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智慧的言语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三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木木

第33日 阅读经文:22章1-16节

【箴22:1】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箴22:2】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

【箴22:3】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箴22:4】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

【箴22:5】乖僻人的路上,有荆棘和网罗,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远离。

【箴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22:7】富户管辖穷人,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

【箴22:8】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

【箴22:9】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

【箴22:10】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

【箴22:11】喜爱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与他为友。

【箴22:12】耶和华的眼目眷顾聪明人,却倾败奸诈人的言语。

【箴22:13】懒惰人说,外头有狮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杀。

【箴22:14】淫妇的口为深坑,耶和华所憎恶的,必陷在其中。

【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箴22:16】欺压贫穷为要利己的,并送礼与富户的,都必缺乏。

 

约伯记告诉我们,当我们把某个生活公式生硬又死板地套用在生活中时,将会造成什么后果。依据约伯朋友们的看法,约伯遭受苦难一定是因为他犯了罪。这样的看法是基于约定俗成的因果原则:罪行总是导致惩戒,而义行则蒙受赐福保佑。

然而生命的运转不见得会照着一成不变的公式而行。在诗篇73篇1-14节中,作者亚萨发现即使他尽力保持纯洁的心,仍饱受苦难;但富有的人却带着他们的罪和傲慢在一旁逍遥快活。在约伯记中,上帝也斥责约伯的朋友曲解祂的心意(约伯记42章7节)。

同样地,箴言并不是死板严苛的生活准则、律法,或像铁铸陶塑般的绝对应许;而是经由属天的启发、对生命的观察而得到归纳的生活通则。

6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观察,从小用适当的原则、训诲和纪律来教养孩子,一般来说这孩子长大后也会行走在智慧的道路中。可见负责任的教养方式应该会培养出成熟负责任的下一代。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变的应许,只不过是透过一般的观察来鼓励为人父母担负起养育之责。我们不该误用这句经文而去论断说孩子不成器就是父母未尽其责,或是孩子有成就完全就是父母教导有方。

在22章,也包括了其他有关生活的普遍观察:

  • 带着敬畏的心谦卑与上帝同行,一般来说就会带来尊荣和财富(4节)。当然,这并不是说谦卑的人就一定会富有并且受人尊重。
  • 要保护我们的灵魂,就必须以智慧为道;远离恶人不受其影响,因他们会带我们走上充满网罗和陷阱的道路(5节)。看起来,趋善避恶理应就可以让我们远离区恶,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生活不会面临困境。
  • 你栽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8节)。不过,我们不见得在今生就能见证这个真理的贯彻实现,然而在永恒中必得证明。诗篇73篇的作者亚萨,在一番的反思后,也领悟这个道理。他曾心生疑惑,为什么恶人似乎都过得很好,然而他终究看透这些人的结局,上帝会“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中。”(诗篇73篇17-18节)
  • 慷慨解囊的人会为众人带来祝福(9节),施予者与接受者同样蒙福。但是这个原则不可用来鼓励贪婪、另有所图谋的施舍。

15节是另一则有关教养孩子的箴言。经文的第一句话是诊断问题:孩童天生就是智识未开的,毕竟我们生下来就是罪人。第二句话则是对症下药:积极参与管教,有心规范加上适度教导则可以去除愚顽杂症。可见父母的引导非常重要;因为要孩子自我管理一般都是不见其效的。

一个基督徒母亲被问及她平日都在做什么,她回答:“我是一个建筑师”,接着她又被问及:“那么你打算打造什么样的房子?”她回答说:“我在打造儿女良好的品格基础!”

