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为爱而生

被生母遗弃的我相信自己并没有被忘记(有声中文)

作者:Ryan Zies ,美国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若是有人不再关心你……
有人离你而去…… 
有人不再认你…… 
若是你的亲生母亲从你的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要怎么办呢?             

被遗弃

老实说,我一直在努力思考这个词——“被遗弃”。在我的出生证明上很醒目写着这个词。“被遗弃”一词在字典上的解释是“没有必要的保护、照料或支持而被遗弃”。或是“由主人留下的,不再持有或想起的。”     
        
定义中描述的一切都与我的经历吻合,但我认为我最需要思考或深究的部分是它说的“不再持有或想起”。……不再想起?哎哟!这个字眼太让人难受了。             

你能想象,一个怀胎九月的母亲,通过剖腹产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就再也不会想起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一幅场景。我很难相信我的生母从1984年11月13日起就再也没有想过我。事实上,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她有想起我,还有她在那时所做的决定。    
        
尽管如此,我的故事却还是以“放弃”开始,这是我故事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我故事的结束。1984年11月13日,我被留在韩国首尔郊外的一家诊所里,这只是上帝在我还没来得及呼吸的时候就为我的故事发展所设计的一个细节。       
      

Ryan的出生证明

 

 

人生的艰难抉择

那时,在韩国首尔,堕胎是被人们所接受的。有统计数据指出,当时有超过50万人堕胎,只有超过65万婴孩能来到人世。这意味着,每怀一个孩子,孩子实际出生的几率只有57%。我是43%的流产率中幸存下来的少数幸运儿之一。   
          
1984年11月13日,我的生母在首尔郊外的一家诊所分娩。她把我遗弃在现场,当时也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她是谁的痕迹或记录。             
我的出生证明上赫然显示着:“生身母亲在(首尔市江东区松奈堂的东银诊所)生下孩子后,掩盖了自己的行踪。诊所试图与亲生父母取得联系,但她走了。”于是,我便被放在领养院了。            

 

慢慢回家路

在我出生前,同时,在世界的另一端——芝加哥郊外一个几乎全是白人的小镇上,上帝已经开始精心设计我人生故事的细节。             
杰夫和莎莉是高中情侣,在杰夫18岁莎莉20岁时,他们结婚,但婚后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孩子。直到莎莉无意中听到一位同事谈论领养问题后,他们才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找到Bethany Christian Services。虽然那时领养不是件易事,而且亲戚们也都建议不要收养另一个种族的孩子,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最终意见达成一致,决定收养。当他们在芝加哥申请和提交收养文件时,世界的另一边,我被怀上了。上帝知道我会成为杰夫和萨利的孩子,于是安排好时间让它发生。      
       
1985年2月14日(情人节),我从韩国首尔飞往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那时我才三个月大。当时的收养程序比较简单。收养机构Bethany Christian Services和HoltInternational把我和其他婴儿放在韩国的一架飞机上,每个婴儿手上戴了两个手镯,一个手镯上是出生医院信息,另一个手镯上是养父母的名字。随后,我们在空乘和空姐细心的照顾中,开始了长达13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最后,终于抵达芝加哥。
当飞机降落在芝加哥时,我的养母莉莎和其他四位养母登上飞机,找到带着相配识别手镯的婴儿,他们第一次见到了他们的孩子。             
我妈妈总说我是她收到过的最棒的情人节礼物。每年她都会通过给我写一张卡片,送一份礼物来庆祝我的“回家日”。我的收养故事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异和美丽的故事,但这背后则是指向了一件更大的事——一个关于爱、目的和远见的伟大故事。            

Jeff 、 Sally 和小Ryan 

握着我们的手

我开始逐渐认识到,我们的上帝对祂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和旨意。当我被怀孕并在生母子宫里成长时,是祂一直在保护我。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篇139篇13-16节)          
  
我生母受孕 、怀孕的故事可能永远不会被人知道。但我却知道,上帝是如何保护我的生命的。      
       
是上帝给了我生母勇气来保护和挽救我的生命(我的生母差点就成为43%堕胎者中的一员。)在祂的帮助下,生母忍耐了九个月的怀孕之苦——痛苦、失眠、情感依恋、心灵的撕裂以及为了留下我而与他人发生的冲突等等。生母考虑到她在生活中无力抚养和支持我,但同时,她希望我能被好人家收养,所以做了放弃我的决定。             
我的生母为了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放弃我。她给了我一个机会。            
我的人生故事本来很可能是被遗弃在韩国的那家诊所。但我的命运被上帝反转。我的生命被存留是为要成就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马太福音22章37节总结了祂对我们的旨意,“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      
  

