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选择

当我不能确定上帝的呼召时(有声中文)

作者:Bella Newberr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大家经常问我,我是怎么知道上帝呼召我做一个宣教士的——说实话,我不完全确定这是祂的呼召。从美国搬家到台湾,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吓人的决定。

 

在没有明确指引的情况下,我凭着信心一步步向前。我去了台湾很多次。在承诺长期与我现在所在的宣教机构一同服侍之前,我曾与他们共事。我花时间向其他信徒寻求建议,参考相关经文,最后询问了大家,看是否有人愿意支持我搬到台湾,与我一起完成上帝的使命。

 

虽然我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而清晰的“呼召”,但我发现上帝的恩典环绕着我,因为祂不断引导我回到圣经。

 

上帝在圣经中给了我们如何生活和侍奉的大方向。但我们在如何生活和选择走哪条路上有着巨大的自由。

 

在多年无法做决定的焦虑之后,我终于开始阅读一些具体的经文,并默想,使用它们指导我做出人生艰难的决定。

 

 

找到果子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拉太书5章22-23节,25 节)。

 

圣灵使信徒得以转变并装备他们得以顺服耶稣——这包括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作出某个决定。

 

在直面移居台湾或留在美国的选择时,我去寻找了圣灵的果子。我知道我在台湾会每天都需要依靠圣灵,因为我在做一些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我也知道,我将要加入的台湾信徒团体充满了仁爱、喜乐、和平、节制,我知道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尽管我不知道台湾的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去成长

 

“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彼得后书1章3节,5节)

 

这几句经文来自我最喜欢的段落。这封短信是写给那些面对假教师歪曲福音信息的信徒的。在这个令人困惑的时刻,彼得邀请基督的追随者们继续在上帝的这些属性上成长和成熟,成为上帝形象的承载者。当面临艰难的抉择时,我会问,我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帮助我“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

 

在台湾,我将在圣经学校工作。我知道,成为这类门徒训练的一份子,不仅会使我在信心、德行、知识和坚定性上成长,而且我也能与其他人并肩而行,因为他们也在尽一切努力这样做。我看见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在这个机会里,我可以走在彼得所说的上帝的性情(彼得后书1章4节)中,并指引其他人也走向那条路。

 

去除自私

 

“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唯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各书3章14节,17节 和合本)。

 

在这段经文中,从上面来的智慧和邪恶的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问自己:“这个决定是清洁、和平、没有偏见,没有假冒的吗?我是出于自私的野心和嫉妒而做的决定吗?”从雅各书的这段经文中,我知道当自私的心和嫉妒出现时,扰乱和各样的坏事就不会远。这里所描述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基督的智慧是怎样的。

 

我知道留在美国的渴望来自于我自私的心。我想要舒适,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且离我的家人更近——我甚至有点嫉妒我周围人的生活以及我所认为的“正常”生活。然而,在我的心中却有感动,我想要加入上帝的大使命,成为祝福其他民族的管道,给那些地方还没有听说过祂荣耀圣名的人传福音。被呼召跟随耶稣的生活方式是激进且具有挑战性的。而在祂的智慧里,有极大的平安和怜悯。

 

以上三段经文仅仅向我们描绘了跟随基督并将祂生、死、复活的救赎故事继续传递下去意味着什么。但我们有整本圣经,它为我们讲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让我们能够展望新天新地,并以一种努力“用我们每个选择来荣耀上帝”的方式活在当下。

 

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遵循这些经文,就永远不会失败。上帝并没有给我们应许一个容易的人生。然而,我们仍然充满盼望。我们知道有一位上帝,祂在我们失败的时候找到我们,并对我们说:“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陷在一个错误的决定中,我们仍然有基督与我们同在。

 

我们有圣经指导我们如何走过糟糕的决定和没有实现的愿望。我对今天的希望是,即使我做出的移居台湾的决定是一个错误,我也是出于信仰而做的,我知道上帝的属性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如果我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我知道我仍然是基督里一个新造的人,是上帝的孩子,无论我生活在美洲还是亚洲,我都被呼召去传福音。我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所作的决定之上,乃是在我所跟从的耶稣之上。