 

灵程反思

  • 22章提及心存谦卑、避开愚昧人,并且乐善好施的结果,你有这方面的个人经验吗?你又如何以今日的领悟和个人的经验,来诠释这些宝贵的教诲?
  • 反思你个人在落实这些教诲时的动机(如乐善好施等)。请分享22章的内容如何激励你去做这些事情?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二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木木

第32日 阅读经文:21章

 

【箴21: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箴21:2】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为正,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

【箴21:3】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

【箴21:4】恶人发达,眼高心傲,这乃是罪(“发达”原文作“灯”)。

【箴21:5】殷勤筹划的,足致丰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箴21:6】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

【箴21:7】恶人的强暴,必将自己扫除,因他们不肯按公平行事。

【箴21:8】负罪之人的路,甚是弯曲,至于清洁的人,他所行的乃是正直。

【箴21:9】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

【箴21:10】恶人的心,乐人受祸,他眼并不怜恤邻舍。

【箴21:11】亵慢的人受刑罚,愚蒙的人就得智慧。智慧人受训诲,便得知识。

【箴21:12】义人思想恶人的家,知道恶人倾倒,必至灭亡。

【箴21:13】塞耳不听穷人哀求的,他将来呼吁也不蒙应允。

【箴21:14】暗中送的礼物,挽回怒气;怀中揣的贿赂,止息暴怒。

【箴21:15】秉公行义使义人喜乐,使作孽的人败坏。

【箴21:16】迷离通达道路的,必住在阴魂的会中。

【箴21:17】爱宴乐的,必致穷乏;好酒,爱膏油的,必不富足。

【箴21:18】恶人作了义人的赎价,奸诈人代替正直人。

【箴21:19】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

【箴21:20】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愚昧人随得来随吞下。

【箴21:21】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

【箴21:22】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墙,倾覆他所倚靠的坚垒。

【箴21:23】谨守口与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灾难。

【箴21:24】心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

【箴21:25】懒惰人的心愿将他杀害,因为他手不肯作工。

【箴21:26】有终日贪得无厌的。义人施舍而不吝惜。

【箴21:27】恶人的祭物是可憎的,何况他存恶意来献呢?

【箴21:28】作假见证的必灭亡,惟有听真情而言的,其言长存。

【箴21:29】恶人脸无羞耻,正直人行事坚定。

【箴21:30】没有人能以智慧、聪明、谋略敌挡耶和华。

【箴21:31】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

 

列王纪上3-4章里详细记载了所罗门王拥有独特超群、从上帝而来的智慧。他的名声如日中天:“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王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想话。”(列王纪上4章34节)所以毫不意外,所罗门王在他的箴言语录中也谈论到列王和统治者的事。

21章1节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所罗门王的时代,君王握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并认为他们有能力凭自己做出决策。然而这节箴言却是一记响钟,提醒我们耶和华才是至高掌权者,祂统管万有,是万王之王。

天下诸王皆是上帝的仆人,即使那些不承认上帝的也一样(罗马书13章1-2节)。天下诸王都在祂的治理与管辖之下(参以赛亚书41章2-4节和45章13节所记载,关于上帝如何使用波斯王居鲁士的内容)。

30-31节又响起另一记警钟,提醒人们:没有人能以智慧聪明、谋略敌挡耶和华”;“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由此可知,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挠上帝的目的。任何计划或谋略,若是与上帝的心意相违背,就不会成功(30节);任何军事行动,不管策略如何周详,若不是上帝允许的,终究不会胜利(31节)。

整本箴言的关键章节有1章7节:「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以及21章30节:「没有人能以智慧、聪明、谋略敌挡耶和华。」这两节经文都陈述了同一个真理: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是当受敬畏的。这真理应该成为我们所有的思想、行动、言语和态度的依据。我们在21章里的其他教导里也能发现这个真理:

  • 连隐藏的动机也逃不过上帝的鉴察(2-4节)。上帝无法被欺瞒,因祂知晓人心。上帝寻求真实正直的人,并能看出人内心一切的傲慢。
  • 财富本身并无对错,然而千万不可为了取得财富而牺牲诚信(6节)。不论任何事情,请记得,结果再好也不能将其手段合理化;千万要拒绝「在所不惜」的处事方式,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不可放弃智慧与敬虔生活之道,不然终将因罪的刑罚,而承受死亡之苦(16节)。生活中要有智慧地未雨稠缪,不要只顾眼前的日子(20节)。这句箴言把聪明人和愚昧人做了比较,前者家中食物积蓄充足,以备不时之需;而后者则耗尽所有的,毫无存粮。
  • 当追求公义仁慈,因它们会带来生命、公义,和尊荣(21节)。这表示要过着合神心意的生活,并带给他人祝福。
  • 要当心过度自负傲慢这无处不在的诱惑(24节)。拒绝训诲,不听规劝,并且对施劝的人无礼,这都是所谓的傲慢。

