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黑暗中的旌旗

5种方法帮你更好地敬拜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国

翻译:Xining Wang ,爱尔兰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最近,我以最喜欢的方式之一——约会——度过了一晚。我并不想过于煽情,但我不得不说,能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结婚我很感恩。我喜欢看电影的时候依偎在他的怀抱里;和他在书店里漫步,一起笑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书名;在吃我们最喜欢的沙拉时进行一场改变彼此的真挚谈话。大多时间里,我们只想享受这样的感觉,沉醉在属于“我们”的气氛之中。这就是约会之夜的美丽所在——有一种奢侈叫只是跟我们所爱的人在一起。

 
与在约会之夜滋生的亲密关系类似,我们和上帝的亲密相处也是这样。我们应该抛开一切忙乱和所谓的效率,单单享受与祂同在。用我们的所有来爱祂,应该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吗?
 
但是经常性地,作为一个进取的人(更不用说还是个“属灵博主”),我往往希望即使在与上帝相处的时候也能够高效——我将它视为了另一件待办事项,而不像是享受与我所爱之人的甜蜜时光。还记得那些古老的教理问答书中所讲的我们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也就是那所谓的核心问题。他们说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要荣耀上帝并永远享受祂的同在。
 
我必须承认,这个“享受”需要我刻意去体会,尤其是当我需要打包午餐,又顶着工作截止日的时候还听到孩子喊“妈妈,你看到我的记号笔了吗?”。在生活的这些混乱之中,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体会上帝同在的方法——令与祂在一起成为我期待、令我无比喜悦、又能重新得力的时刻。
 
让我能够说出:“就让我和上帝在一起并因此喜乐。让我看见和经历上帝的同在并陶醉在其中吧。”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在我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有意识地仰望和敬拜上帝。 我希望这五个要求不高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做同样的事情。

1.赞美上帝创造了我们

 
以弗所书2章10节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工。 当我们花时间在一起,我们就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上帝的品格:瞧你! 即使在极深的罪和破碎中,那上帝的形象仍然存在,让我们去探究和体会。 例如,作为一个妻子,我看到了丈夫对我的支持;他对真理的热情和他的温柔。 在我儿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中,我看到了上帝在大自然中的设计之美。 在我女儿对舞蹈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乐中,我看到了上帝的爱融入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以及祂对所造之物(人类)无尽的爱。

2.陶醉在上帝的表达方式——大自然中

 
最近在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我做了很久以前就应该做的事情:去国家森林公园徒步。那天有一些横向突出的,又带阶梯状的树根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研究这些树根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所有的这些自然景观都像是我们的创造者上帝在带我参观祂自己的艺术长廊,都是用祂精致又慷慨的手笔创造的。罗马书也提醒我,上帝在自然界中展示了祂永恒的能力和神性(罗马书1章20节)。
 
那天,我非常震惊。因为从那开始,我发现自己会因为祂创造的纯粹的美和对世界的关爱而感动地流泪。
 
如果你走进大自然,你就可以看到祂在大自然中彰显祂的美,并以此让你去敬拜祂。
 

3.用音乐来表达灵魂

  
音乐于人来说是非常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高级艺术形式。当我们想要深刻地表达某种情绪或者述说什么时,我们经常会用艺术——特别是歌曲。无论是在iTunes上听歌,在洗澡时清唱,还是演奏某样乐器——请试着将自己沉浸在音乐中。
 
在我与上帝独处的时间里,我常常会边弹钢琴边唱歌。有时,我会用音乐为朋友祈祷以及表达我自己无法用语言述说的内容与情绪。比我的音乐是否好听更重要的是我从心而发的赞美之音如何(参见撒母耳记上16章7节)。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创作和享受音乐。或许你喜欢一个人听歌或跟着唱,又或者你喜欢自己填词。让我们思考,音乐可以如何为我们个人的敬拜带来不同以往的新方式?
 

