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焦虑

焦虑来袭时请记住这5个真理(有声播读)

 

翻译:蒋冠华

有声播读:Joya

 

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着某种程度的焦虑,从怕黑的轻微焦虑,到全面爆发的恐慌症。当焦虑袭来时,我们会很难记起上帝。我们会完全被眼前的情况困住,无法退后一步来看全局。

 
当我们因为焦虑而呼吸困难时,有一个地方可以求助。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上帝身上,并记住下面这些真理: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约翰一书3章16节)你能想象吗?全能、完美、圣洁的上帝,为了担当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这就是祂爱我们至深的证据!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忘记这一点,有时候,我们会很想问:“上帝怎么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呢?”但我们要记住:祂爱我们。祂真的非常爱我们。无论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是我们自己的失败,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马书8章35-39节)。
 

我们并不总能感觉到祂的同在。有时候,尤其是当我们听到内心焦虑的谎言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深陷在当下的处境中,孤立无援。这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希伯来书13章5-6节) 。
 
上帝必不撇下我们,也不丢弃我们。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祂都与我们同在。就在当下的这个处境里,祂也正站在我们身边,祂会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我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知道我们所面对的处境有多难,但是上帝知道。祂知晓万事,从我们何时坐下,何时起来(诗篇139篇2节),到我们和身边人内心深处的想法 ( 使徒行传1章24节 )。
 
更重要的是,祂知道我们的弱点、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希伯来书4章15节 )。祂知道我们在经历什么,即使别人都无法理解。
 

上帝掌管一切。耶稣提醒我们,即使一个麻雀,若不是天父允许,也不能掉在地上(马太福音10章29-31节 )。
 
确实有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上帝会允许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焦虑、精神疾病、癌症、死亡和其他形式的痛苦。虽然祂并不总是立刻给我们答案,但祂应许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8章28节)。
 
当我们陷入焦虑之中时,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即使在面对焦虑的考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大喜乐”,因为上帝在我们里面做工,使我们“成全和完备”(雅各书1章4节)。
 

上帝在玛拉基书3章6节说:“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雅各写到,上帝,作为“众光之父”,“在祂没有转动的影儿”(雅各书1章17节)。
 
上帝从不改变。无论我们的环境如何,上帝都坚如磐石。即使我们在世界上毫无依靠,祂一直都是我们的倚靠。祂应许会爱我们,与我们同在,了解我们,看顾我们。这些应许是永远长存的,而且大过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相信的承诺。
 
也许上帝不会马上挪去我们的焦虑,但是祂会在一切的患难中做我们的安慰(哥林多后书1章3-4节)。让我们把祂的话语藏在心里,当焦虑来袭时,在祷告中仰望祂的真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

当我陷入焦虑时, 3个真理让我安心

 作者:JT Chen       翻译:Nancy

 

2019年12月的一个早上,一次很普通的上厕所,变成了我的一场真实的血腥噩梦。

我一周前刚生完孩子。产后出血是正常的,但当时我出了太多血,所以我丈夫赶紧把我送到医院。

当时躺在被血浸透了床单的病床上等待着医生到来的我,感觉时间无比漫长。在接受了治疗后,医生告诉我,我的子宫里得了一种罕见的感染,导致了产后出血。100名分娩的女性中有1到5人患有这种疾病。

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从大量失血中恢复过来,但在精神和情感上的恢复却花了更长的时间。每次我上厕所的时候,都会想起那天血是如何从我身体里涌出,流得满地都是的。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怎么办?如果我会因流血而死怎么办呢?

