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死亡

我的畸形宝宝只活过7周,却教会妈妈用上帝爱的眼睛看祂所造的一切(有声中文)

作者:HannahSeow,新加坡
翻译:Cindy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诗篇139篇13-14节)

握着宝宝的超声波照片,读着这首熟悉的诗句,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个畸形儿怎可能是“受造奇妙可畏”?我们的主怎可能喜悦这个创造呢?

怀孕!

2019年6月,当我得知自己怀上第三个宝宝时,真是欣喜若狂。我和丈夫告诉了两个女儿,大家一起期盼着新生命的到来。

在怀孕20周的时候,我做了全面的B超,确定了宝宝是个男孩。我们给他起名叫黄主安(CalebHuang Zhu An), 意思是坚强、勇敢的斗士,我们也祈求上帝赐给他平安。然而,我的妇科医生发现了一些异常,并介绍我们到另一位专科医生那里征求意见。

没有想到,走进超声室的那天将是一段心碎旅程的开始。

“很抱歉,主安妈妈。我观察到胎儿的大脑中有一些异常、并且有兔唇和腭裂,心脏处有三种严重的异常;通常有两条连线,但我只能看到一条;腹部也有异常;宝宝的头部形状也异常。我建议你做一下羊水穿刺,彻底查一下原因。我们需要更多信息,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和宝宝。”

我盯着超声波屏幕。一股无助、难以置信和无法抗拒的悲伤淹没了我。这怎么可能。

我和丈夫决定去测试。医生抽取了一些羊水来检测主安是否有染色体异常。一周后,结果出来了。主安被诊断出患有18-三体症或叫爱德华综合症,功能严重受损,生存率极低。这样的婴儿很少能活着出生。能活过一个月的就更少了,能活过一年的寥寥无几,他们无法正常发育、生长。我们得知,即使主安存活下来,他也无法在一岁之后继续发育。

我的世界一片漆黑,只有无边的泪水和悲伤。我难以接受上帝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主在一天晚上,清晰地对我说:

“Hannah,不管是对你,还是对主安,我都不会出错。”

我抽泣着。上帝向我的灵魂深处说话,安慰我,即便在痛苦中,祂也完全掌管一切。当我决定留住主安,让上帝决定他的年日时,心里就有了上帝赐下的平安。

但我心里还是有些挣扎,我无法看他的超声波图片。尽管我很爱他,但一种莫名的排斥感挥之不去,我无法全心全意地爱他,接纳他。我如何去爱一个畸形儿?我如何对他说“你很美”,而内里却畏惧他残缺的身体?

在接下来怀孕的几个月里,我不再和主安说话。我谈起他的时候,仿佛在谈另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他在我里面慢慢长大,每时每刻踢着、动着。

在临产前几周,上帝提醒我祂的爱,“Hannah,我会因为你的不完美和丑陋而停止爱你吗?”。当我告诉主安,妈妈好抱歉,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他时,我彻底崩溃了。我开始每天和主安聊天,我告诉他上帝有多爱他,我有多爱他,他的家人有多爱他。

欢迎主安

2020年2月19日,主安出生了,嘤嘤地哭着。医生立刻把他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他却一直很安静。他是在我怀孕第38周时出生,重1.99公斤。

正如产检时所发现的,迦勒身体有很多异常。当我第一眼看到他时,我的心都碎了。他的脸上和身上插满了管子,呼吸困难。我好爱他,不能自已,我想要抱起这个小男婴,一直抱在怀里。

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上帝:

“上帝啊, 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医治主安,我很高兴他还活着,但我的心真的很痛。我该如何面对未来?”

更多的坏消息

主安出生一周后,另一个坏消息彻底让我们的世界崩塌。我们知道主安的心脏异常,VSD即(心室中膈缺损)和PDA(动脉导管未闭),本来期待等他大一点时进行手术,给他更好的生存机会。但心脏病专家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主安妈妈,昨天扫描时,我们发现主安患有一种罕见的心脏病,叫冠状动脉瘘(coronaryartery fistula)。通常病人有一根瘘管,但主安却有多个,而且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治疗的情况。手术不能修复它。我深感抱歉。你要带主安回家吗?”

