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有多少爱需要你我彼此敞开(有声中文)

作者: Jonathan Hayashi,日本

翻译:Abby,中国

语音播读:Lomo,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作为美国密苏里州一所当地教会的牧师,我仍然记得我在刚开始全职服侍时得到的第一条建议。另外一间教会的牧师找到我,并告诉我说:“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和你所服侍的人做朋友。教会的全职同工都只是雇员,你只要和他们保持工作上的关系就好了。”

这使我进退两难。

虽然他的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和圣经“你们要彼此相爱”的呼召并不一致(约翰福音13章34节)。英国著名作家鲁益师(C.S.Lewis)说过:“爱,就得敞开自己。”他接着解释说,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冒着伤心和心碎的风险,向他人袒露我们的真心。

不幸的是,正如我的牧师朋友所说的那样,敞开自己并没有成为教会的主流。这,让我十分担忧。

在我全职服侍的经历中,我意识到教会尤其需要这种彼此的敞开,下面我来说说原因。

耶稣向我们敞开自己

造物主想起犯罪、缺乏和走向灭亡的罪人,就起了怜悯。出于爱(约翰福音3章16节),祂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差遣到世上来(约翰福音1章14节)。

耶稣当然可以选择以高高在上、全能君王的身份来到我们身边,但祂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变得像我们每一个人那样容易受伤。我们所受过的试探他都经历了,而他也够体恤我们的软弱(希伯来书4章14-15节)。祂看待自己为无有,自甘卑微,在最低微的地方服侍。(马可福音10章45节;约翰福音6章38节;腓立比书2章8节)。约翰一书4章9节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祂爱我们。但经文并不止于此,接着又说:上帝既然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翰一书4章11节)。

作为耶稣的信徒和跟随者,我们看似接受了耶稣的爱,却忽略了他对我们“要彼此相爱”的呼召。我们没办法经历到耶稣对教会的那般热忱和感情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祂爱世人的方式而为呢(因为我们害怕爱所带来的问题和麻烦)?

如果我们把1世纪的原则应用到21世纪,过着如同耶稣那样真挚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我们要怎样敞开自己

如果看一下如今千禧年一代教会的状态,就知道前途并不乐观。千禧年一代代表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代,有近8000万人,但根据巴拿集团(Barna Group)近期做的一个名为“《牧师现状》(The State of Pastors)”的研究,这其中只有15%是基督徒。

为什么会这样?我听到过各种原因,从“年轻人觉得教会有距离感”到“年轻人从网上就可以获取他们所需的一切信息”。但是如果你问我,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能展示出基督的爱——而这需要我们彼此敞开。对此,我深信不疑。

我曾经牧养过年轻人,我注意到他们其实很会察言观色。他们可以看到表面的程序和仪式背后,教会里的每一个人是否真正关心他们。令人伤心的是,我经常听见年轻人说:“教会里的人又论断,又虚伪。我不想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亦或“我觉得和教会里的人没法连接。”

一个月前,我们教会的一位核心领袖告诉我不要在会众面前敞开自己,也不要分享我过去的经历,因为那可能会让会众认为他们牧师的人生也过得很糟糕。

但难道事实不就是如此吗?有谁的人生是井然有序的呢?实际上,我就是一个被慈爱的天父拯救了的破碎而可怜的罪人。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属上帝的完全人,有的只是被这位伟大全能的上帝所拯救的软弱、可怜和悖逆的罪人。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在软弱中呼求:“我自己办不到,我需要耶稣”时,上帝的能力才在我们身上显为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11节)。最终,真正重要的,只有基督和祂的恩典。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为着福音的缘故,我们需要敞开自己。我们需要明白基督的福音就是接纳那些迷失的罪人,并跟他们一同成长。

我们愿意因着福音的缘故敞开自己吗?这可能意味着在主日聚会以外的时间我们需要和教会的朋友小聚,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最近过得好吗?除了听他们倾诉以外,也还要花时间分享一些你自己曾经面对的困难和挣扎。真诚而坦率地分享我们的软弱,并分享上帝曾经和正在我们生命中做的奇妙作为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最终,我们服侍和顺服的不是我们的丈夫,而是我们的救主耶稣(有声中文)

