,谁拥有我们生命的答案。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永恒上帝永不改变的慈爱给予我们内心夺不走的平安与喜乐,也将我们从与他人之间攀比的束缚中释放。

无论我们处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会遇到让我们眼目失焦的境况——但我努力将眼光锁定在上帝身上以及祂对我人生的呼召上,时刻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希伯来书12章2节)。这样我就可以走在祂为我预备的道路上,牢记上帝长阔高深的爱,不被争竞、苦毒、愤怒、和自怜所缠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2021

一个嫉妒者的忏悔 (有声中文)

作者:Jehn Kubiak,美国

翻译:Tutu,中国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有一种苦毒根植在我的灵魂深处,像毒药一样一直在侵蚀着我的内心。它叫做嫉妒,并且它已经掌控我的生命太久了。直到上个月,我才意识到自己被嫉妒勒得快喘不过气来。

作为邻近洛杉矶的Talbot神学院的学生,我需要修三个学期的灵命塑造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了不同主题的周祷任务。我们最近一次的祷告任务就是针对一项令自己纠结的罪,并要培养一项属灵操练,以抵挡这个罪。

刚开始我真不确定上帝想让我关注哪个罪,但不久我便意识到是“嫉妒”。嫉妒十分危险,因为它使教会分裂并使我们无法谦卑地服侍他人,“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各书3章16节)。

在我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是一个嫉妒的人。刚开始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讨厌那些对我友善且对周围的人很有爱心的人,最后我终于意识到这一切都归咎于嫉妒。

我们的小组长告诉过我们,罪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实亦如此。嫉妒一直让我痛苦不堪,它影响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即使他们从未伤害过我,我却依然恨恶他们。嫉妒也有损我的自尊——我从未对我自己和我的工作满意过。嫉妒亦破坏了我与上帝的关系——我无法满足于祂赐予我的一切。我想掌控和计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让上帝掌管我的人生并信靠祂对我人生的计划。

我嫉妒那些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他们所求的人,因为我就算再努力也几乎没有什么功效。学校的校刊已经拒绝了我三次,尽管有人说上帝赋予了我天生的写作能力,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职位始终停留于“校报作者”一职。

我嫉妒那些有很多朋友的人,因为我没有那么外向,也很难交到新朋友。并且,似乎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会在某个时间点搬到别处生活。

我嫉妒那些天生什么都会的人,而我却必须每周花几个小时来练习这些技能。我的老师说,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周练习的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而我则必须练8-12个小时。然而,尽管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还是一直被安排在管乐合奏团的最后一个席位。

我嫉妒那些自信的人,因为我很没有安全感。

我嫉妒那些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人,因为去年我生了一场大病,而且至今我仍在和心理疾病做着斗争。

我嫉妒别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究竟该怎么去克服我的嫉妒心呢?

我曾经读过基督教神学家理查得弗斯特(Richard Foster)的 《属灵操练礼赞(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一书。这本书分析了几个早期教会之父所创建的重要的属灵操练原则。我想起这本书并开始实践其中的两个属灵操练。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忏悔认罪,另一个是操练帮助他人。

首先,我写下了所有我曾嫉妒过的人,以及我嫉妒他们的原因。在这个下面,我写下了自己对他们优秀的认可,以及我能如何祝福而非咒诅他们。我并没有保留这些祝福,而是确保我会与他们每一个人分享。比如说,尽管我自己申请校报专题报道编辑职位失败了,我还是跟那位申请成功的学生讲,我觉得她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编辑。

其次,我列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旁边写下了上帝眼中的我:一个追求卓越的勤奋工作者,一个愿意帮助他人一起战胜抑郁等情绪问题的聆听者,一个忠诚的朋友,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一个创新知识分子,和一个基督徒战士。

最后,我写了一段祷告词,祈求上帝帮助我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并感恩知足祂所赐给我的一切。

承认嫉妒之罪把我从痛苦的监牢中解脱出来。尽管当上帝赐福他人时,我有时候仍然会有苦毒和嫉妒,但现在的我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告诉自己要祝福而非嫉恨。我可以恭喜他们取得成功,而不是对自己感到不满。

我也在试着培养积极的自尊心,即使这意味着我需要反复地告诉自己:“上帝赐予了我写作的天赋”或“上帝赐予我安静的性格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倾听和安慰他人”这些话,直到我坚信如此。

