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等候

新年新希望——耐心等候耶和华

作者:叶玲君,台湾

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诗篇27篇14节

小时候每逢岁末年初,学校的老师就很喜欢给我们出新年新希望的作业,然后大家不免俗套地写,未来这一年要怎么样好好念书及孝顺家人,等等。写了好几年之后就变成一个公式套用在每年的新年新希望里面,至于年底到了我到底有没有变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又是另当别论的事。再长大一点,老师也不会再问新年新希望,可我还是习惯会心中暗自希望来年一定要变瘦,赚更多的钱,找个男朋友/老公,然后还要有时间可以出国玩。好不容易终于结婚了,就希望自己工作稳定、买房,小孩乖巧听话不要惹麻烦,好好准备升迁,能赚更多的钱养家活口,若是幸运的话,快点把房贷还了,然后可以无忧无虑地过生活。

不过这几年随着越来越经历上帝,被上帝的爱与祝福满满围绕,我的心境上也有所转变。虽然结婚没过多久的我依然盼望快点生小孩给公公婆婆有个交代,但因着我更加经历了上帝,靠着在主里的盼望,我发现我今年最需要的是有这如巨石一般坚固的盼望来等候祂将来必定赐给我的应许。犹如诗篇27篇14节说:“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我发现在这信息爆炸,靠着网络快速交流的年代,很多基督徒和我一样,希望上帝的应许能够加速实现。我们常常会看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心里不经的嘀咕问上帝:“主啊,我想要“什么什么”,怎么没有快点实现呢?”然后眉头深锁,内心纠结,埋怨上帝不给,再来就自己想法子去找自己想要的出路。有的时候,貌似看到“美丽的解答”然后就一股脑的往那个方向冲,过了一阵子才发现,“额,搞错了!”。然后内心痛苦,再回头求告上帝,“上帝啊,救救我吧!”我们总是很容易忘记我们那无所不能的上帝有祂的时间和计划,我们需要耐着性子等候祂。

圣经中被称作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也在他的年岁之中学习等候经历上帝的恩典,犹如我等待我未来的孩子来到一样,他也在他大部分的年岁之中等待那个应许之子。虽然他之前一时心软和妻子的侍女生了一个孩子,也以为以实玛利就是那个应许之子,两个老婆之间还闹出了许多家庭纠纷。但之后上帝让亚伯拉罕明白那个应许之子必定是出于他的原配撒莱。最终,上帝在亚伯拉罕100岁的时候使撒莱孕育出以撒。上帝的应许必定能成就,所以亚伯拉罕靠着上帝使他的信心坚固的故事才能在时代中继续流传,常常提醒着我们。

试想,很多时候上帝没有和我们解释人生每一步的走向和意义。有时还让我们长时间的等候,这时我们可能会想要另谋出路,靠自己的血气去找寻各式各样的方法。有些人甚至还会因此离开上帝。然而,你是否愿意静下心来依靠上帝,并且靠着天天亲近祂,耐心等待着主耶稣基督给我们的应许呢?希望每位上帝所爱的人都能靠着我们那全知、全能、无所不在上帝所赐下的恩典,耐心等待应许的发生。

 

*此文章为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你也在担心上帝睡着了,以至没有理会你的心愿吗?(有声中文)

作者:Kristle,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我会在24岁之前从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并结婚。”我们一群人在我们的女子高中吃午饭聊天时,我的朋友自信地预测道。

另一位朋友则不假思索地附和了一句:“我呢?则会在26岁。”而另一位朋友则确信,到30岁的成熟年纪时,她和未来的丈夫将有两个孩子和一只可爱的狗。

我呢?我记得我说过,无论上帝在我多大年龄给我一个丈夫,我都会很高兴。但我知道这会发生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毕竟,在我有限的15年的人生经历中,身边的每个人最迟都会在30岁之前结婚。

剧透警报:后来我们当中有人并没有那样。

这些充满梦想、自信的青少年如今已经长成了30多岁的年轻人,她们的教育和职业是我们祖母那一代人梦寐以求的。但我们对自己家庭的梦想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时间表实现。

最近,我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朋友向我坦白她已经厌倦等待了。“我不想成为四十岁的老处女,”她半开玩笑地抱怨道。

我的朋友一直守护着她的心,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为社区服务,好好经营着她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然而,上帝似乎睡着了,没有听到她生物钟设定的闹铃。

我的朋友想知道她是否真的需要找一个信仰敬虔的丈夫。也许一个对她好的好男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配偶和父亲。

当我恳求我那失望的朋友继续相信上帝的信实和祂的时机时,我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天知道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做了多少糟糕的恋爱决定。我有心理咨询的账单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我终于学会了相信上帝,而不是自己掌控一切。