作者:Stacy Joy,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前几天,家里的几个孩子都生病了。我一方面要照顾孩子,一方面还要打扫房间和洗衣服。一天下来,我真的是又累又想发脾气。我亲爱的丈夫Andrew肯定知道我累了一天,因此我想,或许他会送我一束花或者给我写张卡片(又或者做点别的什么)来安慰我一下。然而,他什么都没做。于是,我彻底崩溃了,完全陷入自艾自怜的情绪里。他已经很久没有为我做过什么浪漫的事了。我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无法自拔——一束花,一些专注的时间,一张手写卡片,一次约会,一个爱抚,哪怕是一盒巧克力——就这么简单,这些就是女人想要的全部了,难道这点要求也太高了吗?

就在这时,我停了下来。“等等,Stacy。这些事你有多久没有为Andrew做过了呢?”

我瞬间发现自己的自私有多恶心。可是我的失望和挫败感依然真实存在。我明白我没有抓住重点,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用上帝喜悦的方式处理我此时的问题。

 

于是,我打开圣经,读到的第一句就是腓立比书2章3节。这节经文劝勉我们“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也就是说我们要先求别人的益处,而非自己的。

 

所以,腓立比书说我应该思考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为丈夫制造浪漫了,而不是丈夫有多长时间没有给我制造浪漫。我要先寻求他的益处,而不是我自己的。正如哥林多前书13章5节中所说的,这才是真正的爱——不求自己益处的爱。这意味着我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主动去为Andrew做些什么(不一定需要太复杂),以表达我对他的关心和爱。

 

作为妻子,我们需要向丈夫表达我们的爱,努力依照他们爱的语言来舍己地爱他们。对男人来说,浪漫也许是策划一次寻宝游戏,或是在一家新的餐厅吃饭,与朋友聚会,晚上孩子们睡后点个蜡烛,早晨为他准备一杯咖啡,给他写一张惊喜卡片……甚至可以是我和Andrew刚刚开始实践的——晚上把手机放在一边,给对方一个只属于彼此的时间。

我知道我们这些做妻子的都是罪人,而我们所嫁给的先生们同样也是罪人。他们自私,有些则就是很难让人爱起来。但当我更深地思考这个问题时,上帝让我明白了,为我们的配偶制造浪漫,这件事必须建立在对主的顺服和献祭之上。

这是我们要看到的更大的图景。

当我们感到无法舍己地爱丈夫时,要记得耶稣基督为我们做的榜样。祂虽然全然圣洁,却为了我们能够和祂相聚在永恒里而被残酷地钉在十字架上。作为信徒,我们理应效法基督——祂为了祂自己的荣耀和我们的益处而完全地舍己,全然顺服以至死在十架上。

打出这些话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在这方面实在很亏欠。我被我的自私牢牢地捆绑着。但是,为着基督的呼召的缘故,我们必须努力活出为他人(比如我们的丈夫)舍己的一生。即使他们从来不曾感恩或者认可我们,我们依然可以怀着喜乐的心去服侍他们,因为最终我们服侍和顺服的不是我们的丈夫,而是我们的救主耶稣。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因祂,我开始懂得如何爱妈妈(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Jovial,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刚踏入2018年, 我与上帝许下爱的约定。除了要更爱祂,也希望我能好好爱别人,尤其是我的家人。

我是个没安全感又特别敏感的人。从小在母亲严厉的管教下,我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免一个不小心就激怒了向来脾气暴躁的母亲。一直以来,虽然怕她,可我却最想得到她对我的肯定。因此,我虽然天资不如他人聪颖,可我仍然努力学好功课,考取出色的成绩。外人看我是个品学兼优又乖巧的女孩。然而在我母亲眼里,我是个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总是苦着一张脸,不爱笑的孩子。

