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试炼

每日旅程:苦难中的安慰

The Orange is South Africa's largest river. At Augrabies in the Northern Cape  the river channels through a granite gorge.

作者:Ruth O’Reilly-Smith 

翻译:陈琳

读经:哥林多后书12章1-10节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10节)

1981年的莱恩斯堡洪水是南非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洪灾。两天之内将近半米的降雨量,造成了104人死亡,184间房屋被毁。莱恩斯堡镇挨着布法罗河这条“干涸的河床”而建造。然而,令市政工程师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条看起来不大的河流每100年就会决堤一次。虽然当地的农民一开始很感恩雨水,但是他们的欣慰很快变成了恐惧。六米高的大水冲过城镇,把人,动物,房屋和财物一同吞没。

当我们遭遇一连串的困境时,信心会受损,决心也会受挫。使徒保罗就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岁月,他遇到了海难,后来又被关押、殴打和掳掠(哥林多后书11章23-29节),但他仍然坚定地依靠上帝,称颂祂“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后书11章30节)。

使徒保罗在他的软弱中夸口,使基督的能力得以彰显。他为着基督的缘故,就以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喜乐。上帝也一次又一次地向保罗展现了祂的信实。然而祂并没有使他免受困苦的环境,而是宣扬:“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耶稣在困境中与我们同行,使我们藉由这些困境学习基督的样式。

保罗顿悟了,然后他宣告,“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10节)。定睛在耶稣身上吧!因祂在困苦中塑造你。

相关阅读: 

阅读罗马书5章3-5节,思想为什么我们即便是在艰难时仍然可以喜乐。

 

思考: 你是否觉得自己深陷烦恼和痛苦中无法自拔?上帝的恩典是怎样帮助你胜过苦难继续前行的?

 

 

上帝会给我们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吗?

Will-God-Give-Me-More-Than-I-Can-Bear

作者:Kezia L.,新加坡;翻译:孔晓慧,中国

“上帝绝不会让难以承受的事临到你,祂只会把你能处理的事交给你”。

刚开始信主的几年里,每当面临挑战,这句话就安慰我。我甚至用它来劝慰正经历艰难时刻的朋友。

但是当妈妈去世时,我有点怀疑了。不久后,一个与我关系很好的舅舅被枪杀。接着,我婚礼三天后爸爸去世。几个月后,另一位舅舅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失去双臂。以前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的话语现在突然站不住脚了。

上帝怎能让这些事发生?我完全理解不了。我心里想,他们不是说上帝不会把过于我能承受的担子给我吗?为什么现在我所面临的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极限呢?

这不仅让我想到自己,还想到那些处境比我更加艰难的人。我的意思是,我怎样去安慰一个刚刚失去自己小孩的妈妈,告诉她上帝不会给她过于她所能担当的担子呢?或者怎么向一位刚刚埋葬了妻子和孩子的人说这话?又或者怎么向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如此解释呢?

我怎样才能让这些惯常用到的安慰话语可以去解释悲惨的生活现实呢?上帝真的不会把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担子给我们吗?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选择继续相信祂不会。我假装坚强,继续生活。但是伪装很难继续,我几乎坚持不住了。

是的,上帝会那样做。

一段时间后,我最终有勇气承认:上帝会给我们超过我们承受能力的担子。我相信祂会让我们经历刻骨的痛,可能会摧毁我们让我们所剩无几的痛,亦或经历惨痛的失败。

那我们如何理解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中上帝的应许呢?毕竟,那里明确指出上帝“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就是这里,我意识到,这句经文中的“受试探”是指着罪而言。上帝不会容许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抵御的。这个经常被误用的经文不是指遭受试炼讲的。

提到试炼,我相信上帝会给我们难担的担子,因为如果我们凡事如意,顺利应对一切,我们就真的不需要祂了。如果我们可以承担每一个担子,我们就没必要转向祂,祈求得到祂的帮助、让祂加添力量和勇气了。