 

阅读原文请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我在头条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1000万和真爱的可能你选什么?”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作者:王林,中国

前阵子,因着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的跳楼事件,我在头条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问了许多人一个问题:“1000万(人民币)和一份真爱的可能,你会选择什么?”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09
不到一周,这篇文章就达到了超过4500人次的阅读量并获得29条回复。我起先的估计是绝大部分人会选择1000万。果然,头条上和朋友圈的回复都印证了我的猜测。29条回复中,只有4条选择爱情的可能,而获得点赞数最多的回复全是选1000万。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14
你的选择会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一千万?

为真爱而死 VS 安全感

这样的选择结果或许跟我们对安全感的渴望不无关系吧,毕竟1000万这个选项在实际生活中更真实,更安全。真爱在现实世界里到底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爱情太飘渺,人性太黑暗,一千万却能让我们买房、买车,换iPhone X!并且,如果我有一千万,什么样的白富美、高富帅不被我吸引呢?即便这一千万吸引的人靠不住,至少我还有一千万。可就是这个“至少”,让多少人不敢毫无保留地去爱,去付出。说到底,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安全感的奴隶。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1000万的选择太世故,毕竟很多受欢迎的影视、文学作品里都歌颂了宁可死,也要爱的极致爱情,就好像梁山伯和祝英台、《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和Rose、《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等。那么多人认可这样为爱而死的爱情,这一千万又算什么呢?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4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9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45

可问题的关键是,凡是会为爱而死的人,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确信所面对的是一份真爱,或者至少一方是真爱。而证明这种真爱的一个终极方式就是为对方死。因此,在文学或影视作品里,为对方死了似乎就能证明是真爱,甚至最终能赢得对方的心。只是在真实世界里,为对方死了却也不一定能赢得对方的心,更不能证明这就是真爱。人复杂的心理动机里,爱情也没有那么完全的单纯,即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死,我们也很难确认是爱情的驱使。因此,现实中的伴侣总会让我们怀疑对方到底是不是爱我们?爱我们到底有多少?

选择1000万,但却渴望真爱?

然而,即或大多数人选择钱,也还是有人选择真爱。而且,一些人虽然选择1000万,却认为这1000万只是帮助和支持他们寻找真爱的途径。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真爱比1000万更有价值。不仅是爱,很多人渴慕公义,认为公义比金钱更有价值,只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公义并不总是胜出,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金钱,甚至可能选择成为不公义的帮凶。同样的,很多人渴慕人生的意义,认为活得有意义比仅仅活着更有价值。可是现实生活中意义很飘渺,也不总是能够实现,所以我们选择了生存。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我们选择的,不是我们最想要的”?

这样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不甘于 “现实”,而渴望那永恒的爱、完全的公义和有意义的人生?

有限的存在 VS 渴望永恒

我们每个个体,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存在。长寿的,能活到八、九十岁,偶尔能过百。但一生中能够真正工作和产生影响的,不过三、四十年。我们的喜怒哀乐,不论当时多么激荡人心,在岁月的波涛中,也不过是浪花一朵。我们的思考、判断和决定,不论我们以为如何深入、精准、前无古人,却甚少能够真正转变历史的车轮。绝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来,默默地去、不留下些许痕迹。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119
在这小小的星球上,我们留下了多少追求永恒的印记?

可即便如此,我们这些有限卑微的存在,却仍时不时会闪出一种接近永恒的尊贵。虽然绝大部分人说自己会选择1000万,但是当一份真爱的可能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便会常常看到:我们当中最尊贵的,为之折腰;最卑微的,为之奋起;最勇敢的,为之退让;最懦弱的,为之舍命。为什么我们如此有限的存在,居然时不时闪出永恒的光芒?