我仍然至少每隔一天会在日记里写下我的祷告,因为我看到了上帝给我带来的转变。

我还会嫉妒吗?当然时不时还会,但是这种规律的认罪操练帮助了我检视自己的心思意念,以确保我走在正路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

每日旅程:怀恨在心

20161122-770-425

作者:Regina Franklin

翻译:湘颖

读经:撒母耳记下14章25节—15章21节

恨不得我作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撒母耳记下15章4节)。

作家玛丽琳·鲁宾逊写道,“我一直觉得‘怀恨在心’这个词的描述很精妙,因为许多人都对他们的怨恨呵护备至,有如离心窝最近的东西。”

一般来说,一想到“怀”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照顾”和“滋养”,动词“怀”的一个定义就是“ 细心照顾从而得到成长”。然而我们若是用同样的方式“怀”恶意,结局必将是毁灭性的。道理仍然是一样:苦毒,就像一个虚弱的新生儿,必须被喂养才能成长。情绪无法自己独立存活,若得不到照顾它就不能生存。

押沙龙早早地就开始在内心怀起苦毒,以至于他最终召集民众谋反。他看着他的妹妹被伤害却无人为她辩护,因此他痛苦又沮丧(撒母耳记下13章1-22节)。那时他的家里充满冲突,而糟糕的是他的父亲大卫好像对处理冲突毫无能力。押沙龙开始任由他的伤口溃烂,变成有毒和致命的愤怒。可是对他而言,他的行为是无可非议的。在他眼里,他的父亲是不公正的,然而他父亲却又拒绝见他(撒母耳记下14章28节)。因而他自己当起法官和辩护者,定意要还事情一个公道(撒母耳记下15章1-3节)。

兄弟结怨,劝他和好,比取坚固城还难(箴言18章19节)。仇敌就是通过我们的口从而一步步地腐蚀我们的视野和心灵(罗马书3章14节)。对于报复,我们在心里演练地越多,苦毒就长得越健壮。

最终,苦毒的重担缠累着我们,让我们无法得自由。当然,放开苦毒并不代表着我们会不再感到痛苦,但我们会得到真正的自由。这自由只有在当我们亲近上帝并且去效法祂饶恕的方式时才能得着(以弗所书4章31-32节)。

更多: 阅读希伯来书12章15节,思考苦毒根会对你和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 苦毒会怎样损害你的心灵以及你和他人的关系?为什么将你的苦毒交托给上帝如此重要?

 

从不愿意饶恕到饶恕,或许只是这5点的距离

5-facts-that-helped-me-choose-forgiveness

作者:Ching,新加坡

翻译:薛意珩,新加坡

我们每个人受到伤害时的反应不同。有些人会反击,有些人会生闷气,有些人则从别处寻求安慰。

有时,我们会在受伤后心存怨恨,最终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过破碎的关系?一个你无法原谅的人,比如某个说过狠话的家人?

我明白这样的感受。在我的家庭里,怨恨和不宽恕是常态。我花了28年的时间才学会宽恕自己的家人。在那段时间里,我发现了与我无法饶恕他人相关的几点实事:

A.愿不愿意饶恕,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一个母亲批评自己的儿子对姐姐怀恨多年。他反驳:“如果那么容易的话,你为什么不宽恕你自己的弟弟?”他鲁莽的言辞让母亲很震惊,母亲喊道:“不可能!你知道他对我做了什么吗?”孩子接着问道:“那你又怎么期望我能宽恕我姐姐呢?”男孩其实是在模仿母亲,做出了不宽恕他人的决定。

我们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不饶恕来“惩罚”伤害过我们的人。 不幸的是,往往最终受到毒害的是我们自己。

B.不宽恕的灵会让我们窒息

不宽恕的灵像杂草,它削弱我们的力量,耗尽我们灵魂的生气。它耗损我们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灵命。然而,我们经常还是在怨恨和宽恕中选择前者,而这实际上是在为那些让我们窒息的杂草施肥。

C.不宽恕的灵令人难受,我们却放不了手

是不是很奇怪,我们虽然讨厌苦毒(毕竟,它描述了最令人厌恶的味道!)却又被它吸引。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消耗我们能量和“使骨枯干”的东西(箴言17章:22节)呢?若苦毒和不宽恕的灵那么使人不愉快,那它们为什么那么令人难以割舍呢?

