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雅米是靈命日糧的青年事工,來和我們一起使用《靈命日糧》靈修,享受與上帝親近的甘甜!

靈命日糧:堅心決意
/
1 評論
從新聞報導看到,一群難民因家鄉飽受戰火蹂躪而被迫遷移。然而,其中一個十歲女孩說的話,把我震懾住了。儘管返回家鄉的可能性極低,這名女孩卻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懷著堅定的決心,說:「我們回到家鄉時,我要去探望我的鄰居,也要跟朋友一起玩耍。爸爸說,我們的房子沒了;但我跟他

靈命日糧:新的開始
/
一個人若想要有新的開始,是可以做得到的。布萊恩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年輕人在小學時加入了幫派,十二歲時離家出走,沉迷在幫派和毒品中長達三年之久。後來,儘管他已經離開幫派,回到家中,但前面的路並不容易走,因他曾經販毒而被學校開除。然而,當他進入一間中學就讀時,遇到一位老

靈命日糧:上帝好強大!
/
有一天,我三歲的孫女兒凱蒂,以她一點點的神學見識讓她的父母感到很驚訝。她告訴他們說:「你們倆的姊妹都去世了。然後,上帝就把她們帶到天堂去,在祂的身邊。你看,上帝的能力好強大喔!」上帝無盡的大能是奧祕的事,然而卻又簡單到足以讓孩童明瞭。在凱蒂單純的思維中,她知道上帝可

靈命日糧:靠左行
/
我在美國長大,由於美國的車輛都是靠右行駛,所以我一直認為,有些國家的車輛靠著馬路的左側行駛,是一件有趣的事。後來,當我在英國時,透過一位倫敦導遊的解釋,才知道他們靠左行駛的緣由。原來在1800年代,英國的行人及馬車都使用同一條道路,人車並不分道。當馬車走在路的右側時,馬車

靈命日糧:被愛而愛
/
神學家潘霍華生活在希特勒政權的德國,對他來說,每天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險,但是他卻沒有離開。我猜想,他和使徒保羅有同樣的觀點,雖盼望天家,卻願意留在需要他的地方,因那是上帝的心意(腓立比書1章21節)。因此,潘霍華選擇留在那裡,以牧師的身分聚集眾人暗中敬拜,反抗希特勒的惡權

靈命日糧:超越自我
/
我有個朋友,幾乎在每件事上都比我強,他比我聰明,考慮更周詳,還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好書,甚至高爾夫球都打得比我好。和他在一起,敦促我要做得更好,成為更優秀、更有思想的人。他在各方面的優秀表現成為我的目標,激勵我更加努力,追求卓越。這件事也帶出了一項屬靈的原則:花時間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