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自己的朋友有心理疾病时,我该怎么做?(有声中文)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多年前在英格兰读大学时,我和西蒙娜是同学。她既聪明又可爱,而且还很诙谐幽默,我觉得她简直是人生赢家:她有坚定的基督信仰,有一大群死党,成绩优异,并且被保送到著名音乐学府去进修。身为我们大学户外活动俱乐部的联合主席,她也总能想出许多充满挑战性的周末旅行计划:去登顶某个山峰,森林徒步行,海边散步,或者夏季划船比赛等等。
一直到了第三年,也就是最后一个学年,我和西蒙娜以及两个英国女孩合租学生公寓时,我才注意到她的另外一面。我们一直都知道她有睡眠问题,不过我通常只在餐厅和俱乐部会议上才会碰到她,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她私底下会如此的疲惫和孤僻。
一天晚上,她把自己锁在浴室里,失控地的大哭,把我们吓坏了。但第二天,她看起来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之后这种情况又发生了几次。因为当时是期末考试周,我以为是因此而来的高压反应。我经常和她熬夜读书,当她感到痛苦时,我们就一起祷告,星期天早上,我们也一起去教会。那个夏天毕业后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读研——她去了法国,我去了美国,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也许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谈到西蒙娜的故事。也许你和我当年一样,认为她的情况还没严重到要被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事实是,心理健康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新加坡,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理疾病。在美国, 2016年的数据是六分之一,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患病率最高(22.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2017年中,全球有3亿多人(占全球人口的4.4%)患上抑郁症。
除了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个全世界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外,许多人还患有像自闭症(ASD)、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ADHD)以及癫痫症等复杂的精神疾病。
我并非专业医疗人员,不能从医学角度全面地解析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是一个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基督徒,但我对朋友的挣扎有一些了解,我就想从这个角度谈一谈。并且我自己也经历过抑郁和焦虑,我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我们”和“他们”的区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特意写下西蒙娜的故事,是因为她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这些,并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朋友和基督里的姊妹。
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人有心理健康问题,不妨尝试下面几步:
心悸,恐慌,恶心,呕吐,哭闹失控,极端冒险行为,暴力,自残,以及其他身体症状都可能由压力过度、焦虑和精神疾病引发。
也许你的朋友刚经历了创伤事件或者感情失败,正在做暂时的调整,如果是这样,ta需要的也许只是你的陪伴和疏导。
但是,如果情况更严重或者在逐渐加重和反复出现,就要建议ta向牧师、心理辅导员或医生寻求帮助了。他们可能会有很多难于启齿的症状,像是幻听、幻觉、甚至有偏执、自杀或谋杀的想法。
你的陪伴至关重要,因为提到心理疾病大家都会避而远之,在基督徒中间也不例外。人们往往对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心生恐惧。因此心理疾病患者们通常被人们排斥在外,无法拥有“正常”的家庭、工作和教会关系。他们往往被大家在谈笑间忽视和无视,被人们在尴尬的沉默中“包容”,被周围的人边缘化甚至被转交给“专家”照顾….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ta有心理问题,请明白这是ta对你信任的表现。他们很可能曾经或当下正觉得很孤单或不被人理解。
我的朋友西蒙娜默默忍受病情十多年,直到她的病情不断恶化,这导致她最终因多次试图自杀而住进医院。她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于是带她去寻求帮助。她在2015年被诊断为躁郁症,这让她的家人和朋友能更好地理解她的状况了,原来她从青春期以来就受躁郁症的折磨。
虽然西蒙娜被如此诊断,甚至可能被某些人贴上精神病病患的标签,但对于我来说,她依然是我的朋友西蒙娜。我没有以她的疾病来定义她,这对她至关重要。
尽管一个人的疾病不能定义这个人,但我们仍应尽量去了解ta所面对的疾病,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倾听他们描述自己的状况,也可参阅心理健康机构出版的相关小册子。
以下是一些关于心理疾病最可怕的迷思:“只有软弱的人才会有心理问题”;“只需振作起来就能渡过难关”;“这是一些人自作自受”;“这是他们信心软弱的表现” 或“真正属灵的基督徒永远不会患上心理疾病或总能得到医治”。
心理疾病通常是遗传、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复杂结果。对于许多慢性发作的病例,诱发因素尚未可知。对他们来说,生理上的症状也可能随时发生,就好像身体无视大脑的指示忽然失控一样。因此,当和朋友分享经文时要很小心,避免暗示他们是因为不顺服或没信心才得了心理疾病,无形中对他们造成伤害!
西蒙娜患有因大脑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情绪紊乱。当情绪高昂时,她的思绪飘渺且不切实际——用她的话说就是“杂乱无章,飘得到处都是”。但对她来说更为频繁的状况是身陷绝望。在这期间,她尝试思考以耶和华为乐、以耶和华为避难所的圣经段落,但却感到一切都空洞无力。她感受不到任何积极的想法,也无力祷告,只能乞求上帝结束自己的生命,感觉自己和周边一切断绝了联系。恐慌也会毫无缘由地突然袭来,甚至是在她和朋友们开心地聚会期间,也会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甚至失控地大哭。
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你可能不太敢介入到朋友的痛苦里——并非是你不在乎,而是因为你担心把事情搞砸。然而,西蒙娜的话让我看到并非如此。她告诉我:“真诚地关怀永远都不会错”。
加拉太书6章2节告诉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基督的律就是爱上帝和爱邻舍,这里所说的爱是行动的爱。当然,最终背负我们重担是耶稣,祂承担了我们的罪,并为了我们能得着生命而舍了祂自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西蒙娜已在通过服用锂盐来平衡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并在接受辅导,不再让心中的负面声音蒙蔽了她被上帝所爱和拯救的真理。不过,在沮丧时,她仍觉得难于交际,担心她无法满足别人的需求,或不能分享我们的快乐。
不过当她愿意接受我们的陪伴时,她就会从我们的关爱和互动中大获鼓励。用圣经来抨击人是论断性的,根本就不是出于爱,而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一起学习上帝的话语则成了西蒙娜的救命稻草,这教导并提醒她要放眼永恒,到时候她不仅会被医治并将变得完全。
事实上,西蒙娜的精神破碎与我们所有罪人灵魂的破碎没有多少区别。当她陷入绝望的深渊时,那支撑我的盼望同样可以帮助她——那就是耶稣为我们所赢得的那不能朽坏、不能玷污、 不能衰残、 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1章4节)。明白有基业在天堂为我们存留,并知道即便现在所历艰难,但会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这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当耶稣再来时,经过苦难锤炼后更坚强的信心将会荣耀上帝!
如果只有你自己和你的朋友一起走这段旅程,那么你可以试着请其他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来陪伴ta。你需要身体上的休息,也需要时间来稳固你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请记住,你朋友最终的盼望来自于上帝,你要做的是向ta展示上帝的爱并带领你的朋友走近祂。试图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或让朋友过度地依赖你从长远来看是有弊而无利的。
有时候西蒙娜会难过到无法祷告,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圣灵也会为她代祷。我们有祷告祈求上帝医治她的躁郁症吗?当然有!但是,祂还没有选择这样做,或许我们在今世不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知道即使西蒙娜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基督仍然赋予了她生命的价值、也给了她使命和希望。在药物的帮助和朋友的支持下,她已经回到了自己教授音乐的工作岗位上了。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生命虽充满坎坷,但最终,我们是被祝福的。我们可以用彼得前书1章3-7节的话共勉:
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姓名有做更改。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