约翰福音1章1-4节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或许,人真不是我们眼所看到的如此有限。我们本是那永恒的一部分,是按着那永恒的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创世纪1章26-27节),而我们的一生就是要重回那永恒的怀抱,让永恒的光芒通过我们的生命光照在这个世界。

你觉得呢?

 

*此文章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权,经雅米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文中图片来自作者简书原文
*原文出自简书|1000万和一份真爱的可能,大家选择了什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真实的世界

我曾认为信仰是人没有希望时幻想的花朵(有声中文)

lost-1605501_960_720

作者:轻柳飞扬,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念研究生时,我选择去教会并不是为了寻求信仰,而是因为一直以来强烈的好奇:为什么有人会对一种尚存争议的超自然力量坚实而笃定地相信?

 探索过程中,两句圣经经文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挑战: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震撼是因为这些话读起来如此有权柄,向世人宣示上帝对人的主权;挑战则是因为它们动摇了我二十几年来的观念:信仰是人没有希望时幻想的花朵,是颠倒的世界观,是西方渗透中国文明的工具。从这两句圣经话语中,我才看到了信仰的重要性:它也许决定着人的灭亡或永生。因此,信仰这件事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来思索、探究、选择的。

可是毕业后,我还是离开了教会。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工作和居住地点变得离教会太远,实质上却是因为我内心的不确信。由于对圣经的学习较为肤浅,我虽然认为上帝的话语很有力量和智慧,但对上帝所行的神迹这部分却并不相信。信仰如果失去了事实的根基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我当时很害怕被某种意识形态控制和洗脑而变得狂热和极端,甚至一度认为祷告、敬拜、读圣经都是强化意识形态的手段。因此离开教会也是我内心质疑的结果。

可离开教会的那几年,我才真正认清了别人眼中温和、善良、真诚、上进、务实的那个我背后的罪。那时,我的生命状态恣意怨念,常常被情绪驾驭捆绑,变得容易狂躁不安。每天都有无名怒火穿堂而过的我就像一个随时要引爆的火药桶。生活渐渐把我变成我讨厌的样子——世俗、琐碎、骄傲、易怒。有时候我想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和归正,却徒劳无功,正如圣经中保罗所说:“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7章18节)

后来,我重新回到教会。因着许多的疑惑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我在圣经的学习上更加渴慕了。在更深入的学习中我意识到,宗教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这个世界有神还是无神?仅有一位神还是有多个神?人是由神创造的还是由其他物种进化而来的?

那么,有神论真是愚昧无知的产物,而无神论就是文明智慧发展的象征吗?我们无法看见神,该如何选择呢?

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把圣经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把圣经里的神迹当做神话故事。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圣经是一部神奇的书,也不断地被其折服、震撼。历经一千多年,由超过40位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而成,圣经却有着严密的逻辑,前后出人意料的一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常常认为无知才崇拜神,可是是不是正是无知才使我们不认识上帝呢?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一点点哲学会引导人走向无神主义和物质至上的错误,伟大的哲学却会使人归向宗教。”200多年后,伟大的数学家高希也发出了同样的喟叹:“微小的学识使人远离上帝,广博的学识使人接近上帝”。

学习越多,解决的疑惑越多,我的信心就越加坚定。我也开始明白基督教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地使人向善,也不是贿赂上帝来求得庇佑,而是承认上帝是生命的救主,要活出上帝的圣洁和公义。