 

灵程反思

  1.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至高主权的管辖下,这样的认知如何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影响你对未来生涯的规划?
  2. 默想2-4节关于上帝知晓并鉴察一切。祂如何察验你的心思意念和动机?而你的念头或动机是否合乎祂的心意?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一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小七

第31日 阅读经文:20章

 

1、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

2、王的威吓,如同狮子吼叫,惹动他怒的,是自害己命。

3、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都爱争闹。

4、懒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种,到收割的时候,他必讨饭而无所得。

5、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

6、人多述说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谁能遇着呢?

7、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8、王坐在审判的位上,以眼目驱散诸恶。

9、谁能说,我洁净了我的心,我脱净了我的罪?

10、两样的砝码、两样的升斗,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11、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

12、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

13、不要贪睡,免致贫穷;眼要睁开,你就吃饱。

14、买物的说:“不好,不好”;及至买去,他便自夸。

15、有金子和许多珍珠(或作“红宝石”),惟有知识的嘴,乃为贵重的珍宝。

16、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人作保,谁就要承当。

17、以虚谎而得的食物,人觉甘甜,但后来他的口必充满尘沙。

18、计谋都凭筹算立定,打仗要凭智谋。

19、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

20、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

21、起初速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

22、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

23、两样的砝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

24、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25、人冒失说,这是圣物,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

26、智慧的王簸散恶人,用碌碡滚轧他们。

27、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

28、王因仁慈和诚实,得以保全他的国位,也因仁慈立稳。

29、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

30、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

 

有些人或许会对圣经中收录了像箴言这般的书卷感到讶异,因为它包含了通篇的道德常识和劝勉,就像通俗书籍里的至理名言录一般。然而我们不该大惊小怪,毕竟良好的普通常识源自于上帝,是所有愿意聆听并学习的人都能够得到的。20章正包含了许多谆谆教诲。

  • 酒醉会导致攻击的行为,也会让人失去判断力(1节)。让自己受控于烈酒和啤酒的影响都是不明智之举,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犯错连连(31章4-7节)。
  • 愚昧的人容易受到激怒而陷于争斗,让状况一发不可收拾(3节)。务必要冷静面对!
  • 许多人都自称是忠心的朋友,但说比做容易(6节)。真正的友谊是需要历经严苛考验的。
  • 清楚认识自己(包括认识带着罪性的自己),是智慧人重要的一面(9节);”谁能说,我洁净了我的心“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罗马书3章10节)。没有任何人配得拥有道德优越感,我们必须要抗拒论断主义和自以为是的想法。
  • 作买卖时,要当心买方蓄意贬抑物品,压低价格,以致他在成交后自夸自耀。智慧可以让我们清楚辨识人言的真伪。
  • 靠着不诚实或欺骗的手段得来的物品,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17节),但最终还是无法带来满足甚至还可能深受其害,就像满嘴的沙粒毁了整口的牙齿。
  • 千万不要冲动或过于自负,在计划成形前,要先多方寻求商议(20章18节,11章14节,15章22节)。当耶稣在论到成本计算时也指出,出征前坐下酌量是明智之举(路加福音14章31节)。
  • 用不公平或不义的方法快速取得产业(21节),这种行为最终无法有好的结果,因为上帝的公义是不可违背的。
  • 不管老少皆有其独特、不同的优势(29节);这里提醒老少朋友们要彼此尊重并彼此珍惜。

箴言中的普通道德常识看似无奇,其实它并不平凡。这就是为什么箴言是如此可贵的一卷书。圣经注释家马太·亨利(MatthewHenry)说得好:箴言具有完整的神圣伦理性……揭露每一种恶行、赞扬每一种美德;同时为每一种人际关系、生活处境和每一种谈话方式,提供了自我管理的规范。

 

灵程反思

  • 20章里的哪一部分道德常识最打动你?为什么?你如何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 12节说到上帝赐给我们能听的耳(听取教导和训诲)以及能看的眼(明辨是非对错)。那么我们如何使用上帝赋予我们的眼和耳,来根据祂的话语,评估我们所接触到的其他道德常识?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三十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洋澜

