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採取行動
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約翰福音7章46節
在1963年,當時23歲的約翰·路易斯曾經參與由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所率領的民權運動「華盛頓大遊行」。半個世紀後,已是美國國會議員的路易斯接受記者的訪問,談到當年金恩博士演說的「我有一個夢想」對他的影響。他說:「當你聽了他的演說後,你再也無法一如往常地生活。你覺得要有所作為,採取行動,挺身而出。你必須出去,將這個好消息傳出去。」
同樣地,許多人在遇到耶穌後,發現他們再也無法忽視祂。約翰福音7章25-46節記載了人們對耶穌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當時「眾人中間有好些信祂的」(31節),另一方面「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32節)。那些差役很可能來到了現場,並聽到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37-38節)。差役並沒有捉拿耶穌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差役被責問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祂來呢?」(45節)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46節)
耶穌的話驅使我們做出回應,採取行動,並走出我們一如既往的生活。
— David C. McCasland
要用言語行動,
展現福音之真;
更用行為美德,
證實教義神聖。
Watts
展現福音之真;
更用行為美德,
證實教義神聖。
Watts
耶穌的死赦免我眾罪,激勵我今來順服祂。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 馬太福音13章1-30節
創世記46-48章 馬太福音13章1-30節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