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认罪

我终于厌倦了隐藏自己的罪(有声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真相总会大白的。”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这句话让我心生恐惧,因为当我母亲这么说的时候,意味着即便她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的悖逆,她还是知道我犯了错,并等待上帝来谴责我的良知。
 
这句话出自民数记32章23节,是摩西用来警告以色列民不要违背他们与上帝之间的盟约关系的。但这句话也说明了即使我们有办法掩盖犯罪的证据并拒绝承认自己的罪,我们最终还是无法逃避我们犯了罪的事实。
 
当我读悬疑小说的时候,总是会期待着侦探揭露罪犯的那一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自己更像是那些掩盖自己罪行的罪犯,害怕自己不得不面对真相及其后果的那一刻。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让人看到我有多坏更让我害怕的了。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不再浪费母亲的时间,对我显而易见的行为撒谎,但我开始用其他方式犯罪。教会里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可爱的女孩,但在家里,我的性格特点是爱发脾气,蔑视他人。当青年领袖们称赞我圣经知识丰富和品格优秀时,我试图让他们看到我根本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虔诚,但他们却觉得我是谦逊,反而更加赞赏我。他们根本不会知道我实际上有多坏。如果让大家看到我里面有多破碎,大家肯定会被我吓跑,所以在公众场合我会保持自己的行为符合大家的期望。我感觉自己完全是个伪君子。
 
面对自己的本相
 
我会花好几个小时沉浸在自己所感知到的罪恶感和无罪感中,这让我对悬疑小说产生了毕生的兴趣。Hannah Anderson在她的书《All That’s Good》的某一章中写到悬疑小说帮助她发现了真相的重要性:读者会喜欢读侦探小说是因为他们在其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东西——确定性、真相和结果。这些也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但同时也是我最害怕的。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即将结束之际,我如数家珍地阅读着Agatha Christie的每一部悬疑小说,享受着她的著名作品Hercule Poirot和Miss Marple以及她那些不那么知名的侦探冒险系列。Agatha Christie出版于1920年至1973年之间的推理小说,以其巧妙曲折的情节和道德核心而闻名。她笔下的侦探们热爱正义、不顾个人和社会代价一心去寻找事实真相。
 
正如Hannah Anderson所写的:“追求真相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事实的走向。它还需要不论如何都诚实地跟着事实走。”当我读到书的结尾,看到凶手是某个可爱的人,或者是一个我喜欢的人时,我会在心里叹息,因为我不希望凶手是他们!
 
当我在消化虚构小说里的真相时,我意识到这些悬疑谋杀小说多么真实地展现了人类堕落的本相。我们都倾向于对那些不讨人喜欢的人做最坏的假定,却又最大化地忽视那些看似富有同情心之人的罪恶。但我们都是罪人,而且我们并不总会把内心的罪恶展现给人看。
 
一想到那些我关心的角色因着他们的所作所为而面临坐牢或死刑,我就感到很痛苦。但这是他们应得的惩罚,如果侦探没有发现他们的罪行,无辜的人还会一直被怀疑。
 
真相必须被揭露出来,即使结果会令人不快。在读小说中认识到这一点使我更加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本相。与此同时,每天读一篇谋杀悬疑故事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危险信号,意识到我曾经因为困惑和无助而忽视的罪已经深深扎根于我的日常习惯和思想之中。
 
我可以编造出一些故事来解释和缓解我的问题和理想状况之间的张力,然而与其去寻找证据来证实我的解释,我更愿意以那些最好的悬疑小说所鼓励的真相标准来要求自己——愿意面对最准确、最不偏不倚的事实。
真相让我们得自由
 
后来我发现我的情况比我原先想的要糟糕得多,我的内疚感变得更加强烈了。这期间,我对为自己的罪辩解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因为我需要的不是更好的辩解,而是宽恕。
 
这种绝望感把我拉回到我小时候背诵过的那句经文:“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 1章9节 )
 
我紧紧握住这个应许。我知道,即使重新认识自己和正视自己的罪无比痛苦,上帝也不会把我撇在堕落的深渊。祂应许要洁净我,我要做的就是认罪,凭信心寻求祂。
 
我坚信“真相比我的自我形象重要得多。”当我面对现实并在悔改中前行时,我体会到被一个早已深知道我一切的上帝所爱意味着什么(诗篇139篇1-5节 )。我担心的后果与上帝丰盛的恩典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我知道,即使在我最不堪的时候,祂也会怜悯我。
 
