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食物

灵修小文| 让石头变成食物(有声中文)

作者:Feifei,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在刚考上研究生的那段日子,我拼命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形象,我去竞选班长、面试学生会、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我也祷告,求上帝为我成就这些事。结果呢?无论我如何奋力表现,或是怎样努力拼搏,全都失败了。
 
沮丧的我在心里发问:“为什么?上帝不是可以成就万事吗?为什么祂拒绝我的祷告?”
 
屡吃闭门羹的我,面对着大把闲暇时间,只好没有选择地翻开圣经,读上帝的话语。上帝的话光照我,让我看到自己内心的急功近利,我渴望成为那种模版式的优秀人物,然而,祂更希望我先注重自己的生命。上帝的话语是生命的粮食,在读祂话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生命一遍一遍的接受着清洗。上帝借着祂的话语除去了我内心的黑暗,除去了我的虚荣心,除去了我那种只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的习惯。祂也帮助我忍耐失败,让我明白生命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的头衔、多么高的地位、多么大的成功,而是拥有属上帝的生命。祂告诉我,因着我是上帝的儿女,我拥有尊贵的身份,而这种身份所带来的安全感是世界的成功所无法给予的。
 
路加福音中有一段对话。魔鬼对耶稣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路加福音4章3-4节)这发生在耶稣被圣灵充满,四十昼夜在旷野中的时候。祂一直没有吃什么,于是魔鬼便跑来试探祂。
 
可是,耶稣为什么不吩咐石头变成食物呢?
 
我想,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像我在文章开头那样,不断求上帝把石头变成食物——希望祂按着我们的想法来做工:“上帝啊,我想要这个,我要这样……”
 
但耶稣是怎样做的呢?祂选择忍耐,顺服上帝,高举上帝的话语。上帝设立耶稣为我们的榜样。当我们希望上帝为我们把石头变成食物的时候——“主啊,我们要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事如意……”——上帝却希望我们像耶稣那样,操练忍耐,操练遵行上帝的话语。
 
愿我们不只是追求石头变成食物的超自然现象,而是通过上帝话语去认识上帝,也了解上帝的心意,更操练一颗忍耐的心,顺服祂的旨意,追求耶稣那样成熟的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你吃饭了吗?” ——耶稣的“灵食”

作者:王志希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
——约翰福音4章34节

初来中国的外国人或许会纳闷,中国人遇见亲朋好友时的问候语,为何总与食物有关——“你吃饭了吗?”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ber)在1915年出版的汉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中早已指出这一点:“实际上,同英语中的客套话‘How do you do?’(您好!)相对应的中国人当作问候形式的客套话是:‘你吃饭了吗?’”(《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2页)

没错,中国人很重视食物。《汉书》所说的“民以食为天”,反映了根深蒂固的“食文化”。不过,对于食物的重视,并非中国人的专利——或许,天下万族万民莫不重视之。毕竟,人类要存活于世,食物无一日可缺。藉着“食物的隐喻”,耶稣在撒马利亚教导祂的门徒,除了养活身体的食物,世上还有一种“灵食”,同样不可或缺:“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约翰福音4章34节)。

不过,什么是“差我来者的旨意”和“祂的工”呢?使徒保罗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书1章15节)原来,“拯救罪人”,便是差耶稣来的天父的旨意,也是祂派给耶稣的工作。在教导门徒之前,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对谈,讲论救世主已经来到的好消息;这一番对谈,就是耶稣所“吃”的“灵食”——拯救这一位“有五个丈夫”的妇人,便是耶稣遵行差祂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的绝佳范例(约翰福音4章1-26节)。

我们日日吃饭,方可养活身体;同样,藉着所言(saying)、所行(doing)与所活(being),我们日日宣告“基督耶稣拯救罪人”的大好消息,方可养活心灵。跟随耶稣的你和我,便可常以这一个“食物的隐喻”,省察自己的心灵:今天,“你吃饭了吗”?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