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门徒训练

信心之路(有声中文)

 

作者:郑琮萌,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疫情之后,我开始了一份新的工作。在新的办公楼不远处,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边。我知道方向,却不记得确切的地点。最近,我决定下班之后去跑步,所以规划了路线从办公楼跑到海边,之后再跑回原点。

 

计划总是美好的。我按着自己的记忆,往海边的方向跑,可是却越跑越没有信心。半途中,我看到我的左手边是一栋尚未完工的建筑,右手边是一片未开发的树林。我胆怯了,开始怀疑是否跑错了路线。我慢慢地往前走,但仍看不到有任何的标志或大海。我没有信心继续往前,万一不是海边,我又需要花更多时间跑回原点,而且天色也不早了,所以就决定放弃了。

 

隔天,我想再尝试一次,或许昨天是我进错了路口,所以这一天我决定试一试另一个路口。没想到结果还是一样,跑到半途就发现似乎也不是这个路线。为了避免再浪费时间,我打开了导航,发现原来昨天的路线是正确的,只是我没有跑到最后就先放弃了。当我照着导航跑到海边的时候,看着一片蔚蓝的大海,听着海浪的拍打声,心中非常平静。那一刻,我突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人的一生有多长?没有人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从前我在想,如果我的人生很短暂,我不想浪费时间走许多冤枉路,可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一定有很清晰地指标来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害怕面对未知,掌控不到自己的人生让我觉得没有安全感。但自从我接受了耶稣基督成为我生命的救主,我学习把我的手伸给祂,让祂牵着我走人生的每一步。渐渐地我的安全感变成来自我深信的上帝,祂必牵着我,永不离弃我。人生总有许多未知,就算我把自己的人生计划的多完美,总会有许多的变化是我预料不到的,就像我预料不到这一年会有疫情,各国的天灾也都不在人的预料之中。既然如此,那就把人生交给上帝吧!让祂带领,安心地跟着祂走,因为知道一路上祂都一直与我同在。

 

我不希望我的信仰旅程如同我跑步的路线,当我在路途中看不见任何的指标告诉我前面就是海边时,我就因此而胆怯、退缩、放弃。但是我们可以依靠上帝这位人生的导航,引领我前方的道路,如同我开了导航之后,知道并坚信这一条路就是通往海边的路,勇敢地往前走,最终美景就在前方。同时,这个经历也激励我,当我还没有走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信心亦是如此,即便是未知的未来,有上帝是我人生的导航,跟着祂走绝对不会迷路,必能到达那应许之地。因为在马可福音5章36节耶稣说:“不要怕,只要信。”不论这个信仰的路程多么起起伏伏,都不要放弃。这就是信心的旅途——奔跑永不放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上帝让失望变为宝贵教训(有声中文)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一天,一个朋友在WhatsApp上给我发消息说她生病了,但无法负担药费,所以要向我借钱购买药物。在了解了她的病情之后,我告诉她我可以借给给她,但条件是她在买完药之后发给我一张购药凭据,因为我想确保这笔钱她真的用在了买药上面。

她同意了,让我将钱转入她的银行帐户,并将转账凭证发给她,我照做了。

几分钟后,她告诉我她已经买了药,这笔钱足够支付她的药费。但是,她说药房没有给她收据。因此我要求她给我发一张药的照片,但是她只给我发了一张破损的包装盒照片。她说她已经打开包装并将药物放到了一个专门的药盒中,但是她无法向我提供药盒和药物的照片。

她的故事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我给她压力让她说出更多信息,最后,她终于承认自己对我撒了谎。她说她的父母会为她买药,当我提醒她保留收据时,她说她父母去的药房没有开任何收据。我请她从另一家可以提供收据的药房买药,她说她觉得我把事情弄得太复杂了。

接着,第二天早上,她发来了一条令我惊讶的信息:

我想对你说,在帮助他人时,你把事情搞得太复杂了。我的父母不喜欢。你似乎太过谨慎了,这又不算多大一笔钱。很抱歉,我不得不这么说,以前帮助过我的其他人从来没有像你这样复杂。你本来就知道药房不提供收据。我刚刚告诉了你我父亲说的话。

我读到她的信息时很生气,然后我回复道:“如果你不喜欢,就把我的钱还给我。”

之后她的回答让我震惊和愤怒:你已经给了我,是不可能被还回去了。

我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我平静下来时,我提醒她,她要求的是借钱,不是捐助。然而,她无视了我的信息。老实说,我之前便准备好给她钱来帮助她,并没有期待她会还。但我没有对她这么说,因为我希望她对她的自己说的话负责(她说了是要借钱)。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也在抢夺上帝的东西

我非常生气,她的回答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回放。但是我提醒自己不要任由情绪控制自己。我试着通过做一些运动来使自己平静下来。就在那时我感觉到上帝在心里对我说:“Charles,你不是也经常这样吗?”

