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谦卑

约翰福音灵修| 爱与谦卑的样式(有声中文)

作者:淑环,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13章1-17节

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2 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上帝出来的,又要归到上帝那里去, 4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5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6 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祂说:“主啊,祢洗我的脚吗?” 7 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8 彼得说:“祢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 9 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0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11 耶稣原知道要卖祂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12 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13 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14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15 我给你们做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16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17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2020年是新冠病毒肆虐的一年,同时也是我踏入职场的第十年。回溯过往的十年,屈指一算,我曾在5家公司服务过,当中包括拥有数千员工的大企业,也有只有数位员工的小公司。感恩的是,我所遇到的老板或上司都是文质彬彬且和颜悦色,待员工不薄的人。然而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和员工总有些隔阂或距离感,少有情感互动。

耶稣基督在世上生活之时,是十二位门徒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直属上司或老板”。祂亲自拣选了十二位门徒,教导他们有关天国的真理,同时委派他们出去传道,把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交付给他们。耶稣与门徒们日夜相处,祂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他们的眼里,而祂谦卑、温和、顺服、公义和慈爱的品格更是他们所敬仰的。

在逾越节前夕,耶稣基督知道自己即将踏上十字架的道路,也晓得不久后祂将回到上帝那里去。于是,祂站起来,拿了一条手巾束腰,准备逐一为门徒们洗脚。在当时,犹太人所穿的鞋子是由带子编制而成的,犹如我们今天的凉鞋。而那个时代的道路满是尘土,只要走一段路,脚上就会沾染不少的泥土、灰尘,甚至动物的粪便。因此,一般,人们进屋后就会脱鞋,并由最卑微的奴隶帮他们解鞋带、脱鞋和提鞋,再拿水替他们洗脚。

我们可以想象,当耶稣离席站起来,准备帮门徒们洗脚的时候,十二个门徒是多么地受宠若惊。这好比我所尊敬的老师、上司或老板突然在我的面前蹲下,要帮我脱鞋洗脚,恐怕我的反应也会和西门彼得一样,如坐针毡、坐立难安!然而,耶稣毅然把自己的荣耀放下,用生命做出爱和谦卑的样式。

在职场上要遇到如耶稣这般爱与谦卑的领袖是少有的。多年来,于我印象最深刻的上司和老板,是我在17岁那年,到某间社会服务中心当义工时遇到的基督徒总干事。在这个讲求物质享受至上的时代,这位总干事和他的妻子毅然决定放下银行的高薪工作,离乡背井到我所居住的小城镇,仅拿微薄薪资,却任劳任怨地服务城镇上的居民。他们夫妻俩积极关注青少年和家庭问题,举办了不少的活动,促进亲子间的关系,帮助青少年学习面对生活上的难题。对于我们这一群青少年义工,他们也很亲切和有耐心,总是和我们打成一片。即便我们义工之间偶会出现摩擦,这位总干事都会用心聆听我们的心声,从旁帮助我们化解误会。每一次的活动,他们都是最早出现,最迟离开,期间更不吝给予每位义工关怀和鼓励。在他们夫妻的身上,我看到他们是如何效法耶稣爱的榜样,而他们的生命也影响了无数的生命,带领许多人认识和相信耶稣基督。

感谢耶稣,祂是如此谦卑与爱我们的主,愿我们也能追随耶稣的榜样,顺服而行,如主耶稣所吩咐的那样,彼此服侍,彼此洗脚。

 

问题反思:

1.你是否有遇过如耶稣这般爱与谦卑的领袖?他们如何影响你?

2.我们可以怎么做来活出如耶稣般爱与谦卑的样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最棒的礼物

婚姻中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关键在谦卑自己来到主面前!(有声中文)

 

作者:黄筱珊,台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或许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对婚姻感到无力与痛苦;不断地为着同样的问题争吵、双方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关系冷淡生疏,望着墙上笑的甜蜜的婚纱照,简直讽刺的可以。

又一次的,我们为了一件小事大吵。我发牢骚碎念着某件事情,丈夫听着听着便语气不耐的要我停止抱怨。而接收到丈夫因为我发牢骚而烦燥的回应原就心情不太好的我,顿时感到怒不可遏,二人一发不可收拾的吵了起来,难得的精心时刻也跟着泡汤了。

