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雅米是靈命日糧的青年事工,來和我們一起使用《靈命日糧》靈修,享受與上帝親近的甘甜!

靈命日糧:你在哪裡?

/
在18世紀,傳教士伊格頓•瑞爾森•楊(Egerton Ryerson Young)到加拿大索托部落傳福音。酋長感謝楊傳教士為他們帶來福音,並提到自己已是暮年,卻是第一次聽到福音。因酋長知道上帝是楊傳教士的天父,便好奇地問:「那麼,請問上帝也是我的天父嗎?」傳教士答:「是!」在那一刻,圍繞著他們的

靈命日糧:載重線

/
在19世紀時,貨船經常因為不顧後果地超載而沉沒,船員也因而喪生海底。1875年時,英國議員普利姆索爾(Samuel Plimsoll)為了避免此悲劇不斷上演,提議立法規定,所有的船身都必須加畫載重線,以顯示船隻是否超載。後來,這條載重線被命名為普利姆索爾線(Plimsoll Line),並沿用至今。我們的生命有

靈命日糧:資源短缺

/
我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曾面臨資源短缺的挑戰。在錢財不足、時間不夠、人手短缺,以及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工作量還是一樣的多。有時,甚至還會越來越多。有句諺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描述的正是這種窘況。這句諺語正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時的寫照。當年,法老決定停止供應稻草,但卻

靈命日糧:合一

/
我愛彈奏五弦班卓琴,但它有個缺點,就是它的第五弦只能彈奏簡單的和弦。當其他的樂手想要彈奏較複雜的旋律時,班卓琴手就必須做些調整,那麼,他就能在即興演奏中增添令人驚歎的旋律。正如樂手需要調整樂器,如果我們想要與他人有合一的服事,也需要按著屬靈的恩賜做出調整。例如,那些

靈命日糧:誰為大?

/
雖然有些人覺得自己只是無名小卒、滄海一粟。然而,不論我們自覺多麼微不足道,都可以被上帝大大使用。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初的一篇講道中,引用耶穌在馬太福音10章有關服事的那段話。然後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是偉大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服事。你不需要有大學文憑才能服事;你不需要瞭

靈命日糧:兩個人

/
我們的城市裡,有兩個人在同一天慘遭殺害。第一個是一名警員,他在試圖幫助一個家庭時被槍殺。另一名則是一個流浪漢,在當天早上與朋友喝酒時被射殺。整個城市都哀悼那名警員,他是一位心地善良、關心他人、備受街坊愛戴的年輕人。相反地,只有幾位流浪漢哀悼他們所愛但已失去的朋友。我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