4.把眼目放在主身上

 
我们很容易盯着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如何在痛苦中依然保持感恩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感恩是可以让我们保持向上看的最持久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争战中看到上帝的美意。
 
就个人而言,感恩能让我看到上帝在我身边放置的各样恩典,而不是盯着那些未能顺应我心意的事情。感恩让我不再陷入沮丧中,而是向上看,看到大能而无限的上帝测不透的旨意。
 
它也提醒了我过去上帝是如何信实地恩待我的。感恩让我想要敬拜祂。我可以不再把自己和自己欲望视为宇宙的中心。感恩将我指向那个更伟大的创造者,这直接促使我去敬拜祂。
 

5.了解你最好的敬拜方式是什么

 
想一想你个人最喜欢敬拜上帝的方式。像Gary Thomas这样的作家探索了我们的“神圣之路”:我们的心与上帝有着特别的联系方式。也许是通过大自然、某些运动、某些感官,也许是通过某种传统或者克服己心,也许是通过服侍,默想或者学习真理知识。但是除了这些类别之外,我还喜欢更具体和满有创造性地思考什么能让我的信仰真的活起来。我能做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受到与上帝相连?
 
对我来说,服侍穷人、写作、与他人真诚的沟通、园艺、创造性活动,跨文化交流……还有一系列其他事情都使我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让我找到祂创造我的价值所在。
 
我发现自己并不能总是自然而然地去敬拜,所以我需要刻意地训练自己去敬拜祂,把自己紧紧地和上帝系在一起就像藤蔓缠绕在木架上那样,这样我的灵命才可以不断地向上成长。
 
但敬拜并不单单是种刻苦己心的训练,在训练自己敬拜的过程中我也更加喜乐了。最终,我可以照着祂创造我的本意去敬拜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因先天疾病被遗弃的他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

文字:殷敏,马来西亚

口述:赵摩西,中国

 

1998年6月21日,一名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被父母放在盒子里,遗弃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一对夫妻找到他后决定收养他,并为他取名赵摩西。
来自中国山西的赵摩西出生时患有脊膜膨出。这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会令患儿背部起一个像水球般的囊性包块,并出现局部皮肤破溃、感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肢体功能瘫痪等,常常导致新生儿残废甚至致死。

在决定收养患病的赵摩西之前,他的养母遭到了朋友们的质疑,但借着祷告,上帝让她知道需要把赵摩西留下来。

几次大手术

 
赵摩西经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时,只有两个月大,他回忆说,在当时的医疗水准并没有太先进,因此进行脊膜膨出手术的死亡机率很高,即使康复也会出现后遗症。
上帝保留了他的性命,而且手术后一直到5岁,他的行动也看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他说,在他5岁以后后遗症开始出现。他罹患马蹄足,即足部及脚踝会内翻。于是他在8岁那年再次进入手术室为脚部动手术,打了两个月的石膏。
年纪小小的赵摩西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推进手术室,但他记得妈妈跟他说:“你的命是上帝给的,所以上帝会对你负责,祂会一直对你负责,所以不用担心。”
手术后,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像小孩一样,从爬行开始重新学走路。

除了脚部,他的膀胱在5岁之后也开始出现异常。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所以他必须穿戴纸尿裤直到15岁。成长过程中他因为觉得丢人,一直试图掩盖希望不会被人发现。