正如诗篇作者所写的:“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篇32篇1-2节)。我终于可以自由地面对真相了,也体会到了罪被洗净的感觉。
 
当我终于将我的挣扎告诉人们时,他们对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最让我宽慰的是我相信并得到了主的恩典。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献祭,我的罪被洗净了,并以公义为袍(以赛亚书61章10节),这个真理把我从罪的捆绑、从过去对真相的恐惧中拯救了出来。
 
我的一切罪恶和我过去的一切不堪都在十字架上暴露无遗。虽然这令人想到就很痛苦,但也同时让我摆脱了自己虚幻的良善面纱。我的罪必然会大白于世,但基督的怜悯会更新我,因为不论发生什么,那知道一切真相的主都选择爱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我们为什么愿意向上帝忏悔,却不愿彼此坦诚认罪?(有声中文)

作者:Adriel Yeo, 新加坡

翻译:詹启圣,中国台湾

语音播读:LOMO,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基督徒彼此之间的友情毫无疑问算得上是基督徒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却很少像婚姻关系那样被谈及。毕竟,圣经并没有说所有人都会结婚,却很清楚地说了人们都需要委身群体中,才能够长大成熟,互相鼓励,并且感受来自上帝的爱(以弗所书4章13节,希伯来书10章24-25节)。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健康的基督徒友谊呢?最常见的回答是多多与朋友一起祷告和一起读经。但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在教会的成长历程,我发觉还有一个一直都很少被提及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在基督徒群体里的坦承认罪。

一周又一周,我们会在礼拜中默默地向主承认自己的罪,然后一起背诵公祷的忏悔经文。请别误解我的意思:在教会里的认罪,对于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身份以及我们是因着耶稣的宝血才得赦免(以弗所书1章7节)这两点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忽略了在小组里面认罪的重要性?我想不起在讲道中听过几次这样的信息,虽然或许也有可能是我在牧师提及这些信息时刚好睡着了。

你可能会觉得,“在小组中忏悔自己的罪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在最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后来我发现:朋友间的彼此认罪可以给团契带来你无法想象的效果。

我这辈子其实大部分时间跟我的教会都有种距离感,我并不希望其他人了解太多我在教会以外的生活。但这样隐藏我的罪,让我在教会朋友的面前筑起了一道围篱,这道围篱使得别人不能了解真正的我。

或许你会说,至少我有在上帝面前认罪啊!但德国神学家及殉道者潘霍华牧师做了有趣的观察并挑战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我们认为向上帝认罪远比对一位弟兄认罪要简单得多呢?上帝是圣洁无罪的,祂公平的审判罪恶以及所有的不顺服。但弟兄却跟我们一样是有罪的,他能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我们隐藏的罪。那为什么我们不会觉得在弟兄面前认罪比在神圣的上帝面前认罪要容易一些呢?

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所谓的对上帝忏悔认罪,是不是只是在欺骗自己?是不是我们其实只是对自己认罪,然后告诉自己你已经得到赦免?而这是否也造成我们不断地再度犯罪?基督徒的软弱是否正是因为我们活在持续自己原谅自己,而没有真正得到原谅这个事实中?”

是这样子吗?我回想自己无数次的在睡前随口嘟哝着对上帝忏悔,自以为得到祂的赦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上帝真是圣洁的,祂如何看待我们的罪难道不比基督徒弟兄如何看待我们的罪而更让我们紧张吗?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害怕对人认罪过于对上帝认罪。

当然,我们可能有特别的原因不愿意对某个弟兄坦白我们的罪,例如害怕让他因此跌倒。但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时候我们担心人的审判过于担心上帝的审判。还有,不幸的是,有些时候,人远没有上帝那么能够原谅人。

根据潘霍华牧师的说法,接下来我们必须要看到上帝如何透过我们在群体内的认罪来让信徒共同成长。没有承认的过犯会让人与群体隔离,因为要持续隐藏这个过犯。基督徒若不愿意在群体里承认自己的罪,就无法诚实、透明地过日子也无法接受他人的帮助。当我们对自己的基督徒同伴认罪悔改时,也就卸下了所有的骄傲,我们才能够站在一起,彼此承担重担,真正地互相代祷(雅各书5章16节)。

 

