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新的旅程

雅米漫画:凝视地平线

漫画作者:Chin

*此漫画内容摘自2018年5月29日灵命日粮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原来我一直误解了恩典(有声中文)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译:Anna,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20出头的我,曾坐在教会属灵导师的对面,请求她告诉我如何在生命中经历到上帝的恩典。那时我的生活不那么尽如人意,我在潜意识里努力地想要在上帝面前好好活,希望以此博得上帝的恩惠。我努力到精疲力竭,却仍旧看不到上帝在我生活中的作为。

恰恰相反,我周围的人却经常谈及成为讨上帝喜悦的人会让我们脱离罪恶和咒诅,痛苦和忧虑(也因此能经历到上帝额外的恩惠)——这听起来太棒了,但是没人能跟我解释如何才能做到;这就仿佛是我经常听人说起一家美味的免费自助餐厅,但却没人告诉我那家店怎么走。

我对恩典有一些认识。我知道恩典是得到了自己不配得的。我相信并感恩耶稣为我钉在十字架上,祂成就的义遮掩了我的罪(哥林多后书5章21节),祂为我承担了罪的刑罚(罗马书6章23节),所以我从现在到永远都能够圣洁没有瑕疵地来到上帝面前(歌罗西书1章22节)。这就是恩典,一个我不需要、也不能通过做什么而得来的礼物。

但这也许是为永生而预备的恩典。

而现在,我们还活在地上。面对每日生活中的琐碎和各种试炼,圣经中的作者们似乎在靠着另外一种恩典生活。

当保罗面对着无法摆脱的困境时,上帝给了他足够的恩典来战胜软弱(哥林多后书12章9节)。保罗知道如果他顺着圣灵而行,就不会放纵肉体的情欲(加拉太书5章16节)。希伯来书的作者知道,他能够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寻求上帝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章16节)。耶利米哀歌的作者每早晨都寻得帮他度过困难和痛苦恩典(耶利米哀歌3章22-23节)

这就是我想得却得不到的那种恩典。

虽然我的导师言简意赅地告诉我:恩典就是从上帝那里得到你处境中正需要的够用恩惠。但我还是琢磨不透其真意。尽管我很愿意相信她的话,但受成长环境和周围文化的影响,我一直认为我若想要成功,就需要自己努力去获得(寻求帮助意味着被惯坏)。尽管这样活很累,但这种价值观让我在学校和过去有限的生活经历中应付自如。这是我坚信的价值观,而恩典让我感觉难以接受。

那时的我才20岁出头,我的生活一直处在被保护的状态下,因此给我一种可以凭自己应付一切的错觉。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走投无路是什么滋味。这种自傲也不是完全因为自恃强大,更多是因为对于真正的苦难或生活的需要没有亲身经历。

当时,只要我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遵行自己的道德规范或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就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所以怎么会有我凭着现有资源应对不了的事情呢?也许寻求上帝的恩典不过是想走捷径,为懒惰找借口吧。

而且,我想象不到完全靠圣灵来引导我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难道我什么都不要做吗?我走错路时真的应该等着上帝来提醒我吗?万一我没听到祂的提醒呢?还有我正需要帮助时祂要是沉默怎么办?

我想要与上帝同行并获得因此而来的一切祝福。如果上帝没能及时解决我的软弱问题而因此让我错过了祂所赐的丰盛生命怎么办?绝对不能这样!所以我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计划先开始自我提升。如果祂对我讲话了,那就是额外的得着。毕竟,如果我不知道祂什么时候以及会以何种形式来帮助我,我该如何确定祂真的会帮我呢?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的独立自主其实是源于我对任何人,甚至是对上帝的不信任。我不相信有谁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来帮我。

从小在一个专断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我很难相信任何权威人物会在乎我,更不用说会满足我的情感需要了。所以,要我依靠恩典并依赖他人来得到我真需要的东西听起来太冒险。

被困在“自己努力太累了,却又不相信恩典”的焦灼状态下,我最终找到了一个折中方案。我的生活还是主要倚靠我的主动权和努力,而恩典可以当做是佐料和补充来让我更有优势和增强我的力量。当然它并非是必须的,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万一没有恩典怎么办 ?)。

