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带领

上帝出人意料的带领

作者:Laura Morgan,美国

翻译:Barnabas,中国

 

现任美国参议院牧师的Richard Halverson博士曾在我所在的教会担任过牧师。他曾写过一个非常优美的祝福祷告,在礼拜结束时为大家祝福:“你所到的地方没有偶然,不论你去哪里,都是上帝的带领。”近来,我在反思我生命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它们让我明白,任何环境情境都能被上帝使用来成就祂的旨意。

 

 

上帝带领我到加油站

去年冬天,我想在加油站快速地给我的车加满油,可是让我相当恼火的是汽油泵无法识别我的信用卡,系统显示让我去找加油站的营业员。那天晚上外面寒风凛冽,我急忙穿过加油区进入营业厅,恐怕当时我的态度与寒冷的天气没什么两样。但当员工在排查支付系统故障的时候,我开始与营业员攀谈。我得知Abaychew或者简称Abay和他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儿子最近才从非洲搬过来。

他需要学习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但他全然信靠上帝的供应。我立刻对先前的冷漠感到尴尬,并且很快主动地欢迎他来到美国。

最后我们交换了电子邮箱地址,以便我能发给他我们教会推出的语言课程的信息。

经过我们数次的交流及我偶尔来加油站给他儿子送些儿童书籍,我得知上帝通过我回应了Abay的一些祷告。幸运的是,我的缺点并没有限制上帝的作为,祂依然使用我。这正如哥林多后书12章9节所说,“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上帝让我去带领我没有预备好的查经小组

我带领过查经小组,所以我非常熟悉上帝如何通过我个人的不足来成就祂的计划。有时,我全身心投入到查经的预备当中,找出关键词的希腊语和希伯来语释义,引用圣经学者们幽默的类比和独到的应用见解,然而收获到的小组成员反应甚微。

另外的时候,虽然我已经精疲力竭,正要考虑取消查经学习,但还是决定承认我的有限和不配,并把查经的事项交托给上帝。这些准备得不佳的查经结束后却有参与者结束后会来感谢我,说圣灵如何通过所讲的经文把某个真理印刻在他们的心版上。我当时的反应可能是“真的吗?”,并坦诚地讲出自己的预备不足。这指出了一个让人不解的事实:上帝并不真的需要我们,但是祂却满有恩典地透过我们做工。正如哥林多后书3章5节所说,“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上帝。”或许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场白能拉近我们和听众的距离,但只有圣灵才能打开他们的心。

 

上帝甚至会带领我经历一些改变我生命的苦难

 

我自己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上帝7年前通过一次可怕的车祸在我生命中所做的奇妙工作,使我谦卑。

 

当时我终于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参与了很多超棒的事工。我欢喜地期待上帝通过特别的方式来使用我。然而,我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局。

那次车祸给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我的身心都收到了损害,但是上帝的做工却显而易见——虽然不是以我所想的方式。我康复的头几年成为了迄今为止我一生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时光之一,极大地展示了上帝不被我的有限限制。

罗马书8章28节清楚陈述了这样的实事,“……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这节经文并不是一定是说普天之下每个境遇都会是让人快乐的。可是我们可以放心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编进上帝的故事里,最终成就祂的旨意。从严重的脑外伤中幸存下来激发了我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了脑部外伤专家的证书。上帝让同时作为患者的我获得了这种疗法的临床医生资格,让许多我不认识的人得着了鼓励与安慰。说上帝以我从来不曾想过的方式在我不曾想过的时间通过我做工,都有点轻描淡写了。

我回想起的这三个情况是不同的,然而它们每一个都让我想到无论是生活中困难的还是平凡的事件都有可能带来此刻无法看到的结果。从谦卑自己与Abay交朋友,到准备不足的查经学习,再到车祸的戏剧性境遇。我学到了下面三点,希望它们也能帮助到你。