你也在担心上帝睡着了,以至没有理会你的心愿吗?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哈拿的女人为不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伤心。我们可以想象当别人取笑哈拿不孕时,她有多痛苦。一年又一年,哈拿认真地向上帝祷告,但她的呼求似乎无人理睬。她仍然没有怀孕。

哈拿很伤心。在她的大家庭每年拜访上帝的圣所时,她没有吃饭。她丈夫深爱着她,问她:“你为什么哭?你为什么不吃?我对你不比十个儿子更重要吗?”他的话并没有给哈拿带来什么安慰,她吃了饭又回去祈祷。

哈拿从未放弃寻求上帝。尽管面对多年的失望,她仍然继续祷告、盼望和信靠上帝。

有一次祷告时,她甚至向上帝保证,如果上帝给她一个儿子,她会把孩子一生都献给上帝。

有一天,时机成熟了,耶和华将哈拿的所求赐给了她。她和丈夫同房,哈拿怀孕了。她要成为一个妈妈了!

哈拿履行了她对上帝的承诺。孩子断奶以后,她就带他到圣所,在祭司面前全时间服事。这很可能意味哈拿一年只有在他们家人拜访圣所时才见到她儿子一次。

等等。你说什么?哈拿恳求上帝给她一个孩子,但她并没打算留给自己抚养?

没错!真是这样。哈拿把她渴望的还给了上帝,愿成就上帝的旨意。哈拿的祷告应验了,她的孩子就是后来伟大的先知撒母耳,他曾在扫罗王和大卫王在位期间服事。

上帝应允了哈拿的祷告,祂接着又祝福了她。在撒母耳之后,哈拿又生了五个孩子。

你可以在《撒母耳记上》中读到整个故事。

但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哪些关于我们自己、上帝以及祂的时间安排的功课呢?

 

把这一切都带到上帝面前

年复一年,哈拿为有一个孩子向上帝呼求。她把她的眼泪、她的痛苦和她的挫折都告诉了祂。祂聆听着。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祂裹好他们的伤口。上帝看见我们的心,也听见我们的呼求。祂向我们保证,我们的眼泪没有一滴不被记念(诗篇56篇8节)。

 

把这看作是一个邀请,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心愿、受伤和挫折,向上帝祷告。祷告其实就是与上帝说话——我们可以把祂当作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与祂交谈,我们可以完全坦诚地说出我们的感受。

 

要有耐心和信心

哈拿从未放弃。她没有待在家里对自己说:“上帝不听我的祷告,所以忘掉祂吧!”

每年献祭时,她还是会和她的家人一起去圣所。她照着上帝对她的要求去做,即使她看不到任何结果或好处。

我们不必等到找到理想的工作、结婚或生孩子以后才去活出人生意义。

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关心我们天父的事。祂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和才能,所以让我们为了祂的荣耀来使用它们吧。

 

改变你的视角

让我们来面对现实。当哈拿的丈夫问她,有他难道不如10个儿子好时,他有些不够体贴。但他说得有道理。哈拿有一个很爱她并祝福她的丈夫。

也许如果哈拿专注于她所拥有的祝福并为之感谢上帝,她的心灵就不会如此悲伤。毕竟,上帝要我们凡事都要知足和谢恩(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

上帝在当下的季节给了你什么祝福?在过去的时节呢?数算一下祂给你的祝福。你会很快发现上帝是一个好父亲,而你备受祂的祝福。

 

想一想你的动机

哈拿请求上帝给她一个孩子,这样她就可以把孩子献给上帝。这令我无法理解。在经历了怀孕、分娩和哺乳之后,哈拿愿意把她蹒跚学步的孩子送到圣所里。她不会听到他在玩耍时充满童真想象出来的故事。她也无法见证他长大成人的路上经历的各个阶段。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想要结婚或者有个家庭?”

当我们诚实地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可能渴望拥有一个荣耀上帝的婚姻。像哈拿将撒母耳交给上帝一样,我们也愿意让我们的婚姻顺服在上帝的旨意之下。

或者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其实一直在梦想着拥有一个异国他乡的浪漫婚礼,而不是蜜月后的真实婚姻生活。

亦或许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想要结婚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配偶可以治愈我们长期的孤独感。

或许我们甚至会发现,虽然我们一开始对婚姻有着健康、正常的渴望,但它却渐渐成了我们的偶像——以为它是一条通往幸福和满足的道路。如果圣灵在我们自我省察时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想法,就悔改吧。比起这些礼物我们更应该渴望给我们礼物的那一位。

 

相信上帝的时间

我们不知道哈拿祷告了多少年,但我们可以确定撒母耳出生的时间是在上帝的计划里的。

无论我们的愿望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学着把它们交给上帝:“主啊,这是我想要的,但我相信你最清楚。求你来掌权,让你的旨意成就在我的生命中。”