直到15岁那年,他的一位基督徒老师,与他共同为这个问题祷告。那天晚上,他决定把纸尿裤丢掉,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控制上厕所的时间,情况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也不用再带纸尿裤了。
虽然经历了两次大型手术,但赵摩西的脚还是有问题,所以2017年1月他再进行了一次脚部手术,将钢钉植入脚中。
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谈到家庭,赵摩西说,他小时候曾经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而妈妈也从没有隐瞒他孤儿的身份,告诉他:“你不是妈妈亲生,但因为上帝爱你,所以上帝让我把你带到家里。”
赵摩西坦言,在得知自己是孤儿后,一开始会难受,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也不属于这里。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压抑的行为,深怕自己如果表现不好,父母可能会不要他。但收养他的父母一直对他疼爱有加,让他能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妈妈一直在赵摩西的基督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只让他有机会接触上帝,也让他知道上帝在他身上有更好的计划。
赵摩西说,妈妈曾经告诉他一件很神奇的事。在他1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在播放电影《耶稣受难记》,在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幕,他竟然开始哭。
另外,因为看到耶稣医治百姓时会按手在他们身上,有一次赵摩西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到一位瞎眼的爷爷,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走到爷爷面前,把手按在爷爷的眼睛上为他祷告。
他也说,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到厕所祷告,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坚信上帝会听见。
身体上的疾病也影响到了赵摩西的学业。他因为在8岁那年要动手术,所以晚一年入学。上学时又打石膏,需靠轮椅代步。当时他的想法是,朋友都在玩,只有我坐轮椅,很没面子。
晚入学也被老师认为是学习迟缓的学生。因为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认可,所以他小时候对学习很没有信心。
后来更被同学发现他穿戴纸尿裤,使他面对了很多来自同侪之间的压力。
“那时候,我经常在晚上哭,质问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对我,一个又一个的手术让我很疑惑为什么上帝要让我经历这些。在我印象中,基督徒应该是被祝福的,但我却感觉自己一直被伤害。”
因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别人不一样,也认为世界对他不公布,所以他曾在8岁的时候向妈妈哭诉,而妈妈则不断地向他解释上帝对他的爱。
“很多次都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妈妈一直告诉我,你不知道上帝在你身上的计划是什么,所以最后我都还是会重新站起来。”
即便对信仰感到灰心,但在成长过程中上帝也带领他认识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让他慢慢发觉上帝可能对他有另一个计划。
“我跟上帝祷告说,既然我的脚是这样,我会尽我全力用上帝给我的脚做出更多事。”

用努力证明自己?

 
赵摩西13岁进入全英语教育国中就读,英文底子不好的他,在学习上也受到了一些打击。因为英文程度不够好,他被分到了较低阶的学习班,同班同学都比他小。因为是班里最大孩子的原因,他要照顾年龄比他小的同学。这让他抱怨“为什么一直要我承担责任”。
后来他成功在学习上追到了与他同龄的班级,但是也会因为英语发音过于中式而被同学嘲笑。可上帝还是使用他,让他在15岁那年有机会为一家孤儿院的外国院长担任口头翻译。
赵摩西说,国三那年有一位老师鼓励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是孤儿的经历,并告诉他,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见证。
老师说,世界上很多的孩子虽然有父母,但因为跟父母关系不好,所以内心是一颗孤儿的灵。
“你是真正的孤儿,所以你能够知道他们怎么想,体会得到他们那种想被鼓励的感觉。把你的经历看作是上帝给你的钥匙,打开大家的心结。”
因此,赵摩西说,他也一直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为别人带来正能量。
另外,他也说,在国中的时候,他参加了学校的服务队,学校周六举办家长会议时,他需要负责带领十几个5至12岁的孩童,为他们讲圣经故事。
这个服务队每年会颁奖给优秀的服务学生,所以他努力证明自己,让大家看到他的能力和用心。加入服务队的第二年,大家都觉得他会得到大奖,然而最后奖项却颁给了另一个女生。
他当时非常难受,感觉尊严被拿走了。但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了赵摩西一个问题:“你做的工作是在为上帝做,还是在为自己?”
这个问题点醒了他,因为他发现他是在为自己而做。
“第三年,我对上帝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太想要证明自己,但其实不需要,所以我愿意单纯地带孩子。”
那年,服务大奖颁给了赵摩西和与他一同服事的同伴。
回想这件事,他说,上帝让他认知到自己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有上帝,他可能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因为疾病而离世,这从头到尾都是上帝的恩典。
进入高中后,还是有许多生命的功课等着赵摩西。他想加入学生理事会,竞选主席,但那年他却在练习篮球的时候受伤了,造成脚骨断裂,于是老师劝他休息,让他无法参选。

后来他进入学校的校园商店服务。到了第二年,他还是希望可以加入学生理事会,一班只有4个名额,但他的班有5位候选人,这时候他服务的校园商店负责老师说,商店急需男生,所以把他留在商店,让他又错失了进入学生理事会的机会。

即使伤心失望,但赵摩西说,上帝在过程中也教导他,让他学会整理货物和清单,也因此变得更为细心。
随着他的顺服,上帝开始把很多职务摆放在他身上,他开始被选为校队的组长,也被选为社团的部长。