在团体内忏悔认罪的潜在危险

但这并不表示在团体内忏悔认罪是毫无风险的。事实上我至少可以想出两个风险。第一点是对你的认罪对象而言的。听你忏悔认罪的人必须始终牢记真正的赦免唯独来自于基督的十字架,绝不是由某个人来给予赦免原谅。

听者的角色是将认罪者指向圣经,使其在经文中得到上帝的赦免。这才是团体的真正力量。听者不能把自己当做上帝,而是应该向认罪者展现基督的大爱(约翰福音13章34-35节),让其确信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正是为了我们犯下的这些罪而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个危险则是对认罪者而言。“为了灵魂的益处,万万不可将忏悔认罪当成自己的敬虔。”潘霍华牧师这么说。我们得救不是因为我们认了罪,也不是由于我们在信仰上多么努力,而是源于耶稣基督的宝血。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因为认罪而得到救赎,而是因为相信基督才得到救赎。因着信,忏悔认罪是自然的结果。认罪及悔改是靠着圣灵所结的信心的果实。

 

找到适合的群体

那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可以让我们忏悔认罪的群体呢?个人认为刚开始最好是在非常亲近的朋友所组成的小组里。Grace works的创办人Tan Soo Inn牧师写了好几本关于属灵友谊的书籍,他提到一个3-2-1法则,我觉得非常适用也很有帮助。这个想法建议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小组,每次碰面两小时,每个月聚会一次。

虽然我还没有使用过这个 3-2-1法则,但我的确有一位我经常碰面的好朋友,我会跟他分享及认罪坦白(你可以说我运用了2-2-1法则)。我们的交情之所以那么深是因为我们不只彼此分享基督,而且我对他完全透明从来不掩饰我的软弱和过犯。

我们彼此的坦承认罪提醒我们自己的生命每时每刻都需要上帝的恩典,而且让我们知道在这条成圣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对于从来没有这么做过的人,第一次的尝试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尴尬,甚至是害怕。但圣经的确要我们彼此认罪,互相代求(雅各书5章16节),所以我们应该要思想,缺乏与属灵同伴彼此的忏悔认罪,会阻碍我们灵命的成长和成熟。

正是透过与属灵同伴的相互忏悔认罪,我才明白弟兄姊妹们是在基督的十字架前跟我一同走天路的罪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我有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了吗?(有声中文)

Have-I-taken-God-for-granted1

作者: Leslie Koh ,新加坡

翻译:悦,中国

语音播读:吕杰,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我又上法庭了。

当然不是你想的那个法庭,而是解决我关于信仰与行为相互矛盾的思想和感受的内心法庭。是我不得不面对指控的地方,也是有时候我尝试为自己辩护的地方。总之这是我经常出席的法庭。我又来到这是因为我刚刚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提醒我不要把上帝做的一切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是的,就是充满了各种严厉警告的文章:

“不要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

“不要因为救恩不会失落你就继续犯罪!”

“不要挑战上帝的耐心!”等等。

老实说,我不喜欢这些警告。我不喜欢它们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罪。我知道这些警告就是在跟我讲的。它们必然会导致我被送上审判席,然后我会通过为自己辩护来逃避:

“这样想不就等于认同救恩要通过努力活出圣洁来获得吗?”

“如果我真心悔改,上帝难道不会怜悯我吗?”

“救恩不是不会失落的吗?如果会失落,那么恩典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此我内心法庭的诉讼流程就开始了。

被告人有罪!我确实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了。

对我的指控如下:

你一边不断犯罪,一边想这是没关系的,因为你只要请求原谅,上帝就会立刻原谅你。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认为救恩一直是你的,这个借口使你不去努力过圣洁的生活。你觉得你可以轻易地回到上帝的慈爱和恩典里,犯了罪也不会受罚。那么你自己要抵抗诱惑和不犯罪的责任在哪儿呢?难道你这不是在考验上帝的耐心吗?不是在亵渎祂的恩典吗?

我懊悔地点头,“我有罪!我知道我有罪!”

