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贵重的器皿

窑匠与祂手中的泥土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以晨

 

前不久我心血来潮,去报了个陶艺体验课。

朋友说陶艺是大人的“捏泥巴”游戏,我想也是,不只是孩子,大人也爱玩泥巴的。

亲自动手做个碗碟盘杯是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做的事,做好了无论是自己用还是送给别人,都会意义非凡吧。

围上围裙,坐在凳子上,老师把一团厚重的泥土“啪!”地拍在拉胚机上,然后让我给它拍紧,确保它在转板上稳固,免得到时旋转的时候甩出去。

脚轻踩踏板,拉胚机便转了起来。随即给泥土加水使其湿润松软。

接着就来到了关键的一步,给它有个基本的定型。我学着老师用左手握着泥土,右手推揉泥土,一会儿提升一会儿压平。

老师最常对我说的话就是:“慢……慢……不要用力……轻一点……”,有时候我还会因为紧张,不小心踏到踏板,结果拉胚机就停止转动。

我总是不自觉就会加重力度,好像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我加重力度,就可以加快定型的过程。

然而这在陶艺里面是不成立的。

泥土其实很柔软,当我的手掌握着它,即使我不用力,它都会慢慢跟着我手掌的凹凸起伏而塑形。

如果我太快或太用力,泥土就会来不及定型,底座也就会不稳固。

好几次,我就因为底座不稳固,当我要塑形的时候,泥土松软无法成型。

这时,老师就会直接把它打烂,从转盘上拿走,我会得到另一块新的土,而原来的那个又得重新捏成一块土。

定型好了后,就可以开始提升,提升就是把胚土拉高。这时候就更考功夫了,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

太重,提升的时候内壁就会一下子变得太薄;但是太轻,就无法自由地塑形。

时间就在转盘上,随着转盘一遍一遍地旋转、时间一点一滴流走,如果不用点力塑形,泥土就会变硬,到那时候我再想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就更难了。

塑形好了,成了我心目中想要的样子,这时候要拉开一段距离远看,看看里外是否有些砂砾或者小石子在里头,若是有就得把它抠出来。

砂砾和小石子在陶土里,不仅影响美观,在之后烧制的时候还会使陶器形成裂痕,若是这样,就无法成为器皿了。

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查看一番后,就能把陶土从转盘移除,等待之后上色、上釉、烧制。

固定底座、定型、塑形、上色、检查、烧制。制作陶器的过程看似简单,却一点都不容易。

我作为体验的学生,除了享受在拉胚过程带来的疗愈感之外,最兴奋的莫过于看着手中的成品。

这是属于我的陶器,是我亲手给它立定根基,按着我心目中对它的期待塑形、彩绘上色、签上我的名,最后经过烈火烧窑,成为我的器皿。

当我看着它们,抚摸我的器皿,我忽然想到,我就是它啊!

我们不都是上帝手中的泥土吗?上帝不就是创造我们的窑匠,我们就是窑匠手中的泥土。

亲自经历了制造陶器的过程,我更深刻体会了经上提到窑匠和器皿的比喻,例如以赛亚书64章8节:“耶和华啊,现在祢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祢是窑匠,我们都是祢手的工作”。

我们是上帝手中的工作,这个“工作”在以弗所书2章10节也提到:“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预备叫我们行的”。

原来我是祂亲手的工作,被祂抚摸过无数遍,祂的目光落在我身上,仔细检查着我,看看我里面有什么砂砾还是小石子没有。

有什么罪、有什么不合祂心意的地方需要去除。

器皿的高贵在于造它的人,一位名画家笔下的名画就是价值连城,更何况我们是那永生上帝的杰作?岂不更加荣耀?

拉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稳固底座,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自由地按照窑匠心中喜好的去塑形。

我们生命的根基也必须要稳固,根基若不稳固,塑了再好的形,最终也会崩塌碎裂。

在泥土松软湿润的时候,在人幼年还愿意顺服和聆听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建立稳固的根基,使他们学习敬畏上帝、认识真正的智慧。

这样,无论将来会被陶造成什么形状,就不会摇摇欲坠,轻易碎裂。

作为制作陶器的人,我有权决定手中陶器的用途。

我要是不愿意上釉,就拿它做个花盆也行;要是想要彩绘、上色、设计得漂漂亮亮地做个纪念也行,或者上釉了做个盛汤盛菜的碗碟也罢,这些作品都没法向我抗议什么。

因为我是那个制造的人。然而当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时,我们却老爱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质疑和违抗祂在我们身上的心意。

一个盛汤的碗质问窑匠为什么不把它用作花盆的用途,我要是窑匠也会哭笑不得吧。

还是罗马书说的好:“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上帝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祢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罗马书9章20-21节)