1.保持灵活变通。或许你也同意生命中的计划通常赶不上变化。在我寄居世界的三十年里,我不得不谦卑地承认,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时刻其实不太由我自己掌握。如果在某些时刻,你的计划改变了,就试着灵活变通并且凭着信心向前走。要知道上帝要成就的远超你所能想象的。

2.保持谦卑。或许我可以想到很多上帝可以使用我的好方法,但至少从我的个人经历而言,祂可能会在我最意想不到的,甚至是我不想要的方面动工。

3.保持信心。我确定自己在将来会更多地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而非自己的能力,但是我应该常常祷告自己对上帝的带领有信心。

本文中第一句里Halverson博士充满力量的祝福提醒我们,每一个所处的环境都有其目的和巨大可能性。他祝福的下班句是:“不论你在哪儿,上帝在你的生命里面都有祂的旨意。基督在你里面,祂要在你所在的地方使用你去成就祂的旨意。相信这一点,并走进耶稣基督的恩典、爱和大能中吧。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多彩的世界

那一年,我决定退学去宣教

The-Day-I-decided-to-Quit-School

作者:Amy Ji,新加坡;翻译:Fish Lin,中国

16岁是大多数新加坡学生学业的分水岭。大家在这个时候要决定之后是去技校、去两年制大专还是在专科院校选修课程。对我来说,16岁,是我决定退学去宣教的日子。

当然,这并不是大家通常所了解的那种“我听到上帝呼召”的故事……

16岁那年,我参加了一场一年一度的宣教大会。因为买不起门票,我就申请成为了大会的一名志愿引座员。在大会的最后一晚,知名来华宣教士的后裔戴继宗(James Hudson Taylor IV) 先生用流利的中文为大会做了结束致辞。我听后感动得一塌糊涂。当他开始邀请大家加入宣教行列时,我举起了手。

听起来特别光辉,对不对?但不幸地是,我其实是想借“宣教”来摆脱压力与束缚——那年我学业堪忧,成绩惨淡的我既讨厌老师,又没几个称得上“真心朋友”的同学——够丑陋吧。

但是,我完全没料道上帝为我预备了怎样的经历……

当我妈问我是不是明白会遇到怎样的挑战时,我自信满满地回答说,不就是在农村生活跟教点书,没什么的。出乎意料,我妈居然立马同意了我的决定,并帮我联系了她的好友 —— 一位在东南亚的宣教士,又给我订了为期六周的往返机票。我,就这么出发了。

旅途才过去11个小时,我就完全懵了——语言不通、座位下面居然有四只鸡动来动去、行李也被随便塞在了卡车顶部的某个地方——太可怕了!

这跟我之前想的太不一样了!由于没有电,大家全都八点睡觉五点起床。我借宿在一个儿童宿舍里,因此不得不给30个小孩和5个大人煮饭、打扫卫生和做农活!还要料理其他琐事,比如带晨间查经和喂鸡。因为学校没有电脑和教科书,所有的课也都只能使用粉笔和黑板来教。

当然也不全是不开心的事儿。我渐渐喜欢上那些孩子,他们也成为我最好的语言老师。我实在太喜欢他们了,就把自己所有的补贴都用来给他们买文具。在那儿,每一天还有特别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夜晚。

但我开始极度想家。我再也不想早餐吃咸鱼粥,午餐吃船面,大热天还要顶着蚊帐打地铺,睡在咯吱作响的地板上了。每天早上要花45分钟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最近的学校,还是在隔壁村,这样的事情也真是让我厌倦了。我好想回家。

因此六周一过,我二话没说,打包好行李就回家了。回去后我继续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学位并考取了教师文凭。之后我又去了那个儿童宿舍四次,也探访了许多亚洲其他地区的山村学校。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依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宣教士,服侍上帝。但我知道,宣教不是用来逃离现实的捷径,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行当。许多人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预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语言、练习教导,还要修跨文化交流的课程。

16岁那年的短宣彻底改变了我对宣教的认识。我已经吸取教训,学会等候上帝,再也不像年少时那样凭己意行事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