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试炼

打包、大学、计划

作者:Christie Weakly,美国

如图所示,我要开学啦!同时,你也可以看出,离别之时,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请仔细看我手中的白板)。我读专科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有一个学期是在外面上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去大学,这将是头一回。到目前为止,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兴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那边看看有怎样的历险会摆在我前面了。从我第一次造访算起,差不多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渴望再回到那所学校,但是上帝却让我等到现在。天啊,我准备好了吗?

出发之前,我看着那些我辅导过的女孩子,与她们双目对视,问:“你们计划怎样度过下一年?想要取得什么成就?到年底的时候,你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当然,我也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整个夏天,我都在仔细思考我下一学期的目标和愿望。我该怎样预备呢?我应该怎样明智地利用我的暑假?我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有计划地度过了暑假。我花时间跟那些我想成为的人,或我想辅导的人呆在一起。我写作、思考、阅读,灵修、工作、运动,完成了不少事情,这样,当我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我就可以说:“整个夏天,我没有虚度。”这周,我坐下来,要为明年的生活写下优先次序。

我问自己:“我要怎样度过今年,才能在明年春天回顾过去的时候,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一年我没有虚度?’”我定下了几件我想做的事情。首先,我想管理好我的时间。我想知道我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因为我想善用它们。其次,我想将与上帝相处的时间列为优先。我知道除非有意计划,不然灵修不会成为我忙碌一天的开始。因此,我将它列为优先考虑的事项:我必须有灵修时间!同时,我也想要有健康的饮食。我想保持身材,也要身体健康。对我来说,绝对不要新生肥胖症*!我想交许多优秀的女性朋友,并与她们有更深层的沟通与交流。我的清单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决定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相信最重要的决定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想稍微多说一点背景故事。在我和好朋友乔伊各自出发去不同的专科学校之前,我们和几个家庭一起开办了一个有趣的家庭聚餐,大家也为我们俩做了祷告。作为欢送我们的一部分,乔伊的妈妈莎莉问了一个让我怔住的问题。她说,你对上大学的理解是什么?我告诉她,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回答的话,那就是我担心我会很寂寞,没有人会努力了解我或者发自内心地爱我。她告诉我,最好的疗法或者不担心的方法是致力于服事他人。我之前对此思考过很多,但从没有从我害怕交不到好朋友的角度思考过。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我的目标是服事人,那么我永远也不会对人失望。这一点帮助我做出了第二个决定: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在学期末回顾的时候,看到我生命中的改变。我想成为一名服事者,就像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第5章13节告诉我们的那样。我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别人身上。我想思考可以怎样给予,而不是索取。我带了两个茶杯——还有约克夏黄金红茶和一些瑞士莲巧克力——因此我可以请人喝下午茶。我还有大量的信纸,可以在大家遇到困难时给他们写便条(罗马书12章15节)。我有很多指甲油,可以给其他女生美甲。我还有一个急救箱,里边装有布洛芬,奈奎尔和苏达菲等等,可以照顾那些生病的女孩子(路加福音10章9节)。我想使用所有这些工具与他人有更深的对话,为我所生活的环境带来生命的影响。我想以充足的爱待人,成为一个灯塔,就像上帝在马太福音第5章16节中呼召我们去做的那样,并且证明上帝爱我们、供应我们所需,不仅仅是我们日用的必需品,还包括那些我们所渴望的东西(哥林多后书9章8节)。这就是我想在我生命中看到的改变!

另外,我知道我还需要学习负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得向上帝交账(罗马书14章12节)。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写下这一切!现在,你们都知道了我的目标, 除了为此努力之外,我别无选择。我告诉乔伊和另外一个好朋友,以及那些在乔伊和我的圣经学习小组中的女孩子们,我们每周都要用Skype通话,彼此对视,然后问:“你到底进展如何?”,如果懒惰,我们就彼此训斥。

因此,我也要问你同样的问题:你计划怎样度过下一年?到年底的时候,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一个计划吧。写下你的目标。我为自己想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想成为的样子,列了一个很长的清单,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标准,这样我就可以自我检查,看每周的进展如何。这个夏天的每个主日,我都去星巴克花几个小时读圣经,写日记,大概地评估我的生活和我自己。我将会在学校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并且每周都看一下,哪些是我下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付出与愿景。

好啦,这差不多就是我关于计划生活的演讲啦,至少目前就是这些。让我们像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那样度过今年吧!有计划地。正如我妈妈所说:“go M.A.D(go make a difference)活出不同!”