“您指的是什么啊,上帝?”我很困惑。

“你祷告我祝福你,但是当我祝福了你并让你用我给你的礼物去奉献或祝福他人时,你则会左思右想。你不记得我给你的钱不是属于你的吗?它是我的,我只是把它放在你手里而已,我希望你也能使用它来祝福其他人。”

我被这样的想法触动了,也被上帝在玛拉基书3章7-9节中的话所提醒: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

“人岂可夺取上帝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

当我在财务方面像一个不情愿的管家一样挑选并选择要捐多少钱和要存多少钱时,上帝大概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很多年都在十一奉献,我也知道我需要有爱心的奉献,但有时我会与上帝争辩说,我不需要在十一奉献之外再有别的奉献。我的工资是我努力赚来的,为什么还要多奉献呢?看看这多么像在对上帝说:“你已经给了我,是不可能被还回去了。”

我忘记了,尽管钱是我工作赚的,但是是上帝给了我健康的身体、恩赐、并给了我谋生的机会。

所以,我所赚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上帝的。我只是祂祝福给我一切礼物的管家,我并不拥有它们。

 

 

学习成为一个好管家

在思考了这些真理之后,我不再对我的朋友生气。我并不知道我借给她的钱实际上被用来做了什么,她也整整一年都没有与我再联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因为我试图找到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与谨慎对待以防自己被利用之间的界限。我们该如何去爱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呢?

但是,上帝把我和朋友的糟糕经历变成了一堂宝贵的课程。从中我得知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上帝,我空手来到这个世界,也将空手而去。正如约伯记1章21节所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上帝还让我明白,十一奉献和爱心的奉献不是浪费金钱,而是将我世上的金钱转化为可存放在天堂的宝藏(马太福音6章19-21节)。

我还学到,做一个好管家,管理上帝所赐给我的一切是一个毕生的学习过程。这确实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很擅长了,骄傲就会进来,我们就开始变得沾沾自喜。我祷告上帝帮助我持续地记得我拥有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祂给的,并明智地使用它们来荣耀祂。

这堂课也提醒我,上帝可以使用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来教我们一堂属天的课程。因此,如果明天我们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不花一点时间祷告并问上帝:“上帝,今天您想通过这个教我什么呢?”聆听祂要讲的话,将你的失望变成一次宝贵的教训吧。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改变?(有声中文)

作者 :Kara J Lovett,美国

翻译:Verena Chi,台湾

有声播读:Joya,中国

 

身为一名商业顾问,我的工作专长是情绪支持。

当然,它有一个更专业的名称:组织变革管理。我的团队帮助客户公司管理其新技术对相关人员、流程和政策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握住客户的手,对他们微笑,让受到影响的相关人士安心而不害怕变化。

但与此同时,我自己也非常需要情绪咨询。因为我就和我的客户一样,当面对变化时,我会感到愤怒、沮丧与恐惧等情绪结合的冲击。

在我面对人生最大的变革期间(上大学、住国外、开始新工作),我真的希望能有人陪我度过这些变化,并向我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我需要真诚忠实的朋友,以便当他们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我能够真心地相信。

当我身为一位顾问发现即便我握住客户的手跟他们微笑,也没有办法保证结果时,我想起了那位能够永远信守承诺的唯一。那位一直以来都在我身边,让我不停寻求的上帝,我的天父。祂是我的情绪咨商顾问,帮助我度过每一次变动,一路上鼓励、支持我。在我人生最近的一次变化里(我的新工作),上帝启示了我三个关于祂是谁以及祂为什么允许改变的方面,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1.有时候上帝不会告诉我们改变的原因。

在客户参与讨论的会议中,我的咨询团队总是会着重告诉大家变革的原因。我们会向客户列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其公司为什么需要做出改变。

然而,上帝不会总是提供变革原因给我们,祂也没有义务这样做。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8–9节)

每当我面对变化时,我都求上帝揭露祂对此变化的心意。然而,很多时候,都是要等到很多日子之后我才会意识到祂为什么允许我的生活改变——前提是祂愿意告诉我!

