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顺服

打包、大学、计划

作者:Christie Weakly,美国

如图所示,我要开学啦!同时,你也可以看出,离别之时,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请仔细看我手中的白板)。我读专科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有一个学期是在外面上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去大学,这将是头一回。到目前为止,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兴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那边看看有怎样的历险会摆在我前面了。从我第一次造访算起,差不多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渴望再回到那所学校,但是上帝却让我等到现在。天啊,我准备好了吗?

出发之前,我看着那些我辅导过的女孩子,与她们双目对视,问:“你们计划怎样度过下一年?想要取得什么成就?到年底的时候,你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当然,我也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整个夏天,我都在仔细思考我下一学期的目标和愿望。我该怎样预备呢?我应该怎样明智地利用我的暑假?我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有计划地度过了暑假。我花时间跟那些我想成为的人,或我想辅导的人呆在一起。我写作、思考、阅读,灵修、工作、运动,完成了不少事情,这样,当我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我就可以说:“整个夏天,我没有虚度。”这周,我坐下来,要为明年的生活写下优先次序。

我问自己:“我要怎样度过今年,才能在明年春天回顾过去的时候,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一年我没有虚度?’”我定下了几件我想做的事情。首先,我想管理好我的时间。我想知道我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因为我想善用它们。其次,我想将与上帝相处的时间列为优先。我知道除非有意计划,不然灵修不会成为我忙碌一天的开始。因此,我将它列为优先考虑的事项:我必须有灵修时间!同时,我也想要有健康的饮食。我想保持身材,也要身体健康。对我来说,绝对不要新生肥胖症*!我想交许多优秀的女性朋友,并与她们有更深层的沟通与交流。我的清单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决定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相信最重要的决定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想稍微多说一点背景故事。在我和好朋友乔伊各自出发去不同的专科学校之前,我们和几个家庭一起开办了一个有趣的家庭聚餐,大家也为我们俩做了祷告。作为欢送我们的一部分,乔伊的妈妈莎莉问了一个让我怔住的问题。她说,你对上大学的理解是什么?我告诉她,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回答的话,那就是我担心我会很寂寞,没有人会努力了解我或者发自内心地爱我。她告诉我,最好的疗法或者不担心的方法是致力于服事他人。我之前对此思考过很多,但从没有从我害怕交不到好朋友的角度思考过。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我的目标是服事人,那么我永远也不会对人失望。这一点帮助我做出了第二个决定: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在学期末回顾的时候,看到我生命中的改变。我想成为一名服事者,就像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第5章13节告诉我们的那样。我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别人身上。我想思考可以怎样给予,而不是索取。我带了两个茶杯——还有约克夏黄金红茶和一些瑞士莲巧克力——因此我可以请人喝下午茶。我还有大量的信纸,可以在大家遇到困难时给他们写便条(罗马书12章15节)。我有很多指甲油,可以给其他女生美甲。我还有一个急救箱,里边装有布洛芬,奈奎尔和苏达菲等等,可以照顾那些生病的女孩子(路加福音10章9节)。我想使用所有这些工具与他人有更深的对话,为我所生活的环境带来生命的影响。我想以充足的爱待人,成为一个灯塔,就像上帝在马太福音第5章16节中呼召我们去做的那样,并且证明上帝爱我们、供应我们所需,不仅仅是我们日用的必需品,还包括那些我们所渴望的东西(哥林多后书9章8节)。这就是我想在我生命中看到的改变!

另外,我知道我还需要学习负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得向上帝交账(罗马书14章12节)。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写下这一切!现在,你们都知道了我的目标, 除了为此努力之外,我别无选择。我告诉乔伊和另外一个好朋友,以及那些在乔伊和我的圣经学习小组中的女孩子们,我们每周都要用Skype通话,彼此对视,然后问:“你到底进展如何?”,如果懒惰,我们就彼此训斥。

因此,我也要问你同样的问题:你计划怎样度过下一年?到年底的时候,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一个计划吧。写下你的目标。我为自己想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想成为的样子,列了一个很长的清单,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标准,这样我就可以自我检查,看每周的进展如何。这个夏天的每个主日,我都去星巴克花几个小时读圣经,写日记,大概地评估我的生活和我自己。我将会在学校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并且每周都看一下,哪些是我下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付出与愿景。

好啦,这差不多就是我关于计划生活的演讲啦,至少目前就是这些。让我们像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那样度过今年吧!有计划地。正如我妈妈所说:“go M.A.D(go make a difference)活出不同!”