除非我们有基督赐下的恩典和力量,我们无法忍受试炼。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曾在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能无力的艰难处境,沉重的苦难将我整个人耗尽,让我哭都哭不出来了。痛苦太重,难以承担;心里满满的都是苦。就是在这个时候,除了我与上帝的关系,其他都不再重要。

痛苦是有益的。

那是不是上帝容许苦难发生就表明祂很残忍呢?当然不是。

事实上,痛苦对我们有益处。不,我并不是说我喜欢痛苦——远非如此。但是尽管它令人生厌,却是一位良师益友。痛苦帮助我们清晰地认清自我,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让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出问题了。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在战争中下半身失去知觉的老兵。在一个场景中,一位高中生志愿者正帮他清洗身子。高中生说有时他真希望在学校的足球训练中感受不到疼痛。这时老兵回答道:“不,不要。你不会想像我一样失去痛觉”。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状态。我们想逃避痛苦,相信这样对我们是最好的。但是痛苦不是我们的敌人。它实际上帮助我们过得更好。痛苦把我们引向正确的方向——过一个定睛上帝、依靠上帝的生活。

我并没有觉得你我经历的困难无关痛痒。相信我,我也曾希望自己的生活远离苦难。但是,我不得不说,在上帝的智慧中,祂让凡事的发生都有目的。

现在我更深依靠祂来得力量,知道没有祂我绝对搞不定。我也学习更好地爱人,真正地关心他人的幸福。我看到自己自私欲望背后的愚蠢,做决定时也更加有智慧。这些只是上帝教我的一部分功课。不经历痛苦,我永远也领悟不到这些。

试炼和痛苦是我们最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放心的是,每一步都一定会有上帝与我们同行。

此文章原载于作者的博客,此版本已由雅米事工团队编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面对苦难)


submit_article

灵命日粮:奇妙的恩典

读经:约翰福音11章32-44节 

老朋友的母亲过世时,我打了通电话给他。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好友,但如今她们俩都过世了。当我和这位老朋友通话时,我们的对话很容易受情绪牵动,先是因着他母亲的离开而难过流泪,当我们回忆起她是一位有趣又有爱心的人时,却又泪中带笑。

我们许多人都曾经历悲喜交替的情绪,上一刻还在哭泣,但下一刻却破涕为笑。不论是悲伤或喜乐,我们都能透过哭和笑来抒发内心的情绪,这真是一份奇妙的恩典。

由于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创世记1章26节) ,而幽默感几乎存在于每种文化里,因此我猜想耶稣可能也有幽默感。但是我们知道祂也了解失去挚爱的痛苦。当耶稣的朋友拉撒路死了,祂看见马利亚哭,祂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之后,祂也哭了(约翰福音11章33-35节) 。

我们能透 [....]

灵命日粮:平静风浪

读经:马可福音4章35-41节 

当卡崔娜飓风向密西西比沿岸逼近时,一位退休牧师和妻子赶紧前往庇护中心。他们的女儿要求父母前往亚特兰大市,让她可以照顾他们,但夫妻俩却因银行关闭提不到现金而无法成行。风暴过后,他们回家想拿些东西,却只能救回几张漂在水上的家庭照。当牧师将他父亲的照片从相框里拿出来晾干时,却掉出了366美元,正好是两张飞往亚特兰大机票所需的金额!这奇妙的经历让他们明白耶稣是信实的,必会供应他们的需要。

马可福音4章35至41节描述了戏剧性的一幕,在风暴中信靠耶稣,正是这一天门徒所要学习的功课。当时耶稣指示门徒乘船到加利利海的另一边,接着祂在船里睡着了。当暴风雨突然来袭时,海水大量地灌进船舱里,而门徒心中的恐惧与焦虑也犹如潮水般汹涌。他们叫醒耶稣,说:「夫子!我们丧命,祢不顾吗?」(38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