作为我们的创造者,上帝对我们的生命有着终极的计划。当生活没有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完全可以与上帝分享我们的失望。但我们可以放心,尽管祂的计划未必总是与我们的想法相同,但它是超越我们的计划的。

无论祂对我们生命的计划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确信,祂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章28节)。

朋友,我不能保证上帝会按照你的要求满足你的每一个愿望,但祂是一个好父亲。当我们把自己的愿望交给祂时,我们可以确信,无论祂要给我们的是什么,都会是祂为我们完美地量身定做的,即使与我们的期望不同。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我在抗疫最前线:要到几时呢?(有声播读)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友望来自东马砂拉越州,喜欢阅读和写作,从小享受与书为伴,只因为有个喜欢买书的爸爸。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个图书管理员,长大后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作家,用文字来分享心情、传递信息。大学毕业后在东马服务了数年,目前在吉隆坡的国大医院 (HUKM) 进修急诊专科。国大医院是雪隆区的新冠肺炎接治地点。虽然这所医院暂时并非主要的新冠肺炎转介中心,但她仍然在前线上诊断并收治 Covid 19 的可疑或确诊病例。

马来西亚进入全国行动管制令第 13 天,COVID – 19 疫情非但没有好转,官方数据显示全球各地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整个世界仿佛放慢了匆匆的脚步,全球各个国家和主要城市相继封城,航空和旅游业遭受严重的打击,许多商家已经停止了正常的业务运作,学校宣布暂停一切活动,考试不得不延期导致学生们需要延期毕业。不论是生意惨淡近乎陷入困境的小贩们,卧病在床被迫与世隔离的病患,留在家等待重返校园的莘莘学子,或是在医院前线辛劳工作的医务人员,大家的心里都纳闷着:要到几时呢?上帝啊,请问祢允许这个新冠肺炎横行霸道要到几时呢?上帝啊,请问祢何时伸出祢大能的膀臂终止这一场夺取上万条人命的瘟疫呢?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匆忙劳碌的生活,让我们不得不停歇下来,回到上帝面前,寻求祂的医治、赦免、拯救和安慰。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文学史家鲁益师(C.S.Lewis)在他的著作《痛苦的奥秘(The Problem of Pain)》中描述苦难是上帝的扩音器,为要唤醒沉睡的心灵。但是祂允许苦难要到什么时候呢?诗人大卫在他的诗篇中不断地发出同样的呼求:“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诗篇13篇1-2节)

哈巴谷先知同样质问上帝:“耶和华啊,我呼求祢,祢不应允,要到几时呢?” (哈巴谷书1章2节)面对仇敌的四面攻击、不公不义的政权、恶人的无法无天,一筹莫展的大卫和悲愤填膺的哈巴谷都在纳闷:要到几时呢?他们在急难中呼求并等侯着上帝伸出祂的膀臂来拯救属于祂的子民、施行公义和怜悯。等待,谈何容易,尤其在静默中等待,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苦难的时候,等待的过程十分煎熬难挨,尤其当我们束手无策,无法改变或加速使事情进展得更快时,内心更是百般焦虑,感觉被上帝忘记和遗弃了。

然而,等待却是成长的生命中重要的一环。从着床在母亲子宫里的胚胎到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孕育健康的生命需要十个月漫长的静心等待。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宝宝,从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园哭闹不舍到大学毕业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养儿育女需要经历何等漫长的等待岁月啊!小时候,我们期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升学后,我们期盼着自己早日毕业。工作后,我们期盼着自己结婚成家。成家后,我们期盼着自己早生贵子。暮年后,我们期盼着自己安享晚年、儿孙满堂。终于,我们卸下了世上一切的劳苦,入土安息,进入永恒。

等待的功课需要我们用一生之久不断地学习。在行动管制令的驱使之下,首相再三地叮嘱大家留在家中,千万不要无故出门。 COVID – 19 限制了我们的行动,考验了我们的耐性,也阻挠了我们的计划。我和丈夫因为工作的缘故不得不分隔两岸,而原先的生育计划也不得不耽搁延期。刚开始我的心情实在遭透了!我满腹牢骚地向上帝抱怨,生气祂为什么允许这个病毒打扰我们完美的计划和规律的生活秩序。然而,在敬拜的诗歌中我学会了安静顺服祂的旨意,在祂的沉默不语中我学会了再一次的等待。等待,让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执着,让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掌权,并学习将自己每一天的行程和人生的蓝图计划交托给祂。等待,让我在每一次和祂摔跤的过程中学习降服,把自己对人生的主权放在祂的手中。

