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误解

关于灵命成长的三个误解(有声中文)

编写:YMI团队

翻译:XINING WANG ,爱尔兰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在灵命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曾经陷入困境?你祷告并寻求上帝的话语, 你 也没有隐藏那些潜在的罪,但是你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你实在无法确定今天的你是否比上周的你更像主耶稣基督?

其实并不只是你会这样!但是,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提醒自己什么是灵命上的成长。我们在灵命上的成长是借着上帝的恩典,以及祂在我们的生命中做工好让我们更像主耶稣基督的样子(以弗所书2章8-9节)。当我们感到停滞不前时,让我们继续追随我们的救主,而不是去追求改变本身。

当追求基督时,我们渴望祂帮助我们在德行、知识、节制和爱中成长(彼得后书1章5-8节),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属灵误解,以免它误导我们,阻止我们在真理中成长(以下是三类典型的误解):

 

 

 

1.灵命成长需要对《圣经》有着丰富的知识

彼得谈到了《圣经》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彼得后书1章5节,3章18节),圣经的知识是绝对值得我们去渴望和努力的。 毕竟,《圣经》是我们了解上帝是谁的主要方式。

但是,“ 知识”只是我们学习清单的其中一项而已。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回想教会或小组中的某些人,他们似乎知道关于《圣经》的一切,但看上去也很骄傲,喜欢批评或者和个混蛋差不多。 这样的人显然缺乏灵命成熟的一些其他条件。

在《约翰福音》第14章,耶稣告诉我说,“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翰福音 14章23节 )。熟悉《圣经》必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耶稣的教导,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顺服祂的教导。当我们每天阅读《圣经》时,让我们问问自己,这些经文告诉了我哪些关于上帝的事情? 这对我意味着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该如何将耶稣的教导活出来?

 

 

 

2.灵命成长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进行属灵操练

彼得敦促我们在属灵成长上 “要分外地殷勤”(彼得后书 1章5节)。 保罗说“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立比书2章12节)。 努力操练绝对是灵命成长的一部分。这里包含我们都知道的——如读圣经,祷告,参加基督徒团契等等。

但是,注意不要陷入一个陷阱,误认为只要我们都做到了,就可以有很好的属灵成长。

很多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做着看似正确的事情,却并没有真正地在寻求上帝或者用心去做。 所以这很难算做我们“分外地殷勤”,对吗?

其实最重要的是真诚地寻求与上帝建立关系。我们被要求“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马太福音22章37节)。在我们继续信实地阅读圣经、祷告并去教会聚会之时,也让我们求上帝更新我们的心意,以便我们每天更加爱他。

 

 

3.灵命的成长是可以每天都量化的

有时,灵命成长给我们的初始印象是一条直线,一条有迹可循的道路。这样一来,我们今天应该比昨天更加成熟。毕竟,如果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没有更进一步,那就会是在倒退,对吧?

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地在寻求上帝,但仍然感觉似乎没有听到上帝的回应,或者我们与祂并没有更加亲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吗?如果我们感到停滞不前怎么办?

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甚至大卫,这个被认为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传13章22节),也经历了他的困惑期,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 (诗篇13篇1-2节)

如果你感到上帝离你很远,或者读《圣经》看起来像是一件乏味的事,或者在祷告时无话可说,这些并不意味着你已经停止成长。雅各鼓励我们说,“ 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各书1章3-4节)。

因此,即使在那些困难的时刻里,我们也要像大卫一样坚信:“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诗篇13篇5节)。上帝会完成祂的旨意。

让我们一起追随上帝吧,真诚地寻求与祂的关系,相信祂会为我们装备知识和德行,即使在我们看不到任何结果的情况下,也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知道上帝爱我们,并且在此刻,祂依然在我们的生命中做工,帮助我们建立与祂更加亲密的关系。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对于敬拜,我的3个误解

作者:Daniel Hamlin,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我环顾四周,看到妈妈努力控制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我敢肯定,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实在是太想笑却要努力控制自己不能笑出来。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最不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我妈妈那天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在教会里,敬拜乐队在舞台上带领会众唱歌。妈妈就站在我旁边,努力控制不让自己笑出声。我看着她,想弄明白什么事情那么好笑。她最终控制住了自己,我们继续唱歌。聚会结束后,我问妈妈,是什么让她在敬拜中大笑。

 
她说:“你。”
 
我惊讶地回答:“我?我做了什么?”
 