上帝要我们单单相信并依靠祂,相信祂已思量过所有变革的理由。祂的道路远远高过我们的道路,这表示有时候我们无法了解改变背后的逻辑和原因。尽管要不知道理由地去接受改变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我也学到上帝和事物变化相关的另外两件事情,帮助我在当下能感到平安。

 

2.改变使我成长。

我曾经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需要搬到全世界第六小的国家去担任一年的英文助教。在离家几千英里的安道尔,我面对着一连串的重大改变。除了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全新的学校体系和新工作外,我这个外国人在一个什么人都不认识的国家,听着完全不懂的官方语言……这些挑战是我从来都没遇过的。

当我回顾人生中最艰难的那一年时,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每一个挑战都让我以崭新且强大的方式成长。在我回到家乡时,我不仅会说新的语言(加泰隆尼亚语),也学到了较细腻的沟通技巧、拥有与国际团队合作的经验,以及对于为什么我需要依靠上帝有更深的理解。当我在安道尔不断地与自己身为人类的极限碰撞时,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于是我不寻求自身力量,而是转向上帝。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各书1章2–4节)

尽管雅各在信中的对象是给面临迫害的基督徒,但我们也可以在生活遇到考验、信心遭受试探时,与这段经文连结在一起。对我来说,搬到安道尔是一次信仰上的考验。根据雅各所教导的,那些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和情况有其神圣之目的。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上帝正在使用它们来塑造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加成熟而完整,越来越有基督的样貌。

 

 

3.即使出现变化,上帝永远不变。

我的应变管理咨询团队主要关注在变化上。但是,相较于变动的部分,有时候我们的沟通会在不需要变动的方面上产生更多的探讨与关注。

我发现如果对什么是不需要变动的有把握,那我将会更容易接受需要变动的部分。对基督徒来说,上帝永远不变。我们可以确信不管我们的生命里有多少变化,上帝和祂的特性永不改变(希伯来书13章8节)。

非常感激的是,即使我们的周围发生变化,连我们自己也发生变化,上帝从未动摇。上帝永远掌权,祂所说的一切都值得信赖,在变化中依然信实且满有怜悯。

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节)

当我第一次搬到新的工作地点时,我确信我需要一个能让我到别处去旅行的新咨询项目,所以我用尽全力试图让自己进入那些上帝牢牢关闭的大门。然而,即便我对于上帝的安排感到气愤,祂依旧怜悯我,给我力量成长、茁壮。

上帝的信实和怜悯并不取决于我们,祂对我们的恩典和仁慈是因着祂的特性,而这就是我们所信靠的上帝。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因为上帝是信实的,祂永不失败!

身为一名情绪咨商顾问,我有很多需要学习;如同身为上帝的孩子,我有更多需要学习的。但我的老师绝对是业界第一把交椅,没有任何的变动会让祂吃惊。

我希望这些分享能够在你下次面对预期或不预期的改变上有所帮助。记得寻求那位永不改变的唯一真神!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谁的故事才重要?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晓晴,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网飞

 

编者注:本篇评论包含剧透。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开始看网飞的最新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只是想看看阔别韩剧已久的金秀贤回归。

但是当开场故事一亮相,我便完全沉浸在这个光怪陆离、蒂姆·伯顿式风格的故事里:一位美丽的女孩被独自困在一座塔里,因为全世界都认为她是一个“带着死亡阴影的怪物”。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我们得以一瞥女主角高文英(徐睿知饰演)的生活,黑暗又孤独。

她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感,以及她破坏性行为背后渴望被爱的痛苦吸引了我,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虽然被称为“治愈”剧(角色通过与他人互动来感受某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或宣泄),但《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并不是那种最具安慰或治疗作用的剧。整部片子没有带给观众疫情下人人都渴望的对现实的逃避,而是通过对剧中角色的生活和治愈过程进行坚定而强烈的描绘,挑战我们去直面那些告诉我们自己真正是谁以及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故事。

 

 

你紧紧抓着什么故事?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围绕几个有着各自问题的人物展开。他们每一个人都紧紧抓着一个关于自己故事的消极版本,无法享受真正的生活。

第一个角色高文英是一位畅销儿童读物作家,她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性格障碍使她很难与周遭相处。她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住在一座哥特式废弃的城堡里,被悲惨童年的鬼影笼罩,她一再被告知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怪物,永远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接着男主角文康泰(金秀贤饰演),是“没关系精神病院”中的一位护工,他很善良但永远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都深藏于心。康泰从小就认为,母亲生下他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照顾他那患有自闭症的哥哥。他被苦苦拉扯,一边是要照顾哥哥,另一边却是由此而对哥哥产生的恨。

三人组中的最后一位是康泰的哥哥,热爱恐龙的尚泰(吴政世饰演)。尚泰患有自闭症,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最完整地表达自己。他在绝大多数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目睹了母亲被谋杀后,他便患上了创伤后遗症,恐惧蝴蝶。

 