但是我二十岁以后的生活完全不像我期待的那样一马平川。我以为的万能公式“努力等于成功”完全无法应付生活的变数。汹涌难测的生活完全打乱了我精心建构的计划。

我倚靠的“丰富资源”灰飞烟灭了。现实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尽我最大努力工作也不能保证我能得到想要的职位。尽最大努力地做合乎上帝心意的选择也不一定能保护我免遭他人行为带来的恶果。当我的软弱使我纠结在一段并不适合我的感情中时,选择跟随上帝几乎成为不可能。

渐渐地,不依靠上帝而单靠自己掌控的生活最终让我在29岁时走到了人生绝境。

距离第一次和属灵导师谈论恩典已经过去了十年,如今我又坐在了她面前。我这次真的无计可施了。我预备好了自己的心,准备接受她话语的智慧。她说:上帝比我们更知道我们的需要,并且祂是良善的,会将预备的给我们。

已经一无所有也没有任何可倚靠的内在资源的我决定信靠上帝一次。于是,我以祷告开始每一天的生活:“上帝啊,请给我度过今天所需要的恩典。”我就这样向上帝祷告,什么备用计划都没有,也不去想祂给我的恩典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甚至我也没有精力去推测。

当我蹒跚地走过今年——因失去了我最爱的那个人而伤心,丢掉了工作,还因着我在教会遭受到的性骚扰而接受调查——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给了我够用的恩典,而且这些的恩典又及时又具体。

在我最孤独的时刻,有时就在我向上帝哭诉不到半小时的时候,我就突然收到密友们搞笑又有趣的短信,让我突然就可以跟他们开心交谈。

上帝也开始让我更喜欢花时间和祂在一起,让我在读圣经和写灵修笔记时收获更深的喜乐。很多次在我恐惧惊慌时祂都及时地以祂的话语带给我安慰和盼望。

祂从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为我预备了工作,甚至都没有要我发简历。在接受审查的时候,上帝给了我超出想象的公正评断,也让我得到了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最大帮助,使我安然度过这个过程。祂甚至修复了我和父母的关系。

祂还修复了我的性格。过去,我想要靠自己的意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最终却反而丢失了自己最想拥有的:我的安全感、正直、自制、无私和清晰敏锐的判断力。我之前所不知道的是,其实是上帝给了我恩典,让我可以去做早先那个正直的人。

我的这份品格在我年轻时因寻求上帝而很自然地被培养起来,我却误以为自己本性如此。但是当我那几年任性地远离上帝的时候,我里面所冒出的就全是自私了。

现在,每天我都来到上帝的面前,祈求祂的恩典。每次我需要祂的引领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内心那坚定而安静的声音在提醒着我。

我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要顺服。单靠上帝的供应就够了!我完全谦卑下来了——说起来相当尴尬——我曾经居然以为我比上帝更知道如何活得更像基督。

几天前我刚过完自己的30岁生日。距离我开始向上帝寻求恩典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我终于明白我曾经不理解恩典(从上帝那里得到我处境中正需要的够用恩惠)是由于我不知道恩典源头的那位上帝全然美善。我不知道原来上帝那么关心我的需要,并且祂可以那么有创意地供应我。更重要的是,祂深深地爱我,想把最好的给我。

我20几岁的日子让我看到了我自以为可以掌控生命是多么愚昧并意识到人性的软弱和有限。还好现在我蒙了怜悯,看到上帝是如此爱我。面对30岁之后的日子,我期待经历信靠上帝、每天从上帝得力的崭新生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10YearChallenge升级版:上帝如何改变了你的生命?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如果你最近有关注社交媒体,一定看到了#10YearChallenge这个很火的标签。标签下面是你朋友10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 Facebook和Instagram上满屏都是这样的信息。

虽然看到过去10年来我和朋友们外表上的变化真的很有趣,但这个流行活动也让我思考了这些年来我生活中发生的其他变化。

其实我从前一周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当时我的一个教会领袖要求我们思考信主以来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不做声了。我们微笑地看着彼此。直到教会领袖逐一叫到我们,我们才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的大多数朋友们都认为他们变得更有耐心,更有活力,或者更懂得感恩了。当轮到我回答时,我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发现我在过去10年里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09年时,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但在2019,我意识到我大多数的恐惧都是毫无根据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可怕。