然而在我恐惧的时候,上帝总会有适当的话语来安慰、纠正或挑战我。我们中许多人认为信仰和恐惧不能共存,似乎一个有信心的基督徒不应该感到任何恐惧一样。然而,恐惧往往是信心成长的沃土。

每当我感到害怕的时候,恐惧就会激励我去相信上帝的话。每当我决定在信心中顺服祂时,我就感到焦虑的枷锁一点一点地松开了。

因此,在与恐惧的斗争中,我学会了三条来之不易却让我感恩的真理。

 

 

我自己办不到,但我可以靠祂的力量前行

 

“你可以的”,是人们喜欢常常对自己和别人说的一句话,这样他们就可以有一种自己还可以控制的假象。我也不例外。但当我发现自己束手无策时,我的乐观精神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面临着许多挑战——下面的疼痛,失眠的夜晚,母乳喂养的问题,以及对我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伤害我的孩子一生的持续焦虑。最重要的是,还有新冠肺炎。

压力和对未知的恐惧使我不安。我根本就搞不定。

我因自己力量和智慧的有限而谦卑下来,学会倚靠上帝,祂在我们软弱的时候给我力量(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在我们毫无头绪时赐给我们的智慧(雅各书1章5-8节)。

有了祂给的智慧,我找到了管理时间、完成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在祂的引导下,我能够理解我在谷歌上找到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建议。通过反复试验,我尽最大努力为我的孩子做出每一个有益的决定。

倚靠上帝是需要我每时每刻去做出的努力。以赛亚书40章30-31节尤其让我得安慰。大多数人倾向于关注“如鹰展翅上腾”的部分,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太高的目标。

我只是很高兴再次听到祂的应许——那些相信上帝的人会找到力量奔跑而不困倦、行走而不疲乏。

在每天的挣扎中,我只能看到自己不停前行,希望自己不要倒下。我祈求有力量换下一片尿布和喂下一顿奶。

无论是从大出血中慢慢恢复,还是在封锁期间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的孩子,每一天我都需要上帝赐我力量来前行,虽然有时走得很艰难。

上帝每次都会拯救我。祂每天赐下源源不断的恩典,使我即使是在软弱和能力不够的时候也能遵行祂的旨意。

 

 

我的未来可能会更艰难,但我可以在祂的爱中得安息

 

有一段时间,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万一…..”的恐惧所影响。我一度考虑过不去聚会,因为我想,“如果我的孩子因为去教会而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

出于爱的关心,我丈夫反问我:“你到底是不是基督徒?”这听起来可能很刺耳,但却是我需要的一记警钟。我的丈夫知道我与上帝同行的旅程,他意识到有必要责备我内心的恐惧。

如果我不能信靠上帝会在不确定的环境之中为我安排对我最有益处的计划,我还能自称是信徒吗?

我意识到,我不想活得好像我总是在等待最坏的结果。我总是灾难化一切的倾向必须屈服于对上帝至高无上的爱之信任。我或许仍然会感到恐惧,但我不必让它支配我的生活。

当我祷告时,我更加坚信,是上帝、而非病毒,在掌管一切。若没有上帝的许可,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并且无论发生什么,我仍将在上帝仁慈的手中。

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是挺好的,因为圣经也告诉我们要为试炼和磨难(彼得前书4章12节)做好准备。

但是,如果我们全神贯注地准备迎接坏事情的到来,就不能遵行祂的旨意了,因为我们只顾着保护自己免受危险了。

就像开车一样。我们为事故做好准备:系上安全带、确保刹车正常工作。安全措施到位后,我们开车前往我们想去的目的地。但如果我们总是用双手保护自己、并准备好应对冲击,我们就不能很好地驾驶。

属灵意义上,我们每天顺服上帝,信靠祂,为最坏的情况作准备(马太福音7章24-27节)。这样,我们就是在活出信心,以至于能有坚定的信念来抵挡生活的风暴。

无论我们将会遇见怎样的挑战,上帝会看顾我们(马太福音6章25-30节)的应许都可以使我们从忧虑中解脱出来,给我们安息。住在祂里面,我们就有力量追求祂的国和义(马太福音6章33节)。

