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爱

爱是…

作者:Melisa Manampiring

爱是个耳熟能详的字眼,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爱是很奇妙的,每个人都渴望能施爱与被爱。

爱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它,人类就无法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朋友、家人和那个特别的‘他’或‘她’ 建立关系,因为我们就是如此被塑造的。

然而爱也常常被误解。有些人认为爱就是一味的索取而不付出,亦有一些人以为爱就是恒常的幸福感。

真正的爱却并非如此。

爱并非毫不费力, 自然而然就产生的。它也不意味着没有艰难的日子。其实,它意味着在艰难的日子里也能信守承诺,关怀他人。

爱就是即使知道有人不会知恩图报,我们也要在他需要时倾力相助。

爱常常要求我们牺牲。

两千年前耶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 就彰显了牺牲的爱。“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从神而来的爱是永不止息的,也不依赖任何条件才能发展。

真爱拥有换回的力量,即使看到他人的缺陷和软弱,也愿意爱他,从中帮助对方脱离捆绑迈向正道。“…惟有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爱是神给我们最美的恩典,它不会随着我们个人的喜好而改变。爱是一种行动 — 自觉地, 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平民神学

读经:读经:耶利米书23章25-32节 

有些人认为神学只有「专家」才懂,但在先知耶利米的时代,耶利米却说明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要知道上帝如何形容祂自己。

在那个时代,「本心诡诈」的宗教领袖曲解上帝的话,任 意预言(耶利米书23章26节),用谎言使人们走迷(32节)。由于他们的不诚实,使人们对于上帝的真正属性无从得知。

如今,也有些人形容上帝是易怒、有仇必报、喜欢找碴的上帝。但是上帝形容祂自己「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及记34章6节)。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把慈爱的上帝描绘得完全不惩处人的过犯,但上帝形容祂自己在世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利米书9章24节)。祂不仅是公义的审判者,也是慈爱的天父。若我们只强调其中一个层面,那是不正确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应 [....]

灵命日粮:莫大的怜悯

读经:读经:以赛亚书49章13-18节 

在大学时代,我和妻子玛琳初次相遇。当时,我主修教牧学,她则攻读儿童教育学位。第一次看见她和孩子们互动时,我就知道这个工作很符合她的天性,她很喜欢小孩。等我们婚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爱孩子的天性更是一览无遗。我看到她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并完全地接纳他们。这也使我体会到: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得上母亲对自己新生儿温柔的爱及满心的怜悯。

这就是以赛亚书49章15节受人嘱目之处,上帝对那些自觉被离弃、被遗忘的孩子说(14节),祂的怜爱甚至比母爱更长阔高深。「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面临生活上的挣扎,有时我们会怀疑上帝忘了我们,甚至认为祂不再爱我们了。然而,上帝对我们的爱长阔高深,就像基督耶稣在十架上敞开的双臂,天 [....]

灵命日粮: 敞开的书

读经:读经:耶利米书31章31-34节 

由于我是个作家,偶尔会有朋友对我说:「我哪天也要写本书。」

「这是值得去做的事。」我回答:「我希望你真的能写出一本书,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本书,会比写一本更好。」

因为我想到使徒保罗所说的话:「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哥林多后书3章3节)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主教路易斯贝理,在其着作《敬虔的实践》中提及「想以写作带来正面影响的人」会发现他「能影响的层面非常少......因此最有力量的宣扬良善工具就是身教......千里挑一的人能写本书影响邻居......但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旁人活生生的美好典范。」

基督在信徒心中所做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