“Daniel,”她说,又开始大笑,“我不知道我是否见过像你这样能够唱错一首歌中每一个音的人。”
 
我缺乏音乐天赋的事实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此我们又为此笑了一番。(我应该提一下,我和妈妈的关系很好,我们之间只有对对方的爱和支持,我们可以互相取笑,而不会因此感到被冒犯。)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对我而言),上帝不是按照我们的歌唱水平来接纳我们的敬拜。因为敬拜绝不仅仅是唱歌。
耶稣说:“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翰福音4章24节)。多年来,我发现为了使我能够用诚实来敬拜祂,主不得不除去我对敬拜的一些严重误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很多的祷告和读经。我并不是在说自己是敬拜领域的专家,但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希望我分享的经历能够对你有帮助。

误解一:只有宗教人士才会敬拜

 
我曾经以为只有宗教人士或有信仰的人才会参与敬拜。我将敬拜视为纯粹的宗教或属灵行为。但是我现在相信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会敬拜。我们都在敬拜某物或某人;因为我们被造就是如此(诗篇86篇9-10节)。
 
我们会敬拜生命中最珍视的东西。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工作,爱人,某件物品或是自己。敬拜这些事物可能与宗教或信仰毫无关系,但这仍然是敬拜。当我们放在这些事物上的精力超过上帝时,我们就是在敬拜它们。
 
可悲的是,我一生中敬拜过很多事物。我敬拜自己,敬拜我的梦想,敬拜我的时间,敬拜我的人际关系——这些事物本身并不坏,只是当我们给了它们高于对上帝的关注时,它们就变成了偶像。我应该敬拜的是赐给我祝福的上帝,而不是那些祝福。
 
当我发现自己把生命中本应属于基督的位置让给了其他人事物时,我以谦卑悔改的心来到祂面前恳求祂夺回我心中的宝座。祂宽容地接受了我的悔改,并邀请我与祂建立更深的关系。
 

误解二:只有宗教活动才是敬拜

 
敬拜并不仅仅是在教会里唱歌,祷告或献上感恩。这些确实都是敬拜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我对敬拜的一个最大误解就是,以为我只有在参加某些宗教活动时才是在敬拜。
 
然而事实是,我们的一生都是在敬拜(罗马书12章1节,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
 
在旧约中,扫罗王就因认为宗教活动才是敬拜而犯了错。然而上帝回应说,宗教活动并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敬拜,因为真正的敬拜是发自内心并彰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章22节)。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与基督相交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真正的敬拜是与上帝建立关系,而不是假装服从一套规则。
 
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我们在吃饭、工作、学习、度假、洗衣服时,都是在敬拜。我们要么让耶稣在我们心中做王掌权,要么把王位让给其他人或事物。我正在学习问自己:我有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爱上帝吗?
 

误解三:敬拜是为了上帝的益处

 
可能我对敬拜的最大误解是认为敬拜是为了让上帝得益处,好像祂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我们敬拜一样。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敬拜的受益人是我们,而非上帝。
 
大卫宣告说:“敬畏祢、投靠祢的人,祢为他们所积存的,在世人面前所施行的恩惠是何等大呢!”(诗篇31篇19节)。上帝喜悦我们敬拜祂,但祂并不需要我们这样做。祂是全丰全足、永恒存在、自有永有的。祂不需要任何什么,祂自己就是一切生命和欢乐的源泉(诗篇16篇11节)。
 
上帝创造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认识祂并经历祂赐给我们的生命和喜乐,而敬拜是进入这生命和喜乐的门。
 
诗人说:“在祢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因为耶和华-上帝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篇84篇10-11节)。上帝渴望祝福我们并给我们平安。当我们敬拜时,我们就是在打开祂平安与祝福的大门。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敬拜上帝就一生都不会遇到困难,但祂确实向那些信靠祂的人保证,祂在患难之日必成为他们的保障(那鸿书1章7节)。
 