上帝在圣经里不止一次地讲到“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得前书1章16节、利未记11章45节)这话就成了叫我脱离情绪捆绑和罪恶的救赎。每当我要被周遭的事物引爆怒火的时候,每当我要被恶劣的情绪驾驭的时候,当我陷入罪恶的试探时,我就想,如果是上帝,祂会怎么样做呢?我的做法是否是上帝所喜悦的?我是否活出了圣洁和公义的生命?这样思想后,我的情绪就会慢慢缓和下来。回头看那些让我困恼的事情,也没那么值得困扰了。在其他的事项上亦如此。当我背向上帝、远离上帝时我就堕入了罪恶苦难的深渊,生活呈现出非常糟糕的状态;而当我转向上帝、寻求上帝时,我就开始拥有喜乐、平安和充实的生命。我们常常抱怨没有神迹,心中总向上帝挑战:“上帝若向我显神迹,我便相信。”然而,还有什么比让妄自尊大的人悔改更为神奇的呢?上帝的爱和圣洁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卑鄙不堪,为自己的过犯忏悔,并真心诚意地悔改,这就是神迹。

人的认知非常有限,我们甚至无法看见空气流动而形成的风。可是凭着风沙弥漫、树叶飞舞、裙角飘扬我们就能确定风的存在。同样,我们只是宇宙中如尘埃一般的人,我们看不到上帝的存在,可是,凭借着圣经的启示、教会的圣洁、基督徒间的彼此相爱,罪人认罪悔改,我们便可以确认上帝的存在。这正如圣经所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章20节)。

因此,在我2012年圣诞受洗的那天,我一直在流泪,是为自己的过犯忏悔,也是为新生激动。此时,生命被更新的我才发现,上帝真实可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 奇异恩典

忘掉“真命天子”这回事儿吧!

how-i-found-freedom-from-the-illusion-of-the-right-one

作者:Kezia L.

翻译:CS Chan,台湾

谎言

在人世间有一位属于我的真命天子。当我找到他,我的人生就会完整而且永远幸福美满。

我曾经相信这个谎言。

而且我想我不是唯一相信的人。越来越多家庭破碎婚姻失败的例子证明,许多人都因为小说及电影的描述而陷入对“真命天子”的幻想中。

实际上我们都被骗了,彻彻底底的被欺骗却不自知。

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并不存在,多数人连对自己的期待都无法达成,更别提要满足别人的期望。另外,人类多半寡情善变,所以要保证我们的“完美”伴侣在几年后还能始终如一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在婚姻之初就相信我们找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的真命天子时,就已经注定了我们失败的命运。

 

我的故事

几年前,我面临在投身宣教还是继续教书中做选择。虽然在任教的高中面对我的学生们时我感到怡然自得,但在内心深处,我却迫切地渴望改变我的人生方向。于是我祈求上帝告诉我祂希望我怎么做。

在一个寒冷的一月天,我在电脑上搜索“中国短宣”。五个月后,我与一群基督徒一起搭上前往中国的班机。飞机抵达北京,然后我第一次见到了我未来的老公。当时我还不知道他后来会成为我的先生,但我却非常确定我到了应该去的地方。置身于拥挤的机场中,我感受到上帝的认同;几天之后当我拥抱患上罕见疾病的孤儿玻璃娃娃Micah时,我感到上帝在对我微笑。

从那时起我就清楚地知道上帝呼召我参与宣教事工。这样的认知让我开始自我探索,并且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婚姻的重点变得不再在于我与什么样的人结婚,而在于上帝如何安排我的人生。

我没有找到所谓的“真命天子”。相反的,我遇见了一个能够跟我一同在上帝安排给我的领域服侍的男人。我遇见了一个我知道可以爱他并与他在基督里一同成长的男人。

 

深思

你的伴侣不只是不完美,他或她绝对无法取代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位置。

你的伴侣会让你失望让你生气,也会伤害你。他/她会在软弱及罪恶中挣扎,也会犯罪。你的伴侣无法实现你所有的要求,亦无法完全满足你和使你完全。只有上帝能够做到这一切。毕竟,你的伴侣是个跟你一样的凡人。你应该做的是寻求上帝而不是寄希望于你的伴侣。不要将他/她摆在上帝的位置。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提供你的一切所需(甚至更多)。只有祂能让你快乐并且完全,那就是耶稣。

在耶稣身上寻求你自己,围绕祂建构你的生命,与祂一同丰盛吧!因你的生命全在乎耶稣。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