听到这些,我几乎无法站立。我告诉主安我会回来,然后哭着走出NICU。我们就要失去主安了,医生不知道主安还能活多久。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周,但是他的心脏快要衰竭了。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我整个人都很麻木。我问上帝:“为什么让主安出生,然后就这样离开?”

熙攘的人群中,上帝对被痛苦撕裂的我说:

“Hannah,我想让你看我的杰作。我不喜悦18-三体症,这是这个世界堕落和罪的结果,但主安依然可爱,我想让你看看他。”

我泪如雨下。是的,上帝,主安真的很美。

带主安回家

我们准备带主安回家,让他感受家的爱。NICU的护士训练我如何照顾他。靠着上帝的恩典和加给我力量,我学会了如何用管子给他喂奶和药,给他带面罩,连上呼吸机,换他脸上的胶带,取出口腔中的分泌物。

一周后,两周大的主安回家了。

照顾主安

我感恩能照顾主安,让他和我们一起度过了整整五个星期。

也很感恩,医生和护士团队定期来监测主安的情况。不过我的确筋疲力尽了。每天好像坐过山车一样。有时,主安状况很好,很稳定。有时,会让我担心,将要失去他。主安开始有了并发症,以及疝气和癫痫。这对他来说太不容易了,但他平静地、勇敢地战斗着。

身体、情感和精神上,我都到了极限。要照顾主安,也要陪伴两个女儿。我们做了很多调整,对全家来说是一段艰难的时期。老实说,大多数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一团糟。

一天下午,我告诉上帝,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在我完全无助和绝望的时候,主温柔地对我说话。

“Hannah,你所有的这些辛劳都带给我荣耀。无论你为主安做了什么,你都在为我做。主安活着的每一天,在你和家人照顾他时,我也在医治你的心。我会给你力量。”

我哭了,不是悲伤,而是欣慰的泪水。我疲惫时,耶稣来了,来到我的家。在我拿起注射器和管子给迦勒喂奶和吃药,替他擦汗、清洗他嘴唇上的分泌物、给他换尿布、在他癫痫发作时陪着他时,即使死亡临近,靠着祂的力量,我都可以爱。

说再见

2020年4月8日午夜过后10分钟,我走进主安的房间,拿着装好牛奶和药品的注射器,一块干净的尿布和湿棉絮,准备在他睡前,给他清洗一下和喂些奶。主安那天癫痫发作了三次,端详着他可爱的小脸,看他安稳地睡着,我松了一口气。

“你好,主安,妈妈来了。”我抚摸着他的脸颊,擦掉他嘴唇上的口水。

主安通常会动,因为他不喜欢别人清洁他的嘴唇。但这一次,他没有。我又看了看他,看他的胸部、脖子和嘴巴。他看起来没有呼吸,这时丈夫走进来,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

“主安,主安,是爸爸妈妈!”

但他没有回应。

我啜泣着,把主安抱起来,他的身子还暖暖的。抱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儿子,那份剧痛,生死的别离,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尽管医生过来,证实他已经死亡,并搬走了他的设备,我仍旧一直坐在主安身旁,看着他。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看那原本丑的,如此美丽;尽管他这么不完美,但我却看他如此可爱。我凝视着他的兔唇、变形的拇指、小指和怪怪的脚趾,可我的主安依然可爱。上帝打破了我惯常的认知,教会我用祂的眼睛看主安。上帝允许18-三体症影响主安的身体,但他的受造是奇妙可畏的。我轻声对主安说再见,深知他此刻在上帝的怀里,完美无缺。

7周的生命。7周的心痛与喜悦、挑战、美和爱的交织。主安用7周(也许更长)的时间教给妈妈如何用上帝爱的眼睛看祂所造的一切。

主安是个平静、温柔的男孩,默默地承受所有的缺陷和痛苦。我从未听到他大声啼哭,他很容易平静下来,他强壮而勇敢。他在睡梦中离开,他那平静而快乐的小脸将永远铭刻在我心里。没有挣扎,和急促的呼吸,主安以得胜的方式回到造物主的怀里,这是我永远的安慰。