虽然我很爱我母亲,但我却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知道她也很爱我,只是她的爱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家里的经济压力,妈妈会偶尔因为钱的缘故对我大发脾气。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遭了一顿打骂。那时候的我甚至想过以后一有机会就要离开这个家。她那极度苛刻的管教和刺透我心的话语,也使我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自己严重缺乏信心。我宛如鸵鸟,一遇到事情,就躲进自己的世界。在每夜的梦里,常会梦见自己哭着抗议母亲的打骂。猛然睁开眼睛,半张脸已被泪水、汗水沾湿。

其实我想要的是母亲的认同。很多时候我们发生争执是因为我觉得在她心里我是个没价值的人。到了中学时期,我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心里对母亲的怨恨越来越大,和她之间的摩擦愈发激烈。我甚至会向她大吼道,“你不爱我!你这个做妈妈的根本不爱我这个女儿!为什么你总是看不到我的好?”虽看见她受伤的目光,可我还是不断以自己的言语来伤害这个没丈夫独立抚养我多年的妈妈。

然而有一天,上帝透过创世记该隐与亚伯的故事提醒我,“如果我的价值是建立在上帝的爱中呢?”

创世记里的该隐因为嫉妒而把自己的兄弟亚伯杀死了。我想,如果该隐不和亚伯比较,而是专心寻求在上帝里的价值,也许两兄弟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转过头来看自己,我是不是也像该隐那样,因为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活在比较中,导致最后缺乏安全感,进而使心中产生的怨恨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我以为爱就是满足对方的要求,且以此要求对方的爱。因此我拼命考取好的成绩,凡事不管对错都不敢忤逆母亲的意思,事事迁就配合她。谁知,心里却压抑了不少的不甘和怨怼,让自己成为一只刺猬。一旦她无心说出伤害我的话,我也用满身的刺来回应她。

我很感恩,即便在我落入这样的苦毒中时,耶稣基督仍一直陪伴我左右。是祂让我明白我的价值是建立在这位爱我的天父上的。后来祂让我发现我的行为都不是爱。因爱是能遮掩一切过错。于是我把过去母亲对我的伤害,交托在上帝的手中。祂安慰的爱给了我绝大的安全感,我才明白在上帝的手里,我是宝贵的,在祂的爱里,我是祂的产业,祂眼中的瞳人(诗篇17篇8节)。从天父的爱里,我找回自己的价值。有了这份信心,我不再从母亲那里拼命得到她的肯定,反而可以慢慢学习用上帝的爱来爱她。

上帝提醒我,虽然我暂时还无法在生活还有经济上帮助母亲,但却可以陪伴她,就像耶稣爱我,陪伴我,聆听我心里的愁苦一样。因此,每每从大学回到家,我都会尽量陪伴母亲,陪她聊聊天这样。

在陪伴的过程里,我开始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母亲。虽然她的脾气仍如天气般捉摸不定,时好时坏,自己也不时会触怒她;虽然偶尔还是会对她感到不耐烦。可当我把目光转回上帝的爱时,天父就提醒我要用祂给我的爱去包容她,因祂也是多么地包容和原谅我一切的不对。所以我也学习改善自己对她那不好的语气,因为箴言15章1节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我不再像只怕受伤的刺猬,而是敞开心和自己最亲的人交流,耐心聆听她脾气暴躁的原因。

爱能遮掩一切过错。我放下过去的伤害,和母亲修复好感情。在她如连珠炮的唠叨声中,我终于感受到她那说不出口的母爱。过去的敏感多疑已经随着时间慢慢消失殆尽。从前那个常年摆着一副苦瓜脸的女孩变成现在这个常挂着喜乐笑容的女子。只因我确实知道我活在上帝的爱中。我不再苦于寻找自己的价值,因为祂对我这一生有最独特的计划。我们爱,因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回头看,感恩有耶稣住进了我们中间,祂是爱的源头,只要我们先让上帝的爱进入到我们生命中,相信一切的爱便会自然由心生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越热闹,越孤单,我要怎么爱?(有声中文)

作者:Ross Boone,美国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吕杰,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最近在一次派对上,我和一个女孩聊得很投机。她是我多年的好友了,我们一直相处得很融洽,以至于我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近一点,但我知道她并没有这种想法。

不能牵着另一个人的手而要独自一人从派对离开是相当难受的。被拒绝的滋味也不好受。特别是在这样的假期里,我多期待身边能有人陪伴。往往在这种时候,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疑问就会浮现在脑海:我到底怎么了?难道我那么不可爱吗?为什么我还是孤身一人?

