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今生和永生的粮(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6章22-40节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祂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24 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25 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祂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26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28 众人问祂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们又说:“你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32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33 因为上帝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34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36 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38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3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40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有一位作家谈到,当我们走在人生的荒漠时,要记住上帝和我们的关系——“祂关心,且背负;祂承诺,就履行;祂开始,必成就;祂原谅了,便遗忘了”。而这些都包含在耶稣的一句话里,“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章35节)。

 

也就是说,耶稣是我们生命中每一个阶段唯一需要的吗哪。不管我们所处的状况如何,是否面临危机、难处,我们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稣眼中,没有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关系到我们,就关系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顾我们,又将我们铭刻在祂掌上(以赛亚书49章16节)。

 

以色列民靠着吗哪,在旷野存活40年,摩西告诉他们,上帝赐下吗哪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祂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

 

耶稣再次告诉以色列人,“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翰福音6章49-51节)。耶稣知道我们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灵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稣自己,祂是属灵生命的源头,祂赋予生命,并让我们这走天路的人靠祂这天上的灵粮活着。

有时,我们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在世上是寄居的,是过客。我们高度集中于即刻的需要, 应付眼前的状况,以至于忽视大局, 就是我们已得的福音。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复活。”(约翰福音6章54节)。祂来,献出身体,为我们死, 洒净宝血,宽恕我们的罪, 并将永生赐给我们。那赐永生的主,也是我们在危机中,需要搭救时,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应许永恒,怎么会不看顾我们眼前的需要呢?

无需煞费苦心地找寻吗哪,我们无法预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举一动。因此我们只管将所求告诉祂,然后专心于该做的事情,祂会照顾我们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粮,吃这粮,必不饿;信靠祂,必永远不渴。

让我们把眼光放远,来面对当下,并“信上帝所差来的”(约翰福音6章29节)。在每个决定上,选择信靠耶稣,因祂亲自承诺,“……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翰福音6章37节)。

 

问题反思:

 

1. 你会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关系?

 

2.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你对这节经文的理解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有问题问雅米:如果天堂见不到我所爱的人,我该如何欢喜快乐?(有声中文)

作者:Chen Pei Fen,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我的父亲在慢慢失去他的认知力。有时候,他会茫然地看着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在问他什么。爸爸作为帕金森患者,我们知道他最终会随着疾病的恶化而患痴呆症。我们很担心。如果爸爸失去了对福音的认知能力怎么办?他会在天堂还是在地狱里度过永恒?

我们问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相信有来世,并且来世我们只有两个地方可去:天堂或者地狱。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天堂是一个无比喜乐的地方,而地狱是一个无比痛苦的地方。这就是圣经中所说的。

启示录21章3–4节使我们瞥见了天堂的样子:“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在这里,我们将永远享受上帝同在带来的安慰,并摆脱一生所困扰我们的罪恶和痛苦。

 

另一方面,路加福音16章23-26节描述了地狱的恐怖景象。这是一个折磨人的地方,一旦到了那里,便无回头的地步。耶稣告诉门徒,天堂与地狱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路加福音16章26节)。

 

认识到天堂与地狱的涵义

因此,当我们想到地狱的恐怖景象时,我们吓坏了。这是一个永恒痛苦的地方。而当我们想到天堂的美好时,我们会感到悲伤。那是一个永恒的喜乐之地,我们已去世的不信主的亲人将永远不会去到那里。

知道我们所爱的人正在受苦,我们怎么能高兴起来呢?我们挣扎在罪疚感中,问自己:我与他们分享福音时是不是不够认真?

是因为我没有一直为他们祷告吗?我是不是可以在家里做个更好的见证呢?

