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门徒

考验中更坚定基督的爱(有声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金句:“ 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去年教会推出门徒训练时,我有一个疑问。第一代门徒跟随主耶稣三年半,遇到逼迫慌忙四散,后来却对福音坚信不移,一切的付出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呢? 我已在今年报读门徒训练,在当中有很雀跃的启发!

当我再读彼得被呼召的经过,他的信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革尼撤勒湖边,耶稣嘱咐彼得把船驶到水深之处,鱼获装满两船。因此,彼得的信心初被建立,看到自己的有限,称耶稣为主。跟随主的日子,彼得的信心不断被深化。耶稣给予他重大的托付,是建立教会的大使命。可是,当主耶稣被钉十架,彼得的信心受到重大考验,他三次不认主。然而,当耶稣复活后向彼得显现,没有责备他,反而以三个题问坚固及稳妥他爱主的心。彼得竭尽所能,欢欣喜乐完成主对他的托付!就如彼得所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得前书1章8节)

今天无论我们在基督里是被放在什么样的岗位,每一位信徒必会经历不少考验。这些考验,有的严峻,有的轻松;可能成功,亦可能失败。可是一切的经历,都是重要的。因为考验背后,反映着基督门徒成长的印记,及基督锲而不舍的爱及应许。

记得两年前,一位朋友刚做眼部手术,出院后需要帮忙,我很快便答应她。可是手术后,她的情绪异常烦躁,替她敷理伤口时,常常需要费尽唇舌安抚她。接下来的日子,她未能适应视力变化,作出更多要求 (如购买日常用品,预备食物及打理一些琐务)。不知不觉,这亦打乱我的日常生活。我感到困倦,不想再坚持下去。当晚的祷告,我如盘向上帝倾诉,感谢主,我从祂那得到安慰,便决定坚持下去。两周后,朋友的眼睛逐渐好转,我如释重负。

数月后,这朋友致电我,分享上帝在她手术上的爱。原来她自小已认识上帝,长大后忙于追求工作,早已失去信主的初心。然而在她康复期间,看见自己在最缺乏的时候,上帝安排不少基督徒在身边,帮助安慰,她满心喜乐述说上帝的恩典!是的,人的渺小对事情不完全理解,然而透过上帝的爱及奇妙的作为,晓得祂的名得到颂赞及传扬。

我亦反省到自己帮朋友时的态度是比较狭隘。只定睛着自己的付出,在祷告中亦曾抱怨及想过放弃。可是基督门徒的付出,本应多考虑对方的需要,及是否被基督的爱所感动,同时不奢望回报,若这付出是从上帝而来的心意,祂必加力!上帝懂得我们的不足,在人的缺乏中显出祂的信实及应许。

门徒训练让我安静下来,检视合乎圣经的价值观,反思一些自己从未察觉的不足及上帝奇妙的作为。往后的日子,我更渴望在门徒训练中,有更多反思的机会及数算上帝的恩慈!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5个条件锁定属灵导师最佳人选 (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亚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龙威小子》(又名《小子难缠》)刚发行时我还没有出生,但我很感恩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重温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倾听那些更年长和经验更丰富之人的智慧忠告多么重要。(电影中)经验丰富的宫城先生通过给丹尼尔安排需要每天重复的工作任务——诸如粉刷围栏、给汽车打蜡,间接训练并帮助丹尼尔掌握了首次参加空手道锦标赛所需的技能。虽然这个过程需要付上大量的时间和超乎寻常的耐心,但这一切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

同样的,那些比我们更富有信仰经验和方法的属灵导师也是上帝派来帮助我们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上帝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式。所以,属灵的导师是值得我们尊敬和信任的。

我和我的属灵导师Sarah每个月都会见一次面,整个过程并不像我曾经担心的那样吓人。是的,我曾认为属灵导师的牧养过程会耗费我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最终让我精神和情绪上都疲惫不堪。但事实上,我们的会面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通常约在我们某一个人家里或是在附近的小咖啡馆。我们喝着咖啡谈笑着,就把我最近的健康、工作、家庭以及和上帝的关系这些问题聊了过来。我们还一起读了《路得记》,看这故事中路得、拿俄米、波阿斯等人的生命是如何被塑造的。随着我越来越认清我需要不断坚固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和价值,我也更加感恩Sarah在我成长之旅中给我的帮助。

导师关系可能和其他的关系不太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导师就像是在你亲近上帝道路中的引导者。对于属灵导师,我们会比对家人或朋友更加尊重和信任。属灵导师们会鼓励你成为上帝旨意中的那个人。

属灵导师并非是你的顾问或老师,但他们在生活、信仰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却可以帮助你在成为基督追随者的旅程中不断归正。当你想要过属灵生活,诸如祷告、读经、与上帝共度喜乐时光时,他们会鼓励你,并与你并肩同行。