**发胖症是一个在美国和加拿大常用的表达方法,指的是大学生第一年通常体重会增加很多(稍微武断地设定为15磅)。(来源:维基百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漫画: 比尔博先生(4)——爱的故事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
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
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天上的父。
~ 马太福音5章16节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前半部,提醒我们这个真理:我们应该知晓,周围的人会观察我们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方式,并透过亲眼见闻来评价我们的主。祂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章16节)。

那我们应当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明光照耀呢?首先,在每天生活的大小事中,我们都要以基督的心和特质来面对。然后,像耶稣一样,去怜悯那些被遗忘的或弱势的群体。还有,为主的名及荣耀而活。

人们正在观察我们,问题是:他们到底看见了什么?

绕道而行

作者:瑞瑞,菲律宾

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上帝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上帝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所以上帝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带着兵器上去。(出埃及记13章17-18节)

有一个问题常常成为基督徒的困扰,那就是对于未来的道路(婚姻、学业、事业、生意、家庭……)要如何选择。我们基督徒一定都有过一阵子,仿佛疯狂了一般,迫切地寻找上帝最满意(或者真实一点是自己最满意)的答案。

数月前读到一处经文,写到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当这群盲目的百姓脱离捆绑,迎来自由时,他们对于前面的道路却仍旧茫然。上帝成为他们唯一的GPS。不过,这个GPS导航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人更满意,还是让上帝更满意呢?这个问题也决定了上帝的导航是我们的唯一引领,还是只是一个参考建议而已。

百姓经过旷野,走向迦南美地。我相信在上帝那里,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但这里却强调“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上帝GPS却故意让百姓绕远路。不管哪条道路,都要付上代价:捷径却有战争,不冲突却要劳累。

到底选择哪条路,恐怕关键还是要看人有怎样的承受能力。出埃及记13章17节记载了一条被否定的捷径,为什么呢?很明显,这条捷径并非上帝完全不想用,而是百姓还没有为着理想之地、为着信仰去争战、流血、牺牲付代价的心志与准备,可能遇见打仗就后悔!

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苦苦地等待上帝的回复。实际上,上帝那里有无数条路,关键是我们内心中是否有一个决定——为了上帝、为了基督而付出、流血、牺牲的心志,仅此而已!


投稿

巨型困境

作者:Ruth Lawrence, 英国

我曾在一次新思维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二名。那是第一次我写的东西有所回报。自我膨胀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甚至不是冠军,只是第二名,并且我也没获得任何奖金——奖品是一本书,写的是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作家。但要是看到我当时得意的样子,你肯定会以为我是某畅销书的作家。

撒母耳记上17章记载,以色列人受到歌利亚——一个自恃过高的巨人的挑战。这个巨人来自非利士军队,他们是与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相争的。

以色列在军事历史上可谓是战事连连。得胜的秘诀则是对上帝的信靠。当他们信靠上帝并遵行上帝的律法时,他们就战无不胜;但当他们悖逆上帝时,结局则是灾难性的。

非利士人当时正享受着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对战局信心十足。他们甚至自信地认为只用歌利亚一人就能打败以色列人。如果以色列人是孤军奋战,非利士人的狂傲或许无可厚非。但以色列人并不孤单,上帝与他们同在。祂会帮他们击败非利士人,救护他们。

指责以色列人在歌利亚面前胆小容易,面对足有九英尺高的巨人仍坚信上帝的拯救却实非易事。难,却也不是不可能。

要持守对上帝的信心,关键是牢记上帝已为我们成就的大事。我们或许不会真的需要面对一个九英尺高的巨人,但我们却面临着一个更巨型的困境——自身罪的辖制。问题在于我们主宰着自己的小世界,拒绝上帝。这就是圣经所说的罪——目无上帝地活着。

这种生活会让人沉溺其中。试试看过一天,无论做什么,都为他人而做,不为自己。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再尝试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我们做不到。我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宇宙的中心。这可能是我们能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掌管世界的是上帝,不是我们;并且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向上帝交账。我们需要有人能帮我们把这笔账一笔勾销。

如大卫应战歌利亚,耶稣基督背负起十字架,使我们不再被罪捆绑。耶稣高过大卫的地方在于祂是上帝,唯有祂能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十字架看起来可怜无助,像大卫在歌利亚面前一样。但上帝却可以使用看似软弱的来成就祂伟大的胜利,并将一切荣耀归于祂名。这就是为什么,若我们信靠耶稣基督救赎我们,我们就不用再惧怕上帝的审判。有时我们深陷罪恶,因此怀疑上帝是否还能爱我们。但十字架证明了上帝对我们的爱。这也是使徒保罗在罗马书5章6-8节所写的:“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愿我们定意将生活中的成就归荣耀于上帝,并且知道唯有透过耶稣基督,我们才能从罪的奴役中被救拔出来。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