经历过与恐惧的斗争,我能够确定苦难是一份礼物,它在我不断发现并完成上帝给我作为母亲这一身份的使命之中打开我的心让我能以深刻的方式体验祂的恩典。

 

 

我可能真的会死,但我会见到祂的荣面

 

我对身体疾病的恐惧变成了对我属灵健康的检查,因为它迫使我检视自己是否真的相信上帝的话语。保罗在腓立比书1章21节中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在我最害怕的时候,这节经文既安慰我又挑战我。

如果我真的相信圣经,那么我就不需要害怕,因为无论我是死是活,我都会在上帝良善的计划里。

如果我活着,我就可以通过我作为妻子、母亲、女儿、姐妹和工人的角色来颂扬基督。如果我死了,我将与基督同在。我最终见到了为我牺牲了生命并按我本相爱我的主——这场团聚将比我能想象的更美好。

有人可能会问:“你不害怕你死了之后留下家人没人照顾吗”我想,当上帝把我带到祂面前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可能会很难过,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再照顾我的家人了。

然而,知道上帝比我更爱他们并可以把他们照顾得更好时,我倍感欣慰。

无论我是生是死,我都满得上帝的恩典。因此,在我有限的在世的日子里,“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身为心理辅导员的我,自己却深陷焦虑

作者:Adiemus Seah

翻译:Anna

有声播读:洋澜

 

 

 

“抱歉,你的状况没有治愈方法。”这是我最不想从医生口中听到的话。那年的我28岁。

“但是好在你可以通过吃药控制住症状。因为你得的是慢性病,只要你能感受到症状存在就要每天服药。”他说。

接着医生列出我要忌口的食物——避免油炸和酸性食物。我能吃的食物都是些清淡无味的;要么是清蒸蔬菜,要么是清蒸鱼。他还告诉我要避免压力过大(好像压力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一样)

这个诊断令我吃惊、困惑和愤怒。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健康

我一直以为我身体健康。我定期运动、饮食平衡、不抽烟不喝酒。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开始严重恶心呕吐。刚开始我没放心上,以为只是胃里细菌感染或者工作压力大所致。

那时,我是我们大学辅导咨询部的主任。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面对精神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训练员工如何帮助有行为障碍的学生,并带领着一支咨询师团队,制定政策和程序,参加会议,写报告,组织活动,处理一些异常事件。

但是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我回忆不出是哪一个具体的事件导致了我开始严重呕吐。

然而,六个月的时间里,我因着严重恶心、呕吐、心悸、大喘气、剧烈胸痛、头疼、失眠等问题不断进进出出同一家医院。我吐得太严重了,导致我无法进食,不得不住院静脉输液来避免营养不良和脱水。医生给我做了很多检查、扫描和X光。

最终我被确诊为慢性消化系统紊乱,我的生活很快就被我的吃药时间表打乱了。

每天早晨我需要五点就起床吃药,之后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药物和严格的饮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的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我仍旧会心悸、大喘气和失眠。因着有气短和心脏病发作的征兆,我8周内住院了五次。

这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状况。作为一个精神问题方面的临床医师,我深知自己不仅仅是身体出了问题。我还有抑郁的症状。我开始离群索居,早晨起床困难,脑子里充满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消极想法。我一贯喜欢做的事现在对我来说索然无味。我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但是我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我无法想象我居然会遭受焦虑和抑郁的困扰。我是辅导咨询部的主任,帮助那些经历巨大压力、抑郁、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和面临其他生活挑战的人们。并且我在我们大学、医院和社区还负责开展精神健康知识的培训。我当然能够处理和搞定自己的焦虑呀!