上帝珍视我们的敬拜。祂知道人类很难敬拜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敬拜能够如此触动祂的原因。我知道在敬拜方面我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但是我很感恩主纠正了我曾经对敬拜的这些误解。现在,我比以往都更加认识主并与祂有了更深厚的关系。也许未来有一天,或许是当我在天堂时,我可能会在从心而发地唱敬拜歌曲时唱对曲调。在那之前,我很高兴自己可以通过每一个行动来敬拜上帝,并且无论我的歌唱水平如何,上帝都喜爱我的敬拜。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基督徒对于同性吸引常有的三个误解(有声中文)

作者: Amanda Lim , 新加坡
翻译: 夏天, 台湾
语音播读:Jovial,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我一点儿都不同意牧师今天关于同性恋的讲道”。我们刚点了餐前甜点坐下来,Jenny就冒出了这句话。“他的观点太狭隘了。那些被同性吸引的人,他们产生的好感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啊,并且,他们对同性的爱慕也是真诚的”,她说。

我很少看到16岁的Jenny对某件事表达激烈的个人看法。大部份时候,她在表达对人事的看法时,都是不置可否甚至小心谨慎的。因此,听到她这次主动回应牧师今天早上的讲道内容,我挺吃惊的。所以我决定,再多了解一下她想法的缘由。我隐约觉得,这一定和她自己的事情有关系。

当我们的冰淇淋松饼上桌后,我随口问道:“你的朋友中有人被同性吸引所困扰吗?”她含糊地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不好意思,没听清楚,你能再说一遍吗?”我再问道。“我自己就是。”这次,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份坚定。

“其实我一点也不意外。”我停顿了一秒之后,说出了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好几遍的回答。几个月来,我观察到每次查经班或主日讲道中提及有关性别问题和LGBT议题的时候,Jenny总是离席而去。但我从没想过跟她提这个话题。

 

可是现在既然锅盖都被掀开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假装不知道,或事不关己了。

这是第二次有我辅导的青少年跟我讲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了。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惊讶到说不出话来。最后,那位青少年觉得她已经受够了要一直抗拒内心的感受,最终决定豁出去了。

在此之前,我身边从来没有人被同性吸引困扰,我也从来没有碰触过这个话题;而且我从不觉得自己需要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我觉得自己当一个吃瓜群众就好。但是上帝开始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去关心和接触这群人,并且要在爱中向他们阐明祂的真理。

误解一:我们只要知道圣经上说同性恋是罪就足够了

有一次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问我是如何看待同性恋关系的。认真思考后,我给出了一个“符合圣经”的标准答案:“圣经教导我们是上帝创造了性,并且性只能在一男一女的婚姻之中存在。性的创造并不是为了同样性别的两个人。我相信圣经,因此我认为同性恋行为是错误的。”

我的朋友回答说他尊重我的信仰,但他非常反感教会里反对同性恋的讲道。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教会里的人并不是真正关心这件事情。每次当我想多问几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反驳,并且拒绝我。我觉得这个话题的正反两方都需要更多了解彼此的想法。”

虽然猝不及防地被这位朋友打脸,但我知道他的观察是对的。我还真的碰到过好几次,特别是在教会的时候,我们总是冷冷地说:“同性恋是错的,因为圣经这么说了。”我们还会引用罗马书1章26-27节的经文和创世纪第19章索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于是一场讨论就这样画下了句点。没有人接着提出问题,或者试着挑战我们说的这些话。同性恋行为就是错的──走的时候我们带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对那些在同性恋中挣扎或者有同性恋倾向的朋友又多了几分冷漠。

也许是因为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过这样的挣扎,所以我们也不曾花时间思考如何真正去爱,去接触,去与有同性倾向的朋友相处。当被追问“既然同性恋是‘天生’的,为什么又会是错的” 时,我们却发现自己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我们就会被贴上“盲目的信徒”和“恐同”这样的标签。

回到我和Jenny的对话上来。我后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和她一起一对一地查考圣经,找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的旨意究竟是怎样的。虽然到最后她觉得她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上帝的旨意,我仍然感到非常感激。至少我们有时间一块讨论,且这段时间给了我聆听她的想法和了解她的挣扎的机会,让我也能试着用最有爱的方式,跟她述说上帝的真理。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也慢慢地看见,其实我们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

