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後的生活
我從小就喜歡聖誕節,以及這節期所代表的一切。但每次在聖誕節過後的那個星期,我總是有一種因懷念聖誕節而帶來的失落感。部分原因是我那多愁善感的個性,再者就是因為我不能忘懷節期間的歡樂、溫馨與期待。每一年的這個特別時刻,世界似乎會變得更好,我也好像變得更好。每年在過完感恩節之後,家中的孩子就會吵著要開始佈置聖誕節的裝飾,裝上聖誕燈。終於,有一天,我們依照傳統,一邊聽著聖誕詩歌,一邊打開聖誕裝飾品的箱子,隨著把熟悉的聖誕裝飾拿出來的同時,我們會回想起過去的聖誕節。每個裝飾品都有其來歷及故事,孩子們高興地將裝飾品放在聖誕樹上,以及裝飾在屋子內外。
但當聖誕節過後,必須把聖誕裝飾卸下並放回儲藏盒裏時,孩子們就沒那麼興奮了。預備過節,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但是節期一過就像要與親愛的家人、朋友道別一樣感到難過。我們曾身歷其境地在歡樂中,不希望節期就這樣結束。過了聖誕節,人們的興奮感也逐漸消失。當我們看著這空無聖誕裝飾的房屋時,不禁會想:如果聖誕節可以長久,那該有多好呀!
然而聖誕節不單只有聖誕裝飾,或和親友溫馨相聚而已。聖誕節讓我們淺嚐永生的滋味,激發我們的心靈更渴慕永生。在聖誕節期間,人們樂於撇下歧見,故而消除了許多緊張關係;家中的三個孩子,也會突然停止所有的爭吵與抱怨,彼此開始探詢對方想要什麼禮物。此時此刻,施予顯然勝過了領受。我們薛華家族,更感受到在其他時間無法經歷的聖潔、平安、喜樂、慷慨和仁愛,因此期待這同樣的經歷能夠持續。
但是隨著節期的結束,那些在節期之間刻意放下的不滿及怨恨,在新年過後又再度爆發出來。節期裏,我們會刻意不去在意別人的缺點。此時卻是無法容忍;我們在節期中的忍耐、力量和鼓舞,很快就消失了。上帝的平安對信靠祂的人是真實存在的,但彼此之間的和睦,還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雖然許多聖經的應許都已應驗:彌賽亞已經降臨、救恩已經成就,但是就如漂亮的聖誕樹在節期過後會枯死,針葉一觸即會掉落一樣,聖誕節期間被拋到腦後的痛苦、失望、憂傷和試煉,很快地又會再度出現,地球上的日子依舊。在觀察到我們對聖誕節後所感受到的失望時,就不禁讓我聯想到馬利亞、約瑟及那些聖誕故事中的人物。他們在一年後會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牧人回到野地繼續牧羊,他們的生命被改變了嗎?這應該是肯定的。但是,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轉變嗎?或許沒有。他們會很懷念天使造訪時所帶來的驚奇、喜樂、聖潔,以及在馬槽旁的聖潔時刻嗎?他們會期待這蒙福的時刻可以長久一點嗎?
我常想這些牧羊人,會不會彼此就懷抱著期望,常去仰望天空:天使會再度出現嗎?會再帶來另一個榮耀的信息嗎?牧羊人的夢裏會充滿了天使的造訪嗎?東方博士回到家鄉,恢復原本的生活;雖然親自見證了偉大的神蹟,但還是必須面對每天的生活。引導他們的星星已經消失。雖然他們的個人生命已全然改變,但世上的生活還是一成不變。他們會像牧羊人一樣期待神蹟再現嗎?還是會有新的天象出現嗎?他們會竭盡餘生地去了解所見證的神蹟真義嗎?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逐漸轉移了他們對這個神蹟的關注呢?
殘酷的統治者希律王,為了鞏固王位,不斷濫用權力去滅絕所有的挑戰者。對於「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嬰孩,希律王是否能高枕無憂?或者他還是為此事煩惱呢?他會擔憂那位逃過死劫的嬰孩,總有一天會威脅到他的統治王權嗎?祭司長和文士向他分享的聖經話語,會讓他每天惡夢不斷嗎?當時馬利亞和約瑟為了躲避希律王對嬰孩的追殺,必須如難民般地逃往埃及避難。最後回到了家鄉拿撒勒。約瑟回歸木工本業,馬利亞成為家庭主婦及全職母親。雖然,他們的生命已因這個經歷而大不一樣了,但是每天的生活依然如昔,仍然面對艱難、困苦,及日常瑣事等,當然這其中也會伴隨喜樂和成功的歡笑。
因此,雖然一切似乎都回復到原本的生活狀況,但是,實際上,一切都已經不一樣了。
本文節錄《探索叢書:世界之光-經歷聖誕的光輝》,如需此書,請洽各地辦公室索取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