圣经中最好的属灵师徒关系之一就是保罗和提摩太之间的关系。他们一起旅行,在旅途中,保罗肯定了提摩太对福音的热情和领导才能。保罗向提摩太敞开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让提摩太更加明白恩典的含义,并为他做了谦卑的榜样。(提摩太前书1章15-16节)。保罗也鼓励提摩太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继续做主呼召他做的工作,不可让人小看他年轻。(提摩太前书4章11节)。保罗知道,在灵命成熟的道路上训练提摩太,他就可以效法自己也这样去帮助别人。我们都需要一个像保罗这样的导师来引导我们与上帝同行,从而成为生命成熟的门徒。

那么,你选择的导师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以下是我在确定导师时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相互信任与绝对保密

让另外一个人陪伴你的属灵成长意味着你必须要和对方分享一些自己内心最深的想法。比如分享你的挣扎、恐惧和梦想。这就需要你们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

我去找Sarah当我的属灵导师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一点。因着我们一起在主日学服侍,我有机会更多认识她,并看到她是一个生命更成熟的信徒。她和我分享了很多她自己的故事,让我吃惊的是,我们在信仰中有过许多相似的挣扎。

所以当教会鼓励每个人去寻找一位属灵导师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Sarah。她理解我,我也知道我可以完全信任她。同样,当Sarah和我分享她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时,她也相信我会对我们的谈话完全保密。

 

2.灵命成熟

你需要找一个能活出他们信仰的人,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希伯来书13章7节说:“从前引导你们、传上帝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如果你要效法某个人,你需要先认同他的行为。他参加圣经学习吗?他是正直的人吗?当他做决定的时候,他是否会首先求问上帝的带领?他是否慷慨、满有爱心,对传福音满有热情?他有圣灵所结的果子吗?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加拉太书5章22 -23节)?

如果你在考虑的人选并没有在生活中活出他宣称的信仰,就别再考虑他了。Sarah是我想效仿的人。她在生活中到处散发着主耶稣基督的荣耀,而这促使我也想追求灵命成长。

 

3.关系界限

喜欢和仰慕和你一对一花时间在一起的属灵导师很重要。但同时,界限问题在选择导师时也同样重要。

几年前,有一个女同事主动提出想要成为我的属灵导师。我们年龄相仿,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虽然我很喜欢和她相处,但我发现,既要接受她的指导又要和她维持轻松随性的友谊并不容易。同时,我们还会时常陷入到八卦我们共同朋友的试探中。这就使得,每次我们见完面之后,我发现自己需要处理的问题比之前还多。

就像保罗和提摩太的关系一样,我建议你选择一个在你朋友圈之外的长者做属灵导师。这个人要能够客观看待你的生活并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当你觉得你们的关系影响到深度分享时,请不要选择他们做你的导师。

 

4.善于倾听

有一句名言说,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却给了我们两只耳朵是有原因的。 因此我们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雅各书1章19节)。虽然毫无疑问,属灵导师会在陪伴你成长的过程中给你一些好的建议,但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聆听你的想法,并且你可以自然地向他们敞开心扉。因为只有当有人真的了解你时,他们才能给你最好的支持。

作为被辅导的一方,你也需要磨练自己的倾听能力,并且愿意接受导师的建议才能成长。同时,你也要相信,导师给你的建议或提醒都是出于爱。

然而,请务必记住,导师未必是某方面的专家。虽然他们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反馈,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完全不会犯错。一个好的导师会意识到这一点,并愿意接受你的反馈和建议。慢慢地你也会发现,你的导师能够从你身上学到新的见解。

 

5.既会鼓励又能挑战你

作为主的门徒,我们的生命不能一直处于婴儿状态。在我们更深地学习祂的话语和与祂同行的道路中,我们需要不断成长。主鼓励我们从吃奶的状态出来,开始吃饭(真正的信心)。(哥林多前书3章2-3节)。我的属灵导师帮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忽视了每日规律地与天父独处。现在,我每天刻意腾出时间与天父交谈。一段时间后,我被光照发现自己性格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对于使用上帝因着祂的荣耀所赐给我的恩赐变得更有自信。

能够有一个帮助我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人简直是无价之宝。在信仰方面你有想成长的领域吗?那就找个属灵导师吧!他们也许就在你的教会或工作场所。教会的青年事工领袖也可能会帮助你认识一些你想要寻找的年长导师。不过,更智慧的做法是在你做出决定之前,先约他们出来喝杯咖啡,更多了解他们一点。

