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生命

人生苦短

作者: Matthew Koh, 美国

“人生苦短”(YOLO -you only live once)是一个现代流行语,也是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座右铭。

这个词本身有自己的简易逻辑:人生苦短,所以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单调无趣的事情上呢?为什么不把每一分钟都当作人生最后一分钟来度过?如果人总有一死,那么就不在乎是死于20岁还是80岁了。重要的是有没有最大程度、最刺激地享受了活着的每一刻!毕竟,人生苦短。

但基督徒的逻辑却不是这样。因为在基督信仰中,人生并不苦短。某种意义上来说,基督徒有两次生命——在世上的生命以及复活后同耶稣基督在天国永远的生命。正如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照样,在基督里我们也都要复活。(哥林多前书15章20-23节)

因此,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是照“人生苦短”及其代表的人生观那样活,还是选择为上帝而活并遵循由此带来的人生观?这个抉择,并不是一个新的挑战。

使徒保罗曾引用以赛亚书22章13节:“我们吃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来支持他的观点:如果没有复活,那我们也尽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实际上,保罗是厉声喝道:“断不是这样的!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那就让‘人生苦短’来掌管我们的生命吧。但是,死人已经复活了。”所以保罗写道:“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你们要醒悟为善,不要犯罪,因为有人不认识 上帝。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哥林多前书15章33-34节)

最后,“人生苦短”的想法是短视的,就好像在马拉松比赛中前100米冲刺一样。而人生的终点并不是死亡。对于基督徒来说,等待他们的是那荣耀的复活和对死亡的终极毁灭。正如哥林多前书15章26节“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但是对于不信之人,等待他们的是最终的审判和定罪。

即便如此,基督徒还是会发觉要摆脱属世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上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好像我们错失了生活的良机,只能羡慕地、眼巴巴地看着我们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同龄人。

但生命远不止如此。死后还有更多的收获,或更多的失落。我们有两次生命,这是你完全可以信靠的应许。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生命弥足珍贵

读经:读经:诗篇139篇1-16节  

一名年轻女子未婚先孕。虽然她所处的社会并不反对堕胎,但她还是珍惜这小生命,做了明智的决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女子将生下来的孩子交给了领养机构,有一个满有爱心的基督徒家庭收养了这孩子,细心呵护与疼爱他们的宝贝女儿,并且带领她相信耶稣。

然而,这个女孩尚未成年就去世了。她的死亡给她的家人带来极大的缺憾,但她童年的喜乐与青春的活力也给家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她的死亡当然令爱她的人心碎难过,但想像一下,若未曾领养她,他们失去的会更多:无法将她抱在怀里、与她分享基督、与她一起欢笑,并悉心爱护她。

每个生命,每个孩子,都受造于耶和华,奇妙可畏(诗篇139篇)。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着上帝的形象被造(创世记1章27节),始祖亚当是上帝所创造第一个有生命的人,我们都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