对于那些我们所爱的仍然活着却不认识基督的人来说,或许我们感到了极大的负担要将他们引向基督。也许我们感到为他们祷告没有多少用处。或者,我们感到迫切需要将基督带入我们每一次与他们的对话和见面中。我们一直在担心,生怕他们会在有机会认识基督之前就遇到什么意外。

我和我的姐妹们就是这样。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尽管我们应尽力寻找一切方法,将福音带给我们的家人、为他们的得救祷告并作个好见证,但最终,决定接受基督做他们生命的救主是他们个人的决定。我们也应感到欣慰,因为“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乎我们的上帝!”(启示录19章1节)。尽管我们有失败和软弱,但上帝仍然可以拯救他们。祂不受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的限制。祂将在祂自己的时间里用祂自己的方式吸引他们归向祂。

但是如果上帝不拯救我的家人怎么办?

 

了解上帝的真实属性

面对令人困惑的情况时,我们经常引用以赛亚书55章8-9节安慰自己:“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我们会告诉自己,作为有限的被造物,我们是无法明白无限创造者的思想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上帝充满奥秘的行事方式。

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这节经文的上下文,就会发现以赛亚书55章并不是在讲上帝不可理解的行事方式。相反,上帝通过以赛亚书告诉我们,我们把祂的爱和怜悯看得太小了。前面两节经文是这样说的: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祂;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以赛亚书55章8-9节不仅是对我们无法理解之事的解释,还谈到了上帝恩慈的心。基督教作家Dane Ortlund在他的书《Gentle and Lowly》中对此进行了解释:“上帝的道路和意念非同我们的道路和意念,因为祂的道路和意念是充满爱和怜悯的,并且祂的爱和怜悯之深是超越我们可思想范围的。”上帝永远都比我们认为的更富有同情心和渴望拯救世人。祂想要施行怜悯。祂渴望广行赦免。

Ortlund补充道:“上帝和你不同。即使是人类最强烈的爱,也只不过是天堂中爱的最微弱的回声。上帝对你(和你所爱之人)发自内心的爱远超出了你所能理解的。”

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天堂欢喜快乐,因为我们可以安息在上帝的爱与怜悯中。

上帝很好,非常得好。上帝想要怜悯和渴望赦免我们所爱之人的罪过,并希望改变我们传福音的方式。

当我想到我那些尚未认识基督的家人时,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安慰。认识到我可以将注意力从自己的努力和作为转移到上帝的拯救大能上,我将:

勇敢地向我所爱的人传福音,使他们了解基督的救恩。

安息在能够拯救我们所有人的那一位的大能和爱之中。

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在上帝里面喜乐。

 

Chen Pei Fen是《灵命日粮》的编辑。她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新加坡青年归主协会的外展活动认识了主。从那时起,她一直积极参与传福音和门徒培训的工作,多年来一直在她所在的教会担任基督教教育部和教会青年部的执事。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双十一的“买买买”让你焦虑了吗?(有声中文)

作者: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这几天我忙到头疼。忙什么呢?当然是双十一大促,买买买啦。

自从双十一从曾经的光棍节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超级购物狂欢节后,我就没有在11月10日这天晚上好好睡过觉,总要等到零点抢付,以拿到最最优惠的价格。我会提前几天就把大半年需要用的东西放进购物车,一直想买不敢买的大件物品当然也是这个时候入手啦。今年因为小宝宝过两个月就要出生,连家人都会叮嘱我要在双十一给宝宝提前买好婴儿床和手推车之类的物品。

然而由于近两年TB的优惠规则越来越复杂和花哨,搞得我买个东西都要掏出小本子和计算器,算一算究竟如何买才最划算。提前预购折扣,跨店满300减40,各类店铺优惠券…… 完全让人晕头转向。凑不够300可不行,一定要想办法凑一个整数;店铺优惠还没有完全用掉,再买点别的什么凑凑呗……最后还得再想一想有什么漏买的吗?毕竟一年就这一次最大力度的促销,错过可就后悔莫及了呀!