主耶稣的大使命(马太福音28章19节)不是要我们成为不冷不热的信徒,而是成为积极效法主耶稣,认真遵守祂教导的门徒。受训的门徒成长了之后再去训练其他门徒,这就带来了倍增效应。正如箴言27章17节所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寻找一个属灵导师可能会是你一生中最受益的决定之一,因为不仅你自己灵命会成熟起来,你还能够帮助和造就其他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我得救了…..然后呢?(有声中文)

作者:Breonna Rostic,美国

翻译: 孔晓慧,中国

语音播读:依含,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17岁那年我决志信主了。那天我在车库里,圣灵(后来我才知道是圣灵)让我经历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恩之情。

突然间,我开始向上帝感恩,感谢祂给予我的一切——所有的祝福、挫折和生命中的经历。我哭倒在车库的水泥地上,周围全是除草器械、灰尘和机油味儿。

那是我最难忘同时也是最尴尬的时刻。最后,我整理了我的思绪并逐渐平复了我的情绪。就在我为自己做了向上帝委身的决定而欣喜若狂的时候,我禁不住想:“然后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问自己:然后呢?我们从高中毕业了,然后呢?念大学,拿到学位了,然后呢?开始工作、订婚、结婚生子了,然后呢?

我发现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也会问相同的问题。对每一个重生的人来说,得救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我们因着信耶稣,单单被祂的恩典而救赎。但是在我们得救了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有什么要尽的义务吗?得救是我们信仰旅程的开始还是终点呢?

从那天在车库决志到现在,在我的信仰旅程中我发现了对我生命成长大有益处的三件事情,希望也能帮到你。

 
1.亲近上帝 

上帝渴望与我们建立个人层面的关系。将生命献给上帝能使我们享受到世间最美好的关系。像普通的友谊一样,建立一段亲密而有意义的关系需要付出努力。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是需要花时间的,与上帝当然也是一样。为了使这段关系更加亲密和成熟,我们必须投入时间。圣经上说:如果我们亲近上帝,上帝也必亲近我们(雅各书4章8节)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亲近上帝——每天的个人灵修、研读和默想上帝的话语、祷告和禁食。这些都是能使我们更深认识上帝的很好的每日操练。

但是,我们不应该太墨守成规而使这段关系成了一套宗教仪式。属灵操练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上帝的同在中和祂持续地交流,而不是成为一种生硬的形式、完全不能变通。

如果我们肯花时间聆听,我们就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上帝。有时,我会在完全不知道要去哪儿时跳上车,然后祷告祈求上帝带我去祂要我去的地方——最后我总是去到一些很特别的地方。我还发现,在大自然中祷告,做饭,唱赞美诗都是让我能够畅通无阻地与上帝交流的方式。邀请上帝进入你的生活吧,祂一定会向你显现的。

 

2.了解上帝的国度 

当我们在亲近上帝时,尤其在读圣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解关于上帝国度的教导。上帝是万王之王。圣经是关于这位王、祂的国度、和祂的创造的故事。我们有一颗认识祂国度信息的心很重要。

上帝的国度不仅仅是在天堂里,而是就在我们此时的生活中(路加福音17章21节)。简单一点讲,上帝的国度就是上帝在凡事上都掌权,而不仅仅是在天上(诗篇103篇19节)。当我们悔改、服在基督的权下时,我们就已经是上帝国度的一部分了。在马太福音3章2节中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

对天国的认识帮助我在信仰的旅途中成长。我不再把得救看做仅仅是通往天堂的门票。而是把自己看做是和基督同作后嗣的(罗马书8章17节),我有责任随时随地都活在基督的权柄下。

在约翰福音14章12节中, 耶稣说信祂的人要做更大的事。当我明白了上帝此时正在这个世界以及正在我们生命中作工,我就不再只是渴望死后的天国。而是借着上帝的恩典,在这个世界做光做盐,相信上帝会使用任何人(甚至我这样的人)来建立祂的国度。

 
3.建立门徒 

最后,当我们不断地亲近上帝,明白了上帝国度的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建立门徒了。耶稣告诉祂的跟随者们要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马太福音28章18-20节)。这被称作大使命。

“门徒”这个词的意思是成为一个追随者或学生。换句话讲,耶稣要我们把从祂那儿学到的再教导给别人。我们有责任向人展示耶稣伟大的作为、我们在基督里的新身份、以及国度的好消息。如此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跟随基督的活脱脱的榜样。透过我们得救后生命中的改变以及我们与上帝日渐亲密的关系,我们可以激励他人也寻求这样的改变。

我发现建立门徒其实并不像我原以为的那样恐怖和有挑战性。建立门徒就是要我们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章31节)。以前我总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想要去拯救人。我感觉我有责任迫使别人接受福音。我过去常常会把重点放在把别人劝去教会上,而没有先把基督的爱带给他们。