直到我们再次相见,主安,你永远是我认识的最漂亮的男孩。你会永远在我们心里。

你正在爱或被爱里挣扎吗?上帝爱那不可爱和被弃绝的人。祂通过主安的生命向我展示祂有多爱我。我不完美,有很多缺点,但耶稣视我为祂的杰作。今天祂也在注视你——祂眼里你何等可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2021

传道书灵修| 当死亡教会我如何活(有声中文)

 

作者:Tracy Phua,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读经:传道书9章1-12节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上帝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的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份了。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你的作为。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上帝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份。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几个月前,我在医院里爸爸的病床边坐了九天。他开车时突然脑出血,出血严重,以致医生也无能为力。

我的家人们知道我们需要让他走。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让他平静地、无痛地过世,不采取任何人为的措施去延长他的生命。

筹备(当时还活着的)父亲的葬礼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与越来越多的殡仪商商谈,他的临终也变得愈加真实。我想知道生活怎么会在短短的几天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在上周我们还在一起吃晚饭,而现在他却陷入昏迷,脑中大出血,就快要去世了。

当他的死亡直勾勾地注视着我时,我的大脑完全停止了思考,我突然意识到未来的某一天有人也会计划我的葬礼…..

在传道书9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无论好坏,虔诚与否,都将到达那个“共同的结局”(2节)——死亡。

虽然这可怕的确定性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们作为基督徒却是有盼望的。面对疾病和困境,我们可以安息在上帝的主权里。虽然祂对我们生活的计划可能会让我们吃惊(11-12节),但我们可以肯定祂从不犯错,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

以死亡作为共同参数,作者提醒我们,活着的人还是有优势的,因为至少知道自己会死。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提醒,自己在活着的时候要尽可能去拥抱每一个机会,活出最丰盛的生命。

这一关于死亡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有意识地数算我们的日子。第7节告诉我们,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上帝已经“批准”了在地上的享受,把它当作祂对我们的旨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自由地享受祂的生命恩赐(7-9节)。

对于信徒来说,我们知道我们在地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死亡将是一种从罪恶所带来的痛苦和后果中解脱和恢复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劝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10节)。我们要善用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时间,尽我们所能完成祂所交托我们的工作。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痛苦和许多难过的夜晚后,我慢慢开始消化父亲的死亡这件事情。我不再把死亡看作是邪恶的或是某种惩罚——相反,它是这个罪恶世界的产物。解决死的办法就是福音,因为我们的盼望在基督的死、复活和再来之中。虽然我们会有悲伤,但同样也会有荣耀。

当我努力更加有意识地以永恒的视角去生活时,它帮助我放下世上那些我常常抓得太紧的事物,让我定睛在如何把自己和我的时间完全投入到主的工作中去,因为知道我们在祂身上所做的工永远不会是徒劳的(哥林多前书15章58节)。

所以,趁我们还可以的时候,让我们有目标地生活,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因为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最终会逐渐消逝,我们才会开始更好地把握在永恒中等待着我们的荣耀和产业。

 

问题反思:

 

1.你与死亡最近的一次接触是怎样的?它对你的人生观有何影响?

2.如果你知道你只剩下一天可以活了,你会怎么度过这一天?什么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鉴于此,你要如何度过明天?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当上帝带走他们5岁的女儿

作者:Ng Jing Yng,新加坡

翻译:Xining Wang,爱尔兰

身为父母,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悲痛,最大的安慰是什么?