我来诚实地忏悔吧:有时候(事实上是经常),我确实觉得因着上帝会原谅我,所以我犯罪也是没关系的。我把祂的怜悯当作理所当然。我引用耶稣教导门徒的话,要原谅他人490次,还有圣经中对上帝无尽怜悯的描述。因此,在我脑海里,我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并继续犯罪,想着“没关系,我之后会真诚忏悔的。”

另外,没有努力地保持耶稣通过祂的死和复活而赐给我的圣洁和全新的生活,也让我觉得有罪。这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我不该靠着自身的力量来改变。难道不是上帝来转变我吗?所以我继续像往常一样过旧生活。当然,我也会做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犯“更深”的罪,但是我也承认,在内心深处我全然倚靠上帝来帮我战胜那些“小”罪。我的罪是我忘记了与上帝同行不只是需要信心,也需要与之相符的行为。

乃至最终,我似乎要忘记我的生命、我跟上帝的关系、我能够和上帝重归于好以及得到救恩都是上帝给我的特殊优待。是的,我确实明白我并不配得到这些而是上帝因着恩典赐给我这一切。但是就像我对待大部分的礼物那样,我认为不管我做什么,这恩典永远是属于我的。我忘记了这是上帝的恩待,它不是轻易得来的,是耶稣牺牲了他自己的生命,上帝牺牲了祂的儿子换来的。而我却没有珍惜这恩典。

“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 ;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马太福音7章21节

被告无罪!我还是不错的!真的……

接着在我里面的小小辩护律师站起来辩驳:

上帝的恩典和怜悯是无限的。不要犯了律法主义的错误!是的,你必须努力过圣洁的生活。但是你不能每次一跌到就怀疑自己会失去救恩(因为跌倒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遇到困难就退回到初始状态,你的信心永远不可能成长。你的灵命也将止步于此。你需要接受上帝的饶恕,也原谅自己。你需要往前看。

我抬起头,希望他是对的。“真的吗?我是无罪的?”

难道不是这样吗?在经过认罪悔改后,如果我还在怀疑上帝对我的饶恕,那我就是在怀疑祂怜悯和饶恕的品格,也是在怀疑祂的独生子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价值了。当然,我必须确保我是真诚地认罪和悔改了。但是如果我仍旧在羞耻和内疚感中走不出来,难道不是轻视了耶稣的牺牲和十字架的大能吗?难道我不该信靠上帝无条件的爱和怜悯而继续前行吗?

另外,如果我太注重于过圣洁的生活和做一个“好的”基督徒,我可能会陷入律法主义。那将会是贬低恩典了。我可能会忘记自己是靠着恩典得救,而非靠着我的行为。是的,上帝是要我摒弃旧我和原来的恶习。但是我不应该把这和通过做得很好来赢得上帝的喜爱混为一谈。只有上帝可以使我成为祂眼中的圣洁和公义。我只需要顺服祂的改造。

最后,我最喜欢的辩护来了:毫无疑问我是有瑕疵和非常不完美的。至今我仍然在罪恶和努力成为圣洁之间挣扎。但是事实是我一直感到的罪疚和不足感恰恰表明了我并没有把上帝做的一切当作理所当然;这证明了在圣灵的保守下我的良知仍是活着的。如果我真的犯了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的罪,那我就不会在犯罪的时候思虑再三,也不会思考我是否需要过更圣洁的生活了,对吧?事实上,我甚至不会想到自己是否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这个问题。所以我在担心自己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的这件事恰恰表明我并没有。你懂我的意思吧!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马书8章1-2节

最后的裁决是…

我讨厌留下悬念,但是答案是…我也不能确定。只有法官可以裁决,而在这个法庭里,上帝是法官。只有祂可以判定我是否犯了把祂当作理所当然的罪。

老实说,我并没有听到一个清晰的声音告诉我最终的判决。但是我个人相信…两者都是。我有罪——因为我把上帝当作理所当然。我无罪——因为上帝永远会原谅我,而且基督的死已经付清了我所有的罪价。似乎上帝在告诉我:

是的,有时候你把我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我给你提醒和警示以及我的灵使你的心充满懊悔的原因。但是我不想你只有罪疚感;我希望你做些事情来改善。我想要你悔改和继续前行,那样你就不再受罪疚感的捆绑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给了你安慰和保证。我想要你知道当你真正认罪和悔改时,你就会走上正轨。

所以这个指控对我有何意义呢?这意味着我将持续跟罪疚感作斗争。还意味着我会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这个法庭,并听到同样的指控和辩护。

但也许这就是意义所在。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简单来说就是:基督信仰就是一个挣扎的过程。

如果没有了挣扎,那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的,我们不应该让怀疑一点一点地挤走我们的信心。但是我们也需要不断审查自己,来确保我们并没有在与上帝同行的日子里变得骄傲自满。不断地提问,审查,经历属灵问题——这些都表明我们的信仰是活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保罗敦促信徒在上帝面前将自己献上,当作“活祭”(罗马书12章1节)——被当作活祭的东西,是可以逃开的。我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从祭坛逃走去追寻自己的渴望和走自己道路的诱惑;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努力才能坚守在那里。但是我相信这是上帝喜悦的争战。