此外,作为基督徒,我相信上帝复活和医治的大能。当然,上帝的大能远大过慢性病和焦虑的威力,我坚信如果多次禁食、迫切祷告,背下更多的经文,有更大的信心(这些我都尝试了),上帝就会医治拯救我。但是内心深处,我努力寻求上帝的各种方式却源于我的自义、自救和想要操控上帝给我我想要的结果。我没能完全依赖上帝的主权和大能(但以理书3章16-20节;雅各书1章2-4节)。

讽刺的是,我虽然可以向我的咨询者们给出同情、理解和接纳,但我却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对自己非常严苛,无法接受我的精神状况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与焦虑、慢性疾病和乏力斗争的过程中,我的自尊和自信开始崩塌,恐惧和自我怀疑慢慢袭来。

我很犹豫要不要跟人分享自己的状态(包括我的妻子),我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

我很容易接纳自己身体状态的诊断,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精神方面有问题,原因是大家普遍觉得有精神障碍是一种耻辱。但是在我评估过精神问题对我和我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并考虑了我可以为健康做出的选择时,我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的确被焦虑所困。

在焦虑中生活,外加慢性病,挑战着我对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的态度和看法。

例如,我发现自己原来下意识里有很多误解,比如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假冒伪善的人,因为身为精神健康方面的专家我却不能帮助自己,而且我认为如果我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我的未来就会暗淡无望。

我当时并不知道,事后才醒悟过来,我成年后的焦虑症与我童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并不美好。在我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我的家里没有电和自来水。我的父母努力工作才够勉强养家。虽然我们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爱我们、关心我们,所以我非常幸福满足。

但是后来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一切,我的家庭破碎了。作为一个孩子,我亲眼经历了这些创伤性事件,并试图通过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成功者来掩盖内心的创伤和焦虑。我不得不让自己出类拔萃以化解自己的情感伤痛和焦虑。

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学习优异、擅于与人交往。我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内心却深藏着儿时的伤痛。回忆过往,我意识不到自己有过焦虑和抑郁的明显征兆和症状。所以我满不在乎,生活仍旧继续,虽然伤痛仍在。高中毕业后,我去了澳大利亚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走进婚姻。

我认为我已经忘掉了那段经历。却不曾想它会在后来的生活中又浮出水面。

转折点

“我感觉很糟糕,我需要帮助,”趴在马桶旁吐了1000次之后我终于对妻子开口求助。那是2004年,我们新婚不久。这之前她已经看我吐了无数次了(很难堪的场面),好几次把我紧急送到医院,照顾我,和我一起彻夜祷告。

最终我向她承认除了身体的问题,我还在经历焦虑。这真是一个转折点,把我引向基督里的新生命(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我意识到我有两种选择:独自战斗,或者与上帝和爱我的人并肩作战。我知道上帝的爱超乎我所想(约翰福音3章16节),而且上帝造我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和目的(耶利米书29章11节),尽管这个世界充满无尽的痛苦和苦难(约翰福音16章33节;彼得前书1章6-7节;雅各书1章2-4节;罗马书5章3节;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我清楚我的角色是使用上帝所赐的才能、训练、资源和个人经历,透过辅导去帮助别人。

求助他人

所以我跪下祷告。我鼓起勇气向他人求助。我跟牧师、大学里的老板(也是基督徒),还有几个亲密的朋友分享了我内心的挣扎。

我分享的时候仍会害怕惶恐,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会怎么看我,尤其是我在大学还在进行着心理方面专业的培训,在教会里也领导服侍。

我挣扎的重心还是害怕自我形象和名声会受影响。但是圣灵用《彼得前书》5章6-7节温柔地谴责我,我要谦卑下来,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上帝顾念我。

因此,我丢掉自尊,放弃一切自己的努力,让耶稣和属祂的人来照顾我。

我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我发现自己被理解支持我的人环绕着。我的父母欢迎我到他们的家,为我做饭,我的老板给我假期让我休息,我的单位还报销了我的住院费,我亲近的朋友来看我(住院时和出院后),安慰鼓励我。他们没有因着疾病而论断我,也没有因着我无法控制自己而谴责我。