去年圣诞节,我没有回家。 因为我去年整个秋季都一直在旅行。想到要独自过圣诞的时候,我不断回忆起和弟弟前一个月的关系紧张和那时发生的争执。我知道我们是爱彼此的,而且这个小摩擦让我们成长,学会更加为对方考虑。但是当时的情境不断重复在我脑海里,让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没有尽到我在家里应尽的责任?发生的这一切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孤单的原因呢?

有时,特别是在我感到孤独时,我就会想起过去与朋友们相处时的一些小失误。我记得有次跟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约好一起吃晚饭,但我不小心爽约了,从此对方就不再怎么与我联系了;还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很友善地想要跟我交谈,我却表现出不耐烦。又一次我开始质疑自己:是因为过去我犯下的错误所以现在我才会孤单一人吗?我是否错过了很多拥有爱的机会?

我需要提醒自己,我有好朋友,我的家人也彼此相爱,我也并没有错过爱情。我知道有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非常被爱,而那些爱我的人们大多也始终如一。我知道有人爱我——但为什么孤独感会让我产生怀疑?它让我觉得自己完全不被爱。我好像是一个空水瓶,太久没有水倒进来了,独自在日光下慢慢干涸。

但最近,我意识到我错了。

 

一切从知道我是被爱的开始

上帝给了我们另一种看待爱的眼光。约翰一书4章19节说:“我们爱, 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我们不需要等待其它水瓶来倒水给我们,而是要被源源不断的活水充满。

我必须先把自己放置在这活水中,被祂的爱充满,才能摆脱我认为自己缺乏的思维模式,活出丰盛的生命。

看法的改变是关键,因为它影响我整个人的行为。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或许这样的爱对你来说很难想象。特别是那些对上帝失望的人,他们很难想像上帝是良善的。你也许经历过应许的落空,也许你或者你爱的人在苦难中挣扎时,上帝并没有出手相助。但请你记得,苦难是上帝容许自由意志在这个世界行使的后果。但是上帝的爱和祂的国度却是相反的。即使在这个自由意志主导的世界里,我们无法看清事实,上帝依然渴望让我们知道祂有多么地爱我们。

设想你看着自己的宝宝、或是你的侄子侄女、又或者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狗那可爱天真的样子时的砰然心动,爱意绵绵。你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他们。而这些只是上帝想要倾注在你身上的爱的万分之一。祂是你的天父,祂对你充满了期望,想带你看奇妙的事情。祂如你口中的气息般近在你身旁,祂渴慕你住在祂里面,让爱从你生命中涌流出来。

上帝的爱让我们能够无条件去爱

下一步就是靠着祂那无限的爱去爱他人。 当你纳闷家人为何没有打电话询问你的状况,朋友为何许久没有联络你时,记得你可以做那个主动去爱的人。并且在你付出爱时,不要期待对方回报你。若是他们的处境让他们无法回报太多,那就不要要求他们回报, 因为使徒行传20章35节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时常我们会发现友情疏离了,爱情变淡了,家人之间起了摩擦。当付出没有回报时,我们必须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当然我要检视一下在这些情况发生时,我有没有做好我该做的来挽回和弥补我们的关系,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之后,我就要交托我的忧虑并转向上帝,再次被祂的爱充满。

虽然爱和被爱都是极大的祝福,我们也需要花精力去爱和珍视身边的人,但我们爱的水瓶不是要由他人的爱填满的。我们首先要被上帝的爱充满,才能身处丰富之地,让爱涌流给更多的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