我现在走出了法庭。我是有罪的,但是因着耶稣,我无罪了。我想用不了太久我还会回到这个法庭来。

你们应当查验自己是不是持守着信仰,也应当考验自己。难道不晓得基督耶稣就在你们里面吗?——除非你们是经不起考验的人。我盼望你们晓得,我们不是经不起考验的人。——哥林多前书13章5-6节

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我要认罪,我沉迷色情……

I-Have-A-Sin-to-Confess

作者: Alwin T.  新加坡

翻译:詹启圣,台湾

我最近学习到的一个功课是罪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一定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吗?”

但我们真的很容易小看罪恶,不是吗?事实上,罪恶深深的进驻我们的生命中,深入到有时候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确确实实存在。

每隔一段时间,上帝会借着我们的羞耻心及罪恶感让我们感受到罪。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的是在上帝面前坦白认罪。但当我们不觉得有什么罪要认的时候呢?“我最近没有犯什么大错啊?为什么我还要没事找事地让自己觉得不舒服?”你也许会这么想。

针对这个问题,圣经这么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翰一书1章8节)。

我们的罪性就是如此的败坏和诡诈。另外魔鬼也在此事上有份,牠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对的,相信我们没什么问题。因此慢慢的,我们开始相信这个谎言:你没有那么坏啦!无论如何上帝都爱你,祂会照顾你的,你什么都不用做!但其实圣经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章9节)。

所以今天我就准备这么做。我曾经对海外基督徒团契的朋友、对我的家人、甚至对我新加坡教会的会友们坦白这些。然而我必须再一次忏悔,因为这一切仍然持续困扰着我。我极度地需要你们的帮助。我希望——不,我需要——你来为我祷告。不仅仅是为我,也为所有在罪恶中挣扎的人祷告。如果你清楚知道自己也在罪恶中挣扎,我要你也为你自己祷告,让你周围充满着爱你并愿意为你祷告的人。

此时此刻我必须要坦白,因为我相信耶稣的名,相信在上帝子民的支持下,我一定能克服这个罪并获得最终的胜利。因为藉由祂从十字架上的死而复活,耶稣早已经获胜。

我要承认的是,我无法离开色情,心中充满淫乱的欲望,经常手淫。

在我挣扎得最痛苦的时候,我曾经到过泰国的妓院几乎要召妓进行性交易,但因着上帝的大爱及恩慈,我没有犯下这样的罪恶。

从那时候开始,我慢慢地在基督里找回了我自己。我认识到我到底是谁,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上帝到底是谁。我也渐渐地了解到上帝的伟大、祂的权威、祂的大能、以及祂的超乎万有。

现在我可以勇敢诚实地说,我已经有所成长了。我看到了人的堕落,人的破碎,以及我们多么需要上帝。我学会了在怀疑中信靠上帝,在不确定时跟随祂而行。

然而,我还是会有挣扎。因为在生活中,我常常选择别的选项而不是耶稣。我会选择即时的满足,选择逃离痛苦——不论是情绪上还是身体上的——选择逃避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这些选择其实都在引我走向一条自我灭亡的道路。

这样的挣扎使我越陷越深:我需要耶稣!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一秒!

我需要随时想起耶稣,我需要更加认识耶稣!

比起沉迷于色情、情欲的思想和手淫,耶稣能给我更多的喜乐。祂想要帮助我脱离享乐主义和私欲的捆绑和奴役。祂洗淨了我,让我纯洁无瑕疵,在祂面前成为公义。我不再臣服于罪恶、不再臣服于自我、也不再臣服于魔鬼。只有耶稣是我唯一的真爱,是荣耀的君王。

“亲爱的上帝,我来到祢的面前,谦卑地寻求祢的赦免。我希望能爱祢,比现在更加加倍地爱祢。我已经厌倦了不断地走回头路,不断地挣扎。但是我愿意不断回到你面前,跪在祢及祢子民的面前。”

所以,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我再一次恳求你开始祷告。

为我祷告,为你所爱的人祷告,为迷失的人祷告,也为你自己祷告。

愿上帝听我们的祷告,解救我们脱离那些让我们远离祂的罪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基督信仰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