虽然他们不能真正感同身受我内心的挣扎,但是他们对我表示了同理和接纳。我真心感激他们。虽然他们还是属于少数的那一部分。有一些家人认为我疯了,也有朋友认为我是个假冒伪善的人——我能帮助别人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但自己却走不出来——还有一些人认为我犯罪了被上帝惩罚才会这样。

这是一个上帝带我谦卑下来的旅程,一个让我不断降服于祂的旅程,几个月里我刻意专门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来允许上帝和祂的子民帮我得医治。

我目前的状况

距离我第一次确诊消化系统紊乱和焦虑症已经过去18年了。

我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呢?我被医治了吗?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消化系统紊乱不用服药了。我喜欢喝咖啡、吃辣椒和重口味的亚洲菜(当然得适量)。透过上帝的大能和祂的怜悯,我感恩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经历消化紊乱的症状了!我的医生很惊讶,也为我高兴。

至于恐惧症和焦虑症的症状,我已经学习去了解它们,接纳它们,并与它们共存,让它们成为我更深认识上帝的机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信靠上帝的人也可能感到焦虑吗?

作者:Madeleine Grace Scholefiel

翻译:秋雨

有声播读:小七

 

我感到它像是一条厚毯子重重地压在我的胸口。我急促地将它吸入体内,咳出一股火辣辣的味道。它让我汗如泉涌,皮肤上全是咸湿的汗水。我感到突然间天旋地转,耳中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嘶吼。我知道,它又来了。

我是那种生性焦虑的孩子。四岁时,我就会皱着小眉头踱来踱去,问一些颇为严肃的问题,努力为迎接广博的世界预备着自己。

十二岁时,我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绪万千。具体担心什么连我自己都无从知晓,但那种笼罩在心头的恐惧感伴随着我的每一天。

上高中时,我是日程表、待办事项清单及有许多颜色标记的日历本的使用达人。心想这样我就能运筹帷幄,不让可怕的焦虑感控制我。然而遗憾的是这么做并不奏效。一旦考得不理想,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或与朋友发生争执时,焦虑就会再次袭来。

大学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需要自己安排的时间和自由很快就让我感到一切都处于失控的状态。很多事情,例如怎样取得好成绩、结交新朋友、在校园里逛逛,甚至如何给教授发电子邮件都会让我感到焦虑。我没有正视这些焦虑将它们一一解决,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拖延,装出一副对大学根本不在乎的样子。

多年来我从没用过 “焦虑”这个词来描述我的感受,直到我从心理医生那里听到了这个词。“焦虑与压力不同 ”她跟我说,“压力来自外部事物,比如要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一项工作或是非常地忙碌。但你的情况属于焦虑,因为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你,无论你是否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它源自于你的内心,不需要外部的事物去触发,它始终就在那里。”

如今我已二十三岁,我内心的焦虑依然如故。

不过这种感觉并不总是像手足无措、紧咬双唇甚至恐慌发作,有时它是在超市里为买红苹果还是绿苹果而犹豫不决——无法做出选择的无力感最终让你茫然地离开超市,空手回到车上;有时它使你眼皮沉重,昏昏欲睡,整个人垂头丧气,只想一个人在浴室里痛哭。有的时候,焦虑会让我成为一间屋子里那个最喧哗、最愚蠢的人;也有时,它让我打电话时长时间的停顿无语,或是长达几周都不回复短信。

需要明确一点,焦虑并不单单是压力,也不等同于 “一个消极的人”。它不是我们想要放下就能够放下的某样东西。

我觉得焦虑与其它精神疾病一样,我们都有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焦虑的影响。有些人比起其他人来更容易陷入焦虑的挣扎之中,这不足为奇。

我们成长于一个跟着感觉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膜拜情绪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告知要活出自我,做决定时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但面对头脑中所产生的超出人类自身能解释的情绪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当我们无法简单地靠祷告,或靠意志力控制焦虑情绪时又该怎么办呢?

