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物
想要作個金錢的好管家?來上雅米開辦的“基督徒財富管理學”吧!

奉獻多少才不算少?
/
0 評論
作者:Jenna Wiley,美國 翻譯:Eileen Shang,中國 “如果耶穌活在今天,他會有銀行存款嗎?” “我到現在還沒還清助學貸款,日常花費卻照舊,這樣好嗎?” “我是不是該給每一個遇到的流浪漢錢呢?可我身上從不帶現金。” “上帝會支持我的401K養老金計劃嗎?”

「施比受更有福」?你確定?
/
作者:Raphael Zhang,新加坡 翻譯:陳琳,中國 我們都很熟悉這句話:「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章35節) 但是為什麼呢?這不是有悖於常理嗎?畢竟,當你給予的時候,就要耗用自己的資源,它可能是身體方面的,金錢方面的,或者是情感方面的。難道不是接受會更好嗎?誰不喜歡收到禮物,受到關注和得到讚賞呢?

君子愛財,花之有道
/
作者:Ivan Kwananda 印度尼西亞;翻譯:覃函涵,中國 從小,我就是一個節儉的守財奴。我家一直被各種財務問題困擾,因此我很早就學會了定期存錢,這樣我才能付得起學費。我把錢看得很重,因為它能給我一種安全感。


施比受有福
/
作者:Michele O,新西蘭;翻譯:小雨,台灣 多年來,一想到聖誕節及與之相關的各種聚會、活動我就頭疼。 朋友丶同事們都興奮地期待交換禮物與飯局邀約,而我卻煩透了與陌生人一起參加烤肉派對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說,那實在很尷尬。一想到手裡拿着一次性餐具切牛排(牛排往往沒什麼味道還常常烤焦),一邊還要顧着和陌生人搭話,我就恨不得化身聖誕鬼精靈Grinch,好把聖誕節偷走。 你知道在這些聚會裡我最不喜歡的是哪部分嗎?交換禮物!別誤會,我很喜歡禮物,特別是自己被禮物包圍時。然而,當自己要按安排給完全不認識的人準備禮物時,我簡直頭疼死了。 我總想,光看大家帶來交換的禮物,就應該把這個交換禮物的遊戲從“神秘的聖誕老人”改名為“小氣的聖誕老人”。最後大家收到的禮物都不免落入俗套,要麼低廉的馬克杯,要麼折扣店的薰香蠟燭,要麼是沒人會喜歡的相框。人們好像把神秘聖誕老人放禮物的地方當成處理那些自己不喜歡的禮物的地方了。說實話,我自己也是這麼回事。我通常帶一盒巧克力,因為,幹嘛那麼費勁,不見得有誰會花心思挑禮物啊,不是嗎? 不過有一年,當我加入教會一年一度的送暖活動,挨家挨戶給有需要的人和家庭派發禮物時,我對聖誕禮物的想法就改觀了。 教會鼓勵大家每人從聖誕樹上取下一個卡片,上面寫着具體的信息,告訴我們可以給誰送禮物。牧師說,這是一個祝褔社區居民的大好時機。她告訴我們要慷慨地給予,因為我們給的禮物很有可能是這些家庭一整年收到的唯一的禮物。“慷慨地給予吧!”她說,因為這也是一個展示耶穌基督對他們愛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花一些心思來預備禮物,買那些能感動人且能祝福別人的禮物。 決定我應該,或者說我願意花多少錢來買禮物是件困難的事情。好多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例如“為什麼花這筆錢在他們身上?”“收到的人又不會知道是誰花了這些錢買禮物給他們,更不用說感激我了。” 可是,當我再細想,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上帝在考慮要給我什麼禮物時也像我這樣想會怎樣?我們知道上帝愛世人,祂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以致願意把祂唯一的獨生子耶穌賜給我們。甚至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就讓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約翰福音3章16節;羅馬書5章8節)。要是上帝的心思跟我一樣,那祂就要考慮該不該把主耶穌賜給我們了吧,因為我們不一定會珍惜祂或感謝祂呀。再想,萬一上帝依據我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來決定我們與耶穌相處的時間的話,那麼那些上流社會的人就會有更多機會接近耶穌,而相對來說,低下階層的人想見耶穌豈不就得像搖獎一樣了?——“只有中獎了才能見耶穌”,這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幸運的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上帝都用祂永恆不變的愛深愛着我們;祂寶貴的獨生愛子,是賜給每一個人的。祂的愛沒有邊界。最慷慨、最愛我們的天父,賜給了人們最美好的禮物。祂一點兒都沒吝嗇。我們也應該將祂的性情,反映在我們身上,樂意在這個聖誕佳節,慷慨地打開錢包,祝福別人。 這樣想以後,我跑去買了一本前新西蘭國家男子英式橄欖球隊傳奇運動員Fred先生的自傳。Fred先生被成為“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