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你愿意放下自己,上帝会把很多东西加添给你。虽然我不能接受上帝要我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但是如果上帝在我身上没有旨意,祂不会让我承受那么多的。”
赵摩西高中毕业后,到新加坡一家基督教学院进修艺术和科学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 in liberal art and science),随后他回到中国,在一所英语学校参与青少年的服侍,因为自己对中国青少年有负担。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做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章12节)。
赵摩西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而选择放弃,这会失去祝福,因此他鼓励年轻人不应该小看上帝所给的恩赐。
“我承受过很多困难、羞辱、身体上的折磨,各种困难和限制,我撑下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在职场遭遇了不公?祂的恩典够你用(有声中文)

作者:Lee Yune Yee,马来西亚

翻译:Tutu,中国

有声播读:Lillian,中国

我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会到上帝的恩典——祂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之工,祂使病人得医治,祂保护我们出入的平安……但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根本不值得祂给我恩典。然而,上帝并没有记下我的失败,回头找我算账。相反,正如陆可铎(Max Lucado)在他的书中所说的,干渴的心灵应该就近上帝,更深地领会祂的恩典。

 
我们小组中有个人曾说过,深入领会和体验上帝的恩典就像深海潜水训练一样。当专业潜水员接受训练时,他们会尝试一次比一次潜得更深更久。所以渐渐的,潜水员就培养出了能够探知更多海洋中未知部分所需的技能和耐力。
 
将这个比喻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如果我只知道接受上帝的恩典而不能给出恩典,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深入了解恩典的力量的。关系本质上是双向的。圣经清楚地记载:“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12章48节)。我们常常会认为这节经文是在说给出我们的金钱、时间、才能和行动,但我认为也包括把上帝的恩典传递给别人。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5章38-39节)
 
几年前当我开始在一家食品饮料公司上班时,我对这份工作一无所知,但我的主管非常乐于帮助我。有一天,主管的上级老板分派我去管理一个项目。因着我初入职场的天真,我以为我只需向最高层老板汇报工作,而无需再向我的上属主管汇报。
 
我的主管因为我没有事先和她沟通而越级汇报的事非常恼火,之后她就开始给我分配一些无关紧要的任务,还告诉别人我能力不行,甚至不愿意再跟我说话。虽然她否认因为我越级汇报的事被冒犯,但我还是因此给她赔礼道歉了。然而有一天晚上,她当着一屋子工作人员和实习生的面,大声谴责我犯的错误。接下来便是老板将我从我们的消息组中移除。意思很明确:让我离开。
 
我当时真的非常想要立刻消失再不出现。但我知道这样不对,所以我坚持在原岗位工作了一个星期才去当面跟老板请辞。
 
那个星期,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祂给了我回公司上班并把最后的工作做好的力量。
 
祂提醒我,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如今的局面。当我宣布离职时,我真的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包围着我整个人。我能够平静地讲话,冷静地感谢老板给我提供这次工作机会。我感谢了每一位同事,包括我的主管,尽管她对我态度冷淡,爱搭不理。是上帝的恩典带我度过了那一周。
 
最近,我又要从另一个岗位离职,但这次必须提前三个月做出离职申请。这三个月我一直做得不错,直到我犯了几个小错误。这些失误在我提出离职申请前并不算问题,但根据不成文的公司文化,已经作出离职申请的我却不可以犯这样的错。
 
我的主管想借此机会让我早点离开,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接替我的人。他用激烈犀利的言辞把我逼到没有退路的角落,并且给了我两个选择:要么当天离开(差不多提前七周离职),要么离开他的部门去楼上工作。他希望我因为尴尬而主动走人,但我却选择了去楼上工作,向总经理报告说明,并在余下的时间都留在楼上的工作岗位。
 
事实再一次证明,上帝的恩典够我用。虽然我担心过同事们会为了自我保全而冷落我,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只是我之前的主管在我们碰面的时候把我当成空气。但我请求圣灵保守我不要去埋怨他。
 
因着我的工作就是要时常帮别人收拾烂摊子,所以会常常听同事吐槽。但我请求圣灵帮助我,让我在同事们抱怨的时候不说闲话。
 
相反,我理解他们情绪上的失落,并帮助他们想出解决方法。
 
过去几周,我经历到了上帝在各个方面的恩典。当我努力帮助公司完成了一个项目,却在庆功时刻被遗忘时,是上帝的恩典提醒我,我不是为人的荣耀而工作。而是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荣耀上帝(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因此,虽然我感觉自己已经被降级为实习生级别,我仍然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工作。
 