看到上帝如何将一个充斥着失望、悲伤、挣扎和痛苦的局面反转成一个被选择和拥有归属感的结局,这让我能够自由地生活,同时,也让我知道上帝可以利用任何环境来成就祂的目的。    
       
是的,上帝可以利用任何环境来成就祂的目的。      
       
当我回首往事时,我深知自己是为着一个特定目的而“独特并奇妙地被创造”的。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我相信上帝会使用我的经历去荣耀祂自己的名。            
我希望无论是谁,当你读到这里时,请务必知道这一真理——这世界总是想定义你是谁。你很可能会被世界诱惑,凭着你的处境和经验,去决定要相信什么或者思考自己该如何生活。       
    
但我想让你知道,上帝看见了你。祂认识你。你并不孤单。从你生命的开始上帝就认识你。环境会诱惑你,让你不再定睛耶稣,但是当你选择真正信任你的天父时,你就知道没有什么能夺取你真正的身份。你是被爱着的。你是被珍惜的。你是上帝的孩子。祂永远不会离开你。祂现在就坐在你旁边,对,这才是真正的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腓立比书灵修 | 当你感觉不到喜乐时……(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亚

翻译:Abby,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4节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尼克·胡哲是澳大利亚的一名作家、励志演说家和福音传教士。他冲浪、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周游世界。如果你不知道他天生没有四肢,这一切听起来似乎不怎么励志。对他来说,长大不仅仅需要面对自己身体上的各样挑战,他独特的身体特征也让他成为了欺凌的对象,给他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
 
然而,尼克却发现上帝可以大大地使用他的残缺,把基督里的盼望与平安带给其他受伤的人。在尼克的自传《人生不设限》中,他分享到,“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你我真的无法掌控所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回应。你可以被巨浪掩埋,也可以乘巨浪上岸。”
 
在腓立比书的开头部分,保罗指出,腓立比信徒正在面临一些人的阻拦(1章28节)。如果保罗让他们根据别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来回应上帝,他们肯定会感到绝望。保罗却在狱中,戴着脚镣劝说他们:“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立比书4章4节)保罗不是说有时候我们要靠主喜乐。他说要靠主常常喜乐。
 
我们可能不会因着信仰而被囚禁或遭受迫害。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在面临着无法掌控的困难。我们可能最不想做的就是在主里喜乐。好消息是,我们不必鼓起勇气靠自己喜乐,上帝有办法让我们喜乐(腓立比书4章13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聚焦在上帝对我们无限的爱之应许上。
 
也许保罗在遭受了苦难后还能够在主里喜乐是因为他能看见上帝的手在困境和顺境中都带领他。去年我也经历了这样的事,我的两个好朋友在几个月内相继去世。
 
我悲痛万分。除了心中涌起的悲伤,失落感也激起了我深深的愤怒。上帝怎么能允许这种事发生?我的朋友还那么年轻,祂怎么能把他们带走呢?失去了这些带给我欢乐和欢笑的人,我该怎么办?
 
我的心碎了,无法高歌赞美我的天父。我所能做的就是向祂哭诉。而上帝正是在痛苦之地与我相遇。圣灵替我代祷(罗马书8章26-27节),给了我超自然的、靠我自己无法获得的平安。我的想法从此开始改变。我不再为失去的一切悲伤,我开始为我的朋友们如今在一个更好的地方而喜乐。
 
经历了这样一段时间的伤心,我意识到,做基督徒并不意味着生活总是顺遂。我们会遇到困难,也会有痛苦。有时甚至会觉得走投无路,放弃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保罗和尼克·胡哲的生命鼓励我们看到,当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能平息风浪的主身上时,我们就可以发现难以想象的喜乐。信靠主,祂必使我们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们的麻衣脱去,给我们披上喜乐(诗篇30篇11-12节)。不要被海浪淹没,要学会乘着它上岸。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问题反思:
 
1. 对你而言,在主里喜乐是什么样子?这节经文如何改变你对环境的看法?
 
