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迫害

灵命日粮:至死忠心

读经:启示录2章8-11节  

英国利物浦的沃克美术馆收藏了一帧罗马士兵的画像,这位士兵忠心地站立在那里守护着庞贝古城。这幅画的灵感源于一次庞贝古城的考古行动,当时发现了一位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尘封在火山灰中。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整座城市复盖于熔岩之下,也同时将当时的人民和文化凝固在那一刻。这幅「至死忠心」的画像,见证了一位哨兵在被死亡的烈焰吞噬之际,仍坚守岗位,忠心至死。

公元一世纪士每拿教会的会众因基督而受到逼迫,就面临了要至死忠心的考验。主知道他们的忠诚(启示录2章9节),并因为他们会遭受更多的苦难,所以耶稣鼓励他们:「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示录2章10节)。

< [....]

灵命日粮: 活出信仰

读经:读经:彼得前书3章8-17节  

当我在本地的医院等着做例行健康检查时,我注意到墙上有块匾额,上面画着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之后,护士问我一些例行的问题,包括:「你是否感觉自己有灵里的需要,想找某位牧师谈谈?」我告诉她我很感谢她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在现今的世代中很少有人这样做了。她微笑地回答我说:「我们的医院是有其信仰背景的,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一。」在这个日益世俗化、强调多元论的社会里,有人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信仰,对我而言真是印象深刻。

在第一世纪,彼得劝告受逼迫而被分散各地的信徒,活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应当将为义而受苦视为一种祝福。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章14-15 [....]

灵命日粮:伤不了我

读经:读经:诗篇123篇  

在诗篇123篇4节中,诗人对骄傲人的藐视感到忍无可忍了,可能你也是如此。很可能你的邻居、同事或是同学常常嘲笑你的信仰,以及和你跟随耶稣的决心。棍子和石头或许会打断我们的骨头,但恶语却常常会伤得我们更深。在解经家柯德纳对这篇诗歌的注释中,他形容这处所说的「藐视」,就如冰冷的钢条一样冷酷无情。

我们能变得像骄傲的人一样,对他们的嘲笑以牙还牙;或者能将他们对我们的羞辱视为殊荣,可以「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使徒行传5章41节)。比起「永远被憎恶」(但以理书12章2节),短暂承受羞耻实在是微不足道。

我们绝不能像那些讥讽的人一样反唇相讥,反而要去祝福伤害我们的人。保罗提醒我们,「只要祝福,不可咒诅」(罗马书12章14节),而后上帝或许会引导他们悔改信主,让 [....]

灵命日粮:至高上帝

读经:读经:但以理书3章  

罗马政府要士麦那地区的主教坡里加(Polycarp,公元69-155年),以咒骂基督作为得到释放的条件。坡里加说:「八十六年来,我忠心服事祂,祂从未亏待我,我怎么能亵渎我的王、我的救主?」罗马兵丁威胁着:「如果你不改变心意,我就要将你烧成灰烬。」坡里加威武不屈,他因为不肯咒骂基督的缘故,而被处以火刑。

在这之前的数百年,有三位名叫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年轻人,面对类似的威胁,他们答道:「尼布甲尼撒啊圪我们所事奉的上帝,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祂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书3章16-18节)。相似的经历,却产生不同的结果:坡里加被活活烧死,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虽置身烈火,却毫发无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