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饶恕

灵命日粮:并非有意

读经:利未记4章1-3节;罗马书3章21-26节 

有一回,在孙子艾力来探望我以后,我开车送他回家,路上的交通特别繁忙。来到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时,由于周围的车子又多又快,结果我无法驶入有收费站的车道,被迫转进一条专用的车道,这是让那些已经预付费用的车辆通行的,然而我却没有预付费用。艾力告诉我,我的车牌可能已被拍照存证,之后还可能收到罚单。这让我非常的洩气,因为我并非有意违法,却要承担后果,为此支付罚款。

旧约时代的犹太人,若在无知的情况下犯罪,违反了上帝的律法,同样被视为严重的罪。旧约认为这些无意犯下的也是罪,并要求人们为此献上适当的牲祭:「若有人在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上误犯了一件……就当为他所犯的罪把没有残疾的公牛犊献给耶和华为赎罪祭。」(利未记4章2-3节)

因此,旧约中的赎罪祭,不只提醒我们无意犯的 [....]

灵命日粮:良心责备

读经:约翰一书3章16-24节 

最近我读到有趣的现象,当美国的私家侦探登门查案时,会向应门者亮出证件,然后说:「我猜我不用解释为何我们会上门来吧!」许多时候,应门的人都会很震惊,然后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接着就会全盘托出许久以前犯下而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作家朗•罗森堡(Ron Rosenbaum)在《史密森尼》杂志中描述,这种反应是「良心谴责而透露真相,一种内心的坦承」。

我们都知道那些关于自己,但别人不知道的事,例如:失败、缺陷、罪恶。即便我们已经向上帝忏悔、得到祂的饶恕,这些事仍可能一再回来控诉我们。身为耶稣最亲密的跟随者之一,约翰在提到有关上帝对我们的爱,以及呼召我们跟随祂的命令时写道:「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上帝面前可以安稳。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上帝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 [....]

灵命日粮:胜过罪恶

读经:约翰一书1章 

不久前,有人问我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能够坚持多久不犯罪?一星期?一天?一小时?」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呢?如果我们诚实以对,或许会说:「我们无法一天不犯罪。」又或许我们回顾过去的一周,可能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向上帝认罪。如果我们说,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无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没有犯罪,那真的是自欺欺人了。

上帝鉴察人心,也知道我们是否感受到圣灵的责备。如果我们真瞭解自己,我们应当时时谨记约翰一书1章8节的经文:「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然而,第10节说:「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必定不希望这成为我们的写照。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当我们认罪并需要得到赦免时,上帝会如何回应呢?」答案是:「我们若认自己的罪 [....]

灵命日粮:面对过去

读经:使徒行传9章20-30节 

查克.寇尔森(Chuck Colson)是监狱团契的创办者,他用40年的时间向犯人传福音,并帮助他们认识耶稣基督。当他在2012年4月过世时,一篇新闻报导的大标题这样写道:「尼克森水门案的共谋──查克.寇尔森逝世,享年80岁。」这实在是很出人意料,试想一个人因信仰而生命被彻底改变之后,人们竟然还用他在未信主以前,就是担任总统副官的期间,所犯下的错误来为他「盖棺定论」。

使徒保罗的决志和他早期的基督信仰见证,遭到了众多质疑的声浪,人们甚至对他感到惧怕。当保罗开始传扬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时,人们议论纷纷:「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也是为此吗?」(使徒行传9章21节)后来,当保罗去到耶路撒冷,且试图加入门徒行列时,他们都惧怕他(26节)。在接下来的年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