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感觉

3个标志检验你是否正被情绪主宰(有声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国

翻译:Patty Song, 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我使尽了全身力气才克制住自己没有去回复那条短信。我也坚定地把手机关了机。我不要再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我也不要再因为一时冲动而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虽然我知道朋友发来的短信并没有恶意。但是对一个在九型人格测试中测得拥有INFJ型人格特点的我来说(顺便提一句,这些人格测试也真是精准得可怕),我知道情绪是我的弱点。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必须控制自己,让自己不成为情绪的奴隶。

亲爱的朋友们,情绪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不能让它控制我们。我知道对于我们有些感性的人来说,要做到不被情绪控制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但这却是我在过去几年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学会控制情绪将会使我们生活中每个方面都变得更好。说到底,我们是谁并不是由我们的感觉和情绪决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情绪控制了呢?下面几点,请对号入座。

 

1.你经常是下意识对某件事给予反应而不是回应

当我被情绪控制时,我常常发现自己在被动地做出反应(有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当我收到同事带有负面攻击性内容的电子邮件,或是又一次发现厨房案台上的脏盘子时,面对类似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我会很容易当即爆发,将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脱口而出。

直接下结论要比出于恩典给别人解释的空间容易得多。但我要挑战自己,要尽力避免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同时,要求自己去思考如何才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而不只是胡乱下结论。

我丈夫和我设定了一系列关于争吵的条例。其中有一条是, “不要增加不必要(需要之后再扑灭)的火苗”。换言之,我们不能因着当下的情绪而口无遮拦,不然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平息由这些话引起的“火苗”——为我们在糟糕情绪中鲁莽出口的伤人话语道歉。

下意识地反应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是出于直觉,然而知道我们的行为并不一定要受情绪控制是实现健康情绪生活的第一步。在等待愤怒情绪消退的同时,有时我会请求圣灵光照我,让我看到自己这么反应的根源问题是什么。邀请上帝参与我的情绪反应,有助于我在下次陷入情绪时,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回应。

 

2.你无法分清事情虚实

我的辅导老师让我明白的一件事是,感觉就是感觉,它没有对错之分。亲爱的朋友们,当我在和你们分享“我的这些感受”时,我也是在告诉你们,我们的感觉并不总是可信的。事实上,感觉常常欺骗我们。我们可以在耶利米书17章9节中找到这一真理,经文将心描述为“邪恶”的根源:“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当感觉凌驾于事实之上时,我们已然陷在情绪中不能自拔。换句话说,当感觉变成了我们的偶像时,我们更倾向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上帝对我们的看法和实际情况。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该查看内心的时候了。我不应该追随自己的心(与迪斯尼动画中的情节相反),我需要的是跟随耶稣的榜样,并努力在生活中结出圣灵的果实——包括自制(加拉太书5章22-23节)。

 

3.你感到无法控制自己

无论你是像孩子一样直接发脾气,还是选择回避面对,不可否认的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并且这种影响通常是负面的。

如果你正在读这一段,那么很明显的,你的情商足够让你识别出情绪何时失控。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很难控制情绪的人来说,找到引爆我们情绪的点是什么会很有益处。我们有可能是因为FOMO而在浏览Instagram时感到绝望;或者是仅仅因为手机另一端无人应答而感到被拒绝。找出在生活中可能触发我们情绪激动的触因才是关键。当我们越了解这些会触发我们情绪的因素,我们就能越快把它们交给上帝,并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当今这个时代,流行文化在鼓励我们更加真实面对并坦诚自己的感受,这一做法对于培养真实的人际关系来说当然必要,但因此学会不受情绪控制地生活就变得更加必要了。

了解自己的感受对我们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却不能让情绪决定我们的走向。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让情绪支配我?我是不是被自己的感觉引向了错误的道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查验自己在哪些方面受情绪控制。

亲爱的各位,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上文中讲到的任一情况,不要担心。因为我和你一样。情绪是我们人类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压抑它、把它埋在心底,相反,我们可以把它带到我们亲爱的天父面前,因为祂愿意带领和帮助我们活出祂的旨意。