上帝是主权的上帝,同时也是慈爱的上帝。

罪玷污我们的理性,所以我们每次听到“上帝的主权”时,总觉得我们会得到不公平的对待、我们无法施展我们的自由,

但其实若我们颠倒过来想,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祂的主权决定了独一无二的我。

我没有被忽略、被遗忘。祂双目如炬地看着我们,目光从我们身上的每一处经过,祂要使我们成为贵重的器皿,所以祂有时会下重手,因为若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形塑成高贵美好的样子;

但祂也会温柔地托住我们,慢慢地、轻轻地将我们提升、开展,偶尔加些水润泽我们。

这过程轻柔但也充满力量。我们最后形成的样子,是祂手里的纹路和起伏,也许还存着祂的温度。

然而那一刻我们不会怨恨祂,而是会充满着被爱的喜悦,因为那是我们真正的样子,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自己。

塑形之后的烈火烧窑,就是一场考验。考验我的陶器造得是否结实,泥土的质量如何。

经过烧制的器皿如果还完好无缺,没有裂痕也没有碎裂,那么这陶器就是上佳的。

但在制作过程中有些失误,也许起初看不出,但是在烧制的过程中就会暴露出问题。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若是不经过火的考验,如何能看出我们真实的光景呢?

所以有时候,上帝会让我们置身烈焰,坚忍到底,在烈焰后我们定能看见祂的双眼未曾离开。

窑匠如何盯紧烧制过程,上帝也如何看着我们被熬炼。

陶艺课体验很有趣,从中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信仰的道理。但愿我们都能成为贵重的器皿,蒙主使用!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2章21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提摩太后书灵修 | 成为贵重的器皿

作者:刘宇,中国
有声播读:慕晨,中国

 

今日经文:

提摩太后书2章20-26节

20 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
21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22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23 唯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
24 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
25 用温柔劝诫那抵挡的人,或者上帝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26 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在犹太人的《塔木德》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只注重外表的王妃,她觉得酿造葡萄酒的木桶太丑陋了。于是她决定用一些金器皿来酿造葡萄酒,仆人们照办,取来了一些金器皿酿酒。

可是到了收葡萄酒的时候,原本应该是颜色如同紫水晶,味道醇香浓郁的葡萄酒却变成了墨黑墨黑,难以下咽的液体。原来葡萄酒是不能用金器来酿造的,那看起来丑陋的木桶却可以让葡萄在发酵的时候发挥出它最佳的风味来。木桶才是酿造葡萄酒最适合的器皿。我们的上帝也需要合用的器皿,不论它是什么材质。合用的器皿才是贵重的器皿。

圣洁

保罗告诉年轻的提摩太,贵重的器皿是合乎主用的。而是否适合主使用,关键不在材质,而是是否圣洁。不论是金器银器,还是木器瓦器,一个大户人家的主人用的器皿一定是清洁的,没有任何污秽。主人要用的器皿,最在乎的是它的清洁度。正如《提摩太后书》2章21节所说: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这是一个条件句,如果人洁净自己,脱离令人羞耻的事情,就一定会成为贵重的器皿。因为他/她的圣洁,可以被主所使用,来成就各样美善的事情。可见贵重器皿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圣洁。

主的仆人宋尚节,有一次上台布道。他觉得自己越讲越枯干,缺乏圣灵的能力。下台之后,仔细思想,才发现自己在钱财报销的事上,有一笔很小的数目占用了布道团的金钱。他在主面前认罪祷告之后,速速退还了这笔钱,清楚对付了自己的罪。再次登台,他的布道服侍便充满圣灵的恩膏和能力。

祷告

保罗继续教导提摩太如何圣洁,好让他成为贵重的器皿,就是与属灵同伴一起清心祷告(提摩太后书2章22节)。成为圣洁,意味着有些事情我们要逃避,有些事情我们要追求。圣经告诉我们,要逃避少年人的邪情私欲,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色情泛滥的年代,逃避邪情私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当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属灵同伴一起祷告,彼此扶持,一起来到上帝面前寻求祂的面和祂的能力,寻求这些从上帝而来美善的生命品德时,这条道路就容易多了。魔鬼最喜欢引诱独行侠;上帝却喜悦我们两三个人一起向祂祈求。成为圣洁,我们需要有属灵的同伴一起祷告追求。

爱与真道

最后,经文告诉我们,成为贵重器皿的目的:用爱来教导真道。为了对抗异端的假教师,提摩太必须教导真道(提摩太后书2章24-25节)。并且是“温温和和”、“存心忍耐”、“用温柔”来劝戒抵挡真道的。主所使用的贵重器皿,一定是守护真道,持守真理的人。但是教导真道的态度是带着温柔的爱,好挽回那些被异端掳走的人。因为教导真道的目的是救人,而非毁灭人。因此贵重的器皿所承装最宝贵的两样就是上帝的真道和上帝的爱。真道使我们认识上帝,爱使我们活出上帝的生命。

愿主帮助我们,都成为贵重的器皿,合乎主用。

 

问题反思:

1. 根据今天的经文,做合乎主用的器皿,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2. 我们要如何才能成为贵重的器皿,提摩太后书2章21-22节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