耶稣传讲的关于宽恕的信息让人难以置信。他告诉门徒们要原谅那些一再得罪他们的人(马太福音18章22节)。这个信息与当时的世界观是冲突的,现在也如此——以牙还牙一直都是常态。但耶稣从头到尾都树立了宽恕的典范:为了使我们的罪得到赦免,祂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宽恕他人。

 

在我自己学会宽恕的过程中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单凭自己的力量,我无法做到宽恕。

我听过无数关于宽恕的讲道,读过很多此类书籍也参加过不少以此为主题的营会。但是,我仍然无法也不想原谅伤害过我的人。多年来,我有几次尝试原谅他们,但每次尝试都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之后怨恨和苦毒又卷土重来。

单靠自己的力量原谅他人不止困难,而且还不可能。

要想达到超自然的结果就需要用超自然的方法。当我们觉得得罪我们的人不值得被宽恕的时候,就要祈求圣灵来帮助我们。 依靠祂,把我们的不原谅交托给祂。

2.在安全的环境中,我们 l会更容易宽恕。

在《苦难和上帝的用意:苦痛带来的创伤&上帝的医治》一书中, 基督教心理学家Diane Langberg写道,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一个与有习惯性暴力行为的丈夫生活的女人无法从她受虐的创伤中走出来。Langberg回答:“我们还在经历的事情,我们无法走出来。”

众所周知,当我们感冒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防止发烧、受寒和鼻塞恶化。 我们必须等到疾病结束后,才能开始康复和恢复体力。

同样的,如果我们的怨恨源自创伤经历、被虐待或被施暴,那么我们首先要寻求安全和稳定的环境。这可能需要我们搬出来住或采取其他行动以确保我们的安全,例如通过保护令或向有关当局报告。生活在远离创伤的安全场所,会更容易开始宽恕和医治的过程。

但是搬家并不一定是现实的,尤其是当涉及其他亲人的时候。而且我们大多数人不一定会面临这种极端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可能我们只是需要尝试原谅亲人的不合理行为。当我们无法脱离环境本身时,可以找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专业辅导员或有相关资格的牧者来帮助我们。

3.在团体的帮助下,宽恕最容易完成。

当我们保持孤立时,苦毒往往会加深和恶化。但在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团体中,我们可以从那些宽恕过别人的属灵导师和信徒身上学习。属灵导师可以帮助我们认出怨恨的源头,并监督我们克服生活中不宽恕的灵。

然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坦诚并愿意展现脆弱的一面。对另一个人完全敞开。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却是必要的一步。

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团体,让我们祷告上帝会借着祂的恩典,把能够陪伴我们的属灵家人带到我们的生命中。

4.宽恕是每天要做的选择。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形:在尝试原谅他人时,却被一些事情触发回忆,让我们再一次受到伤害。因此,宽恕是一种不断的,有意识的,每一天都要做的选择。每当我不愿意宽恕并开始怨恨时,我需要再次降服在上帝面前,让圣灵在我身上工作。

每天与基督同行,祷告我们愿意宽恕他人,并依靠祂的力量来宽恕吧。

5.得到了宽恕的人能宽恕他人。

“受过伤害的人也会伤害别人”,这在我工作的社会服务部门里是个普遍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有时遭受过某种伤害的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相同的伤害加给他人。

耶稣基督来就是为了打破和扭转这个恶性循环。祂的死和复活救赎了堕落的人类,使他们得倒宽恕,并借着他们的生活成为祝福和宽恕他人的管道。

得到了宽恕的人能宽恕他人。

有时,与我们最亲的人往往是我们最难原谅的。我的导师曾说过:“事工从家里开始”。我想补充一点,在家里的事工可能是最难开展的。

但我知道,最终苦毒和不宽恕会导致灵命的枯竭和莫大的痛苦。我也知道,借着上帝的恩典,我们能够宽恕伤害过我们的人,并过着没有苦毒的生活。

宽恕是甜美的。即使它可能需要几年或几十年时间。让上帝帮助你我学会放手吧!因为我们已经被祂宽恕,现在我们也要学着变成一个宽恕他人的人。

我已经开始了这个旅程,也还在行走。你会和我一起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