**发胖症是一个在美国和加拿大常用的表达方法,指的是大学生第一年通常体重会增加很多(稍微武断地设定为15磅)。(来源:维基百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过于沉重

读经:诗篇32篇1-6节; 马太福音11章28-30节  

某日清晨,天色未明时,我发动车子,发现安全带的信号灯亮着。于是我打开车门再关上,拉一拉安全带,但信号灯还是亮着。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伸手拿起旁边座位上的包包,信号灯就熄了。

显然,这个包包太沉重了。里面的一只手机、三包硬币、一本硬皮书和我的午餐,已相当于一名小乘客的体重,因此启动了乘客安全带的感应灯。

当然,要减轻手提袋的重量是很简单的,但有些重担却不易卸下。这些重担包括了沉重的心灵。

我们心灵沉重的负担,无论是像大卫一般焦虑耗尽心思的罪咎(诗篇32篇1-6节);或彼得经历的恐惧(马太福音26章20-35节);或多马所持的怀疑(约翰福音20章24-29节),耶稣已经邀请我们将这些全部带到祂的面前,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 [....]

音乐视频:如鹿渴慕溪水(吉他独奏)


一起来欣赏澳大利亚吉他表演家Jesse L.用一把吉他演奏出来的美妙赞美吧!
再微小的事情上,也要显出对主的忠心哦!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诗篇42篇1节

陶恕牧师(1897-1963年)潜心研读那些伟大神学家的思想,直到他能够得心应手地书写关于他们的事迹。陶恕牧师向我们提出挑战:「来亲近这些昔日的 敬虔之人吧!你很快就能感受到他们追随上帝时所怀的炽热渴望。他们日以继夜、不分时节、迫切地寻求上帝,不时祷告、承受煎熬。而当他们找到上帝时,那漫长 的追寻过程全化成了无比的甘甜。」

诗篇42篇作者也有如同陶恕牧师所说的那种对主的渴求。作者感受到与上帝的疏离,于是把自己比喻成一头乾渴的鹿,切慕尝到上帝的同在。「上帝啊,我的心切 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1-2节)。那份寻求主的心愿如此强烈,哀伤如此深切,让他昼夜以眼泪当饮食(3节)。然而,作者 藉着信靠仰赖上帝、赞美祂的同在,以及得到祂的帮助,对上帝的渴慕得到了满足(5-8节)。

但愿我们对上帝都能怀有这般深切的渴慕,让旁人也能感受到我们一心爱祂所散发出来的热量。

我心盼望认识我救主,
日日能与主亲密同行;
认识你恩典慈爱大能,
因你是我道路与生命。Cetas

唯有活水耶稣,能解属灵乾渴。

复活节特辑:加略山的凯旋

「第一位」总是引人注目。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是第一个环绕地球的人,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是第一个单独飞越大西洋的人。贝比‧鲁斯(George Herman “Babe” Ruth)是第一个击出七百次全垒打的球手。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第一人的英勇总是令后世称道,因为首次踏上前所未及之地。

不过,抹大拉的马利亚也算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第一人」喔!经过黑暗的日子,已知生命的主被葬在坟墓中,她是第一个去到墓地的人,也将成为看到复活之主的第一人!她带着伤心而来,虽然确定耶稣已死,她仍带着虔诚奉献的心而来。我们看到马利亚并非存着信心而来,这点很重要,伤心的她并未抱着任何期待。然而她欠缺了解的地方,她的爱与信心却补足了。在那第一个复活的清晨,她将认识到旧约圣经里两个奇妙的真理:「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箴言8章17节)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30篇5节)。

马利亚到了以后,却发现坟墓是空的。她怕是有人盗墓,所以赶紧跑去告诉门徒。彼得和约翰闻言来看,她也再次回到坟墓旁哀悼。目睹耶稣之死已经够令人难过了,现在耶稣的身体竟然不见了,她心中更是忧闷不安。彼得与约翰离开了,回去找其他门徒,但马利亚仍为此坐在坟墓前哀悼,她应当是为了失去最后一个服事救主的机会而哀伤。就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复活的主!