2. 你现在正面临着哪些困难?祷告并祈求上帝帮助你从祂的视角来看待你的处境。
 
3. 你有哪个朋友正在困难中挣扎吗?想一想本周你可以如何祝福到他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当我盲目地追求老板的认可时 (有声中文)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我聚精会神地看着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向本月的优秀员工发放证书和小礼物。我心里有点希望他们会在我的办公桌前停下来。但是,在多年的等待之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然而,我不会让月奖励计划成为我获得大奖的障碍,在我看来,大奖就是在我的年度绩效考核中获得“超出期望”的评分。不用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试图成为我们部门有史以来最好的员工。尽管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接受了分配的任务,加班也毫无怨言,并想方设法为营销和采购团队提供支持,每次我都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引起老板的注意。

所以,当我在我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年还没有达到“超出期望”的分数,而是坐在“符合期望”(比“超出期望”低一个等级)的位置上时,想象一下我有多失望。

最近,在离开公司到海外寻求新的机会一年后,我得知接替我的同事被给予了“超出期望”的评分。消息传到我耳朵里时,我感觉自己有一部分死掉了。得知她的优秀评分,我很不满意,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涌上心头。

“我也拼命工作,投入了很长的工作时间。她做得有什么不同? ”我想。在我看来,她有点难以让人喜欢。她喜欢吹嘘自己的成功(通常在经理们能听到的范围内),而且在传播别人的错误和失败的消息时,她会毫不犹豫。一想到像她这样的人能达到我所渴望的等级,我就嫉妒。

是的,我是一个不开心的员工。但这一事件让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为什么我对人的奖励制度如此牵挂?退一步来看的话,“符合”和“超出期望”有什么意义?它能保证我在天堂有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吗?在我生命结束的时候,上帝会对我说:“ 干得好,米歇尔,你在年度工作评估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吗?当然不会!

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让我质疑我职业道德背后的原因。

 

服侍我们在世上的老板与服侍上帝

 

你知道,当我拼命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候,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真的希望我的经理们认可我(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会在公司陷入经济困境的时候考虑解雇我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忘记了,真正值得我全心全意服侍的人是上帝。

以弗所书6章5-8节说:“你们做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 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当我读到这节经文时,我恍然大悟。我的意图虽然是好的,但却被误导了。当然,在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并没有错,但是为上帝工作需要比为我们世上的老板工作更大的牺牲和承诺。例如,面对我们的老板时,我们很容易假装我们很喜欢摆在我们面前的额外任务,即使我们分分钟都不喜欢它。但正如以弗所书6章5节所说,我们要“用诚实的心”工作,我相信这意味着不要在经理背后抱怨我们日益膨胀的收件箱或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但如果必须的话,要和你的经理提出来)。

当我的目光落在“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这一句上时,我意识到我应该向上帝而不是老板寻求我的奖赏。即使我们周围同事觉得吹嘘自己或公开抱怨他们的挣扎没问题,我想上帝希望我安静正直地继续努力(当我应该工作时,不出去延时喝咖啡或者盲目看YouTube视频 ),尽管我的努力可能会被忽视。

 

“干得好,忠实的好仆人。”

以弗所书6章5-8节也使我知道,我们在世上的老板,虽然在想要提拔我们时可能忽视我们,或者掩盖我们的成就,上帝却看顾审判一切,祂是良善正直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诗篇25章8节,雅各书1章17节 )。

然而,作为一个“基督的仆人”,祂对我的期望和我雇主的有很大的不同。我雇主的要求更多的是带动销售和赶最后期限。我想,如果上帝为我制定KPI(关键绩效指标),它们应该包括:当我的同事让人无法忍受时,我要爱他们(约翰福音13章34-35节 );即使我非常想讲一些有趣的闲话时也不要中招(以弗所书4章29节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罗马书12章10节)——这只是其中几个例子。

当工作变得有挑战性和不公平的时候,我相信上帝会希望我坚持下去(雅各书1章12 ),每天带着积极的态度去工作,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做好准备(加拉太书6章9节 )。我也知道上帝不希望我觊觎我同事的绩效考核或她的加薪。

做上面的事情看起来是那么的无趣和费力。如果你连做了些什么都不能告诉每个人,那么辛苦又有什么意思呢?当你周围的人都在长时间的午休和反复观看搞笑猫咪视频时,为什么还要为正直而烦恼呢?但作为基督徒,我们被召唤到一个更高的标准,我们“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做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立比书2章14-15节)。

认清不同的工作标准让我意识到,对祂来说,我渴望和追求的世俗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我如何对待周围的人、或者如何表现自己。我所渴望的“超出期望”的等级与听到“干得好,善良忠诚的仆人”这句话的奖赏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而这样的目标才是值得追求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真正的永远幸福下去的婚姻(有声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新加坡

翻译:悦,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欢快的钟声响起。随着大门猛然打开,空中飘散起彩带,新郎新娘走进来,满面的笑容和幸福。灰姑娘和白马王子亲吻彼此,与宾客挥手告别,驾着马车驶进阳光里。

 
我时常想起这一幕。我和很多女孩儿一样,是看着迪士尼的公主主题电影、爱情剧和简·奥斯汀的作品长大的。再加上我父母感情很牢固,所以不难想象,在成年后,我生活的一大重心就是找到让我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另一半。
 