实际上,我们无法救人;我们只能活出一个有基督馨香的生命。当我们去建立门徒时,我们告诉他们上帝的伟大,以及祂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首先我们要建立这段关系,而这最终能促使对方渴慕去认识上帝。

我一直很努力地想告诉我不信主的家人,耶稣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现在会很小心,不去强迫他们接受。相反,我会爱他们并与他们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好消息。奇妙的是,这反而促使他们询问我关于上帝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建立门徒:教会、工作单位、学校里,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中。

在这篇文章开头,我问过一个问题,把我们的生命献给耶稣是我们信仰之旅的开始还是终点呢?根据我的个人经历,那肯定是开始。得救就像是一扇门,引导我们进一步去亲近上帝,了解祂的国度,并去建立门徒。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舍弃也许意味着新生

piano

作者:Hannah

大三下半学期,我一直努力练钢琴,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全心全意准备大四的考研。这一学期总算是这样忙忙碌碌地过完了。团契的弟兄姐妹们好久没看见我去聚会,会投来关切的目光。我总是以一句“我快要忙死了”应付过去。直到钢琴考试考砸以后,我才战战兢兢地回归到上帝面前反省自己。

那次钢琴考试时,刚好来了一位大师在场旁听,那位大师想从考生中选拔人才为自己的徒弟。我实在太紧张,平时基本功也不够扎实,我坐在那儿,看着一排排黑白键就像一块块五颜六色的魔方,脑子里完全没有音乐,就像打地鼠一样着急地敲击键盘,简直惨不忍睹。最后,我考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向自己屈服,向上帝降服。我想我该和上帝好好聊聊了。我向耶稣叫板说,祢看我从前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学无术、走投无路才去学音乐、考上大学。我好不容易努力一回,祢就让我备受煎熬和打击——钢琴真的好难!我这么努力,不也是想活出耶稣的样式吗?不也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吗?我这么强迫自己变得优秀,不也是因为想要荣耀上帝吗?我心想,上帝本来就足够荣耀,还需要我去荣耀祂干什么?既然祂不需要我去荣耀祂,祂干嘛还要舍弃天上的尊荣来到世上救我这个罪人中的罪人?想着想着,我发现自己钻进了牛角尖。我开始怨恨上帝没有保守我考试成功,更恨恶自己没有能力,我便嚎啕大哭起来。我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过去,加上持续的祷告,我渐渐接受考试失败这个事实。我安慰自己:没关系,最重要是考研,不是么?于是,那场考试结束后,我立马开启“学霸模式”,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就这样,我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今天偶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很感动,不得不好好感谢我的上帝。快放假了,我在寝室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角落里一株被我修剪得光秃秃的文竹发芽了。还记得我修剪文竹前,我的室友劝我:“文竹看起来没有生气,可能是气候的原因,你别动它,过些日子它自己会好的,你要是剪了它的枝叶,它反而会死的。”当时我想,反正它都枯黄枯黄的了,没有生机,就剪了吧,到时候死了便罢,也许能活过来也不一定。于是我拿了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就剪得光秃秃,一点儿枝叶都没留下,只是给它浇了点水便放在角落里。今天一看,它居然发芽了,而且芽儿长得很长,嫩绿嫩绿的,在那里闪闪发光。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心想:我是不是该学会取舍了?要是我当初不剪掉这文竹的残枝败叶,它可能就没有重生的可能。

我想起之前一直向上帝叫板的事。我想在学习上取得优良的成绩,美其名曰“为了荣耀上帝”,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想获得成功,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拥有存在感。同时,我知道上帝是主宰,不想违背祂,更曾许诺说要穷尽一生去服侍祂,全心讨祂的喜悦。可到头来,我忙得连团契聚会都没有参加,最重要的考试也没考好,一无所获。

冷静过后,我回到团契,坦诚我的心声。感谢主,团契同工以马太福音4章18-22节来鼓励我: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的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马太福音4章18-22节)

耶稣没有要求门徒去为祂做什么,只是说“来跟从我”,那四位门徒便都立刻放下他们手中的工。面对耶稣的呼召,他们果断地舍弃自己原有的一切,全心全意跟从耶稣,人生也从此改变。后来的使徒行传印证了上帝给他们的应许,使他们大有能力,有属天的聪明和智慧,在天上也有荣耀的冠冕为他们存留。

看到那株文竹,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若我“砍掉”自己一直舍不得放弃的“枝叶”——世人的认可、世界的眼光、世俗的存在感——我的属灵生命是不是也会有新生和成长的可能?我想,我愿意舍弃,并且我正在学着舍弃,你呢?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
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
——马太福音4章19节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