复活的基督首先向一名妇女显现,这件事极具意义。在第一世纪的以色列,一般妇女地位很低,不重要,也没什么价值,但在基督眼中可不然!祂对女性的重视与尊重,颇令当时人诧异。

失落感甚深又伤心欲绝的马利亚,坐在墓旁哭泣,且对于两位天使出现竟浑然不觉(约翰福音20章11-16节)!她低头往坟墓里看,见有两个人在原本安放耶稣身体的石块上,他们坐在两端,就好像在旧约中,约柜上展翼遮蔽施恩座的天使!他们对哭泣的马利亚说话,但马利亚只想到或许他们知道基督的身体被抬到哪里去了。她至深的爱,加上至深的哀伤,使她仍沉溺在失落感之中,竟无视于奇妙的天使就在她眼前!

不只是天使出现,当她转过身,基督竟然亲自站在她眼前!是不是她泪眼朦胧,以致一时没认出主来,还是说基督有遮掩外貌的能力(就像路加福音24章中,两位门徒在前往以马忤斯的路上,也没把主给认出来);总之,她以为祂是管墓园的人,因此恳求知道基督的身体被放到哪里去了,也许她还是有机会最后一次服事这位曾经拯救她的主。但她真的不晓得啊!

就在那最温柔的时刻,耶稣呼唤她的名字,她立刻认出是主。她又震惊,又开心!如同约翰福音10章基督所教导的,好牧人呼唤祂羊的名字,祂的羊认得祂的声音。此刻,好牧人正在呼唤羊的名字,温柔又带有权柄,因祂已胜过死亡。祂以无比的能力与慈爱,温柔地呼唤着她:「马利亚!」

她与祂面对面,当她一见到祂,便从死亡转向生命,从哀伤转为喜乐,从绝望变成相信。她回答:「拉波尼!」就是老师、主,也等于说「我亲爱的主」,也就是信徒看到基督时会发出的呼唤。她的情绪大落大起,复归平静。她看到耶稣活着。抹大拉的马利亚,曾经被鬼附,如今得自由;曾经悲伤,如今喜乐。她成了看见复活基督的第一人!走过黑暗的日子,现在终于看见第一道曙光,死亡已经被复活的基督杀死了。

她不但是第一个看见的,也是第一个去传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实在很有荣幸,她实在蒙了主的大爱。她跑回去告诉门徒,就像我们今日作见证一样,她把亲眼所见的和亲身体会的都说出来。主活着,因为主活,所以我们有永远的生命!哭泣之后必有喜乐,因为耶稣到今天仍然活着!

两千年来,许多男女老幼都为见证基督而挺身站立,甚至忍受殉道的痛苦。我们已被邀请加入这伟大的行列,用被改变的新生命来告诉世人基督已经复活。就像马利亚一样,上帝已呼召我们去向世人诉说我们生命的改变,不是因为我们聪明绝顶、口齿伶俐,乃是因为耶稣已胜过死亡,所以我们要把所见、所体会的说出来。

当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祂宣告祂的使命就是生命,不是死亡!请听祂的话:「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基督说到做到,祂照着祂所应许的赐予并拯救。祂使死人复活,成就了不可能的事,实现了祂到世上来的使命。这就是各各他的胜利,是爱与生命的胜利,蒙恩之人生命被改变,爱的膀臂环绕我们,永不放手。

生命的主,我为祢的得胜献上感谢,因着祢得胜,我也可以得胜,感谢赞美祢!祢赐生命的大能虽非有限人生所能测度,却是人心小小的圣所能够体会。我在生命的特权中欢喜,在祢面前称颂祢奇妙的真理,就是永活的基督已经置死亡于死地了。求祢给我勇气活出复活与爱的生命,并向世人传扬祢这恩典。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复活节特稿摘自天恩出版社@2010《耶稣最后的11堂课──与主同行苦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