然而我的第一段浪漫史在开始的时候就以惊人的速度结束了,我完美的爱情梦想也破灭了。
 
虽然我祷告了,且自以为在寻求上帝的带领,但那段关系的结束让我觉察到自己是何等的陷入一种浅薄的爱情观里。那时候我心心念念的全是浪漫。
 
上帝不得不重塑我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并且修正我渴望的最终婚姻的样子。祂帮助我学会如何在我做的一切事情上去荣耀祂,包括亲密关系和婚姻。
 
正是因为那段草草结束的浪漫故事,我懂得了一些爱的道理,我想要告诉年轻时的自己:

1.婚姻的中心不是你自己或者你想要什么

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有个理想伴侣清单。它看起来非常合理:基督徒,勤奋,高大…..等等。
 
但是我并没有列出对自己的要求——我渴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伴侣。
 
我反而专注于寻找满足我要求的人。“那个人”将会令我非常幸福,他能使我完全。我的初恋男友好像很符合这个标准,但是由于我们都太自我中心了,这段感情注定要失败。
 
我仍然相信应该要有基本的标准,这样才能防止爱上你遇到的任何一个会甜言蜜语和送礼物的家伙。但是不能仅止于此。我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婚姻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对双方都同样重要。
 
所以,我尝试不再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是思考如何通过我跟未来另一半的关系来荣耀上帝。我怎么去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
 

2.婚姻就是无条件地去爱

我明白了我们能给予的是爱。我说的不是指情欲、浪漫的爱,尽管这些也很重要,而是指那种维持我们与他人日常一起生活的爱,是上帝那种无条件和持久的爱。
 
这种灵性之爱将会帮助我们将关系建立在永恒的价值观之上,并将其牢牢地根植于上帝里面。
 
当上帝重塑我的婚姻观时,祂教导我如何做到无条件地爱他人。说实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看这些人是否是我的“潜在候选人”或者他们中是否有人“适合”我。
 
但当我加入大学的基督徒团契时,上帝开了我的眼,让我看见他们首先是我的弟兄。那时候我才学会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朋友。倾听,支持,鼓励,宽恕与给出恩典,无私地去先求他人的益处(腓立比书2章1-4节)
 
当然,我对姊妹们也是如此。只是,用正确的方式爱我的男性朋友,有助于解构我自我为中心的认知,让我在结婚时有正确的心态。
 
在我毕业的时候,我的婚姻观得到了改善,我也有幸拥有了真诚而牢固、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友谊。
 

3.婚姻展现了上帝的爱

婚姻反映了上帝和祂子民的关系,是在爱中与另一个人一同生活。耶稣把自己比作新郎,把教会比作新娘。以弗所书5章25-27节明确指出我们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去爱。既然我们知道基督为教会舍命,这也就是我们应该练习的那种爱。(约翰福音15章13节)。
 
上帝把婚姻设计成为一个让无条件的爱真实展现的地方。每当我和丈夫之间有人犯了错误,我俩就会学到这一点。有一次,我们在假期出门两个星期回到家后,发现冰箱里满是发霉和发臭的食物。猜猜是谁不小心把冰箱关了?我丈夫本可以大声责备我的不称职,而我也活该被他如此骂。
 
但是他没有。他叹了几口气,然后开始清理冰箱。
 
这反映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我们经常会犯错,但是上帝不轻易动怒,反而快快地原谅我们,并且乐意救我们脱离我们本应陷入的困境。如果按照上帝的心意行,婚姻会是上帝之爱的最伟大的见证之一。如果我们在婚姻中爱地无私,就会结出约翰福音13章35节所说的果子:“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更好的旨意

如果上帝没有改变我的思想,我将会对婚姻的日常琐碎毫无准备。讽刺的是,如果我和丈夫都只寻求各自的利益,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冲突,幸福是最不可能的了。
 
没错,婚姻中是有幸福的,我们要为此感恩。但是婚姻中的幸福要远比灰姑娘和王子的那种幸福多得多。
 
陈恩藩(Francis Chan)夫妇在他们的书《你和我一辈子:从今世到永远》(Youand Me Forever)里写到:
 
许多家庭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自己和对方,却很少花时间定睛上帝。当他们成为了彼此的焦点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花时间构建在地上彼此生活几十年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永生中与主同在的千百万年。这些人活着好像以后不会死一样。他们活得好像永恒的君王不回来一样。
 
这是我现在的婚姻观:婚姻是一个呼召,让我们与另一个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拥有同样的目标——那就是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上荣耀上帝,并坚定地根植于上帝,使我们的喜乐源于永恒之物。
 
这才是真正的永远幸福下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