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重担

上帝会给我们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吗?

Will-God-Give-Me-More-Than-I-Can-Bear

作者:Kezia L.,新加坡;翻译:孔晓慧,中国

“上帝绝不会让难以承受的事临到你,祂只会把你能处理的事交给你”。

刚开始信主的几年里,每当面临挑战,这句话就安慰我。我甚至用它来劝慰正经历艰难时刻的朋友。

但是当妈妈去世时,我有点怀疑了。不久后,一个与我关系很好的舅舅被枪杀。接着,我婚礼三天后爸爸去世。几个月后,另一位舅舅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失去双臂。以前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的话语现在突然站不住脚了。

上帝怎能让这些事发生?我完全理解不了。我心里想,他们不是说上帝不会把过于我能承受的担子给我吗?为什么现在我所面临的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极限呢?

这不仅让我想到自己,还想到那些处境比我更加艰难的人。我的意思是,我怎样去安慰一个刚刚失去自己小孩的妈妈,告诉她上帝不会给她过于她所能担当的担子呢?或者怎么向一位刚刚埋葬了妻子和孩子的人说这话?又或者怎么向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如此解释呢?

我怎样才能让这些惯常用到的安慰话语可以去解释悲惨的生活现实呢?上帝真的不会把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担子给我们吗?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选择继续相信祂不会。我假装坚强,继续生活。但是伪装很难继续,我几乎坚持不住了。

是的,上帝会那样做。

一段时间后,我最终有勇气承认:上帝会给我们超过我们承受能力的担子。我相信祂会让我们经历刻骨的痛,可能会摧毁我们让我们所剩无几的痛,亦或经历惨痛的失败。

那我们如何理解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中上帝的应许呢?毕竟,那里明确指出上帝“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就是这里,我意识到,这句经文中的“受试探”是指着罪而言。上帝不会容许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抵御的。这个经常被误用的经文不是指遭受试炼讲的。

提到试炼,我相信上帝会给我们难担的担子,因为如果我们凡事如意,顺利应对一切,我们就真的不需要祂了。如果我们可以承担每一个担子,我们就没必要转向祂,祈求得到祂的帮助、让祂加添力量和勇气了。

除非我们有基督赐下的恩典和力量,我们无法忍受试炼。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曾在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能无力的艰难处境,沉重的苦难将我整个人耗尽,让我哭都哭不出来了。痛苦太重,难以承担;心里满满的都是苦。就是在这个时候,除了我与上帝的关系,其他都不再重要。

痛苦是有益的。

那是不是上帝容许苦难发生就表明祂很残忍呢?当然不是。

事实上,痛苦对我们有益处。不,我并不是说我喜欢痛苦——远非如此。但是尽管它令人生厌,却是一位良师益友。痛苦帮助我们清晰地认清自我,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让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出问题了。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在战争中下半身失去知觉的老兵。在一个场景中,一位高中生志愿者正帮他清洗身子。高中生说有时他真希望在学校的足球训练中感受不到疼痛。这时老兵回答道:“不,不要。你不会想像我一样失去痛觉”。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状态。我们想逃避痛苦,相信这样对我们是最好的。但是痛苦不是我们的敌人。它实际上帮助我们过得更好。痛苦把我们引向正确的方向——过一个定睛上帝、依靠上帝的生活。

我并没有觉得你我经历的困难无关痛痒。相信我,我也曾希望自己的生活远离苦难。但是,我不得不说,在上帝的智慧中,祂让凡事的发生都有目的。

现在我更深依靠祂来得力量,知道没有祂我绝对搞不定。我也学习更好地爱人,真正地关心他人的幸福。我看到自己自私欲望背后的愚蠢,做决定时也更加有智慧。这些只是上帝教我的一部分功课。不经历痛苦,我永远也领悟不到这些。

试炼和痛苦是我们最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放心的是,每一步都一定会有上帝与我们同行。

此文章原载于作者的博客,此版本已由雅米事工团队编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面对苦难)


submit_article

与耶稣“同负一轭”?

作者:陈樱之,新加坡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章28-30节)

当耶稣呼召我们背负祂的轭时,祂并不是呼召我们额外再加添一个轻省的担子,而是将我们的重担转移到祂的轭上。祂与我们同行,拉动轭与我们的重担,然后回过头来对我们说:“我会给你安息”。事实上,这个轭之所以是容易的、轻省的,是因为耶稣在那里——我们的劳苦重担都加在了祂身上。

耶稣呼召我们去背负祂的轭,是轻省的,因为耶稣会分担我们的重担。但这也许并不是那些想寻求上帝帮助的人的愿望。我们往往只是希望上帝能够彻底拿走我们的重担,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继续背负并承担这个重量了,尽管有了耶稣的轭后,这负担已经轻省了许多。因此,一个人即使已经转向耶稣,如果问题不立即消失,也可能还是会感到很沮丧。但耶稣从未如此应许我们。

耶稣呼召我们一同负祂的轭,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做。与某人同轭意味着我们要与他(或她)并驾齐驱,保持同样的步伐。如果轭没放平,合作将会失效,因为他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彼此制约;最后,双方都被搞得无法动弹,寸步难行。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耶稣同轭,因为耶稣所去的地方并不是我们想去的。或者祂的步伐对我们而言太快或太慢。当与耶稣同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要占据主导或者按自己的意愿定速度,但说真的,这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人本身就能承受自己的劳苦重担,他或者她还会到耶稣那里去寻找安息吗?所以,与耶稣同轭,却总想占据主导,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学我的样式”。我们需要停止自己的奋力挣扎,效法耶稣温柔谦卑的心,这样我们就能相信祂的带领,相信祂的方向和速度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我们需要谦虚地说,“耶稣,我做不到,请祢来帮我”,并接受祂的邀请:“来”。

也许劳苦重担的环境正是亲近我们救主上帝的机会,因为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会与耶稣同轭,与祂同行并有祂的样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