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苦难

每日旅程:苦难中的安慰

The Orange is South Africa's largest river. At Augrabies in the Northern Cape  the river channels through a granite gorge.

作者:Ruth O’Reilly-Smith 

翻译:陈琳

读经:哥林多后书12章1-10节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10节)

1981年的莱恩斯堡洪水是南非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洪灾。两天之内将近半米的降雨量,造成了104人死亡,184间房屋被毁。莱恩斯堡镇挨着布法罗河这条“干涸的河床”而建造。然而,令市政工程师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条看起来不大的河流每100年就会决堤一次。虽然当地的农民一开始很感恩雨水,但是他们的欣慰很快变成了恐惧。六米高的大水冲过城镇,把人,动物,房屋和财物一同吞没。

当我们遭遇一连串的困境时,信心会受损,决心也会受挫。使徒保罗就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岁月,他遇到了海难,后来又被关押、殴打和掳掠(哥林多后书11章23-29节),但他仍然坚定地依靠上帝,称颂祂“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后书11章30节)。

使徒保罗在他的软弱中夸口,使基督的能力得以彰显。他为着基督的缘故,就以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喜乐。上帝也一次又一次地向保罗展现了祂的信实。然而祂并没有使他免受困苦的环境,而是宣扬:“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耶稣在困境中与我们同行,使我们藉由这些困境学习基督的样式。

保罗顿悟了,然后他宣告,“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10节)。定睛在耶稣身上吧!因祂在困苦中塑造你。

相关阅读: 

阅读罗马书5章3-5节,思想为什么我们即便是在艰难时仍然可以喜乐。

 

思考: 你是否觉得自己深陷烦恼和痛苦中无法自拔?上帝的恩典是怎样帮助你胜过苦难继续前行的?

 

 

上帝会给我们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吗?

Will-God-Give-Me-More-Than-I-Can-Bear

作者:Kezia L.,新加坡;翻译:孔晓慧,中国

“上帝绝不会让难以承受的事临到你,祂只会把你能处理的事交给你”。

刚开始信主的几年里,每当面临挑战,这句话就安慰我。我甚至用它来劝慰正经历艰难时刻的朋友。

但是当妈妈去世时,我有点怀疑了。不久后,一个与我关系很好的舅舅被枪杀。接着,我婚礼三天后爸爸去世。几个月后,另一位舅舅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失去双臂。以前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的话语现在突然站不住脚了。

上帝怎能让这些事发生?我完全理解不了。我心里想,他们不是说上帝不会把过于我能承受的担子给我吗?为什么现在我所面临的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极限呢?

这不仅让我想到自己,还想到那些处境比我更加艰难的人。我的意思是,我怎样去安慰一个刚刚失去自己小孩的妈妈,告诉她上帝不会给她过于她所能担当的担子呢?或者怎么向一位刚刚埋葬了妻子和孩子的人说这话?又或者怎么向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如此解释呢?

我怎样才能让这些惯常用到的安慰话语可以去解释悲惨的生活现实呢?上帝真的不会把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担子给我们吗?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选择继续相信祂不会。我假装坚强,继续生活。但是伪装很难继续,我几乎坚持不住了。

是的,上帝会那样做。

一段时间后,我最终有勇气承认:上帝会给我们超过我们承受能力的担子。我相信祂会让我们经历刻骨的痛,可能会摧毁我们让我们所剩无几的痛,亦或经历惨痛的失败。

那我们如何理解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中上帝的应许呢?毕竟,那里明确指出上帝“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就是这里,我意识到,这句经文中的“受试探”是指着罪而言。上帝不会容许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抵御的。这个经常被误用的经文不是指遭受试炼讲的。

提到试炼,我相信上帝会给我们难担的担子,因为如果我们凡事如意,顺利应对一切,我们就真的不需要祂了。如果我们可以承担每一个担子,我们就没必要转向祂,祈求得到祂的帮助、让祂加添力量和勇气了。

除非我们有基督赐下的恩典和力量,我们无法忍受试炼。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曾在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能无力的艰难处境,沉重的苦难将我整个人耗尽,让我哭都哭不出来了。痛苦太重,难以承担;心里满满的都是苦。就是在这个时候,除了我与上帝的关系,其他都不再重要。

痛苦是有益的。

那是不是上帝容许苦难发生就表明祂很残忍呢?当然不是。

事实上,痛苦对我们有益处。不,我并不是说我喜欢痛苦——远非如此。但是尽管它令人生厌,却是一位良师益友。痛苦帮助我们清晰地认清自我,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让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出问题了。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在战争中下半身失去知觉的老兵。在一个场景中,一位高中生志愿者正帮他清洗身子。高中生说有时他真希望在学校的足球训练中感受不到疼痛。这时老兵回答道:“不,不要。你不会想像我一样失去痛觉”。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状态。我们想逃避痛苦,相信这样对我们是最好的。但是痛苦不是我们的敌人。它实际上帮助我们过得更好。痛苦把我们引向正确的方向——过一个定睛上帝、依靠上帝的生活。

