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耶穌『同負一軛』?
作者:陳櫻之, 新加坡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當耶穌呼召我們背負祂的軛時,祂並不是呼召我們額外再加添一個輕省的擔子,而是將我們的重擔轉移到祂的軛上。祂與我們同行,拉動軛與我們的重擔,然後回過頭來對我們說:「我會給你安息」。事實上,這個軛之所以是容易的、輕省的,是因為耶穌在那裡—我們的勞苦重擔都加在了祂身上。
耶穌呼召我們去背負祂的軛,是輕省的,因為耶穌會分擔我們的重擔。但這也許並不是那些想尋求上帝幫助的人的願望。我們往往只是希望上帝能夠徹底拿走我們的重擔,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再繼續背負並承擔這個重量了,儘管有了耶穌的軛後,這負擔已經輕省了許多。因此,一個人即使已經轉向耶穌,如果問題不立即消失,也可能還是會感到很沮喪。但耶穌從未如此應許我們。
耶穌呼召我們一同負祂的軛,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樣做。與某人同軛意味著我們要與他(或她)並駕齊驅,保持同樣的步伐。如果軛沒放平,合作將會失效,因為他們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彼此制約;最後,雙方都被搞得無法動彈,寸步難行。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與耶穌同軛,因為耶穌所去的地方並不是我們想去的。或者祂的步伐對我們而言太快或太慢。當與耶穌同軛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要佔據主導或者按自己的意願定速度,但說真的,這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人本身就能承受自己的勞苦重擔,他或者她還會到耶穌那裡去尋找安息嗎?所以,與耶穌同軛,卻總想佔據主導,這又有什麼好處呢?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說,「學我的樣式」。我們需要停止自己的奮力掙扎,效法耶穌溫柔謙卑的心,這樣我們就能相信祂的帶領,相信祂的方向和速度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我們需要謙虛地說,「耶穌,我做不到,請祢來幫我」,並接受祂的邀請:『來』。
也許勞苦重擔的環境正是親近我們救主上帝的機會,因為只有在這些時候我們才會與耶穌同軛,與祂同行並有祂的樣式。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