第30日 阅读经文:19章

 

1、行为纯正的贫穷人,胜过乖谬愚妄的富足人。2、心无知识的,乃为不善;脚步急快的,难免犯罪。3、人的愚昧倾败他的道,他的心也抱怨耶和华。

4、财物使朋友增多,但穷人朋友远离。

5、作假见证的,必不免受罚;吐出谎言的,终不能逃脱。

6、好施散的,有多人求他的恩情;爱送礼的,人都为他的朋友。

7、贫穷人,弟兄都恨他,何况他的朋友,更远离他,他用言语追随,他们却走了。

8、得着智慧的,爱惜生命;保守聪明的,必得好处。

9、作假见证的,不免受罚;吐出谎言的,也必灭亡。

10、愚昧人宴乐度日,是不合宜的,何况仆人管辖王子呢?

11、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12、王的忿怒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恩典却如草上的甘露。

13、愚昧的儿子是父亲的祸患,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

14、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

15、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

16、谨守诫命的,保全生命;轻忽己路的,必致死亡。

17、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18、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19、暴怒的人必受刑罚,你若救他,必须再救。

20、你要听劝教、受训诲,使你终久有智慧。

21、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

22、施行仁慈的,令人爱慕,穷人强如说谎言的。

23、敬畏耶和华的,得着生命,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

24、懒惰人放手在盘子里,就是向口撤回,他也不肯。

25、鞭打亵慢人,愚蒙人必长见识;责备明哲人,他就明白知识。

26、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

27、我儿,不可听了教训,而又偏离知识的言语。

28、匪徒作见证戏笑公平,恶人的口吞下罪孽。

29、刑罚是为亵慢人预备的;鞭打是为愚昧人的背预备的。

 

哥林多前书15章33节警告我们:“滥交是败坏善行”。那么我们到底要避开什么样的损友?又应该结交什么样的益友呢?我们在18章里看到一些损友的例子,在19章则将看到更多应当避免交往的对象,以及应该保持交往的所谓益友。

以下几种人是我们应该避免交往的。

  • 愚昧的人(1节)。

愚蠢的人藐视敬虔又合乎公义的话语,喜欢扭曲事实而导致欺瞒或祸乱。这样的人也可能会对上帝发怒,把自己的麻烦都归咎到上帝的头上(3节)。

  • 作假见证的人(5、9、28节)。

在法庭上作假见证妨碍公义,这等人必受惩罚。

  • 懈怠的人(15节)。

缺乏精神体力,终日昏昏沉沉,这样的人无法努力工作,也不能养活自己。

  • 亵凌嘲弄的人(25节)。

他们思想封闭,拒绝改正。愚昧的人必须藉由察看亵慢人受惩戒才学到教训,而明辨的人只要经过训诲就能知所进退。惩罚是为亵慢人预备的(29节)。

 

我们应该结交什么样的益友呢?答案是具备以下这些特质的人。

  • 有智慧的人(8节)。

他们珍惜智慧与聪明;这样的人聆听劝告和教导(20、27节);并从训诲中有所学习(25节)。

  • 仁慈的人(17节)。

帮助贫困的人,就是投资在永恒。

  • 有耐心的人(11节)。

他们既不仓促做决定(2节),也不以暴怒待人(19节)。他们不轻易发怒,愿意宽恕别人的过失(11节)。

  • 行为纯正的人(1节)。

他们宁愿安贫乐道,也不愿享受富足却远离上帝的心意与道路。

拥有这些特质的关键在于敬畏上帝(23节);这是所有智慧和至善美德的核心。每一项美好的品格都是源自敬畏上帝的心。

敬畏上帝的心可以带来生命以及恒久的知足,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保持平稳,像23节所说的:“……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在箴言写成的多年后,耶稣会亲自来到,并给予追寻的人相同、恒久知足的确据:“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章27节)

 

灵程反思

  • 在你的生命中,谁是你要躲避的损友?谁又是你该好好维系关系的益友?
  • 你如何界定损友或益友的特质?对他人而言,你是哪一种朋友?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