对于罗恬恬和她的先生黄勤达来说,今年1月他们面对着极大的挣扎。当时,悲剧从天而降,夺走了他们心爱的5岁女儿黄睿祈。

如今,罗恬恬能够自信又切确地说出她一直所困惑的答案:“睿祈认识主耶稣”。罗恬恬记得女儿曾经分享:“主耶稣为了我们的罪, 也为了医治生病的人,被‘坏人’(罗马士兵)杀害了。”她也确信,上帝提前为女儿做了预备。

事实上,在黄睿祈去世的几个月前,这个快乐的孩子在主日学亲手彩了一幅有关天堂的画。正是这样的一个确信,帮助了他们慢慢接受在余生里无法再见女儿的事实。

悲剧的发生

一切始于1月15日,当时黄睿祈说感到胸、腹疼痛,然后她开始发高烧。尽管内心忐忑不安,但他们还是决定先对她的病情观察一天。

然而,至下午时刻,黄睿祈却突然癫痫发作。这时,罗恬恬察觉不对劲,决定打电话给先生赶紧送女儿去医院。

那时,黄睿祈已经开始失去意识。平时鲜少在社交媒体发布帖文的罗恬恬,开始透过社交媒体管道呼吁亲友们为黄睿祈祷告。

经急诊科医生诊断后,黄睿祈立即被送入了加护病房。黄勤达和罗恬恬不断祷告恳求主的医治,但她与先生祷告的内容却是截然相反的。

过去,黄勤达曾亲历过父亲逝世前变成植物人的状态,所以,他祈求上帝完全治愈黄睿祈,抑或上帝亲自来将她带走,因他不忍心看见他活泼可爱的女儿变成植物人。

与之相反,罗恬恬则祈求上帝给她第二次机会,让她能继续当黄睿祈的妈妈。她在病床前对着黄睿祈低诉:“即便妳变成植物人,妈妈也会照顾妳。但是,如果妳觉得太痛苦,我会放手。”

在病房外等待的36小时,对于这对夫妇来说是一个漫长的煎熬。经过数小时的等待后,他们终于瞥见了小女儿一眼,顷刻间,漫长等待的煎熬得到了丝丝喘息的机会。

“我们通过分流屏障的窗户看到了她。她侧身躺着,睁着双眼,眼睛眨也不眨。那时我就已经知道她的脑部受到损伤了,很可能活不下来了” , 黄勤达忆述着。

后来,当他们第一次被允许可以和黄睿祈有身体接触时,黄勤达当时就泪如雨下,他发现她的身体很冷,身上绑着呼吸器和生命体征监护仪。

他来到床边坐下,在黄睿祈耳边唱起诗歌,这是她经常在教会演唱的敬拜歌曲之一。他唱着:“有了基督,我们可以在暴风雨中微笑”,并赞扬他的小女儿在这场暴风疾雨中坚强而勇敢。他盼望女儿能听见并且确信,若她在天家遇见了耶稣,就不再有苦难。

 

黄勤达说:“我告诉睿祈,她会和她曾经在主日学中学到的圣经中的使徒们见面并玩耍。这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也时刻提醒着我,除了属世的生活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天家。”

对罗恬恬来说,尽管她仍没有办法接受黄睿祈离开自己,但她在那一刻对上帝的祷告已与之前不同。她请求上帝让黄睿祈能坚持到在缅甸的外婆和远在曼谷的干爷爷来见她最后一面。上帝应允了这一请求——黄睿祈的血压曾一度上升,但当黄勤达开始在黄睿祈的床前祈祷后,她的血压开始下降并保持稳定,一直等到罗恬恬的母亲和黄睿祈的干爷爷到来。

之后,她的四肢开始变黑,这是血压变低的表现。接着,她的脉搏停止了。

失去黄睿祈

1月17日凌晨,黄睿祈在住院约36小时后逝世。她的病情后来被诊断为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为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该疾病仅见于东亚原本健康的婴儿和儿童中。ANEC的特征是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以及高烧,快速丧失意识,并癫痫发作。

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得不推迟黄睿祈的葬礼,因为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小儿子黄慎祈需要被送进医院进行防预性观察,而罗恬恬同时也因感染甲流H1N1被送进另一家医院。