随着三个角色的生活有了更多交集,兄弟俩搬进了文英的城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放下戒备,互相信任,并在一起面对恐惧时学会宽恕、最终找到友谊并组建了家庭。

这个小家庭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但当剧情到达高潮时,我们以及三个主角发现了剧中一大谜团背后毁灭性的真相——杀死文康泰兄弟母亲凶手的身份——这极大地威胁到了三人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三位主角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真相,并在通往治愈的旅程中学到了以下让人宽慰的三点。

 

 

1.面对恐惧…..也没关系

尚泰是唯一目睹母亲被杀的人,但找到凶手身份的唯一线索是这起杀人案与尚泰对蝴蝶的恐惧有关。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他发现自己痊愈的关键不是抹去记忆的创伤或逃避,而是去克服,“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正如尚泰学到的一样,通往治愈之路需要我们自己迈出第一步,找到脱离过去的那扇门,否则我们就会把自己锁在内心痛苦的地牢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过去。

但是,如果实在无法独自面对并克服恐惧时,我们可以记住……

 

 

2.倚靠别人…..也没关系

对文英来说,发现真相让她精疲力尽,感觉自己无法写出或讲述故事了,但尚泰的坚持推动她完成了需要她写的最后一个故事(至少是剧情时间内的最后一个)——《找寻最真实的脸孔》。这个故事正反映了三个主角探索“最真实的自我”的旅程。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主角——空罐头公主、面具男孩以及箱子叔叔——为了找回被邪恶的阴影女巫偷走的“真实脸孔”而踏上旅程。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了不同的角色(与他们在全剧16集里遇到的角色有一些相似之处),每个人都会帮助他们更了解自己,或获得勇气摆脱自己故事版本的枷锁,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真实面孔”。

这是文英写的唯一一个没有以残酷和悲剧结尾的故事(之前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被抛弃,只能自己捍卫自己)。在这个故事中,她不仅找到了新面孔和新身份,还找到了新的希望以及一个愿意接纳她原本模样的新家庭,她不用再当任何人的影子,也不用承担父母的过失,更不用再背负那些相加于她的恶言恶语。

单凭主角们自己无法积蓄力量战胜阴影女巫的阴谋,只有当三人联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时——才成功打败了阴影女巫,找到通往“从此幸福快乐”的道路。

如果三位主角能通过彼此倚靠而获取力量,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仅倚靠彼此,还倚靠基督里的力量,会发生什么?

正如传道书4章12节所说,“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当我们单靠自己与敌人的计谋斗争时,我们很快就会灰心丧气,寡不敌众,但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中提醒我们的,上帝创造我们作为基督的肢体彼此倚靠,作为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我们需要彼此方能看到、听到、行走和移动。或许到那时,我们也会有足够的理解与明白去告诉彼此……

 

 

3.慢慢治愈…..也没关系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最美好最打动人的一幕就是当有人在自己争战、设法寻找出路时,其他人会为其留出空间。

这部剧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到治愈的过程有多么艰难、不舒服和耗时,并展示了主角们是如何在相互连结中成长的——学习表达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4-7节中谈到的那种爱,一种 “不求自己的益处”或“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而是在恒久忍耐和恩慈中与他人相处的爱。

当看到文英和尚泰从争夺康泰的感情,到学会说对方的“语言”,并建立起牢固的友谊,是多么令人欣慰。

当看着这些角色迈向“从此幸福快乐”的方向时,这让我想到我们听到他人的故事或最黑暗秘密时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向周围的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满希望还是挫败的故事?

当我们无路可走时,我们又会去听谁的故事版本?

 

 

 

你听谁的故事版本?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展示了毁灭性的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雅各书3章5-6节),以及当我们允让这些故事版本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时带来的危险。作为基督徒,我们听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福音的故事。这个故事比精心编写的童话更真实、更奇妙、更令人敬畏。

福音告诉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用什么故事版本来定义我们的生活并不重要。也许像文英一样,别人说我们是个“失败者”,注定被遗弃;或像康泰一样,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与他人牢牢绑在一起的;或像尚泰一样,觉得自己的弱点是另一个人一生的负担。

我祷告,当我们聆听别人有深深破碎的故事时,要“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章2节)。我们要帮助彼此,把过去抛诸脑后,听听那位已经知道故事开头和结尾的作者的声音。祂将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每一次伤害、每一次虐待都赎回。祂看到我们身上的伤疤,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耶稣邀请我们放下自己的故事,进入那个祂进入死亡深处才为我们赢得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决定选择光明的国度而非黑暗的国度(歌罗西书1章13-14节)——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希望,覆盖了我们内心最深处、最黑暗、最悲惨的故事。这个故事帮助我们在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是唯一真实且值得相信的故事。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