在我经历的所有这些过渡和转变中——离开家去上大学,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处理大大小小的家庭矛盾——每一步上帝都与我同在。虽然我的人生旅程远未结束,但我所经历的每一次风浪都在提醒我上帝是良善和信实的。

如果我必须回答“上帝如何改变了我的生命?”这个问题,更具体地,我会说祂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让我学会了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过去10年的经历告诉我,生活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很容易让我们变得惧怕和消沉。然而,我可以把它们全部都交给上帝。祂或许不会改变我的处境,但祂一定会利用这个处境把我塑造成祂希望我成为的人,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改变。

三年前,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大学毕业后,我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但我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悲观。因为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我认定自己选错了职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远离家人和好朋友,我也感到很孤独。我感到面前的困难如此之大,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战胜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其实我并不孤单,因为上帝与我同在。这样的认识改变了我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

我意识到我的生活就像是从海岸到山顶的旅程。当我在岸边时,大海满是巨浪。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浪越发澎湃,让我心生恐惧。但如果我选择继续前行并专注于登顶,我对大海的看法就会发生改变。虽然一路上我可能会经过满是鹅卵石的崎岖路面,但是当我最终登上山顶向下看时,海浪似乎变得不像之前那样可怕了。我只看到了宽阔无垠的蓝色大海和平静的海面,这使我的心平安。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要么选择留在海岸边被巨浪打湿,要么选择定睛山顶一路前行,直到我们到达安全的高地。

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应该逃避困难,而是说要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让自己更有智慧地应对。我们可以选择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为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并将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我们就可以不再陷在焦虑中,而是满有平安。

我很喜欢申命记32章11-12节,它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上帝是如何引导我们的: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

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引导可以比作一只老鹰故意搅动雏鹰的巢来唤醒它们,但老鹰一直在看顾和保护雏鹰,直到它们足够强壮可以独自飞行为止。

亲爱的朋友们,不管我们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内会经历什么,上帝永远都不会离开也不会抛弃我们。如果你也参加了#10YearChallenge的挑战,不要仅仅记录你外表的变化,也花一些时间来思考上帝如何带你度过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吧,并记住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祂也会继续如此带领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书灵修 | 我们的信心是死的吗?(有声中文)

作者:Caleb Young,澳大利亚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读经:雅各书2章14-17节

几年前,我在社交媒体上读到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新上任的牧师在他作为新任教会牧师的第一个周日打扮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据报道,在约一万人的会众中,只有3个人问候了他。没有一个人回应他要钱买食物的请求。在礼拜快要开始时他试图坐在前排,然而却很快就被引座员移到了后排。

当长老们介绍新牧师的时候,会众们都鼓起掌来,满怀期待并兴奋地四处张望。这时,“流浪汉”走到台前,揭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拿起话筒,念了马太福音25章34-45节。耶稣在这段话里,把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总结为:“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爆料是虚构出来的,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仍然深刻:真正的信心需要有怜悯的心和可见的行动。

如果说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今日经文的启发,我完全不会感到惊讶。在谈及教会中偏心待人的问题后,雅各在这段经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2章14节)在这里我们看到,对于雅各,信心和行为之间的连系是不可分割的。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近乎荒谬的场景:有人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真正需用的。这样的对比带出了雅各强调的关键: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死的意思就是毫无生气,没有功效也无益处。

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看到雅各所说的重点。例如,我们可能会在发布的状态里输入#为叙利亚祈祷,却无视刚刚搬到附近的难民家庭。或者我们也可能在自拍照或美食照片中写上#蒙福,却没有把祝福传递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又或者,我们可能分享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视频,讲述某个受迫害教会的故事,但却没有在经济或实际行动上帮助在我们身边的弟兄姐妹。

我相信雅各在挑战作为基督真正门徒的我们要确保我们对福音的信心能够带出善行。我们行善并非是为了得到上帝的喜爱,而是仅仅出于对耶稣为我们牺牲的感激,以及对祂给我们无条件之爱的敬畏,所以我们无法不在社会上积极地行出信心。

 

问题反思:

1. 结合圣经中的其他章节,如讲因信称义的以弗所书2章8-9节,我们该怎样理解今天的经文呢?

2. 今天的经文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耶稣里的真信心?

3.在你的生命中,你感受到信心和行为之间的张力了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