我很容易心急,欠缺耐心,不喜欢等待。一旦决定好的计划,便急着去完成,否则会感到烦躁不安。每一次的等待对我而言都是信心的考验,提醒我学习把焦点转向那为我创始成终的耶稣,并在等待的空档期继续专心敬拜祂、忠心事奉祂、坚定相信祂。

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她是殉道者宣教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遗孀,也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女性之一。吉姆在南美洲的森林里遇难之后,勇敢的她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到奥卡族印第安人中间继续服侍,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至终整个族群归向耶稣。她在著作《The Path of Loneliness 》中写道:等候上帝是信心的表现,也是上帝对人类最大的要求。

等候中,我们相信祂的安排准确无误,祂的时间不早也不晚。每一天,我们可以带着期待的心情将等待上帝的意愿当成祭物献给祂。真正相信上帝并等候祂的人不会给上帝截止日期,也不会要求上帝照着他的议程进行,而是敞开心扉完全接受上帝的计划,并确信祂的安排必然超越我们所求所想。

要到几时呢?我不晓得这场疫情将会到何时才结束,但是我可以选择相信上帝的美善和全能,相信祂在洪水泛滥之时仍然坐着为王,相信祂在举世动乱之时仍然统管万有。我不晓得行动管制令是否会继续延长,但是我可以选择继续感谢上帝让我有健康的身体去服事我的病人。我不晓得祂为什么打断了我的人生计划,但是我可以选择耐心等候祂的时间,因为祂的道路高过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过我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9节)。祂仍旧掌权,哈利路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不要浪费你对上帝的等候(有声中文)

作者:Jalen Galvez,菲律宾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美君,中国 

 

2016年,我母亲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乳腺癌。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忍不住问上帝为什么。我的脑海里有许多我无法不思想的问题。我很难面对我和家人将要经历的情况,因为这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我的信仰也因此动摇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妈妈生病?
 
等待是艰难的,特别是当我们不知道祷告的结果会怎样时。在那段时间里,我非常挣扎,因为我迫切地希望上帝向我保证这一切都有祂的理由和目的。我怀疑过祂,因为我不知道祂会在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回应我的祷告。而这是等待中最艰难的部分。但是当我不断通过祷告和阅读祂的话语来寻求祂时,祂帮助我意识到祂就在我们的等待中动工。
 
在我们发现了母亲病情后的几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学校图书馆里灵修。我祈祷上帝会通过祂的话语向我显现,然后我开始读经。那天我碰巧读到了路加福音8章40-56节,那一段里耶稣治愈了睚鲁的女儿。在路加福音8章50节中,耶稣安慰睚鲁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
 
读完这段文字后,我立刻得到了安慰。我真的觉得也许上帝会医治我的母亲!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确信,当我们的眼目完全注视在上帝身上时,祂会在这种景况下动工并安慰我们,我们不必因现在的情况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而害怕。

我们的等待是有意义的

 
我了解到,对每个等待的时期,上帝都有一个目的。罗马书5章3-5节提醒我们: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我们遇到的试炼让我们必须依靠上帝所赐的恩典活着。通过这次经历,我了解到每个活着的时刻都是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当我敞开心扉接受祂的话语并在爱主之中成长时,我就可以确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能握住一个真理——那就是上帝叫万事都互相效力(罗马书8章28节)。
 
当我们在等待祂在我们生命中动工的时候,就是我们增长自己的耐心,扩张我们的心胸,并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帝的机会。
 
我头一次将自己交托给上帝是在2012年受洗成为基督徒时。而在现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你已经把你的一生都交给了耶稣,所以祂会看顾这件事的。”我必须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依然可以信靠上帝。
 
等待并不是白费的。当我们祈求自己所愿的能够成就时,让我们睁开眼睛看到主的伟大。上帝的时间表可能与我们的不同。祂的计划不需要我们的批准。即使我们不知道祂会如何回应我们的祷告,也让我们放心,因为祂正在幕后动工。
 
即使当我们觉得自己被恐惧、忧虑和悲伤淹没,也要提醒自己,上帝知道祂在做什么。有时候,我们只有在水深之处,才能去仰望能够拯救我们免于溺水的耶稣基督。我们要做的只是以孩子般的信仰等待祂来救我们,并相信祂是一位深深关爱我们的父亲。
 
我妈妈目前正在接受口服化疗。这是我们的祷告得到了回应。因为我们一家人都希望她能避免静脉化疗。现在这次是她的最后一次化疗。虽然医生还没有宣布她痊愈,但我们真诚地希望她能够完全康复!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相信上帝在掌管着,并且祂在我们的每一步路途中都与我们同在。
 
祢的恩典是唯一
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以忍耐和坚韧的心,
我会等候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