搞清楚焦虑和信心的关系

最近我在浏览Instagram时,在一个基督徒的账号上看到了这句话:“焦虑是信心的敌人。一个人不可能信靠上帝的同时又感到焦虑。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尽管这句话的配图非常漂亮,但它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向乐于倾听让我们对信仰产生反思的尖锐真理,可类似这种观点对我来说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具破坏性。

如果我正在与焦虑争战,就说明我的信仰有问题吗?如果教会里的人只会告诉我我需要更加信靠上帝,那我为什么要告诉他们我患有焦虑呢 ?为什么这一切并不只是那么简单?

当我告诉团契小组我因为焦虑去看心理医生时,他们非常不理解。“你认识上帝啊”,他们对我说,“单单信靠祂就行了。 ”

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在信仰上非常地失败。我的确相信上帝,我每天都和祂交谈。那我为什么还如此挣扎呢?

年复一年我收到了无数基督徒朋友和牧师的建议,有些建议对我有帮助,有些则不然。有一个人说我的信心一定很微弱。一位外请讲员跟我说只要决定不焦虑你就不会焦虑。虽然我相信这些建议都是出于善意,但这样的建议对我没有丝毫的帮助。而最终真正对我有帮助的是我与了解焦虑挣扎的兄弟姐妹的一次谈话。他们没有驳斥我的焦虑,也没有质疑我的信心。相反,他们说我的这种挣扎并有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上帝可以使用它让我更加靠近祂。这些话让我看到了希望。

一提到基督徒与焦虑争战,我最常听到的经文便是腓立比书4章6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许多基督徒认为这意味着,如果你深陷焦虑,你就完全违背了上帝不要焦虑的命令。但这真的是这节经文的意思吗?

身为基督徒,在与焦虑的争战中我渐渐明白,焦虑很像是一种试探。它本身不是罪,即使是毫无瑕疵的耶稣也经历过试探。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试探。同样,我认为焦虑情绪或是陷入恐慌症发作的极度恐惧中都不是罪。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这些焦虑情绪。因此,我觉得腓立比书4章6节是上帝在邀请我们通过祷告与祂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我相信这节经文是说,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都会有时感到焦虑——我们要为此祷告,让上帝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无需隐藏或忽视它的存在,假装我们不焦虑,而是承认这些想法,祈求上帝赐予我们平安。

罗马书12章2节说,要藉着心意更新而变化。我在这节经文中找到了希望。变化并非在一夜之间就能完成。虽然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世上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标准解决方案。但是更新这个词是一个动词,而且不是被动语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将我们的心意夺回顺服上帝,而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哥林多后书10章5节)。

分辨“我有”与“我是”

几年前,我在一所语言学校学习西班牙语。学习中有一件事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西班牙语中,描述人暂时的感受与描述人的身份特征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西班牙语中,你不会说 “我饿了”,而是说 “我有饥饿感”(tengo hambre)。你不会说 “我焦虑”,而是说 “我有焦虑感(tengo ansiedad)”。

听起来这似乎是很细微的差别,但分清“我焦虑”和“我有焦虑感”帮助我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我是一个与精神疾病争战的人。你看,我不是一个焦虑的人,这不是我的身份特征,我只是与焦虑争战的人。

安静时,我们可能无法总是控制自己的思绪;忙碌时,我们可能没有时间顾及突然冒出来的一些想法。但当那些焦虑的思绪出现时它们一定会出现的,我们的确可以控制该如何做出反应。

因此我鼓励你,亲爱的读者,回转向祂,因为我们的上帝是如此如此的良善。祂是我们强大的保护者,当我们把争战交托给祂时祂就会为我们争战。我们应该信靠祂,因为祂已经得胜了。

每当焦虑袭来时,我们都可以回转向祂。告诉祂你的一切心思意念,让祂用它的平安充满你。

这平安是超越人理智的真平安。

真的,这真平安的感觉确实太美好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