误解二:一切都是选择的结果,同性恋者是故意选择活在同性恋的生活模式里的

一个用来支持同性恋行为的最强大的论点就是:同性恋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肤色、身高、性别、和出生在哪个家庭这类情形一样。

我的另一个同样也有同性吸引困扰的基督徒朋友, 跟我分享过类似的心情。他说,那种感觉是从心底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久久不散。“那种感觉就像你渴望去爱也渴望被爱,只不过那个对象是同性。我觉得如果我追随我的感觉,我就可以被接纳并得到我渴望的亲密关系”。我的朋友这么说道。

当我了解了我有幸辅导过的两位年轻女孩以及其他好朋友们的生活经历后,我才明白,原来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同性吸引,这样的感受背后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因素。有些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不曾接触同性倾向的人群也没有类似的任何经历,但他们仍然会受到同性的吸引。

当然,你大可以说这些在同性倾向中挣扎的人们,最终还是有权利选择继续或停止他们的同性恋行为。但我认为,这些所谓的“选择”并非是直接了当说放下就可以放下的,它们往往需要付上极大的代价。

有些人为了要遵循上帝对人类创造的旨意而努力抵抗着同性恋倾向多年,但至终还是屈从于他们内心的欲望。甚至对于那些下定决心抵挡他们内心感受并顺服上帝旨意的人,也无法保证有一天他的性取向会被改变。身受同性倾向困扰的牧师兼作家Vaughan Roberts曾说:“上帝当然有能力改变我们的性取向,但祂并没有允诺祂一定会这样做,至少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我的性取向。”

误解三:同性恋者是一群异类

虽然我们从来不会这样说出来,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对同性恋者的谈论却暴露了我们有意地把同性恋者看为是异类。跟贪婪、酗酒、诽谤、欺骗和其他的种种罪比起来,同性恋常常被视为是更有争议且更严重的罪。

然而哥林多前书6章 9-11节清楚地把这些行为一一列举出来,提到在上帝面前它们为同等的罪,这点提醒了我们,(举个例子)一个贪婪的异性恋者并不会比一个同性恋者更加公义。

我几乎能听见那些受同性吸引的朋友们在呐喊说:“你怎么可以把我对同性的喜欢与贪婪、诽谤、酗酒这些不好的行为相提并论呢?这些都是会伤害他人的罪行,而我的感觉并不会伤害任何人!”

身为基督徒,我们相信圣经所说的。但在面对受同性吸引的朋友时你要如何帮助ta认清ta对同性“自然”的爱慕之情是人类堕落后罪性的结果,而并不是上帝创造性别的真正目的呢?我们要怎样才能除去我们心里自以为比别人好的论断心态,在谦卑和爱中向人传讲上帝呢?

我对这个挑战的看法

我认为基督徒看待这个挑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对那些从来没有同性吸引困扰也没有亲近的家人或朋友有过类似困扰的弟兄姊妹来说,这正是我们关注这个议题并关心同性恋群体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和祷告要如何以他们需要的方式和他们接触。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提问开始,听听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比方说,你可以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被同性吸引的?”,“身为同性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或者“现在有没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到你?”

在我们试着去融入他们的时候,我们必需要能够不在乎他们怎样回应,而持续无条件地爱他们。

对于我们当中有些自己或亲人朋友中有同性恋倾向的,则是要持续地将自己扎根在上帝的话语中。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同性恋声势越来越浩大,看起来更酷,甚至快要成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顺从我们内心的感受,似乎成为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在努力做到“做真实的自己”和“爱我们的邻舍”且要避免被贴上古板和恐同人士标签的过程中,我们会不会让真理打折了呢?如果真正的爱就是要在真理中彼此相爱呢?──这意味着即便会影响我们当下的和谐状态,我们仍然要告诉他们上帝对人类的旨意究竟是如何的。

在我们的回应里,不仅要有上帝的真理,还要有祂的爱。单单指出同性恋是罪是不够的,我们必需要愿意陪伴那些在同性恋倾向中挣扎的朋友们,并在真理中爱他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因个人隐私缘故,文章中所出现的名字均为化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