在接下来的两天,待黄慎祈和罗恬恬相继出院后,一家人开始为黄睿祈的葬礼做准备。黄勤达回忆说,“当她的身体被装进棺材运回家时,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看到她的第一眼,我感觉有些安慰,因为她终于回家了。但让人痛心的是,她回到了家,却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在亲朋好友前来跟黄睿祈告别的仪式上,夫妇俩把黄睿祈过去的照片制作成影片,透过幻灯片播放,并以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绎的《 What A Wonderful World》为背景音乐。“睿祈很喜欢这首歌,这也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美妙、天真和快乐”,黄勤达补充道。

罗恬恬认为上帝赐予了她三天的时间,让她在医院里可以好好休息,并为最痛苦的时刻(葬礼)做准备。

这段期间,她被上帝的话语所安慰,“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 (约书亚记1章9节)她知道在这段信心的旅程中,上帝与黄睿祈同在,也与他们一家同在。这节经文最终被刻进了黄睿祈的墓志铭。

黄睿祈是上帝所赐的礼物

如今,当罗恬恬回忆起五个月前的经历,她认为,最难熬的不是上帝没有垂听她的祷告医治黄睿祈,而是她被一波又一波的内疚感所折磨:她认为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立即将黄睿祈送医,她也质问自己事发当时是否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挽救她的孩子。

“我生自己的气,当时我没有相信黄睿祈,这是最痛苦的”,罗恬恬说。只有丈夫和教母不断为她打气,提醒她上帝的良善后,她才逐渐摆脱了这种自责的心理。

罗恬恬很感恩她的孩子不用再遭受痛苦。负责黄睿祈这个病例的儿科专家告诉她,她接手过的其他3名同被这种罕见疾病感染的孩子中,没有一个幸存。研究还表明,目前尚未有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在极少数年轻患者能够幸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长期的医疗手段来维持生命。

回顾过去,罗恬恬还意识到黄睿祈是上帝给他们的一个“特别的礼物”——她在过去的五年中,用极具感染性的笑声祝福了他们,并且给了黄慎祈一个与之嬉戏的快乐陪伴。

她追溯过去对黄睿祈的回忆,她刚出生时心律不整,脐带绕颈,随后进行了紧急剖腹产以挽救母亲和孩子。

对于女儿这一生给他们带来的祝福,黄勤达也与罗恬恬的想法一致。在他们新婚的生活里,黄睿祈为他们增添了许多欢乐。他最美好的回忆是带黄睿祈去游乐场,陪她荡秋千,把她荡得高高的,并在她要求挠痒时挠她痒痒。

面对失去女儿后的生活

尽管如此,失去黄睿祈的痛苦和悲伤仍然在蔓延。

“我们经历了许多个第一次,但却是刻骨铭心的 “第一次” 。当孩子出生时,会记录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孩子回家的第一个晚上” ,黄勤达分享说, “但当黄睿祈离开后,我不得一点一点来消化这个噩耗,她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小时,第一天……第一次醒来发现她不在了。”

他补充说:“另一个困境是,没有黄睿祈的生活要继续,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重现黄睿祈活着时的点点滴滴。”

现在,这对夫妇正在努力迈步,共同创造新的回忆,同时也把与黄睿祈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珍藏于心。

罗恬恬说,他们现在绝对会对黄慎祈更有耐心。这个两岁的男孩想知道他姐姐去了哪里,但他年纪还太小,无法完全理解。

坚定对良善上帝的信心

虽然很心痛,这对夫妇还是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给上帝带来荣耀,并提醒大家珍惜家人,因为人生中可能随时会发生意外。他们承认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是他们可以见证,在无法理解的悲伤中,耶和华给了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安慰(耶利米哀歌3章32-33节)。

“我们仍然非常想念她。对我个人而言,我每一天都在想她。但是这种磨难帮助我理解了耶稣在被钉十字架的那段时间里天父的感受。它给我提供了第一视角,让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快要死的时候,这种痛彻心扉的悲伤” , 黄勤达继续说, “这个过程确实很残酷,但是我把能理解上帝 “第一手” 的感受当成无价的荣幸。我仍然不能完全理解上帝的爱,但是在黄睿祈离开后,当我联想到自己对黄睿祈的爱时,我感受到了上帝牺牲祂的独生爱子耶稣为我们钉十字架时,祂对我们的爱有多真实、有多真心。”