这样的想法和买买买及各种计算数额,搞得我这几天完全没有平安,当然也牺牲了很多本来应该亲近主的时间。付完款后,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样似乎是买到了物超所值的东西,但讲真,我真的不喜欢买买买的生活,也不喜欢网上购物。

 

消费主义的陷阱

从之前只有11月11日当天可以大促消费到今天从10月底就开始预付款,11月1日开始抢购,整整十多天都可以享受优惠。以及再过一个月的双十二购物节,更不用说618之类的凭空出来的各样购物节日,简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商家们为了刺激消费几乎每个月都安排一个购物日。商家的各种营销噱头让大家不断陷入买买买的陷阱中。我们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其实买了一堆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之后面对不好看的银行卡余额(或者数额不低的信用卡账单),只好不断地努力加班工作,于是自然而然变得比之前还要忙碌,心中也更加焦虑。物质的堆积只不过能让我们在付款时得到一瞬间的愉悦感,之后确实空虚和后悔。家里的空间被各样的物品挤满,根本带给不了我们任何快乐。最后成了我们拥有越多,反而越不快乐。平安渐渐地从现代生活中消失了。人们都成了踩在轮子上的仓鼠,以为只有这样不停蹬脚下的轮子才能保持平衡。

深陷物欲捆绑的我们自然不会有时间亲近上帝。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我每天都有时间来到主面前清心灵修,但最近几日因着要买东西,整个脑袋里都充斥着各样繁杂的声音。

 

 

主会如何看待在“买买买”中焦虑不已的我

 

昨天,当我在一边加购和凑单,计算着各种优惠是不是用到位,一边看着时间被这样浪费掉而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忽然就想到主会如何看待这个时候的我呢?

 

祂一定在天上发笑呢吧?还是说会很无奈呢?我在做的事情丝毫没有永恒的意义,和灵魂及永生扯不上半点关系。我在买买买中造就了谁呢?细想一下,似乎连我自己也没有造就。虽然主让我们做一个好管家,但却不是说让我们把时间浪费在消费的算计上面。我以为我自己省了钱,却丢失了造就灵魂的时间和内心的平安。

 

 

简单生活,理性消费

我们还是要回到主的话语中来认识关于消费的真理。主的话语说:“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章6-8节)。从这几节经文可以看出,在主里的理想生活并不是各种拆快递和买买买,而是简单、知足的生活——只要有够用的物资就可以。反思一下现在的生活,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少之又少,买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想要”而非“需要”和“必要”。如若我们都可以听从圣经的教导,只把金钱用在必需品上,过敬虔而知足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有更多的空间给主和上帝的国度吧。

 

对于我自己的现状来说,我不光需要求主赐给我恩典让我能够不再继续陷在买个不停的陷阱中,还需要整理一下家中的各样物品,减少物质的堆聚,让生活回归简朴。用不到的东西可以分享给需要的弟兄姊妹,这样也能物尽其用,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你跟我一样,因着“买买买”而感到焦虑和不平安,让我们一起回到主里面,学习过简单的生活,只买需要的东西,把更多时间放在与永恒相关的事务上面,做一个真正的好管家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我怎么知道自己嫁对了“真命天子”?(有声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我和大卫谈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恋爱后正式结为夫妻。算一算,我们结婚已经一年多了 (直到今天,一想到我是他的‘妻子’,还是觉得怪怪的!这么老土的称呼……)。

在我们恋爱期间,朋友、家人和同事会出于好奇,不好意思地问我:你怎么知道他就是那一位你想交往,投入感情,并愿意许以终生的人呢?

 

谁是“那一位”?

如果我还是当年20出头的单身贵族的话,估计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因为那时我根本不相信有真命天子。不像我小时候,被“真命天子”这个浪漫的概念洗脑,会想象我会遇见这么一个男孩,远远地四目一对视,我们就窥视到彼此的灵魂深处,情投意合,不由地坠入爱河。

十来岁的我会躺在床上琢磨,我未来的丈夫此刻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做着什么呢。

那一刻,他是如此真实地在呼吸,眨眼,思考,而我们几时会相见呢?第一次见面时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我会认出他就是那个人吗?