在新职位上班的我能准时下班,黄昏可以经常漫步在绿茵旁,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上帝亲近而不是忙着打工作电话。在我离职的最后一天,我感谢了包括我的上级在内的所有人,最后和大家平静道别。
 
当上帝慷慨地满足我们的需要和渴望时,我们很容易说“哈利路亚”,但是当我们处于困境或面对一些难缠的人时,却很难向上帝表示感恩。然而,当我们将恩典传递给他人时,祂的恩典就会带领我们度过这个困难阶段。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选择承受伤害负重前行,要么选择将我们高傲的自尊心放下,借着恩典的力量让自己走进自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腓立比书灵修 | 让我们更加认识基督 (有声中文)

作者:Nelle Lim ,新加坡

翻译:Eric,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3章7-11节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
我最小的妹妹对英国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有点迷恋。她可以告诉我他在英格兰时经常乘坐哪条铁路线和经常光顾哪家咖啡馆。她现在还在一直否认他在电影《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死去。
 
然而,无论妹妹在追星时发现的各种花边新闻令她多么兴奋,也无法与她在现实生活中与一个真实的人相爱所经历的感觉相比拟。
 
最近,她的男朋友在她的生日那天给了她一个惊喜,除了他俩共同的好友们一起准备的一份礼物以外,他还送给了她一件她非常喜爱的礼物和一张精美的手写卡片。他的体贴和用心深深地感动了她。这是素未谋面的人怎么也做不到的。
 
并非所有人都有恋人或已婚。但我们所有人都受邀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祂认识我们,祂对我们的爱无可比拟。在写信给腓立比的教会时,保罗告诉他们,他非常重视与基督的这种关系,以至于他愿意“放弃”他的血统、教育、社会地位和名誉来追求和享受与基督的关系(腓立比书3章5-6节)。
 
这一定是一种真正让保罗得到深刻满足的关系。他绝非仅仅是简单地了解耶稣——仅仅知道有关某人的事情并不能激起一种渴望分担对方痛苦的爱(第10节)。当保罗遇见耶稣时,他一定是经历了翻转生命的改变并得到了完全的满足。透过认识基督,保罗不再努力通过他的成就和纯正的血统而在上帝面前赢得认可,而是透过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恩来得到接纳和认可。
 
保罗在说“我想认识基督””(第10节)时使用的“认识”一词来自希腊语单词ginosko。圣经用相同的词来描述丈夫和妻子在性亲密中达到的那种彼此认识(见马太福音1章25节)。
 
令人惊讶的是,与上帝建立如此的亲密关系是可能的。这样的关系让我们得到完全的满足和喜乐,我们可以完全敞开却完全被爱、被接纳,这种深刻的亲密关系让我们合而为一。
 
但这就是上帝呼召我们进入的关系,祂要我们再次享受与祂合一的美好。这种关系治愈了人类在堕落以后与上帝分离所带来的的痛苦,使我们有幸成为上帝的亲密朋友并分享基督受难所做成的救赎(第10节)
 
在与基督合而为一的过程中,我们“效法祂的死”——向我们的罪性死并降服于上帝(第10节),然后“从死里复活”——在祂的爱和恩典中享受永恒(第11节)。 正是认识基督与被基督认识使我们完全活过来。
 
让我们真正地认识耶稣,不是用那种对电影明星式地远远地通过收集信息的了解方式。当我们阅读圣经时,让我们邀请祂开启我们的双眼启示我们祂是谁以及祂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让我们祈求与上帝有无比深刻和亲密的关系,以至我们的目光能够转离世界,且不再依靠自己,而更贴近基督。
 
问题反思:
 
1. 在诗篇139篇中,作者惊叹于上帝如何认识自己,向他的意念“比海沙更多”(18节)!求上帝向你显明祂对你的意念。
 
2. 你有时会发现有什么事物比认识耶稣更有吸引力吗?坦诚地面对上帝,求祂赐给你恩典让你更多渴慕祂。
 
3. 你将先前以为有益的“因基督都当做有损的”吗?你怎样可以“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祂里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