更重要的是,黄勤达和罗恬恬强调了让孩子们认识上帝的紧迫性。

“将基督信仰种在孩子的生命中永远都不会太晚” ,黄勤达说, “这颗种子非常重要,它将带他们走过一生。”

“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祂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祂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 ——耶利米哀歌3章32-33节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你为什么活着?(有声中文)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自从疫情开始缓和后,急诊室恢复往常热闹的日子,病人和家属拥挤在治疗和等候区,造成水泄不通。这天轮班交替之后,我见病人档案中有个年轻的女孩吞药自杀不成,被父母送进来。类似的个案只需要转介精神科医生,让病人入住病房,就能够把急诊室的床位腾空出来。想到这里,我即刻采取行动联系当值的精神科医生,马上处理女孩的案件。

 

女孩戴着口罩,独自一人安静地坐在房间角落的床上,目光凝视着手机的屏幕。她今年仅十四岁,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披肩,皮肤白皙,打扮时髦,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充满调皮的神情,微笑起来甜美得就像任何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天真少女一样,一点儿也不像因为抑郁而意图轻生的病人。她的思路十分清晰,回答问题从容、镇定,然而充满稚气的脸庞上却流露出对生命毫无任何眷恋的疑惑。

 

我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问她:妳为什么要死呢?

 

她抬起头来,想也不想地问我:妳为什么要活呢?

 

我怔了一下,一时哑口无言,不晓得该如何回答她。匆匆离开之前,我只能答道:因为爱。勇敢活下去,因为知道自己被爱。精神科医生接手后,我把她的档案搁在一旁,继续处理其他的案子。后来女孩被安排入院观察,但她的疑问却留在我的脑海,让我久久无法忘却。

 

回到家后,我仍然在思索该如何更加慎重、更有智慧地回答女孩的提问。我大可以巨细靡遗地从神学观点讲解生命的价值,但是在这个场合视乎不太可能。我也可以选择使用生活的见证简洁有力地向她阐明活着的意义,但是情急之下的我毫无头绪。再不然,如果我将福音简单扼要地告诉她活下去的盼望,这也不失为一个基督徒当尽的责任,但我并没有这么做。那一刻,她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呢?

 

我想起福音书中的耶稣,祂总是有办法能够切入话题,把永生的盼望带给井旁打水的撒马利亚妇人,把救恩的喜乐带给敲诈百姓的税吏长撒该,把真理的自由带给官长和宗教师。祂在不同的场合(宴席、街道、圣殿、井旁、渔船),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年龄阶层的听众时,总有办法引导传福音的对象认识上帝,明白救恩。祂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祂了解听众的需要,祂适时回应他们的需要,也因为祂深谙上帝的话语,懂得深入浅出,将福音融会贯通,不但高官显要、知识分子惊叹不已,就连平民老百姓也听懂了!

 

彼得前书3章15节提醒我们: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我恨不得自己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对答如流,尤其在医院的急诊室值班时更不愿错失任何机会。虽然这里空间狭隘,步履匆促,却日复一日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浓缩着人生百态,交织着痛楚、泪水和无奈的叹息。防控疫情的行管期间,家庭暴力案件的倍增让人疼惜受害者的处境,精神病患更是因为长期被局限在家中而倍感压抑、焦虑、忧郁而直接导致情绪瞬间奔溃、病情爆发。精疲力尽的家人感到束手无策,被枷锁困住的心灵在黑暗的囚室中找不到出口。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的镇静功能,更是福音的大能光照指引出路。

 

如果重返现场,我要告诉这位女孩:活下去,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是一份礼物,是造物主赏赐给我并委托我好好使用的礼物。活下去,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并不属于我自己,曾经有一位爱我的耶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用祂的生命换取了我的生命,后来祂复活了。有一天,当我来到生命的尽头,我要见祂的面。所以,现在我要为祂勇敢地活下去,且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更精彩。

 

求主帮助我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把握每个机会用言语和行动去分享好消息,学效耶稣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寻找、拯救失丧的灵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