我并没有觉得你我经历的困难无关痛痒。相信我,我也曾希望自己的生活远离苦难。但是,我不得不说,在上帝的智慧中,祂让凡事的发生都有目的。

现在我更深依靠祂来得力量,知道没有祂我绝对搞不定。我也学习更好地爱人,真正地关心他人的幸福。我看到自己自私欲望背后的愚蠢,做决定时也更加有智慧。这些只是上帝教我的一部分功课。不经历痛苦,我永远也领悟不到这些。

试炼和痛苦是我们最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放心的是,每一步都一定会有上帝与我们同行。

此文章原载于作者的博客,此版本已由雅米事工团队编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面对苦难)


submit_article

《我就要你好好的》阅读感想

01

作者:雪伦,马来西亚

最近有一部电影特别吸引我的注意,就是美国6月上映的《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我是在脸书(Facebook)上看到这部预告片的,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是我每天醒来的唯一理由。”我很好奇,是怎样一种情况或绝望才会让一个人将他每天醒来的动力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虽然很想看,但我并没有到电影院看爱情片的习惯,于是当我得知它是改编自小说时,我便立刻买了原著小说来读。

小说述说的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女孩——露薏莎。因为失业,露薏莎不得不接下一份看护工作,并因此邂逅了她的看护对象——威尔,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威尔热爱冒险和挑战,却因一场车祸而四肢瘫痪。威尔觉得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一心只想死去,因此他决定再活六个月后便安乐死。当露薏莎知道后便一直试图改变他的决定,例如带他去看赛马、去旅行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人相爱了。看到这里我本以为露薏莎可以改变威尔,让他有勇气选择活下来。万万没想到,威尔改变了露薏莎对生活的态度,自己却仍执意进行安乐死。看完结局之后,我难过了一整天。

书中的威尔总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位人物——约伯。约伯跟威尔一样,都遭遇了十分痛苦的事。约伯一直以来都活得很正直,就连上帝也称赞他是位完全人。然而因着魔鬼的攻击,约伯一夕之间遭受到了极大的苦难。他原本有很多财产,却都被抢光;仆人也被杀了;原本美满的家庭,却因为一场风暴,十个孩子都死了。不只这样,他还全身长满了毒疮,亲朋戚友都遗弃他。他极其痛苦,痛苦到诅咒自己的出生,厌恶活着,认为死亡是最好的解脱,他甚至也因此埋怨上帝。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即便约伯这么说,却从没有选择死亡来结束一切,更没有对上帝绝望。他虽然极其痛苦,但却没有离弃上帝,就连发泄和诉苦的对象都是选择上帝。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上帝,并且清楚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在掌权,在祂那里面有盼望。而最后,上帝也确实加倍赐福与约伯。

威尔虽然四肢瘫痪了,以及要忍受许多并发症的痛苦,但他身边有爱他的女主角和家人,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安乐死。我并不是要比较威尔和约伯两人谁遭遇的苦难更痛苦,因为这是我无法了解的,我光想象一下就觉得很可怕。但是我们确实可以从中了解到,若我们将人生活着的意义和目标放在物质或其他世俗的事上,当这一切都失去时,还真是眼前一片绝望。圣经教导我们:“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章17-18节)同样是面对苦难,但结局却大不同。

死亡永远都不是一个解决方法。约伯曾诉苦说到,他已经失去了气力、结局、帮助和智慧(约伯记6章11-13节)。或许许多人就是因为看不到苦难之后的结局所以选择自我了结。然而基督徒是知道结局的,我们是有盼望的,纵使苦难再苦,再怎么绝望,我们仍有那天国的盼望。因为上帝应许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章33节)

另外,诗篇46篇1节也说:“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上帝更是在诗篇121篇1-8节应许祂必会保护我们。因此,虽然人在世上难免会遇到苦难,我们要晓得上帝是真实的,祂是信实的上帝,必不会给我们遭遇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苦难(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

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而已,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去想,若威尔的生命中有上帝的话,若他将生命的价值放在上帝里的话,结局或许就会不一样。所以,期望我们都能常以上帝的话语,以约伯所说的“气力,结局,帮助和智慧”来装备自己,让自己不要在苦难到来时轻言放弃。

图片来源:《我就要你好好的》电影官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面对苦难)


submit_article

 

灵命日粮:坏消息

读经:列王纪下19章9-20节 

在还没有电话,电邮和手机的年代里,电报是最快传递讯息的管道。但只有重要消息才用电报来传送,而且通常都是坏消息,所以西方有句话说:「电报男孩总是送来坏消息。」

当希西家作犹大国王时,战争临到古以色列。那时,亚述王西拿基立侵略犹大国,占领了各城。接着,他送了一封信给希西家,犹如一封传递坏消息的「电报」,要希西家马上投降。希西家形容当时「是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列王纪下19章3节)。

西拿基立对他冷嘲热讽,夸耀自己战功彪炳,蔑视以色列的上帝,还威胁要灭绝他们(11-13节)。在那忧惧之时,希西家王却以不寻常的方式回应这个坏消息,他「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14节)。然后,他恳切地祷告,确信上帝的大能足以胜过他们所面对的黑暗景况(15-19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