争吵完后,我带着愤怒的心情回房,满脑子都是丈夫的不好,我从内心对婚姻感到无力与绝望。束手无策的我,只能来到上帝的面前,祷告求祂的帮助。逐渐的,心情由忿忿不平转为平静,在感到被上帝安慰后,我便开始尝试以“自我察觉”及“讯息表达”来梳理自身的情绪。以下是我想要与在关系中感到无力的你分享关于有效的沟通方式,我在其中,加入了谦卑依靠上帝的元素:

 

1.自我察觉及接纳

 

询问自己除了生气之外的感受是什么?在害怕些什么?并且尊重接纳这些感受。

在圣灵引导下,我发现自己害怕“因为我爱抱怨,所以丈夫不爱我”,以及“我与丈夫吵架了,我们的关系更疏远”,也因此我有“沮丧、无助的感受”。

接着,我求上帝安慰我那沮丧、害怕的心,也同时自我同理并接纳这些情绪。随后,我开始询问上帝,在害怕的情绪中,是否有谎言的存在(我发现,有些害怕的情绪,是源自于错误的谎言)。然后,请求祂赐下真理,帮助我抵挡那使我害怕的谎言——“丈夫不爱我”。祷告后,我脑海中出现“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马太福音19章6节)这节经文,随即而来的是内心充满大大的安慰!

在了解自己的情绪脉络后,我开始向上帝祷告,请求祂赐给我与丈夫沟通的智慧,接着便鼓起勇气迈出房间,并预备着一颗倾听的心。

 

2.帮助对方察觉及接纳

 

倾听对方的声音,专注且不插话,简述对方的语意及感受。若可以,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生气是因为害怕),同理并接纳对方的表达。

我如实的告诉丈夫,在争吵的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向他坦诚我的害怕,也告诉他我在祷告中的领受。丈夫得知我的想法后,防备也逐渐卸下,我便开始询问丈夫会生气的原因,尝试与他一起找寻原因。他感受到我愿意倾听与同理,于是我们便一起从“想法”探讨到“感受”;在引导对方表达的过程中,我使用“你觉得……是吗”的句型来互动。

最后,我才了解丈夫的想法是“听到妻子发牢骚,觉得是因为自己做不好”,而感受到“无能力、失败、挫折”等情绪。我向丈夫感谢他的坦诚,也为着让他有不好的感受而道歉,丈夫也开始敞开心向我道歉。我们体验到何为良好有效的沟通,真实的依靠主,且在主里合好!

 

3.接纳实际情况,寻求双赢

 

考量彼此与现实的状况,讨论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法。

我告诉丈夫,有些事不如意时我会发发牢骚,但绝不是指责或怪罪他,以后会更注意说话的用词。而丈夫也回应我,他个性较急躁且容易不耐烦,但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不接纳对方的意思,与我一样会注意用词,并协议下次相同情况再发生时,双方试着慢一点回应,且给予对方再次犯错的空间及时间。

你注意到了吗?不管使用任何方式,都需要从自身先谦卑下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开始。向上帝祷告,是谦卑不靠自己的表现,也唯有向祂祷告,心情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找到并丢弃那深藏其中的谎言,再次靠主刚强站立!

我相信你会看到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偶然,而是有上帝的带领!我们的上帝是看重关系的上帝,无论你在哪段关系当中感到无力,只要凭信心、不凭血气,坚定依靠祂,祂必定带领你突破困难,迎向真正的自由与喜乐的生活!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11章29节)让我们一起透过学习耶稣真实而谦卑的生命,在关系中活出真平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腓立比书灵修 | 效法基督的谦卑(有声中文)

作者:Karen Pimpo,美国

翻译:热水,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2章5-8节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我永远不会忘记大一开学那天的经历。那是情绪跌宕起伏的一天,最后以校长带领的一场特殊聚会结束。这位校长同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和神学家,我的父母很期待能听到这位“信心巨人”讲话,或许能跟他握手也让他们非常激动。
 
但在演讲快结束时,校长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他请所有大一新生走到台前,跪下来接受祝福。然后,这个著正装的年逾七十的大学校长和庄严的基督教领袖,屈膝下去,腰几乎弯到了地面,举起双手为学生们祈祷。
 
看到这样一位年长且深受尊敬的领袖为了一群年轻学生而做出这样一个不舒服且低姿态的姿势,我实在很震惊。他的姿势是谦卑的表现。
 
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保罗劝勉门徒们要谦卑,他写道:“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章5节)。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很熟悉耶稣作为一个谦卑的仆人的形像——祂顺服、温和、温柔。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这样一个看重成就、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世界中,这样的谦卑是多么格格不入。
 
