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鼓励

灵命日粮:良言慰语

读经:马太福音6章5-15节 

在1863年11月19日,两位名人受邀在盖茨堡的国家战士公墓的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讲。其中一位演讲者是爱德华•埃弗雷特,他曾任职美国国会议员、州长及哈佛大学校长,是当时公认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在埃弗雷特先生发表了2小时的正式演讲后,紧接着是林肯总统发表的2分钟的短讲。

直到今日,林肯总统在盖茨堡的短讲仍然广为人知,常被引述;而埃弗雷特先生的谈话,如今大多已被人遗忘。这不只是因为林肯总统的演讲简洁具说服力,而是他的言辞安慰了饱受创伤的心灵,当时人们遭受内战的摧残,为国家分裂而伤痛。林肯的话语让人们对未来有了盼望。

所谓话贵精不贵多。广为人知的主祷文,即是耶稣的教诲之中最短也是最深植人心的,带给我们抚慰与帮助。主祷文说:上帝是我们的天父,祂的权柄行在地上,如同行 [....]

灵命日粮:怜悯

读经:以赛亚书42章1-9节 

弗朗西斯·薛华(Francis Schaeffer)是一位作家,也是基督教护教者。他因为有阅读障碍,所以常常无法拼出正确的字。在他所就读的大学里,写错字会大大地影响学业成绩。在他大学第一学年,一位教授对薛华说:「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哲学文章,但我也从没看过这么多的错字,我当如何评分呢?我不能让你及格!」

弗朗西斯回答说:「老师,我一向没办法拼字,请你单单读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忽略错字的问题,好吗?」

这位教授想了好一会儿,说:「薛华,我同意这么做。」他明智的、怜悯的回应,鼓励了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让他后来在1960至1970年间,帮助了许多迷惘的人在基督里寻着信仰。

先知以赛亚宣扬应许的弥赛亚说:「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祂凭真 [....]

灵命日粮:同得安慰

读经:哥林多后书1章3-7节 

多年来,我注意到那些曾遭受苦难的人,总能及时地安慰其他受难者。当一对年轻夫妻遭遇丧子之痛,另一对也曾丧子的夫妻就会前往帮忙;有对夫妻失去经济来源,另一对夫妻几乎马上就伸出援手,因为他们想起了早些年也曾经历房子被拍卖的惨状。我们一再看见基督的肢体互相支持,彼此激励。这些基督徒学会了用自己经历过的苦难,来帮助其他正经历类似困难的人。

你生过病吗?你失去过所爱的人吗?曾经坐过牢吗?曾被不公对待吗?在这一切的苦难和试炼中,上帝应许过,即便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祂也能带出美好的祝福(雅各书1章2-4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便是藉着我们从祂所得到的安慰,去安慰那些正在经历苦难的人。

一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章3-7节指出的,我们从一位明白我们苦难的救主得到安慰,当我们把 [....]

灵命日粮:还是孩子

读经:提摩太前书4章9-16节  

达雷尔•比利萨特(Darrell Blizzard)中学毕业后,离开了他长大的孤儿院,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当时二次世界大战战况激烈,他很快就担起了那些通常只交给年长和资深者的重要任务。多年之后,他告诉记者在成为B-17四引擎轰炸机的驾驶员之前,他只驾驶过四匹骡子拉的犁。此时近九十岁的他说道:「我们驾驶那些飞机的时候,都还是孩子。」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许多年幼时就勇敢跟随上帝的人物。在属灵领袖腐败的情况下,「撒母耳还是孩子……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母耳记上2章18节)。年轻的大卫对抗巨人歌利亚,即使别人告诉他:「你不能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因为你年纪太轻」(17章33节)。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得知要怀上帝的儿子时,可能还很年轻,但她却对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