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死亡

灵命日粮:客旅

读经:诗篇39篇 

最近我尝试联络我神学院毕业班的同学,发现当中有许多都已过世了。这实在提醒了我人生的短暂。我们一生70岁的年日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篇10节)。诚如以色列诗人所说:「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39篇12节)

生命的短暂提醒我们要思考自己的「结局」,光阴似箭,我们知道时日不长(4节)。步入晚年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但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家,我们只是寄居在这里的匆匆过客。

而且,我们的人生旅程也不孤单。我们虽是客旅、是寄居的,但有上帝与我们同在(39篇12节),知道这点就会使我们这趟旅程少点担心与害怕。无论是在今生或是永生,我们都有天父永远的陪伴和引导。在这世上我们是客旅,但在这趟旅程中,我们永不孤单(73篇23-24节)。因为上帝给了我们这样 [....]

灵命日粮:结束?

读经:哥林多前书15章50-58节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会有结束的一刻,有时甚至会令人失落沮丧。这感觉就像你读到一本好书,你希望这本书不会结束。或是你看了一部好电影,你希望剧情能够再拉长一点。

然而,无论好事或坏事,终将有结束的时刻。事实上,生命最终也会结束,有时甚至比我们预期的还早。每一位曾站在棺木旁看着至亲好友的遗容的人,都明白心中那种沉痛的空虚,深深希望对方的生命不要就此结束。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样无比的绝望之中,耶稣伸出了祂的手,并且藉着祂的死和复活,在我们生命中注入了盼望。在祂里面,生命的尽头只是永生的序曲,而「结束」这样的字眼,将被充满喜庆的「永恒」取代。我们的肉身都会朽坏,然而保罗保证我们「都要改变」(哥林多前书15章51节),并提醒我们,因着基督的得胜,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死啊 [....]

灵命日粮:战胜死亡

读经:马太福音28章1-10节 

收音机正播放着一个座谈会的广告,内容耐人寻味。播音员说:「你可以永远战胜死亡!来参加我的座谈会,你就可以知道!」我不禁猜想,那位讲员为何自称能战胜死亡?他的建议又会是什么?或许是些关于节食、运动,或是将我们的身体冻结之类的东西吧?然而,再听了一会儿,我不禁哑然失笑,其实他是说:「你可以永远免除债务。」因为英文中的「死亡」和「债务」的音相近,乍听之下,难免混淆。

然而,对基督徒来说,我们真的能战胜死亡,因为耶稣已偿还了我们的罪债(哥林多前书15章55-57节)。我们因为犯罪而与上帝分离,但耶稣为了偿还我们的罪债,甘心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死后的第三天,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到坟墓去要膏抹耶稣的身体,一位天使告诉她们:「祂不在这里,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马太福音 [....]

复活节特辑:对主爱的回应

基督选择为我们上十字架,这使一切人类历史和永恒取得了平衡。祂的激情在每个时代中都是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永恒中的枢纽。记得基督对彼拉多说的话吗? 「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章37节)。为了失丧的人性,上帝的爱和心意是耶稣来到世上的原因,也是祂死且复活的意义。在这样自我牺牲的行动中,基督让我们得以罪蒙赦免、与天父建立关系。基督的死,为我们敞开了进入永恒与上帝团聚的大门。耶稣这样形容:「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1章12节)

天父的孩子啊!我们能从属灵的叛逆变成蒙爱的子女,皆因基督愿意代我们受罚。如果你从未接受过基督,我为你祷告,希望你能够今天就收下祂的赦免,接受祂为你的罪所付上的赎价。如果你已经相信救主的赦免,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心、自己的生活和事奉都重新交付给祂?愿我们能记得基督爱我们的代价,于是回应使徒保罗给的挑战:「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12章1节)


复活节特稿摘自天恩出版社@2010《耶稣最后的11堂课──与主同行苦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