保罗告诉腓立比的信徒,尽管耶稣本有上帝的形像,但祂并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相反,耶稣“虚己”——不但没有把这神圣的特权为自己所用,还放弃了一切来满足我们的需要(第七节)。祂也“取了奴仆的形像”(第七节),而不是祂本应得的王的位置。
 
祂选择以人的形像出生,接受作为人所有的限制和约束,受制于时空,裹在不完美的肉体里。最后,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即使会遭受痛苦和羞辱,祂依旧顺服上帝美好的计划(第8节)。
 
保罗鼓励信徒“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做起来可能会又困难又不舒服。但它是通向自由的道路。当我们采取谦卑的态度,我们就能退出世界要我们参与其中的权力、荣耀、财富的比赛。我们就能够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但却有一位是无限的。我们也可以自由地顺服上帝的计划,即使我们周遭的世界无法理解我们的时候。谦卑也改变我们与教会其他成员的相处方式。以谦卑的样式生活确保我们“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信念”(第2节)。
 
那么,我们要怎样在每日的生活中效法耶稣的谦卑呢?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去背着一个真的十字架。但我们能够寻找方法来使用我们的恩赐祝福他人,而不是寻求自己的好处。比起追求自己的荣耀,我们可以选择不那么重要的位置。我们也会理解人类的有限,而不是不断努力想要变成超人。我们可以谦卑地接受上帝在祂美好计划里赐给我们的一切。
 
问题反思:
 
1.你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效法耶稣谦卑的样式?
 
2.在你的人际关系中,你怎样才能“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今天,有没有一个你可以谦卑服侍的对象呢?
 
3.你为放弃什么权利而挣扎?耶稣基督的榜样怎样鼓励了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

我的恩赐是什么?(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623135923

作者:Yong Xin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没有毫无恩赐的基督徒

什么是恩赐?恩赐是上帝赐于我们在某方面的潜能或能力。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恩赐,或认为自己没有恩赐而感到沮丧。但彼得前书4章10节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做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这里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赐,没有毫无恩赐的基督徒。只是每个人的恩赐可能不尽相同,因为会有各式各样百般的恩赐。有的时候,上帝会透过不同的人事物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恩赐。只要我们有颗谦卑的心,愿意寻求并善用上帝赐的恩赐,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恩赐。我的一个朋友便是如此。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能,也不知道自己的恩赐是什么。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更积极地参与教会里各种不同的事奉,例如教导、关怀、布道等各种事奉。当他参与得越多,他就越清楚自身的长处,且知道上帝要在哪方面来使用他。后来他也很清楚明白自己比较适合教导方面的事奉。虽然我朋友花了不少时间在认识和寻找自己的恩赐,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过程当中,他可以学习到待人处事和领导的技巧。不止如此,这还使得他在灵命上更加地成熟。让上帝来使用我们

英文将“恩赐”翻译成GIFT,是礼物的意思。这是上帝给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礼物。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收到礼物,他是多么开心地想要把礼物拆开,拿出来使用它,且告诉全世界自己收到了一个美好的礼物。所以当上帝把恩赐给我们时,我们也要去发掘它、使用它来荣耀上帝。有些人或许本来就知道自己具备一些才干或能力。但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上帝,那我们就只是拥有普通的才能而已。相反的,如果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给上帝使用,那么相信上帝便会使你的才能发挥得更有意义。

另外,当上帝要使用你时,不要担心自己是否合适,或者是否有能力胜任。圣经里就记载了摩西被上帝使用的经历。 “摩西对耶和华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出埃及记4章10-12节) 若上帝要使用你,只要你愿意谦卑顺服祂,祂必定会供应你一切所需。就如同上帝赐给摩西他原本没有的能力,使他的拙口笨舌变成了滔滔不绝的口才。

记得我被选为小组组长时,内心是百般地不愿意。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担心会带不好小组。可当我选择顺服,让上帝使用我时,才知道上帝会为我预备好一切所需要的条件。每当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时,上帝会透过身边的人事物给我勇气和信心;当我觉得自己没有口才时,上帝给我智慧去诉说和解释祂的话语。感谢主,祂让我在这个岗位上学习到要依靠祂来谦卑服事之外,也让我明白了恩赐是上帝给予我们的,并不是因为我们配得,或能靠己力来获得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恩赐,尽管不尽相同,但就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告诉我们,恩赐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乃是要用合一的心来发挥各人的恩赐,一同完成主的事工,为主做光做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