但当我品尝了分手的痛苦,嗤笑过了自己的年少情痴,看了太多有始无终的爱恨情仇后,我发现,爱情只是一个不存在的童话故事。

多年以后,当我在全球研究这门课的辅导课上真的见到大卫时,我几乎没有注意到他。他在那堂课后给我留下的全部印象就是,基督徒,个儿高,很温和。我和他也只是挥手打了个招呼,仅此而已。

我最接近将大卫当做一个潜在对象来考虑的一次,是一个朋友说她觉得大卫的一个朋友很有意思,而我笑着说那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倒觉得大卫更适合做丈夫 ” ,我想了想说。

她斜瞟了我一眼,我们便禁不住大笑起来。很快我们开始聊别的,就像我们的大学时光,也很快一闪而过。

转眼4年半,与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人擦肩而过,大卫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我认识主后,带着梦幻感的“真命天子”这个概念逐渐在我眼中失去颜色。

就好像我一直渴望广告满屏、周围每一个人都在吃的KitKat(一种很甜的巧克力糖果),突然手里出现了一块可可纯度99%的巧克力。

别误解,我并不是放弃了寻找终身伴侣。我只是放弃了寻找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幻情侣,他永远不可能像上帝那样满足我所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从上帝的话语中开始明白什么是真爱,而这种爱完美地体现在耶稣的十字架上。

 

列出我的“必备”清单

课间在系里的饭厅用餐时,祷告小组里的一个女孩问我。“你在考虑男朋友时,最看重他什么?”

大三务实的我,觉得设立标准并不现实,因为根据我对爱情的认识,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不过,在选择男朋友上,我心里的确有个条件清单:喜欢跑步或热爱运动,音乐品味相投(比如Bon Iver之类的),一样喜欢历史小说等。当然,这份清单是我心里的秘密。

当我们分享各自的恋爱经历后,我的朋友鼓励说我们可以列出一份“ 必备”清单——就是我们希望在未来伴侣身上看到的品质,这样我们更清楚我们寻找的是什么,而不至于屈就。

那天晚上,我一边祷告一边在日记里写下:

真心爱上帝

恩慈

热心

有爱心

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了解别人的需要

不粗鲁,不刻薄,不暴力

我交托给上帝后,合上日记本就上床睡觉了,心里有一丝紧张和兴奋,但更多的是平静。

 

大卫如何成为了上帝对我的回应

回想起来,我会看到上帝是多么恩慈而有恩典,祂透过大卫回应了我那个小小的祷告。因为在大卫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在祷告中列出的每一项品质——甚至更多。

他并不完美,就如我不完美一样,我曾故意躲开也拒绝过他的爱。我有时好像一只不爽猫——就像那个网络疯传的不爽猫图所完美诠释的那样,但一次又一次,我都经历到了他的承诺、原谅和爱。

在这一切当中,我见证了他是如何因着对耶稣的爱、对上帝的信心和顺服圣灵的带领来爱我的。

回顾过去,上帝真是幽默,因为我没开口求的,祂就真的一样都没给我:大卫不喜欢汗流浃背,欣赏不来Bon Iver,从没读过哈利波特(简直不敢相信),而我渐渐发现,这些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中最终都不重要。

如今,让我自豪的是,他愿意陪我爬楼梯,我们能一同欣赏Ed Sheeran和纯乐器赞美诗了,我也像他一样,爱上了一连几小时阅读、默想上帝的话语。

自从三年前与大卫走进恋爱关系后,我对他的信任和委身与日递增。不是因为他对我的期待了如指掌,对我的需要有求必应,满足我内心最深的渴望,而是他把我带到上帝面前,祂才是可以做到这一切的那一位。

因此,我知道大卫是我寻找的,也是我找到的那一个他。

“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一书4章10-12节)

编者的话:此文最初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此版本为雅米英文事工编辑过后的版本。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