上帝希望我们把生命的每个领域都交给祂,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情绪。我们越在情绪问题上寻求上帝的指引,就越能辨别出哪些感觉是我们可以信任的,哪些是我们要钉在十字架上的。

所以,别担心,我们都在这个叫做“生活”的情绪起伏之中。最终,我们都会与耶稣一起达到完全的医治,成为完全的自己。所以跟我一起宣告吧:“情绪不是我生活的主宰。除了耶稣,我的生命没有其他王。”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当感觉大过事实时…

WechatIMG392

作者:雨恩,马来西亚

有一个比喻令我印象深刻,它用火车头与车厢来说明感觉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火车头是事实,而车厢是感觉;若没有车厢,火车头仍然能继续往前走;但是若没了火车头,车厢是没办法拉着火车头往前走的。我是一个情感丰富又敏感的人,曾经也是一个被情绪主宰、被感觉驾驭的人。我常常会因为想太多而脑袋死机,行动也原地踏步。

无论是恐惧、焦虑、罪恶感、愤怒……过多的感觉是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打招呼对方没回应,就猜想对方是否讨厌自己,然后便逃避与对方互动;觉得事情没做好,羞愧得无颜见长辈或老师,想要躲起来;觉得自己的表现或想法不够好,而不敢发表任何意见,在团体中总是很被动。在我过去的生活中,这些状况不胜枚举。至今,我仍然在学习,以前车之鉴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辙陷在过多的感觉中。

1.找可以信任的人分享

当人被感觉误导了,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回应。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钻牛角尖,而是找到可以信任的属灵长辈或属灵同伴分享出来,为你守望。我曾经在害怕退缩、思绪混乱时,属灵长辈会帮助我理清当下实际的状况,看见其中不符合真理的控告和谎言。当我对人有很深的愧疚感时,属灵同伴则帮助我看见,其实我并不需要为一些事、或一些人的感觉负责。这让我学习到了我们需要为自己设定健康的界限,当下次有同样的感觉时,便能够自己有分辨的能力,知道怎么处理和面对。

2.让耶稣做生命的主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路加福音9章23节)

对我而言,要舍的“己”除了旧有的生命和老我之外,就是我那过多的感觉。许多我想说“不”的时刻,都是因为内心感到过不去、很难受、很别扭。但我思想,我的心是让情绪、感觉做我的主,还是让上帝来居首位、掌王权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不想爱人,一方面是觉得尴尬,一方面觉得内心明明很抗拒,却仍然去做这些关怀的行动,感觉非常虚假。但圣经中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而这份爱是从上帝而来的(约翰一书4章7节)。于是我便思想,如果是耶稣祂会怎么做?学习在感觉不对时,坚持靠主做对的选择。一段时间后,错误的感觉逐渐消逝,而事情仍然导向正确的方向。

3.祷告将感觉交托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加拉太书5章25节)。在祷告中,我求上帝帮助我面对感觉而不逃跑,我也求上帝赐我天父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情。我需要每天不断地把自己过多的感觉交托给上帝,求祂保守我的心怀意念。在祷告中为自己穿上全副军装,戴上救恩的头盔来思想每一件人事物,也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4.思想,宣告上帝的话

就像火车头与车厢的比喻,提醒我们要定睛在可靠的事实上,而这可靠的事实就是上帝和祂的话。我们越认识上帝的大能和慈爱,我们就越对上帝有信心,胜过我们的感觉。我们会对于未知感到恐惧,但圣经多次告诉我们:“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申命记31章6节)。感觉孤单,没有安全感时,上帝说:“祂与我们同在,必不撇下我们,也不丢弃我们”(申命记31章8节)。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相对于感觉的经文抄写下来,放在书桌或床头等显眼的位置。我把这段经文放在我的电脑桌前提醒自己——“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曾经有辅导者与我分享,上帝给我们的“感觉”是很棒的祝福。因着感觉,我们能够体会耶稣的爱,并回应祂的爱。但是上帝同样也给我们理性,赐给我们真理。因此,我们对上帝、对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觉,而是要全面性地,跟上帝求智慧学习建立与祂、与人的关系,这样生命才能越发成长。求主更新、炼净我们,让我们一起把燃料放在对的地方燃烧,火车才能继续往前迈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信心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